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世紀布局新能源汽車行業 售價高達2000萬港幣

2020-12-28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港股

11月26日,由力世紀設計研發的全碳纖維超級跑車Apollo IE現身香港中環。據悉,展出跑車全球限量10臺,售價高達2000萬港幣,客戶群體主要為跑車愛好者和汽車收藏家,現時已售罄。

力世紀主席何敬豐在媒體發布會上表示,「嚴格來說,這不是跑車,而是Hyper-Car(極級跑車),每輛Apollo均由手工打造並工程化到極致完美。今年我們將完成4輛車的交付,明年會完成其餘6輛的交付。」此外,何敬豐更是透露,公司正在研發新型跑車款EVO,相信很快將能與大家見面,預計全球生產100輛。

據悉,除極級跑車外,力世紀還展出了一系列未來新能源出行產品。除極級跑車外,力世紀還展出了一系列未來新能源出行產品,包括:城市物流車、電動代步車、800V系統碳化矽雙逆變器、自動駕駛開發底盤等等。

據媒體獲悉,力世紀持股明細時發現其中不乏明星股東,包括:澳門前特首何厚華家族、上海聯合投資、雅居樂等等。早前,力世紀更是獲股東李嘉誠在場內以每股均價0.34港元增持7500萬股,涉資約2550萬港元。

