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鍋搜集童謠、兒歌有四五十年的歷史了。下面這些兒歌,多流行於二鍋小時候住的地方:重慶市北碚區天府鎮翁家溝。
這裡搜集整理的重慶童謠和兒歌,區別於幼兒園教的和書上載的。它脫離了說教和灌輸,更具有兒童天真、浪漫、調皮的本性。多流行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但很多童謠至今依然還在流傳。不僅可供上了年紀的人回味往事,也對年輕夫婦跟子女遊玩有所幫助。
童謠跟兒歌的區別:
童謠沒有曲譜,只能說出來。如:胡蘿蔔,蜜蜜甜,看到看到要過年,娃兒要吃肉,老漢沒得錢。童謠不光在兒童間流傳,大人逗兒童玩耍時,也多念用童謠。念讀童謠,一是要用重慶話,二是句尾要帶兒話音,否則就沒味道了。
兒歌跟童謠不一樣是的,它可以唱出來,也可用樂器演奏,如:丟手巾,丟手巾,輕輕地丟在小朋友的後邊,大家不要告訴他。快點快點捉住他,快點快點捉住他。
由於這些童謠和兒歌都是口口相傳,在傳播過程中多有添加修改,還有由於口音不同,或者兒童發音不準,所以每個地區流傳的同一童謠存在些許差別,比如,把「城門城門幾丈高」傳成了「城門城門雞蛋糕」等等。
「記者邱二鍋」在搜集整理時,選取了最生動的版本(有的則將多個版本分列),是目前最全的重慶童謠和兒歌(少數下流的童謠在剔除之列)。下面將童謠和兒歌分別列出。
①玩耍遊戲時的童謠
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寸高。騎白馬,坐轎轎,走進城門挨一刀
我們都是木偶人,不能說話不能動,動了要打一百一, 因為時間來不及,就打一、十、一
拉-拉-扯-扯-MSK(二鍋至今搞不懂MSK是什麼意思,可能純粹是為了押韻吧)
排排坐,吃果果。果果香,接么孃;果果甜,過新年
有時遊戲不好分隊,就採取手心手背的方式:小朋友圍成一圈,手藏身後,齊聲喊「活——嘿!」一齊將手掌伸出來,出手背的是一隊,出手心的是一隊,如果人數分配不均,再來一次,直到分配公平為止。現在不興說「活嘿」了,但方法一樣,只是齊聲道:白板、白心是瓢兒白!也有的採取點將方式:點子梅糖,玫瑰花糖,雞倌下水,鴨倌退塘。一顆米,種到底,不是他,就是你;或者:點兵點將,點到誰人是我的大兵大將。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要吃人,黑了要關門,門對門,虎對虎,哈哈捉到中指拇(捉中指姆的遊戲時用)
唱個歌,唱個歌,唱個猴兒摸耳朵;跳個舞,跳個舞,跳個猴兒摸屁股
我們兩個好,存錢買手錶;我們兩個壞,存錢買尿罐
推磨,搖磨,推粑粑,請嘎嘎(外婆);推豆腐,請舅母,舅母不來,拿個轎子抬,轎子一斷,舅母噠個稀巴爛
推磨磨,搖磨磨,推起粑粑嘿大個,隔壁婆婆來點火,粑粑不在十二個,那個婆婆才叫餓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裡有個和尚,和尚在念經,念的是,從前有座山.
紅籮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過年,娃兒要吃肉,老漢沒得錢
排排坐,吃果果。果果香,請孃孃。孃孃說我乖,給我買個木歪歪。果果甜,要過年,孃孃給我壓歲錢。
對摔跤或被碰頭的小兒:包包散,包包,莫給婆婆看,明天煮個大雞蛋
媽媽嘢,嘢媽媽,媽媽是個老南瓜;爸爸嘢,嘢爸爸,爸爸是個推屎爬
張二娃,噠撲爬,噠倒地下喊爸爸,爸爸嘢,嘢爸爸,爸爸是個推屎爬;媽媽嘢,嘢媽媽,媽媽是個老南瓜!
