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比電影裡還猛!40歲奶爸一條腿穿越戈壁無人區,登雪山、海潛

2021-01-09 草民觀點

5年前,一場車禍讓四肢健全的潘俊帆變成了「獨腳潘」。

但是,只剩一條腿沒有讓他失去生活的希望,正相反,他開始用一條腿奔跑,擁有了比以前更多的人生可能。

他說:「人是永遠不會殘疾的,就算身體不完整,只要你堅定信念,照樣可以活出自己的人生精彩。」

一條腿的探險家

Be More Able With One Leg

劉德華的新片《拆彈專家2》應該是近期最火的電影之一了,在港片已死的噓聲中,票房已經破了8億。

在這部電影裡,華仔演一個因為意外失去右腿的拆彈專家潘乘風。

在大家感慨「劉德華真的不會老嗎」、「劉德華60歲還腹肌健碩」、「打戲太拼「的同時,也有人調侃,潘乘風這個角色怕是開外掛了吧!

不信你看,

他不但戴著假肢練深蹲

還戴著假肢練跑步,

一不小心就超出了警員標準

他還靠著一條腿,

玩槍戰打巷戰,

甚至和別人近身肉搏,

最後順利逃出警方追捕。

真的有人能只剩一條腿還做到這些事嗎?

其實現實中還真有人這樣「單腿開掛」的勇士,他叫潘俊帆,江湖人稱獨腳潘。

就在2020年9月,他穿著義肢,用一條腿從青海起跑,到達甘肅的戈壁清泉。

10天時間,穿越513公裡戈壁無人區,他創造了腿部截肢者越野的世界紀錄。

雖然失去了一條腿,但他熱愛行走、奔跑。

這樣的極限挑戰,他已經堅持了5年。

5年前,潘俊帆還是個為了工作和生活忙得焦頭爛額的苦逼創業者。

他身材瘦弱,從來沒接觸過戶外運動,當然,他也沒有精力和時間。

事業上,每天開會,見客戶,為資金周轉發愁,根本不敢停下來。

生活上,忙於工作讓他很少有時間陪伴妻兒,甚至連兒子的家長會都沒有時間參加,家庭已經危機四伏。

就在這樣一個充滿無力感的瓶頸期,意外發生了。

那是2015年的3月18日凌晨5點,連續工作了兩個通宵,他開車時撞上了高速路的護欄。

雖然保住了性命,但那次意外,讓他失去一條右腿。

對一個健全生活了35年的正常人,一個家庭的頂梁柱來說,這樣的打擊無疑是致命的。

他還記得第一次穿上假肢時,那種鑽心的疼痛。

還記得妻子正式和自己分居時,才四歲的兒子不知所措的神情。

可是,公司還需要自己撐下去,孩子和父母還需要自己照顧,他沒空多想,只想儘管復健,恢復行動能力。

一開始,穿著假肢只能堅持10秒;5個小時後,能連續站立10分鐘,到後來,他可以如常走路,甚至奔跑……

有一次,他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地走到醫院樓下散步,外面坐著一群坐著輪椅的截癱病人,在他背後說了句:「如果我能像他一樣該多好。」

