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具匠心之美:《紀念碑谷》創作背後的故事

2021-02-15 威鋒網

作為玩家,這幾天關注的不外乎就是 GDC 了,不出所料,《紀念碑谷(Monument Valley)》開發商 Ustwo 也亮相其中,並且入圍了本屆 GDC 最佳創意、最佳行動裝置遊戲、最佳視覺藝術的提名,另外《紀念碑谷》也入圍了最佳設計的榮譽提名,提名數量與《中土世界:暗影魔多》竟不相上下,影響力能夠保持如此之久,對於一款移動平臺遊戲來說實屬難得。

當初開發《紀念碑谷》的時候,Ustwo 絕對不會想到這款總投入只有 140 萬美金的作品能夠收穫超過 580 萬美金。此前官方還公布了一幅有意思的數據總結,截至 2014 年底,《紀念碑谷》已經售出超過 240 萬套,並且已經有一半的玩家通關,四分之一的玩家購買了更新包,這鐵一般的事實說明了遊戲的粘度相當之高。

開發這款遊戲的核心成員不多,只有 8 人,開發所花的時間僅有 55 周,擴展內容開發為 29 周,也就是說,開發整部作品也就只用了 84 周的時間。參與遊戲的大部分玩家來自美國,中國玩家佔比也達到了 12%。其首席設計師 Ken Wong 還受邀在 GDC China 2014 發表了演講,講述遊戲的製作理念和開發故事,Ken Wong 特別回憶道:當他加入 Ustwo 之後,在資金和創作上得到了大力支持,也為《紀念碑谷》的問世奠定了基礎。

擺脫枯燥的探索

如今的解謎探索遊戲無非就是通過看圖尋物或是大家來找茬推動劇情,要麼就是利用走迷宮的方式來找到出口,不過在玩家口味越來越刁鑽的今天,探索機制的獨特性變得尤為重要,Ken Wong 當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因此他的團隊一致認為,與其讓玩家們接受各種非人的解謎挑戰,倒不如在探索的過程下手,讓玩家獲得某種獨一無二的冒險經歷。Ken Wong 舉了個很簡單的例子「maze」和「labyrinth」,前者注重的是解謎挑戰,從反覆的失敗中找到技巧,最後獲得成功;後者在路線上並不需要玩家過份操心,體驗精彩的探索旅程才是重點,顯然 Ken Wong 與後者的理念一拍即合。而這個選擇意味著 Ken Wong 要在遊戲的畫面、BGM、各種感官享受方面要有所側重。

說到這款遊戲的靈感來源,Ken Wong 表示不單單是一兩款遊戲,也不僅僅是局限於遊戲領域的借鑑,Ken Wong 指出《Windosill》這款遊戲是創作靈感的一個重要來源,它本身擁有的極高互動性能夠調動起玩家的興趣,不斷嘗試找尋解謎方法,因此互動性的成為了《紀念碑谷》的設計方針;至於說遊戲領域之外之前也已經提到過,那便是 M. C. Escher 大師的視覺藝術創作,其中《Ascending and Descending》的空間構造邏輯對遊戲開發的影響尤甚,並不是像某些玩家所說的那樣借鑑《無限迴廊》,Ken Wong 認為 M. C. Escher 的作品不僅僅是空間構築思維巧妙那麼簡單,在畫面的風格上也有其獨特的魅力,如果能夠將這些元素通過遊戲的形式呈現給大家,應該會有不錯的表現。

有了創作的靈感來源和設計方針,Ken Wong 接下來要考慮的便是更為具體的遊戲機制,這在當今玩家和一些發行商眼裡也是非常看重的東西,只有一個好的概念,卻不能透過合理獨到的機制傳達給玩家,便很難獲得成功。參照 M. C. Escher 的創作構思,Ken Wong 開始了嘗試,在官方發布的開發日誌裡就有幾幅手稿,這是 Ken Wong 絞盡腦汁畫出的各種關卡初始設計,探索各種可能性,包括玩家理解上的以及開發程序上的可能性。

在 Ken Wong 嘗試各種可能的關卡設計時,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如何在 iPad 甚至是 iPhone 那麼小的屏幕上呈現出藝術與玩法兼具的多彩世界。首先必須保證所有提示和機關都能夠使用一個屏幕大小來容納,儘量避免因為來回划動調整視角而拉低遊戲體驗,因此 Ken Wong 將一個關卡分成了 2-3 個區域,當艾達到達指定位置便可以通過一種美妙或是意想不到的方式銜接到另一端。