一家子女多,吃得慢的洗碗筷,這是童謠定下的規則:先下席不管,後下席洗碗
有人掉了東西,用這首童謠宣告:我撿到就是我的了:雞公叫,鴨公叫,各人撿到各人要。
抱孩子出去玩時:么兒乖乖,騎馬上街街
跟小孩遊戲時:么兒么,撿柴燒,柴也不去撿,水也不去挑
梔子花,開兩朵,大姨媽,來接我,豬燒柴,狗燒火,貓兒煮飯笑死我
對打屁者:屁,屁,屁是人們的碳酸氣。一不留意,衝出去。打屁的人,洋洋得意;聞屁的人,提出抗議——這就是擾亂了課堂秩序。
頭白二白瓢兒白,誰人打屁我曉得
形容拉屎:腳踏兩方,手拿紙張,眼睛一鼓,叮叮噹噹。
還有的說得文雅一點:腳踏黃河兩岸,手拿機密文件。前面機槍掃射,後面大炮支援
對欺負人者:大欺小,癩疙寶;小欺大,不得怕
看到月亮:月亮走,我也走,我給月亮背笆簍,笆簍提到衙門口
家有小兒莫名其妙夜夜啼哭,大人無計可施,就寫張黃符紙貼到外頭,據說很靈:天黃黃,地黃黃,我家有個夜哭郎,過路君子念三遍,一覺睡到大天亮,還有:小兒夜哭,請君念讀;小兒不哭,謝君萬福。
耗子藥,耗兒藥,耗子吃了不得活,樓上鬧了鬧樓腳,哪個喊你啃我的布殼殼
(鬧,重慶方言,毒的意思)
左,左,左右左,牙膏皮子佐洋火。你吃煙,我點火,燒到鼻子莫怪我(左:重慶方言,調換的意思)
大月亮,二月亮,哥哥起來學木匠,嫂嫂起來舂糯米,婆婆聞到糯米香,敲鑼打鼓接姑孃。姑孃高,耍彎刀,姑孃矮,耍螃凱(螃蟹),你一碗,我一碗,打破鍋兒我不管
下雨了,小朋友沒處去玩,很是不快,於是念道:天老爺,莫落雨,請你娃娃吃白米(那時生活窘迫,能吃上一頓白米乾飯是最大的奢侈,所以,天老爺如果不下雨了,請他吃白米乾飯,算是頂級待遇)!
小時候,二鍋父親所在的北碚陶瓷廠位於現在的北碚區天府鎮翁家溝,四周圍是農村。農民餵只雞很不容易,而專叼小雞的鷂鷹又很厲害,所以農家婦女只要見到鷂鷹在空中盤旋,就要「嗦和----嗦和----」地大聲吆喝雞崽躲避。兒童們也要唱童謠來趕鷂鷹:鷂子鷂子嗦和,嗦到對門巖腳。一槍把你打死,可惜我二兩火藥。
(嗦,重慶方言,嗾的意思)
還有一個關於鷂子的童謠:農村不管大人小孩,多在野外隨處大便。頑童調皮,只要看到有人大便,就要吼叫:天上有個麻鷂子,地下有個狗屙屎;麻鷂子一飛,狗屙屎一堆;麻鷂子一縮,狗屙屎一坨。
雨後野外亂石上面,常有一種稱為「飯螺螄」的蝸牛覓食,即使偶有爬行的,一遇響動,也縮進腦袋,匍匐不動。小朋友們便蹲在石頭旁邊,朝著蝸牛念童謠:飯螺螄,快出來,有人偷你青棡柴。不一會兒,飯螺螄果然伸出腦袋和觸角,慢慢爬行起來。
牆角縫隙,常有黃色小螞蟻覓食。小朋友常用食物引誘,讓成群的螞蟻來搬運食物,以看螞蟻忙碌的樣子為樂。穿著衩衩褲的小朋友們蹲在牆角,亮出白胖胖的屁股墩,看著進進出出的小螞蟻,在那裡念念有詞,煞是可愛:黃絲黃絲螞螞,請你嘎公嘎婆來吃尕尕,坐的坐的轎轎,騎的騎的馬馬。前面的童謠念完後,跟著還要唱有曲子的兒歌:黃絲馬馬來了。黃絲馬馬來了。指揮員,走前邊;戰鬥員,走後邊。排成一條線,搖搖擺擺,多神氣,多神氣。
