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門獨特的藝術,其中有許多是十分有趣、耐人尋味的。
在古代的時候對對聯呢,也是一種消遣方式,在無聊的時候,約上幾位才子,圍坐在一起,大家一起切磋才藝。
在歷史上有很多文學才子,都特別喜歡對對聯,比如清代的紀曉嵐,他就是一位對聯愛好者,了解他的人應該還看過他的影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在這部電視劇中,讓我們再一次認識了紀曉嵐。
上聯:「五月五日,五弟堂前送五粽」,紀曉嵐對下聯,嫂子羞紅臉
又到了一年一次的端午節,紀曉嵐的父母每年都包很多的粽子,送給左右鄰居,有一次紀曉嵐的母親讓紀曉嵐哪些粽子去送給自己的三哥。
紀曉嵐雖在文學上有很大的作為,但這個人有一個小缺點就是十分的小氣,去的時候只拿了五個粽子過去,碰巧三哥不在家,只有三嫂一人在家中忙活,就把粽子給了三嫂,三嫂一看只有為5個,便譏諷紀曉嵐小氣,三嫂隨口出一上聯: 五月五日 五弟送五粽。
紀曉嵐在家中排行五,所以三嫂稱五弟。
一聽三嫂出聯譏諷,紀曉嵐隨口對出下聯: 「三更三點 三嫂抱三哥」
紀曉嵐說出下聯以後,把三嫂羞得面紅耳赤 ,不敢多言。
看似不起眼的對聯,其實蘊含大智慧
看完以後大家是不是十分敬佩富有才學的紀曉嵐,在中國紀曉嵐也算是一位家喻戶曉的文學人物,雖然他說出的對聯只有短短幾字,但每一個字都是經過反覆琢磨才此想出來的,每一個都包含著有趣的小故事,也暗含了許多人生智慧。
就比如這句:世事多因忙裡錯 ,好人半自苦中來
這是一副自誡自勉書室聯。
上聯自誡,塵世繁雜,世事多變,處事遇忙則亂,所以做事要穩。
下聯自勉,有成就的人大多吃過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在古代的時候,對聯是每個孩子大人都要學習的課程,就像我們現在每個孩子都要學習古詩是一樣的性質。
雖然它是一種文字遊戲,但站在文化的角度上看,對聯與漢字漢語的結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寫出一副好的對聯不僅能體現出個人的聰明才智,還能增加知識的儲備量。
隨著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好,它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捷,在古代的時候,一到過節家家戶戶都會找一些文學才子為自己家中寫上一副對聯。
而現在,我們只需要出去買上一副貼在家中便可,但便捷的生活也讓我們遺忘了很多東西,幾千年形成的文化瑰寶,可不能到我們這裡就給斷送了,所以我們應該把這種文化重拾起來,發揚光大。
如果你也想學習一些對聯的小知識,又不知道該如何下手的話,我推薦給你們一本《中華對聯精粹》,這是中國唯一一本專門記錄對聯背後的故事的書籍,裡面詳細記錄了中國對聯的文化。
《中華對聯精粹》精選自《論語》《老子》、《莊子》、《鬼谷子》等幾十部先秦傳統經典進行精粹。
書中加以注釋、譯文、名家點評,為你們提供了寶貴的精神食糧。
對聯文化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前人總結下來的經驗、智慧,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你不想學習一下,等到過節的時候露上一手嗎?現在這一本書只需要49元,一頓午飯便能換來的智慧。
經常學習古人文化可以修行,讓我們更加沉穩,如果你平時的性格過於浮躁的話,建議您看一下這本書,不僅能學知識,還能讓你修心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