他說的很小聲,但潘俊帆聽得清清楚楚,這句話猶如醍醐灌頂一般震醒了他。

他只看到自己失去了什麼,卻沒想過自己還擁有什麼。在那些再也無法行走的人眼裡,潘俊帆的缺陷卻是他們求不來的完整。

豁然開朗的潘俊帆,復健更積極,人也不再渾渾噩噩。

面對自己的斷肢,他更加坦然,因為兒子喜歡變形金剛,他就告訴兒子,之所以原來的腳不見了,是因為他準備裝一隻機器人的腳。

年紀還小的兒子很開心,還會很驕傲地把爸爸介紹給幼兒園的老師同學。

復健期間,潘俊帆偶然在電視上看到一項戈壁挑戰賽,從此心馳神往。

當他有兩條腿的時候,並沒有感受到行走是一件多麼愉悅且珍貴的事,出事之後,他反而愛上了行走的感覺。

於是他也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他也要參加一次戈壁徒步穿越。

他積極復健、健身,把身體調整到最好的狀態,一年後,在敦煌如願以償完成了108公裡的戈壁穿越。

每隔幾公裡,他都要停下來,把假肢取下來重新按摩調整,然後再繼續前進,不然斷肢末端腫脹磨破,會讓他每一步都像踩在鋼針上一樣。

他是這個比賽有史以來第一位成功的截肢者,當走到終點的那一瞬間,他覺得自己的人生從未如此圓滿。

從此,獨腳潘不再陷於生活的泥淖,反而找回了生活的熱情,找回了內心的嚮往,也徹底愛上了戶外徒步這項運動。

穿越戈壁之後,他還去了黃山徒步越野。

在完全看不到盡頭的「絕望坡」上,完成連續1000多米的爬升。

後來,他每年都會完成一項挑戰。

呼倫貝爾一望無際的藍天和草原、西雙版納泥濘的雨林……都留下了他徒步的足跡。

他還體驗了臺灣公路的最高點,

海拔3275米的武嶺,

一路攀升,氣溫驟降,

他從t恤穿到羽絨服,

一天就把春夏秋冬經歷個遍。

獨腳潘的挑戰之路沒有終點,

他參加斯巴達勇士賽,

翻牆、攀爬、在泥地裡打滾。

2018年他第一次參加鐵人三項,

成了唯一一個爬著上岸的選手,

要知道報名的時候,

他還不會遊泳呢!

第二年挑戰升級,

他參加了IRONMAN最高級別賽事,

3.8公里海泳+180公裡騎行+42公裡跑步,

成為全球首位腿部截肢完成比賽的中國人。

今年3月,

他又登上了巴哈雪山,

完成了雙人速攀+滑翔傘的挑戰,

不設限的人生無所畏懼,

讓獨腳潘做到了很多以前想像不到的事。

今年他本來打算參加著名的「八百流沙」越野,是中國首個超長距離極限賽,在國內外極限越野愛好者中屬於殿堂級榮譽,每年全世界只有50位左右選手參加。

可是由於疫情的關係,賽事取消了。

不想就此放棄的獨腳潘,自己一個人完成了這次「逐日」挑戰。他穿越了513公裡,比「八百流沙」更長,相當於12個馬拉松的距離。

挑戰期間,他每天只睡4個小時,以不同的方式運動12到16個小時,中間補給休息數小時。

這次挑戰沿途經過了戈壁、雅丹、俄博梁、黑山、高山草甸、雪山、峽谷、沙漠、河谷等西北地貌。

這次挑戰當然存在風險,出發前,他給自己列了一張風險表格,整整100項,其中與假肢有關的就有24項。而實際上總共發生了40項。

有人會說,為什麼非得要做這麼危險的事,安安穩穩地生活不好嗎?

其實,獨腳潘內心非常清楚,運動從來不是追求刺激,也不是一味追求冒險。

他所追求的,是不斷拓寬人生邊界,實現自我的成長和突破。

失去右腿之後,比起殘疾,他更願意用殘障這個詞來形容他以及像他一樣的人,因為他覺得,「人永遠不會殘疾。」

就算身體不完整,只要你內心健全,有強大的信念,也能活出自己的人生精彩。

就算是現在,身邊總會有聲音說:「老潘,你這腿可惜了…」,「要是沒有那場意外就好了…」

但獨腳潘自己,早已不會陷入這樣的想法中。

失去健全的肢體固然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但如果你一味沉浸在這種懊悔和痛苦的情緒裡,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

正相反,對於這段車禍截肢的回憶,他始終銘記,但不是記住痛苦,而是銘記重生。

他的微博生日設置為2015年3月18日,是他截肢的那一天。

每年3月18日,他都會過一次「生日」,因為從這天以後,他成為了全新的自己。

以前的獨腳潘,從未想到自己能在戶外奔跑到那麼遠,也未曾想能擁有健碩的身材。

現在的獨腳潘,生活更從容更自信,也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比起別人,他沒有缺少什麼,相反,他現在能幫助更多人。