沒有具體意義,但朗朗上口,且可以增長數字或生活知識的童謠: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三天不吃飯,回來挨屁股。
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丁丁貓,紅爪爪,哥哥起來打嫂嫂。嫂嫂哭,背起包包回娘屋,一碗豆花一碗肉。
大姐粉粉白,二姐桃花色,三姐逗人愛,四姐去打扮,五姐五枝花,六姐抱娃娃,七姐悽憐憐,八姐害死人,九姐來吃酒,十姐來討口,討個光骨頭,一路啃起走
張打鐵,李打鐵,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打毛鐵,毛鐵打了三斤半,大人細娃都來看。
七十年代中期,四川達縣一位叫陳官煊的兒童文學作家據此改編了兒歌:張打鐵,李打鐵,打把鐮刀送姐姐。姐姐雙手接,接過鐮刀去割麥。一座山割了大半截。隊長喊她歇,她不歇。她要割到山頂歇。割到山頂去摘月,摘下月亮當燈點,豐收晚上才鬧熱。
南瓜葉,兩面倒,你說老子不買表,表買起,你不戴,你說老子不買菜,菜買起,你不煮,你說老子不買鼓,鼓買起,你不敲,你說老子不買刀,刀買起,你不磨,你說老子不買鵝,鵝買起,你不殺,你說老子不買鴨,鴨買起,你不喂,你說老子對不對
報告司令官,沒得褲兒穿,扯了三尺布,縫條衩衩褲,昨晚流了尿,今天還沒幹
六月天氣熱,扇兒借不得,有錢買一把,無錢該造孽。
公是公,婆是婆,公公踩到媳婦的腳,哎喲哎喲,扯都扯不脫
張二娃,走得跩,一個月的工資十八塊,坐起撮箕到上海,上海的東西不好買,接個婆娘跩又跩,生個娃兒沒得奶
由於童謠均是口口相傳,傳播過程中因發音不準,導致走樣,而且在傳播過程中,又加入了新的元素,因此,很多重慶童謠不盡相同,但大同小異,如——
一、二、一,高鼻子洋人不講理。踩到我的腳,啷個說?進醫院,七八角。老婆婆說,劃不著,一划劃到牛角沱。牛角沱的人,大不同,身上穿的是燈草絨;腳一踢,華達呢;手一佬,金手錶。帽子一戴,當權派。
【版本二】一、二、一,高鼻子洋人不講理。踩到我的腳,啷個說?進醫院,七八角。老婆婆說,劃不著,一划劃到牛角沱。牛角沱的人,大不同,身上穿的是燈草絨;腳一踢,華達呢;手一佬,金手錶。抬起一看,八點半,趕忙跑到電影院。電影院,人又多。屋頭悄悄做饃饃。你一碗,我一碗,婆婆回來舔鍋鏟。
【版本三】一,二,一,高鼻子洋人不講道理,踩到我的腳,啷個說,進醫院,七八角,醫生說,要吃藥,啥子藥?膏藥。啥子膏?牙膏。啥子牙?豆芽。啥子豆?豌豆。啥子豌?臺灣,啥子臺,抬你媽媽進棺材!