相關焦點

  • 華泰汽車:華泰聯手富力集團,大舉展開新能源汽車全新布局
    華泰聯手富力集團,大舉展開新能源汽車全新布局進入新世紀以來,伴隨全球能源危機及環保意識的覺醒,發展智能新能源汽車、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汽車行業最鮮明的主題機遇與挑戰並存,放眼全球,汽車企業均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行業的洗牌式劇變、資本與資源的優化整合、非汽車行業公司的跨界挑戰。最後的勝利只屬於少數手握前沿核心技術、具有合作共贏精神、長年深耕市場、不斷開拓創新的企業。
  • 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與2020年度策略
    2、 2020 年全球共振迎行業拐點在新能源汽車投資體系中,對行業有重要影響的主要變量有政策、銷量與價格。 針對 2019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不達預期的現狀,未來或有利好政策刺激需求,但 綜合而言,政策邊際影響已弱化。從全球新能源產業鏈的現狀來分析,我們判斷, 2020 年將是供給驅動需求的全球共振的重要時點。
  • 董明珠新能源汽車叫什麼名字_售價多少
    打開APP 董明珠新能源汽車叫什麼名字_售價多少 發表於 2018-05-14 17:18:44   新能源汽車一直在如火如荼的發展著
  • 新能源汽車未來5年迎來爆發期,布局三大投資主線
    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這與去年12月3日的徵求意見稿相比,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從25%降至20%,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升至12.0kWh/100km,行業人士表示這或更接近市場發展的現狀。
  • 新能源汽車! 磁件/電源企業2019年頭號發展目標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日傳來的「捷報」: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105.4萬輛和103萬輛,雙雙突破百萬大關。傳統汽車市場的下降,新能源汽車的產業的飛速上漲,充電樁市場的回暖,2019年,多數磁件與電源企業已加速投入,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已成為他們2019年的頭號發展目標。
  • 動力電池打造新能源汽車「強心臟」
    隨著造車「新勢力」相繼登臺亮相,傳統車企加快探索轉型之路,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勢頭強勁。   近期,備受關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印發,提出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的目標,為下一階段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具體路徑,也為行業發展注入動能和信心。
  • 中山迎來首間特斯拉直營中心,世紀聯合或借新能源汽車賽道發力?
    而在下沉市場布局方面,特斯拉一直以「精準定點」的姿態穩步進行著。那麼中山市究竟具備了哪些優勢,讓特斯拉決定將新直營服務中心落戶其中呢?筆者認為,以下三方面的優勢足見中山汽車市場之潛力。其一,中山市立足於大灣區中心區位,作為新能源汽車發展重要基地,大灣區擁有強大的市場增長潛力;其二,中山市是深中大橋幹線沿線的重要樞紐城市,其交通路網發達,服務網絡可輻射周邊多個領域;其三,作為「百萬汽車城」,中山市平均不到3人便擁有一輛汽車,可見中山市擁有著龐大的汽車消費需求。
  • 【中國鈷鋰企業大手筆布局海外礦產】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步入快速...
    2020-12-15 07:22:31來源:FX168 【中國鈷鋰企業大手筆布局海外礦產】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步入快速發展階段,動力電池上遊鋰、鎳、鈷等金屬資源的供應穩定性也越來越受重視,國內一些上市公司斥巨資收購、維護海外優質礦山資源。
  • 百度正式進入造車領域 新能源汽車迎來新一輪跨界布局熱潮
    央廣網北京1月11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新能源汽車市場再次出現重磅消息。百度和吉利控股宣布,組建智能電動汽車公司,這標誌著百度正式進入汽車製造領域。而最近一段時間,中國乃至全球都再次出現跨界布局新能源汽車的熱潮,這樣的布局前景如何?
  • 富士康: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白衣騎士」?
    自2000年代開始,富士康就不滿足於「蘋果代工廠」的頭銜,一直在尋求更多業績增長點,譬如數字醫療、機器人和電動汽車等領域,旨在推動自己投資的多元化。尤其是以新能源、智能化浪潮下的中國汽車製造業,富士康最看好。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富士康都是新能源出行領域的「白衣騎士」,哪裡有項目就往哪裡投錢的那種。
  • 新能源汽車大火!阿里、百度……科技大佬布局!對塑料提出什麼新要求?
    最近,新能源汽車市場可謂是非常火熱 眾多科技巨頭紛紛布局智能汽車! 華為已與一汽集團、長安汽車、東風公司、上汽集團等首批18家車企,共同建設5G汽車生態圈,啟動5G技術在汽車產業的應用創新,加速5G技術在汽車行業的應用。
  • 中國新能源汽車下一站 2025年佔比達25%能否實現?
    事實上,從2009年正式鋪開市場算起,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到現在經歷了10年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水平顯著提升、產業體系日趨完善,產銷量、保有量連續四年居世界首位,電動化躋身世界前列。全球汽車產業平臺MARKLINES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突破55萬輛。從區域分布來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 川哥聊車 | 新能源汽車正在主導風向
    今年11月份國內乘用車銷售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佔比8%,達到16.9萬輛,同比增加了9.7萬輛,同比增幅高達136.5%。從當月的數據看,在國家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的助推下,新能源汽車正在步入快速增長期。到2035年,國內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市佔率將實現對半分。這場長達15年的競賽,無疑將影響著國內車企的戰略布局。目前,已有不少車企站在賽道上,摩拳擦掌。新能源汽車主導著未來國內汽車行業的風向已是擺在眼前的事實。
  • 河南德力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成功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河南德力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力新能源汽車」)成功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由此正式邁入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行列。河南德力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7月,註冊資金4億元人民幣,是一家集新能源汽車研發、製造、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汽車企業。德力汽車是國內首批獲取「雙資質」的新能源商用車企業,是河南省經濟轉型重點推進企業,是安陽市四個千億級主導產業之一核心企業。
  • 龍江搶抓新能源汽車風口
    12月,新能源汽車概念在A股一路走高。業內人士預言,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出臺,未來3~5年裡,新能源汽車行業有望是新經濟的「發動機」,明年新能源汽車行情很大可能會進一步深化演繹,更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會有機會獲得大量訂單,從而帶動整個產業板塊指數再創新高。
  • 華菱新能源重卡引領行業發展大勢
    ■全面布局新能源商用車市場  近年來,隨著「藍天保衛戰」的實施推進,以及政策管控愈加嚴格,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是大勢所趨。在政策驅動和市場利好的助力下,新能源商用車迎來萬億級的廣闊市場。  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華菱汽車始終保持著高漲的熱情。對換電重卡的前瞻性布局,讓華菱汽車搶佔了市場「制高點」,為新能源重卡行業持續發展樹立了示範標杆。
  • ...汽車技術,上海博世汽車學校新能源智能技術中心德國萊茵TüV怎樣?
    學新能源智能汽車技術,上海博世汽車學校新能源智能技術中心德國萊茵TüV怎樣?2000年,首次藍牙產品認證  2009年,全球光伏認證行業領導者   汽車新能源已成為時代發展趨勢,新能源智能汽車成為了行業新的生力軍,這是行業共識。
  • BEIJING汽車換新 北汽新能源品牌戰略再升級
    目前,北汽新能源已經完成了ARCFOX,北京汽車和國民汽車三大品牌的建設,覆蓋了高端和低端三個市場,並不斷提高公司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中的領先能力。行業。2019年10月,北汽集團旗下的「北汽新能源」和「北京汽車」以「北京」商標為基礎,共同推出了「北京」品牌,該品牌在中國世紀論壇上隆重宣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深度分析:擁抱大時代,把握三主線
    在以往 歷次工業革命中,汽車都是技術進步的重要應用載體。以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為依託的新一 輪科技革命蓄勢待發,未來將引發全球汽車產業深刻變革。當前,新能源、新材料及 5G 等 新技術正帶動以綠色、智能為特徵的群體性技術突破,新能源汽車正在與能源、交通、信息 通信等領域關鍵技術加速融合。
  • 達志科技全新布局新能源行業
    2020年達志科技將開啟「表面工程化學品+新能源動力電池」的雙主營業務的發展模式。達志科技的該模式主要是表面工程化學品業務板塊在經營原有產品的基礎上,密切關注市場的新變化和新需求,鞏固和擴大業已形成的國內市場優勢;新能源動力電池業務板塊以客戶需求為價值導向,布局乘用車各應用市場和車型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