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男女太極推手變推胸!沾衣十八跌成沾衣十八摸,誰在玩壞太極

2021-01-19 瑜說還休

《公園男女太極推手變推胸!沾衣十八跌成沾衣十八摸,誰在玩壞太極?》

近日的太極風波,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比如,不僅有自稱武當弟子、八卦弟子的人,找上門踢館搏擊,但兩人卻捱不上10秒,都被KO在地。其中雖有一人,走時還拋下一句「我還會回來的」,但這有著「且聽下回分解」的喜感中,更多的,卻是無盡嘲諷之意味。

而廣大吃瓜群眾,於是又有了新的一天的新話題,直到把舌頭嚼爛。

更令廣大公眾瘋狂點播、點讚、評論的一個會讓太極「娛樂至死」的視頻,也在網絡上開始瘋傳起來:

在一個公園中,一群習練太極的人,以及逛公園的人群中,有一對中年男女;女的身穿綢綠的太極練功服,男的著裝則較為隨意。

二人正在互為對手,面對面幾乎身體糾纏在了一起,練著他們更像是「陰陽雙修」的太極推手。

不過,這顯然與平常的太極推手大有不同,其反而不像「推手」,卻更像是在「手推」了——男性太極大師的雙手,一直不離女子的胸部;男子的手及手臂,要說是在玩太極推手,還不說就是在玩「推胸」更為恰當。

這數分鐘的表演,如果不是看女的穿著練功服,則遠觀,二人如同遊龍戲鳳,男人把女人的胸部,當作了練武場,或會讓人以為,這是失傳多年的「沾衣十八跌」呢;其實細看,說這是「沾衣十八摸」,顯然更準確!

即便這是一對夫妻,在此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這般地操練太極推手,真能把觀者推入雲裡霧裡,更將太極推進泥坑裡了!

太極風波,現在,明顯向著全民娛樂化、一步一步玩壞的方向上,大步流星而去了!——那麼,到底是誰,在玩壞我們數百年歷史的太極功夫與太極文化呢?

從引發風波的主角之一——「雷公太極」開始,他雖被胖揍得滿面桃花開,可是,雷雷大師卻成了這場江湖風波娛樂化的最大催化劑!

雷雷在約架比武過後,眼見著對手被他的內功震傷,估計隱居山林療其內傷去了。於是,媒體的話語權,又掌握在了雷雷那雙曾於央視玩轉「拍西瓜」「鳥不飛」的手上了。

雷雷大師先是對媒體放言:我是謹守「術高莫用」的師訓,否則,哼哼,太極內功會要人命的!

於是,圍繞雷雷大師的「術高莫用」和內功深厚,公眾的狂歡,分分鐘之間,就將雷雷大師玩成當下中國段子的最佳男主角。

而接著,雷雷大師又表演了其堪奪諾貝爾物理獎的「單手破裸絞」,又讓他成了網民們再度狂歡的源頭——雷雷以自我痴迷太極成宗教的地步,讓吃瓜群眾們,將其當作了近來最大的網絡笑料。

這時候,我們似乎已分不清,是雷公太極大師娛樂了我們,還是我們娛樂了他?或者,我們是在互相娛樂嗎?抑或,是我們、雷雷在與太極互樂吧?——這時候,太極已不是用來打、用來練,而是用來玩的了。於是,玩壞太極,就在眼前一幕幕地拉開、延續與深入了。

對太極大師,甚至是太極本身的批評,已變成了無盡的嘲諷;不分青紅皂白,將太極一棍子打倒的嬉笑怒罵,遍及全網——太極,成了公眾推來推去的一種宣洩的玩物。

可這怪誰呢?

怪江湖小混混們與雷雷太極大師約架嗎?責怪有人藉此炒作嗎——可人家為何會藉此炒作呢?我們該反省「炒作」呢,還是更應深思藉此炒作的「此」呢?

顯然,當閆芳大師的隔山打牛視頻、照片滿網飛,卻無一個對此負責時;當成了華裔的陳小旺太極大師,不能對大力士在節目中推不動他,卻言他花錢做假,去作一句解釋時;像王佔海大師,仍然將橄欖球運動員披露其造假,給回答得很太極時……其實,這個世界如此太極之下,不讓全民將太極娛樂化,似已不可能了。

因為,公眾的無力感之下,其最好的武器,就是將一切泛娛樂化!穿上娛樂化外衣的批評與嘲諷,就像糖衣炮彈,可以有效遮掩與自我保護,讓自己免於一種與太極江湖為敵的恐懼感,以免自己也會被太極內力震入山林、不知所蹤。

所以,如果我們不希望,將這一本為極其嚴肅的太極風波,變成了一場全民狂歡的佐料,而是對太極、傳統武術,甚至是傳統文化能予以反思、自省,讓其成為傳統武術和傳統文化的一個自我澄澈的良機,那麼,我們一定要真正將太極推手摸向此中的真兇——毀了武術的玩假者,和玩弄武術以牟利者;以及披著太極的皮,其實不過是太急著成為惡狼或色狼者,給真正揪出來,並幹翻在地!