燕,燕,扯麻線,
扯,扯,張大姐;
張,張,割麻糖(念:湯)
割,割,稀飯坨;
稀,稀,薄荷雞(薄在這裡念「暴」),
暴,暴,雷公叫,
雷,雷,菠蘿錘;
菠,菠,陽雀窩;
陽,陽,馬兒郎;
馬,馬,切個蘿蔔煮嘎嘎。
一娃子,二娃子,三娃子上街買餅子;四娃子吃,五娃子死,六娃子上街買錢紙;七娃子抬,八娃子埋,九娃子跟到後頭哭起來;十娃子問他哭啥子?他說五娃子死了划不來。
一娃子生病二娃子瞧,三娃子買藥四娃子熬,五娃子死了六娃子抬,七娃子挖坑八娃子埋,九娃子一下哭起來,十娃子問他哭啥子,五娃子一去不回來
大舅舅,二舅舅,弓起屁股打石頭。大舅娘,二舅娘,弓起屁股曬太陽
二娃子,抬轎子,抬上坡,壩個窩,生個蛋,八斤半,吃了稀飯又吃麵,吃了回去爬豬圈。豬圈垮,吃粑粑,粑粑臭,吃胡豆,胡豆香,打標槍
今天洗腳,明天上學,今天洗手,明天討口,今天洗胯,明天逗嫁
蟲蟲蟲蟲飛,飛到對門坡,撿個餑餑蛋,拿回家裡下稀飯
麻糖(讀:湯)麻糖,越吃越香,XXX吃了拉一褲襠(XXX就是想罵的人)
青棡葉,兩面黃,守到老師哭一場,老師問他哭啥子?沒得堂客洗衣裳
小時候幾乎每本小人書扉頁上都寫過這句勸人誠信的超級恐怖童謠: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如果不還,全家死完!
陽雀鵲叫喚李貴陽,背起書包上學堂,書包放到桌子上,望到老師哭一場,老師問我哭啥子?我要吃老師的炒米糖
跳橡筋繩時:黃葛樹,黃葛丫,黃葛樹下就是我的家,我家有個好姐姐,她的名字叫馬藍花。馬蘭花開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 二七二八三十一; 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五六,四五七,四七四八五十一.
對紅眼病患者:火粑眼,爛罐罐,太陽出來驚叫喚(喚:讀歡)
對跟屁蟲:跟倒別個學,吃別個的臭腳腳
對麻子:哆來咪發唆,麻子起窩窩
麻子麻大哥,掙錢掙得多,買了一輛破吉譜,開到莫斯科,莫斯科的地雷多,炸死了麻大哥
麻子麻大嫂,掙錢掙得少,買了一塊破手錶,七天走一秒
對不愛乾淨者:花臉貓,偷油糟,婆婆看到打嘴巴(巴,在這裡念包)
對淘氣者:說你千翻兒,胯腳夾跟煙杆兒,說你討嫌,胯腳夾個火鉗
對哭泣者:好哭狗,背尿桶,一背背到大門口
對正在換乳牙的小朋友:缺牙巴,坐上席,處處拈到狗扯皮
對口吃者:夾舌子,剪巴郎;打爛碗,賣婆娘(「郎」、「娘」要念平聲)。
對不愛衛生者:那個娃兒,稀挖抓(骯髒),洗腳水,揉粑粑,尿罐水,舂餈粑,腦殼上的蝨子做芝麻,身上的浹浹做喜沙(浹浹:汙垢)
罵坐中間的:葉子煙,兩頭尖,背時堂客坐中間
罵走在最後的:火燒丁丁貓,我兒走尾巴;火燒包穀林,爺爺走不贏;火燒牛角沱,你娃跑不脫(「尾巴」的重慶話在這裡的要讀「威包」)
對理髮匠:剃頭匠,刮刮匠,不賣屁眼吃哪樣?