Ken Wong 坦言在製作《紀念碑谷》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一份完整的計劃書,創作過程歸納來說就是團隊討論,製作遊戲各個部分的原型進行測試,然後不斷改進遊戲的探索機制,這裡提到的原型僅僅是一些簡單的模型和素材,只有經過反覆測試獲得團隊一致認可之後才會進行畫面加工。

避免休閒定位與關卡構思的衝突

Ken Wong 從一開始就給這款遊戲定位為休閒級別,然而為了將巧妙的關卡構思體現出來,開發者時常陷入一種越開發,關卡玩起來就越是複雜的境地,因此休閒與關卡構思之間的關係如何處理好對開發團隊來說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大難題。除了上述提到的畫面容納問題,遊戲還必須傳遞出美觀簡約的視覺感受以及配備直觀的操作方式,為此 Ken Wong 以及團隊成員決定精簡引導式的教學,儘可能地讓玩家自己通過探索來找尋解謎和前進的方法。

遊戲的製作過程中始終圍繞著「主題是什麼」以及「玩家需要做什麼」來展開,按照 Ken Wong 說的話,《紀念碑谷》以不可思議的建築為主題,解謎方法和謎團的構建要對玩家極為友好;至於玩家要做什麼,那就是通過撥弄建築來引導公主走向終點。Ken Wong 認為只要明確和堅持這兩點,那麼休閒定位與關卡構思就比較容易掌握了。

對待解謎探索遊戲,開發者經常會萌生出一種「插入故事」的慣性思維,插入故事確實對遊戲的展開和引導有不小的幫助,但是 Ken Wong 在很多時候都強迫自己「放手」,儘可能不要把一個既定故事交代給玩家,甚至連初始的結局設計也被刪減,用 Ken Wong 的話來說就是把想像的空間騰挪出來交給玩家就好。

不要收集、流程要短、不忘細節

作為一些額外的樂趣,收集要素總不忘了在探索解謎遊戲中出現,而且大多都還以比較隱蔽的方式給玩家們出難題,Ken Wong 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加入收集要素,不過在測試中發現,收集要素的加入會讓玩家分心,從而把美輪美奐的建築設計拋在腦後,顯然與《紀念碑谷》的設計理念產生了衝突。

Ken Wong 也談到了關卡流程問題,原本有想過加入一些額外的挑戰任務來增加可玩性,哪怕單個關卡流程長一點也沒關係,但最後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原因是《紀念碑谷》面向的是工作生活緊張的群體,而不是少數能夠拿出很多時間專注於遊戲的玩家,歸納來說就是做得多不如做的巧。

常言道細節決定成敗,《紀念碑谷》看似簡約卻不簡單,經過反覆設計與修改之後,是時候請一些玩家來測試測試了。有意思的是,像《紀念碑谷》這種以獨特建築視覺來激活玩家探索欲望和邏輯思維的作品,更多的是要注意玩家會被遊戲中的什么元素和動態效果所吸引,通過這些元素,Ken Wong 會有針對性地做出修改,讓闖關的邏輯線變得更為合理,探索的連貫性更強。

價格才應該是最後考慮的

或許是大環境的不同,Ustwo 並不像中國的開發團隊那樣,先考慮賣多少錢或者如何盈利才著手開發,定價這個事兒對 Ken Wong 來說應該放到整個遊戲開發的最後階段,對錢過於執拗會影響遊戲的品質。考慮到遊戲的總流程時間由原來的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一下子刪減到一個多小時,同時又要老少皆宜,不能辜負團隊的創造力與心血,Ken Wong 與團隊成員認為 3.99 美元再好不過了。

 

遊戲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一道美景

此前曾有外媒問 Ken Wong:「《紀念碑谷》對你來說是什麼?」Ken Wong 表示《紀念碑谷》可以是任何美好的東西,一抹風景、一縷和煦的陽光、或是一塊香甜的蛋糕,這已不僅僅是遊戲那麼簡單,開放式的劇情設計充滿了想像空間,但有一點不變的是,你永遠是這個世界的「主人」,《紀念碑谷》會成為你生活中值得回味的一道「美景」。