沾衣十八跌不跌?我們有點不太清楚;但公園裡的這太極對男女,披著太極推手的皮,玩的卻是公然的沾衣十八摸,這卻是不爭的事實。但玩壞了太極的人,其實,太極終有一天也會將你玩壞——別太急,走著瞧!

相關焦點

  • 太極推手的「真」與「假」
    「三節棍進槍」、「空手奪刀」這類武術表演,兩個人對打,當然不是真的,但是大家都覺得精彩、激烈,越逼真越好,從來也不會有人要求兩個人拼個你死我活。但是,偏偏到了太極推手,這種表演就幾乎成了一個讓人不能容忍的方式。旁觀者不清我在公園和學生們推手,經常有人問:「老先生,您這是真的假的啊?」「假的假的,我們自己玩兒。」
  • 太極門外話太極
    比如說,閆芳所展示的太極拳視頻,已經成為網上被嘲笑的對象,很多人拿來取樂,但是閆芳的那些徒弟們還是樂此不疲的快樂地玩著,不能簡單的用一句「這些徒弟被洗腦了,是傻子」來代替。那麼外行和內行之間理解太極拳究竟差別在哪裡?無論是玩太極,還是技擊太極,其中的道理肯定是一貫的。舉例說,這個馬老師視頻(註:指馬長勳老先生用氣球與人推手的視頻),原理是什麼?
  • 天堂歌女:閒雲沾衣
    悼閒雲沾衣文/我心無愧才憶群內戲語柔,便見陰陽兩分手。漫天閒雲驟為淚,沾衣盡溼血暗流。有幸與君成詩友,無緣相識恨空留,驚聞才女駕風去,微園一夜盡白頭。11.《相憶,相遇》——悼閒雲沾衣文/豫姝念這一場遇見閒適被切換成愕然雲的哀傷,何止五月沾染上黑色,驕陽的衣是你,霓裳變成雨水憶往昔,文字的話題閒散而不羈雲朵的心情,詩一樣沾親帶故,美麗如你衣是暖的 笑是淺的
  • 太極功夫層次
    使其飽滿之精髓,化成充實之中氣。3.  練氣以化神。即是養氣藏神之功夫。在練得氣足精滿之後,再朝夕鍛鍊下去,即會發現神明的靈智。有了這種靈智,無論用之於任何事物,都可以達到適當之處,不獨是打拳推手而已。4.  練神以還虛。即是在靜極默篤之後,養虛靈之功夫。
  • (極其珍稀的太極資料)中國太極老人林墨根大師示範太極拳推手發勁 再現太極真功夫
    林墨根1920年出生於資中,林老師於2010年2月2日12時在成都逝世,享年九十歲(1920——2010)現為國家武術最高專家段位八段,現任四川太極拳推手研究會會長、四川武術協會顧問、四川鼎緣東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鼎緣太極會館名譽館長、四川省國光文化科技研究院名譽院長。
  • 香港太極總會第十八屆職員就職典禮
    圖:主禮嘉賓及各門派武術界前輩與本會執行委員拍照留念  香港太極總會於2013年5月18日晚上假座旺角倫敦大酒樓舉行第十八屆職員就職典禮暨慶祝張三丰祖師及鄭天熊宗師誕辰紀念聯歡晚會,當晚高朋滿座,筵開七十餘席,並於會前由各團體嘉賓表演太極武術四十餘項
  • 【武林秘籍詳解】王宗嶽太極拳論
    《太極拳論》 實際上是概括性很強的總結推手經驗的論文,它所依據的 理論是我國 古代哲學樸素的陰陽學說, "一陰一陽之謂道 ",以此作為太極 拳的基本理論,就使 太極拳在廣泛流傳中不致練成剛拳、硬拳,也不致練成 柔拳、軟拳,而是大家公認的 有柔有剛、剛柔相濟。這應該說是《太極拳論》 的主要貢獻。   下面,對 《太極拳論》 逐句逐段試作解釋。
  • 太極拳人物
    此後,楊露禪在陳長興門下練功、學習18年,終於領悟了太極的要旨、精髓。  藝成之後的楊露禪先在家鄉河北永年縣授徒,後來被人推薦到京城王府中教拳,因武功高強,號稱「楊無敵」。楊在北京授拳的年代,洋槍洋炮已經輸入中國,火器的演進使拳技之勇在戰場上的作用逐漸減小,武術家們開始重新考慮練習武術的目的和發展方向,於是太極拳拳師們提出了「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的思想。