對年紀更小但淘氣的小朋友:小崽兒,你莫要驕(念二聲),你媽住在化龍橋。好多號?十八號。打得你娃哇哇叫
小朋友在一起玩,有人做了壞事,另外一個就揚言要給大人告發,於是,另外一方小孩就要說:告,告,告,告你媽媽打廣告。還有:告,告,告花子,太陽出來屙啪屎
搬家,搬家,搬到茅廝喀喀,坐一屁股沙沙
對皮膚白淨的大男孩:那個娃兒,白又白,打把陽傘,過江北,江北攏了,接個堂客,堂客跑了,還不曉得。
一群小孩在談論什麼,如有人問你們在說啥子,便有:啥子啥子兩邊開,你走茅廝我走街,買起草紙不拿你揩。還有:啥子嘛,阿詩瑪,把你媽媽吊起打,把你爸爸當玩具耍
無事生非時:XX你好,下河洗澡,米湯遊泳,奮勇前進,跳下糞坑,英勇犧牲
對破涕為笑者:又哭又笑,黃狗飆尿。雞公打鑼,鴨子吹號
對欺負人大孩子:大欺小,癩疙寶,小欺大,抹桌帕
對穿得漂亮的女孩:妖精妖怪,蘿蔔炒菜,先炒妖精,後炒妖怪
對討嫌的老頭:老頭老頭,精蹦的鯽殼兒
對嘴扁的人(扁,重慶話讀Bia,三聲):bia嘴,bia嘴,愛吃涼粉兒。涼粉五分兒,愛吃葡齲兒(葡齲:荸薺)。葡齲八角五,愛吃雞屁股。雞屁股乓臭,愛吃臘肉。臘肉飛鹹,愛吃湯圓兒。湯圓落老,把你媽氣吹老
對老太婆:老太婆,尖尖腳,汽車來了跑不脫,骨碌骨碌lei下河,河頭有個鬼腦殼(lei:滾的意思)
七十年代重慶有種地產貨車「山城」牌。司機愛搭女乘客,於是,嫉妒的小朋友就吼:山城牌,高又高 山城牌的司機是騷又騷。還有:山城牌,高又高,胖子堂客把手招(長得胖也是一種錯)
但在這裡,長得胖就是一種福氣。比如對女性胖子:你我他, 胖子媽,全國人民都愛她。還有:胖娃胖嘟嘟,騎馬上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騎百馬,白馬騎得高,胖娃耍彎刀,彎刀耍得圓,胖娃吃湯圓。
對臭美者:你美,你美,你鷹鉤鼻子蛤蟆嘴,還有兩條豬腿腿。
欺負弱小時:XXX的媽,是一朵花,隔壁的老頭愛上了她; XXX的爸,是蝙蝠俠,天上飛來地下爬; XXX的爺爺是嫖客,一覺睡到眼翻白;XXX的婆婆是魂鬥羅,拿起個棍棍奪奪奪。XXX系人名,不確定,碰倒哪個就罵哪個。所以不要惹重慶的小崽兒,不然把你的名字填進去,你爸爸媽媽、婆婆爺爺都要跟倒遭殃。
吹牛吹上了天(日白,就是說大話、撒謊的意思):說日白來就日白,日起白來了不得。對門殺烏龜,這邊都曉得;血流幾條街,臭了半個月。
日白就日白,日起白來了不得,三天跑湖廣,四天跑川北,川北樓上歇,臭蟲虼蚤多得結,菜刀殺虼蚤,滿刀都是血,三天豬兒殺八百,外頭端兩碗,屋頭湯湯都沒得,堂客舔菜刀,舌頭割脫大半截。
六月天氣下大雪,麻雀冷死好幾百,陰溝漲大水,輪船都開得,鐵鏈子套起一板,板成兩半節,燈草套起扭都扭不得
你好, 你好,得不得了。風一吹,火一Piao,原來是個光條條。
對打屁者:打屁不說,屁眼爛脫
對不起,對不起,放個屁來臭死你
屁,屁,屁是人們的碳酸氣。一不留意,衝出去。打屁的人,揚揚得意,聞屁的人,提出抗議。這就是擾亂了課堂秩序。