相關焦點

  • 紀念碑谷 2:現象級神作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AppStory
    紀念碑谷 2 前兩天在 App Store 上線了,有不少朋友也已經迫不及待地下載並通關了。前天,AppSo(微信號 AppSo)簡單地介紹了紀念碑谷 2,那麼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帶來背後團隊的採訪和詳細的評測吧。紀念碑谷原來的設計師 Ken Wong 已經離開了團隊,回到了澳洲,所以這次的設計團隊也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團隊,有不少人擔心它的遊戲內核會不會發生變化。
  • 紀念碑谷原來抄了這些作品!
    很難想像,《紀念碑谷》這樣一個高水準製作的遊戲,是由一個八人的小團隊完成的,據說當時 Ustwo 沒有給創作團隊限定預算和時間。「不要管錢的事情,只管做好遊戲就行了。」 當時公司高管是這樣對主創Ken Wong說的。
  • 《紀念碑谷2》製作人Adrienne Law:紀念碑谷2-超乎想像的誕生
    2-超乎想像的誕生」為主題講述了《紀念碑谷2》的研發過程和一些心得體會。以下內容為演講實錄:大家好,我叫Adrienne Law,來自於英國倫敦南部的ustwo團隊,我是《紀念碑谷2》的製作人,很高興來到中國,向大家分享我們做《紀念碑谷2》的經驗和教訓。以免有些人不知道,我簡單介紹下,《紀念碑谷2》是一個有關母親和孩子為主題、通過建築物的幻覺來實現解謎的付費手遊。
  • 《美國紀念碑谷》獨角龍-協助拍攝
    紀念碑谷(英語:Monument Valley,納瓦荷語:Tseacute; Bii Ndzisgaii,巖石峽谷之意),是在科羅拉多高原一個由砂巖形成的巨型孤峰群區域,其中最大的孤峰高於谷底約300米。
  • 你玩通關紀念碑谷卻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在第三季《紙牌屋》第五集中,總統Frank Underwood陷入政局困境時,並沒有冥思苦想,反而抱著iPad玩起了《紀念碑谷》。圖騰就是黃色石柱之後,總統Frank還向身邊的幕僚們推薦《紀念碑谷》遊戲。「 我們需要啟發想像力的東西,你們都應該玩一玩《紀念碑谷》。
  • 紀念碑谷2:好遊戲有很多 但它是能徵服媽媽的那一個
    故事變了成長貫穿遊戲的主題,其實也是《紀念碑谷》3年來的「成長」《紀念碑谷2》之所以要取名「2」,完全是因為遊戲引入了全新劇情,跟前作進行區分。實際上,對於玩家而言,這樣一款熟口熟面的作品,你怎樣加後綴,都不影響。
  • 而他轉身繼續向紀念碑谷走去
    The first digital zoom into Monument Valley隨後,我看見了紀念碑谷。雖然對航線缺乏了解,也沒有看過衛星圖,但我看見了紀念碑。左側的Owl Rock是從紀念碑谷直到Comb Ridge整片地區三疊紀晚期Chinle formation被侵蝕殆盡之後留下的殘跡之一。右側的Agathla是一個高達一千二百英尺的火山栓。
  • 除了紀念碑谷的影子,我們看到的是新意《夢境機器》評測
    事實上,《紀念碑谷》大火之後,一個接一個的「門徒」出現,從玩法、視覺到場景,他們瘋狂地壓榨《紀念碑谷》的剩餘價值。然而,結果要麼是風格相似的無聊小遊戲,要麼就是全盤借鑑的冒牌貨,「連抄襲都毫無新意」,玩家買單意願低迷,當然也在情理之中。
  • 蔡康永翻譯了《紀念碑谷 2》?安卓現在也能玩
    關注微信公眾號 AppSo,回復「jn」獲取 Android 版下載安裝包和 《紀念碑谷 2》幕後團隊故事,以及《紀念碑谷 2》高清精美截圖。相信大家都記得第一代的紀念碑谷有著相對陰鬱的劇情,它的主題是「寬恕」。而紀念碑谷 2 探討的則是一個「親子關係」的故事。打開應用寶版本的 Android 版,AppSo(微信公眾號 AppSo)發現除了原始漢化,官方還請來了蔡康永和饒雪漫對遊戲進行翻譯(A 君註:最近更新的 iOS 版也加入了新翻譯,但暫不確定 Google Play 版本是否也將加入)。
  • 細數《機械迷宮》和《紀念碑谷》不同的地方
    其實這款遊戲我個人感覺和《紀念碑谷》有些像,可是又有很多的不同,因為其實這兩個就是兩款遊戲,甚至有很大的區別的遊戲。我就來說說它們兩個之間的不同點,首先先說一下這款遊戲其實利用我們的視覺盲區,將通道進行隱藏。我們其實都是被眼睛欺騙了,如果我們換一個思維和角度,其實就會發現另一條路。而《紀念碑谷》是利用物理的知識,空間的變化將道路進行隱藏。