出門在外,他從來不把義肢隱藏起來,經常會有人來諮詢他復健相關的問題,他希望那些和他有一樣遭遇的人,能從他這裡,獲得重生的勇氣。

「人們總有苦惱,因為大家太傾向於計算自己丟失的東西,相比於此,不妨來計算一下我們還擁有的東西,只要你還擁有,人生就還有無數可能性。」

相關焦點

  • 他比《拆彈專家2》裡的劉德華還猛!40歲奶爸一條腿穿越無人區
    但是,只剩一條腿沒有讓他失去生活的希望,正相反,他開始用一條腿奔跑,擁有了比以前更多的人生可能。他說:「人是永遠不會殘疾的,就算身體不完整,只要你堅定信念,照樣可以活出自己的人生精彩。」一條腿的探險家Be More Able With One Leg劉德華的新片《拆彈專家2》應該是近期最火的電影之一了,在港片已死的噓聲中,票房已經破了8億。在這部電影裡,華仔演一個因為意外失去右腿的拆彈專家潘乘風。
  • 九天九夜,獨腳男人穿過513公裡戈壁無人區:中國版刀鋒戰士!
    他是一個上海的老闆,卻常年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奔跑;他最怕受傷,生活卻跟他開了一個莫大的玩笑;他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刀鋒戰士,卻用一條腿丈量世界;他只有一條腿,卻跑得比任何一個健全人要遠。他叫潘俊帆,江湖人稱獨腳潘。
  • 禁止擅闖無人區!1994年可可西裡事件,環保人永遠的痛!
    9月4日,格爾木公安局發布通告,禁止一切社會團體和個人隨意從格爾木前往玉樹州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開展旅遊、探險、非法穿越等活動。警方提示,自即日起,凡是計程車、私家車由格爾木載客前往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的一律必須先行前往公安機關進行備案。
  • 《拆彈專家》劉德華也有原型:失去一條腿後人生開掛!
    劉德華在劇中飾演一名拆彈專家,雖然因為意外斷了條腿,可跑起來一點不輸正常人。要知道戲外的劉德華已經年逾六十,觀眾看了都忍不住感慨:「劉德華打戲太猛了!」「現實中殘疾人沒辦法這樣。」但社長還就知道這麼一個人,他單腿開掛,江湖人稱「獨腳潘」。
  • 走不出去的可可西裡無人區,究竟有多可怕?
    第一次把無人區帶到大眾面前的應該源於徐崢和黃渤聯袂主演的電影——《無人區》,該片主要拍攝場地集中在新疆的哈密、吐魯番、克拉瑪依等地的戈壁沙漠等無人地帶,生存環境有多麼惡劣,電影裡就能看個七七八八,事實上,真正的無人區比電影裡還要可怕。
  • 去敦煌徒步,戶外徒步穿越大海道無人區
    大海道雅丹群徒步穿越大海道,去迎接新疆第一縷陽光的地方,在這用腳步丈量的土地上,沿著絲綢之路古道,穿越大海道無人區,在徒步中戰勝以往的自己。從舒適到艱難的轉變往往是困難的,這還只是徒步的開始,我們能做的只有克服內心的抗拒,坦然接受現狀才能更從容去面對。
  • N35北北線,橫貫羌塘可可西裡東西的無人區終極穿越之路
    這句話是電影《七十七天》中的畫外音,片中男主為了追尋自己想要的自由,想要的生活的意義,甚至不惜以生命為代價,踏上這一千四百公裡的艱難旅程。在觀看電影的你是否有些羨慕渴望卻又顧慮不敢出發呢?電影七十七天完美演驛N35°線(北北線)的壯觀景色!
  • 《無人區》影評:無人區裡的較量
    或許有藉助黃金檔的偶然性,但更有自身實力的必然,看了他執導的電影《無人區》,更堅定了這個看法。 《無人區》是典型的中國西部片,如果說《黃金大劫案》有些稚嫩的話,那麼《無人區》可謂老辣。影片由徐崢和黃渤主演,講述了律師潘肖贏了一場官司,駕車走進沙漠公路以後發生的故事。我曾經參觀過新疆沙漠公路,領教過戈壁灘的蒼涼和雄渾,看《無人區》還有點親切感。
  • 中國首部羌塘無人區記錄電影,致敬無人區
    製片人老蔡,曾經進入過羌塘無人區,計劃帶隊首次完成人類電影組對普若崗日冰川主峰拍攝。21歲的女導演子君決心追尋父輩的足跡,加入隊伍。2016年冬,一個年輕的攝製組從拉薩出發一路向北2000公裡,跨越400平方公裡的內陸冰川,橫穿荒無人煙的戈壁,面對變幻無常的惡劣天氣,爬過6200米的最高海拔,忍受零下40℃的極限氣溫,深入藏北無人區腹地
  • 易烊千璽新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再送你一場穿越無人區的旅行!