三十晚上大月亮,強盜進屋偷水缸,聾子聽到腳板聲,瞎子看到有人翻院牆,啞巴在喊逮到起,拜子跟到攆一趟,爪爪連忙拖手槍。抓到強盜的頭髮看,原來是個胖和尚(拜子:瘸子;爪爪:手殘疾)。
王二娃,打醬油,罐罐滾倒河裡頭,扯起來,二兩油,拿給媽媽炸饅頭。饅頭生了蛆,拿給醫生醫,醫生醫不好,拿給耗兒咬,耗兒咬個缺缺,我是你屋爺爺,耗兒咬個洞洞,我是你屋公公。
星期天的早上是霧茫茫,撿破爛的老頭是排成行,老頭一吸氣,撿到一個望遠鏡。望遠鏡,會打屁,翻山越嶺來到義大利。義大利的國王在看戲,聞到這個屁很生氣,喊了兩個士兵圍住這個屁,喊了一個科學家研究這個屁,屁,屁,屁,是碳酸氣,誰輸了輸就是這個屁。
牆上的冬瓜兩邊倒,你說老子不買表。老子買表你不戴,你說老子不買菜。老子買菜你不煮,你說老子不買鼓。老子買鼓你不敲,你說老子不買刀。老子買刀你不磨,你說老子不買鵝。老子買鵝你不殺,你說老子不買鴨。老子買鴨你不喂,你說老子累不累
揀了一分錢,到南泉。南泉的水,譁啦譁啦的流,我和你娃睡一頭。你娃流了尿,我哈啦哈的笑,你娃流了屎,老子給你龜兒兩耳屎。
那娃兒,過來耍,鍋頭蒸的紅苕渣。你吃渣,我吃渣,把你媽媽吊起打(紅苕渣,即粉蒸紅苕)
對操哥(時髦青年):男式的頭髮,迎風招展,提個手提包,爛成八大塊,的確涼衣服蝨子起板板,的確涼褲子打齊連二桿,吃了一碗抄手舔了又舔,買了一個饅頭選了又選
我們兩個好,存錢買手錶;手錶到了6點鐘,急忙趕到文化宮;文化宮的人多又多,把你擠成屎坨坨
對老師(嚴重懷疑這些娃兒的品德):老師教我人之初,我教老師爬母豬;老師教我性本善,我教老師爬豬圈
老師教我人之初,我教老師餵母豬,老師教我性本善,我教老師劃黃鱔
老師老師再見,屁眼栽跟電線
一二三四五六七,老師哄我的豆豆吃。我不給他吃,把我拉進辦公室。辦公室裡人又多,殺個雞公燉一鍋。你一坨,我一坨,老師吃個雞腦殼;你一點,我一點,老師吃個雞屁眼
張先生,李先生,打開後門放學生,學生跑,遭狗咬,一口咬到癩疙寶
老師說我是好兒童,我說老師是屁眼蟲
二鍋小時候就讀的學校全稱是:重慶市北碚區翁家溝初級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就改編成:蟲蟲都是北碚的蛆,翁家溝的豬兒咬脫。
兒時很少看到穿軍裝的解放軍過路。大凡看到解放軍,兒童們都要念:解放軍,慢慢走,我是你的好朋友。你拿槍,我拿炮,拿到臺灣去打仗,打得敵人呱呱叫。
包包白,蓮花白,裡面裝了個美帝國
白沙白又白,參軍打美國,美國投了降,白沙得表揚,表揚得得多,白沙扭秧歌,秧歌扭得好,白沙接嫂嫂(白沙:光頭,如今是很酷的髮型,四五十年前卻多被人嘲笑)
董存瑞,十八歲,從小參加遊擊隊。炸碉堡,犧牲了,他的任務完成了
周剝皮,周剝皮,半夜三更來偷雞,我們正在做遊戲,一把抓住周剝皮
蔣介石,大壞蛋,坐起飛機丟炸彈,炸死人民千千萬萬,人民要他賠血汗,賠不起,敲沙罐
蔣介石,龜孫子,坐起飛機來炸老子,黑得老子鑽桌子