  • 《美國紀念碑谷風景》立地太歲-協助拍攝
    紀念碑谷(英語:Monument Valley,納瓦荷語:Tseacute; Bii Ndzisgaii,巖石峽谷之意),是在科羅拉多高原一個由砂巖形成的巨型孤峰群區域,其中最大的孤峰高於谷底約300米。
  • 關於「紀念碑谷」你不知道的 8 件事,比如...
    本次國內正版集合了原作和「被遺忘的海岸」資料片在內的全部 18 個關卡,還加入了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劇情彩蛋。或許在此之前,你早已通過各種途徑通關了這款遊戲,但也許你還不知道,這 8 個關於「紀念碑谷」的故事。
  • 2019《紀念碑谷2》視錯覺主題藝術展北京站展出信息、展出詳情
    電子遊戲作為一種重要的媒介,已滲透進入了我們的生活之中,也成為藝術創作的新媒介。由USTWO公司開發製作的《紀念碑谷》遊戲,他們的作品受到億萬玩家的歡迎,以美好的遊戲體驗與美妙的視覺設計徵服大眾。《紀念碑谷2》視錯覺主題藝術展北京站時間:2019-08-24至11-24  《紀念碑谷2》視錯覺主題藝術展北京站地點:IOMA愛馬思藝術中心  《紀念碑谷2》視錯覺主題藝術展北京站門票價格:早鳥票58、優待票78、平日票98、通用票128、雙人票180、三人票260(詳見產品頁)  消息來源:大河票務網在2017年的WWDC蘋果開發者大會上,Ustwo Games公布了
  • 這場婚禮,讓我們踏著浮石相擁於紀念碑谷的城堡
    紀念碑谷主題那位純潔善良的的公主踏著浮石,順逆相隨未來,她不再是自己一個孤身前行世事變幻但時間從不作答初心永恆在為你而建的紀念碑谷整個畫面方面置身其中整體上,這場婚禮選擇了淡粉色和淡藍色相間的跳色設計超現實的現場構建,360°立體拍攝每一個場景都是一幅畫每一幀都仙氣四溢我們就是要你美得很高級
  • 《紙牌屋》裡總統玩,那《權力的遊戲》中誰來玩《紀念碑谷》?
    將近10秒鐘的鏡頭,是《紀念碑谷》在《紙牌屋》的第一次亮相。但並不是最後一次。之後,總統Frank還向身邊的幕僚們推薦《紀念碑谷》遊戲,「我們需要啟發想像力的東西,你們都應該玩一玩《紀念碑谷》。」因此,後來他找到了暢銷書《天蠍》作者、《紀念碑谷》評測者Thomas Yates,僱傭他幫總統寫書闡述《美國就業法案》背後的哲學理念。
  • 【撲家晚報】《死亡愛麗絲》未開服即遭和諧 騰訊攜手《紀念碑谷2》
    《紀念碑谷2》在中國市場的發行推廣。憑藉著騰訊強大的移動遊戲分發及運營能力,希望將給《紀念碑谷2》這一現象級美學手遊進入中國市場帶來幫助,並給國內遊戲市場帶來全新面貌,而這也是今年推出極光計劃後,騰訊再一次在細分領域市場的布局之作。
  • 在紀念碑谷裡結婚,成為人生贏家,這樣的婚禮太高級
    《紀念碑谷》手遊出來後引爆了朋友圈兩小時能通關的遊戲為了截屏硬是花了四五小時紀念碑谷這種無論是創意還是畫面表現都非常出色宛若藝術品一般慢慢的在設計圈裡出現了「紀念碑谷風格」美術風格扁平唯美畫風清新的色彩和簡練的幾何線條搭建的色彩空間是這種美術風格的最大特徵
  • 《紀念碑谷》要拍電影了,我們才發現這是一齣悲劇
    近日有消息,派拉蒙電影公司取得了Ustwo Games 製作的解謎遊戲《紀念碑谷》的電影改編權,片方計劃基於《紀念碑谷》打造一個真人
  • 《紀念碑谷》同人劇情小說——竊賊公主的夢與救贖
    艾達迫不及待地站了上去,藉助圖騰的力量去接近幾何奧秘暗暗指引著她前往的那個地方,她有預感,幾何奧秘真正想要告訴她的,都被隱藏在了屋頂的祭壇上,因為那裡與她當初盜走幾何奧秘的地方是如此相似,她的心裡微微忐忑,但衝動更多。
  • 福建一景點走紅世界,網友看到後坐不住了,現實版紀念碑谷?
    很多人都知道,景區紀念碑谷的遊戲以其獨特的審美設計和精美的關卡布置吸引了大量粉絲。而這樣的美景,在極簡主義中帶著一絲華麗的幻想,讓人將其複製成現實。很多人覺得超美,尤其是在「網紅」時代。對於很多人來說,景點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拍一張精彩的照片或視頻是第一件事,毫無疑問這個地方在設計之初,就被認為非常適合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