  • 馬保國出演《少年功夫王》能成票房靈丹?導演舊作票房僅收29萬
    看來,混元太極掌門馬保國是鐵了心要為傳統武術的發揚光大發光發熱。在退隱江湖不到一天的時間,終於按捺不住內心的躁動,高調宣布參演由鄭陽執導的《少年功夫王》,在這部影片中,馬老師將飾演一名老拳師的角色。就這劇情設計不外乎就是小小少年飽受欺辱,在人生最黑暗的時候碰到混元太極掌門馬保國,老拳師念其心,憐其才,將鎮派絕技松果痰抖閃電鞭與內家心法接化發傾囊傳授。
  • 【視頻】馮志強 | 十八肘
    十八肘
  • 太極修煉:你把太極拳練成太極操了嗎?
    固然,即使是太極拳打成太極操,一般的健身作用還是有的,但無法上升到較高的境界。太極拳展示著中國道家和太極的深奧文化,諸如陰陽變化、舉動輕靈、上下相隨、內外相合、虛實變換、用意不用力、妙手空空等等。老子在《道德經》中也深刻地論述了太極的大道文化,在講到大道運行的規律時,老子說道:「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 搞笑看了太極「大師」推手,笑得不行了
    最近一名「雷公太極」高手高手高高手,和一名搏擊選手公開對打,結果被人家「亂拳打死老師傅」,20秒KO,還騎在身上按著打
  • 陳全:我的太極拳尋師之路
    具體是哪一個月忘記了,有一天公司休息,早上起的特別早,就去公園轉了轉,一進公園全是練太極拳的,在公園轉了一圈,看到一個練拳的師傅,拳架打的特別好看,我在旁邊看了很長時間,上去就和這個師傅聊了聊,聊了幾句話我就說:師傅我聽說太極推手特別神奇,我能試試嗎?一搭手就感覺自已被這個還不知姓名的師傅推的左搖右擺,站立不穩,但是想出去,還出不去這個師傅的身體。後來才知道,這是太極拳的黏勁。
  • 月光如水不沾衣——中元節雜談
    我看無所謂,何必把人家想的那麼壞。如果心有鬼,早晚都是禍,如果心無愧,鬼怪奈我何。古代寫中元節的詩詞很多,無病呻吟,悽悽慘慘,飲酒作樂的那種格調的詩詞實不喜歡,楊萬裡寫的這首詩,裡面的一句月光如水不沾衣很入景,月如冰盤,初涼未冷,月色如霜,讀了後讓人心境清涼入脾。摘錄如下,獻給一樣喜歡這首詩的網友。
  • 《王宗嶽版太極拳論》詳解
    「陰陽之母也」意指陰陽兩氣包含在「太極」之中,所以說「太極」是 「陰陽之母」。 (二)、「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古人認為太極是一個混圓體,包含陰陽兩氣。動時這個混圓體就起變化,分陰分陽,所以說太極生兩儀,亦即「動之則分」。靜時仍然是一個混圓體,陰陽變化雖然相對靜止,但陰陽的道理完全具備,所以叫做"靜之則合"。
  • 我所認識的太極宗師——洪均生
    直到我看到他們的推手,我方知事實並非如此。能否將對手打跌出去,主要還在技巧。如你發人的技巧正確,對手就會跌出,氣與勁的質量決定你能將對手發多遠。棚、擄、擠、按都有一定之規,技巧正確了,就可發出對手。這正是洪師所要傳授的技藝。洪師的學生都能幹淨、利落地發人,洪師之技藝可想而知。又一次,劉和另一位學生,且稱為B,來拜訪洪師。B以前練過中國式摔交。
  • 《十八摸》初探
    這篇臺灣古國順的《十八摸初探》,收錄比較了臺灣客家話、臺灣閩南語兩種文本。---十八摸初探         文章來源:客家雜誌第50期 古國順/著        十八摸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調,好像誰都能哼上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