從商周時代開始,我國有了陶瓷、青銅等器物的鑄造,並且逐漸的,人類借鑑自然界中的各種形狀,給器物紋上不同的紋樣,從動物紋、植物紋到自然界中的各種幾何紋樣,慢慢發展成豐富的紋飾文化。
幾何圖形的紋樣有寫實、寫意、變形等表現手法。有的取之於自然界中的各種形態,如水、火、雲等,有的則是對字體的變形和二次創造,這些紋樣或單獨,或連續反覆地排列,形成了典雅的東方紋飾藝術特點。
下面就來詳細介紹幾種紋樣:
雲紋
雲紋是我國豐富多彩的裝飾紋樣中典型的一種,被廣泛裝飾在古代漢族建築、雕刻、服飾、器具及各種工藝品上。雲紋形態多樣,有十分抽象規則的幾何圖形,也有生動形象的自然圖形。雲紋象徵高升和如意,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雲紋圖案得到不斷地豐富,每個歷史時期的雲紋樣式,都融人各自時代因素的不同風貌。
古代人們長期的採集和耕作實踐,對雲和雨決定收成的影響產生期盼和敬畏,使雲在人們心中得到升華和抽象,對之產生崇拜和敬畏之情。雲紋一般是由深到淺,或由淺到深過渡自然的花型,也有由裡向四周逐漸散開的雲紋,一種或多種色彩深淺層次變化,使圖案有立體感,顯示細膩而生動逼真,
雲氣紋
雲氣紋是一種用流暢的圓渦形線條組成的圖案,是漢族傳統的裝飾紋樣。雲氣紋產生的根本原因是漢魏時代,漢族民間對自然的崇尚和對神仙的崇拜。從商周的「雲雷紋」、先秦的「捲雲紋」、兩漢的「雲氣紋」和隋唐以來的「朵雲紋」、「如意紋」,都是當時典型的,定型化的紋飾,在陶器,青銅器,漆器,銅鏡到陶瓷,都能看見它活躍的身影。
火紋
火紋為太陽的標誌,因此,它的特徵是圓形。《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火以圜」。說明火的圖像是圓形,圜就是圓渦狀Y形的火紋。古人認為太陽即是火,因此圓形紋飾是太陽之像。火,古人當作偉大的自然力量加以崇拜,通常施於簋,鼎、爵、斝、壺和卣上。青銅器上的火紋,在圓形微凸的曲面上,中有三到八道旋轉狀弧線,以表示光焰的流動,中心有一圓圈;有的中心沒有圓圈,也有的沒有旋轉弧線,因其近似水渦,呈圓形,故也稱為「圓渦紋」、「渦紋」。火紋有單個應用的,亦有和其他紋飾相配合一起應用的,主要流行於商代和西周時期。
曲水紋
唐人有詩句「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宋人詞中也有「落花流水紅」等含意,因此,對水紋加以藝術表現,創作出一種「落花流水紋」。這種在宋代頗為流行的織錦裝飾紋樣又稱曲水紋、紫曲水,是以單朵或折枝形式的梅花或桃花,與水波浪花紋裝飾於錦,這種錦即稱為落花流水錦。元明以來,在全國各地的錦緞作坊裡都得到了發展,並為其他工藝品廣泛採用,由一種變為十餘種,通稱「落花流水」紋。
回紋
回紋被漢族民間稱為富貴不斷頭的一種紋樣,因為它是由橫豎短線折繞組成的方形或圓形的迴環狀花紋,形如「回」字,所以稱做回紋。雷紋是由古代陶器和青銅器上的雷紋衍化來的幾何紋樣,根據其紋樣的特性,人們賦予了回紋連綿不斷、吉利永長的吉祥寓意。
如意紋
如意紋,漢族傳統寓意吉祥圖案的一種,按如意形作成的如意紋樣,借喻「稱心」、「如意」,與「瓶」、「戟」、「磐」、「牡丹」等縱成漢族民間廣為應用的「平安如意」、「吉慶如意」、「富貴如意」等吉祥圖案。
最後,一起欣賞幾幅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