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關於降低落戶門檻的消息越來越多了,主要發生在四大熱門城市以外的地區當中,其中以省會城市和經濟類型的城市為主。為什麼這樣的這兩種城市會提出這些的政策呢?很顯然這和中心城市的建立有很大的關係。今年降低落戶門檻的城市是比較多的,比如說長春、瀋陽、昆明等城市是比較早的,然而在12月份又出現了無錫、福州、青島、廣州等城市推出新的落戶政策。關於降低落戶門檻這件事情一定不是偶然發生的事情,讓我們一同來了解一下其中的利害關係。
我們都知道中心城市需要強大的經濟基礎實力和人口基數,這樣才可以把保持城市長期的經濟穩定和發展,但是我們要清楚地知道經濟發展的背後是什麼?居民具有高的消費水平和便利生活的商業環境。房地產行業在沒有諸多限制的條件下發展了幾十年的時間,可以說從購房者手中賺取了大量的財富,生活在城市中的購房者也深深體會到了這一點。房價可以說是影響樓市成交量的決定性因素,所以說房價和中心城市的建設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地方類型城市的房價和省會類型的房價有比較大的差距,省會類型城市的房價和熱門經濟城市的房價有相差很多,這樣的一個條件之下會發生什麼?人們在「進城」的時候就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的流動資金,換來的是一個在大城市安身立命的地方。從資金到資產的轉化的結果是對消費能力的削弱,同樣在地方城市又會發生房價因為人口流失而降低,越是最後進入城市的人群會面臨更大的門檻。
一些省份的房價已經下跌到警戒線的城市還是比較多的,特別是東北和西部地區的城市是比較嚴重的。現在樓市的局面是城市的房價太高買不起,地方城市的房價低沒人住,這或許是一種真正的資源浪費。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房價越低的城市炒房客越少,房價越高的城市炒房客的數量越多。樓市的房產空置率和房價已經影響到了城市的經濟發展,所以接下來的幾年時間會是城市搶奪人開口的時期。
降低落戶門檻的背後有一層含義在其中,那就是根據關係進行對人口的拉動,而這種拉動是不限制區域的。在本區域的人口流量飽和的基礎上,拉動其它區域的人口作為補充人口,這一定會對樓市產生更大的影響。但是人口的流動並不意味著房價的升高,而且從一手樓盤的開發和二手房的庫存量來看:人口流入城市的數量和速度才是影響住房需求量的大小,房產的價格會根據需求量的高低和銷售周期發生變化。
現在的樓市需要做的是降低庫存量和調整房價,在整頓樓市交易環境和參與人群的同時,還要關注金融市場的安全穩定,所以房價出現下跌的周期性會長一些。如果想要在城市當中進行購房的人群可以根據當地的樓市進行決策,南方樓市和北方的樓市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生活在北方城市的購房人群可以再等等。如果在南方市場感覺壓力非常大的話,也可以選擇到北方城市進行發展,購房成本和發展機會也同樣存在。
中心城市的發展和建設是需要很大的人口基礎來完善當地的經商環境,企業的發展才是城市經濟根本所在,房地產行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在房地產可以促進市場的發展和完善的時候,房價的增長屬於正常需求所導致的結果,但是不代表因為想要賺錢而出現房價增長可以站住腳,所以在刺破房產泡沫和整頓樓市的過程中,房價會出現下跌的情況。在未來五年的時間裡,樓市的交易環節和房價變化會備受關注,因為城市的發展需求比單個行業發展更加重要。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