蔣介石,鬼兒子,開起飛機來炸老子,把老子炸成個駝背子,進醫院,要票子,醫生說,沒得藥,我說我有藥,他問撒子藥,膏藥,撒子膏,牙膏,撒子牙,豆芽,撒子豆,豌豆,撒子豌,臺灣,撒子臺,抬你媽媽進棺材
毛主席,坐飛機,蔣介石,坐撮箕。毛主席,吃嘎嘎,蔣介石,吃粑粑(大便)。
毛主席坐的大飛機,蔣介石坐的爛撮箕。說起這童謠還有段故事:文革開始時,耍娃最小的堂弟才五六歲,跟院子裡幾個小夥伴一起念這童謠。小孩子哪懂什麼飛機、撮箕之別?唱著唱著就念調了位置:蔣介石坐的大飛機,毛主席坐的爛撮箕,結果被造反派聽到了,把我么爸弄去批鬥了很久,硬說是他教唆的。
二、兒歌
四五十年前的重慶兒歌,有的有獨立的曲譜,有的則是對耳熟能詳的歌曲進行填詞,但因水平有限,往往只能填寫一兩句,但這已經讓頑童們樂於傳唱了。
根據《真是樂死人》的曲子填詞:想起了三年前,我還在幼兒園,穿一條衩衩褲褲,屁股在外邊
《打靶歸來》:一個拉一個,拉到派出所,派出所的所長就是我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同志們吃了碗豆胡豆兒打屁乓臭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百貨公司明天打牙祭,蘿兜扁擔甩他媽賣逼
《歌唱二郎山》:二呀嘛二姨媽,勸你莫嫁給他,他在城裡擔挑挑,生活都沒得法。落得三天綿綿雨,吹吹稀飯,都搞Nia那個都搞Nia
《十送紅軍》曲子:拜拜參加紅軍,紅軍不要拜拜,拜拜打起仗來,暴露了目標
(拜拜,重慶方言,瘸子的意思)
《祖國一片新面貌》:天也笑,地也笑,隔壁老頭流了尿,你們不要笑哇
有首兒歌不得不提,曲調很好聽:說倒話,唱倒歌,山下的石頭lei上了坡,昨天我從你們門前過,看見外孫誆外婆;先生弟弟後生哥,生了哥哥生外婆,妹妹已經嫁了人,姐姐還在託兒所。跟這首兒歌對應的有首童謠:清早起來頭不頭,陽溝踩在鞋子頭,打開門來人咬狗,撿起狗來砸石頭,得石頭鮮血流
還有一首兒歌是淘氣的小孩子嘲諷老太婆的:陽光普照,祖國的山河,微微的暖風從耳邊吹過。生長在最美好的時代,老太婆,祖國的花朵
邀約小朋友鬥雞比賽:小崽兒,來鬥雞嘛。來嘛。鬥倒莫要些嘛(些:哭的意思)
文革期間的露天電影《地道戰》《地雷戰》不知反覆放映了多少回。久而久之,電影音樂一哼就來,有的甚至按電影音樂開始填詞。《地道戰》中日軍出城掃蕩,音樂響起,兒童們就合著旋律齊聲唱到:松——井的隊、伍、來了!來了!
還有,收穫季節,老百姓趁著夜色搶收莊稼。音樂響起,兒童們合著旋律齊聲高唱:隊長說——明天割麥子,啦啦嗦嗦哆哆來來啦咪嗦。
《地道戰》中,高老忠被日軍發現,老忠急速奔跑,每到這時,滿壩子的兒童們就合著電影音樂唱起來:老頭——,後面有人在追你,老頭——後面有人在追你.可惜頑童們只能填寫這兩句,後面就只好跟著音樂節拍,「港港港港」地亂吼一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