    最近新上映的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都去看了嗎?影片中有一幕男主韋一航和女主馬小遠踏上了去青海的旅途,但途中馬小遠因為癌症暈倒在了火車上,隨後被送進了醫院......故事的尾聲,韋一航再次啟程。但這一次,他是一個人,馬小遠去世了。他看到了「鹽湖」,也就是青海的「翡翠湖」。「送你一朵小紅花,開在那牛羊遍野的天涯。
  • 穿越無人區 北京(BJ)40馱劇組荒野求生
    日前,一檔名為《穿越無人區》的荒野生存真人秀節目在優酷網熱播。七名來自不同行業、性格迥異的年輕人,成功穿越了「死亡之海」羅布泊,引發了網友諸多評論與關注。而北京(BJ)40作為劇組座駕參與了全程拍攝,憑藉著強悍的越野性能「馱」起了整個劇組,成為《穿越無人區》劇組荒野求生的「第一功臣」。
  • 《七十七天》:每個人心裡都有一片需要穿越的無人區
    2010年9月20日,楊柳松在8264論壇發表《北方的空地--孤身穿越大羌塘無人區》一貼,記錄自己77天橫穿羌塘的經歷,引浪千層,激膜拜驢友數十萬人。羌塘。藏語「羌塘」意為北方高地,無人區面積將近30萬平方公裡,包含藏北、可可西裡、阿爾金無人區、崑崙山四個無人區,連片在一起構成了世界上獨有的超級無人荒原。
  • 周杰倫新電影原型是他!歷時150天徒步穿越一萬公裡,他的經歷比電影更精彩
    周董監製了一部新電影還是跟跑步相關這消息已經傳出就刷爆了跑友的朋友圈《一萬公裡的約定》預計2016
  • 電影《無人區》讓我看清,相比惡劣的環境,更可怕的是險惡的人心
    最近看到南京失聯女大學生的遺骸在可可西裡無人區被找到的新聞,新聞中介紹那裡的無人區經常有狼出沒,而且環境十分惡劣,海拔高,經常下雨,有許多沼澤地。讓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無人區》,這是個09年的片子,卻被禁到13年才上映,可能因為影片中幾乎都是壞人,缺乏正能量。
  • 可可西裡無人區到底有多可怕?
    我國共有4大無人區,分別為羅布泊無人區、羌塘無人區、阿爾金無人區和可可西裡無人區,主要分布在地勢很高、溫度很低的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區域,人跡罕至,即使當地的牧民也很少在這些無人區裡放牧,特別是世界第三大、我國第一大的可可西裡無人區,更加不適合人類居住。
  • 電影《無人區》沒有播放的鏡頭 ——「撞」「見」精靈
    自助者天助,正是賽主任和所有阿克塞朋友們的真誠、敬業,才使飽受「違法行政」之苦的何老倍受感動,迅速在第二天就踏上了去阿克塞的徵程。 圖5 這是阿克塞發改局的張昌濤。為了拍攝沙漠都江堰的植被情況,他就用這個姿勢整整拍了近10分鐘!全然沒有注意到有人在偷拍。
  • 無人區的晝與夜
    新京報記者 黃文佳 攝在西藏科考工作的36天裡,科考隊大部分時間都在無人區的營地裡和採樣的山上度過,或許很多人心中提到西藏想到的都是壯美的雪域高原風光,但實際上因為工作,隊員們更多的是要克服高原無人區艱苦的環境和條件,有時候美景就在身邊也無心欣賞。在帳篷裡睡覺的每一個晚上都得伴著怒吼的狂風入眠,難度可想而知。
  • 看完電影《無人區》,我才懂得,人心的險惡比環境的惡劣更可怕
    最近看到南京失聯女大學生的遺骸在可可西裡無人區被找到的新聞,新聞中介紹那裡的無人區經常有狼出沒,而且環境十分惡劣,海拔高,經常下雨,有許多沼澤地。讓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無人區》,這是個09年的片子,卻被禁到13年才上映,可能因為影片中幾乎都是壞人,缺乏正能量。
  • 電影《無人區》講的什麼事?
    早先國產電影在選演員這一環節上出現了本末倒置的情況,因為更加側重演員的流量和觀眾的喜好,所以很多演員並不是最適合出演該角色的人選,而反觀國外電影選演員,注重的是演員本身是否適合角色,這樣的選角差距直接體現在最終的成片效果。
  • 西部無人區的人性考驗,解讀經典《無人區》幕後故事
    此時潘肖還沒真正意識到,他前方是怎樣一條充滿兇險的旅途。有了《無人區》這個故事的初步想法時,還是在寧浩憑藉《瘋狂的石頭》成名之前、拍攝《綠草地》的時候,但那時寧浩還沒有想到要拍成一個黑色寓言式的電影,反而在兩部「瘋狂」系列讓他名利雙收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