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區》是寧浩執導的國內首部大西北公路片電影,由徐崢、黃渤、餘男等人參演。主要拍攝場地集中在中國的甘肅的敦煌和新疆的哈密、吐魯番、克拉瑪依等地的戈壁沙漠,影片於2009年3月開機拍攝。2013年12月3日正式公映,並取得大陸總票房2.6億元人民幣成績。2014年1月15日該影片入圍第64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影片主要講述了小有名氣但利慾薰心的律師潘肖(徐崢 飾),憑藉紮實的法律知識和巧舌如簧的庭辯技巧,成功幫盜捕國家珍禽阿拉泰隼並殘忍殺害一名警察的西北盜獵團夥老大(多布傑 飾)洗脫罪名。老大承諾十天後付清餘款,潘肖則要求對方用一輛紅色轎車抵押。在此之後,他駕駛著新車踏上從西北荒漠返回大都會的路程。誰知路上險情不斷,先是和一對開卡車拉茅草的哥倆(王雙寶 & 巴多 飾)發生摩擦,導致人傷車損,接著又不慎撞飛一個似乎攔車求助的男子(黃渤 飾)。自知攤上人命的潘肖輾轉來到一家專事不法勾當的黑店,並在此結識了受困於此的妓女(餘男 飾)。與此同時,盜獵老大尾隨其後,似乎另有兇險計劃。 此時潘肖還沒真正意識到,他前方是怎樣一條充滿兇險的旅途。
你不知道的幕後故事
2009年3月,《無人區》在新疆正式開機。
寧浩會在開機之前把幾個演員關起來,用幾天時間來壓榨演員對劇本的想法,臺詞從頭到尾一句一句地過一次。一般來說,這個過程大概2到3天。但是《無人區》差不多用了1個多星期。
與《瘋狂的石頭》三條敘事線索、《瘋狂的賽車》五條敘事線索不同的是,《無人區》中寧浩將首次嘗試單線敘事。
有了《無人區》這個故事的初步想法時,還是在寧浩憑藉《瘋狂的石頭》成名之前、拍攝《綠草地》的時候,但那時寧浩還沒有想到要拍成一個黑色寓言式的電影,反而在兩部「瘋狂」系列讓他名利雙收之後,這種想法變得愈發清晰和強烈。
該片歷經一年的籌備,最終確定男主角由徐崢飾演,女主角由余男飾演,寧浩在《瘋狂》系列當中的老搭檔黃渤、王雙寶、巴多以及在《可可西裡》中有出色表現的多布傑也加盟該片。
《無人區》的主要拍攝場景集中在新疆的哈密、吐魯番、克拉瑪依等地的戈壁沙漠,而後將轉景至甘肅敦煌,2009年6月已經完成全部前期拍攝。
2009年6月,《無人區》殺青,並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宣布,影片將於2009年春節檔公映。然而賀歲大戰臨戰,《無人區》卻不見蹤影,與此同時,影片的營銷宣傳工作也似乎隨之停滯。2009年11月,寧浩確定《無人區》無法按原計劃上映,原因是徐崢的戲份需要補拍。由此,網絡上開始傳出《無人區》送審遇阻的傳聞。
2009年到2013年,該片四年之中竟然六度傳出定檔公映的消息。在六次喊「狼來了」的聲音中,出現在2010年的幾次傳聞最為「熱鬧」。2010年4月底,電影審查委員趙葆華發表《青年導演切勿自戀》博文,批駁「寧浩當下因自戀而迷失在自己的新作《無人區》裡,引發媒體和影迷對於該片「被斃」「過審無望」等一系列猜測。但隨後不久,趙葆華便刪除了這篇博文,並於2010年7月11日再度發表了《世界盃給中國電影上課》的博文,他在文中指出:「我從未說過哪部影片被槍斃了,也從未說過應該槍斃某某影片。」
寧浩導演鑑於近些年國產電影大片屢屢發生劇本外洩事件,《無人區》劇組為免洩密,下令「所有工作人員將電腦中的電子版劇本銷毀」。
《無人區》由三個故事組成,都發生在虛擬的罪惡之城。這裡,警察和暴徒已無區別,暴力摧毀一切,也保護一切。暴力,作為一種解決事情的手段,它的對立面,並不是單單持相反立場,而是著眼於它的解體。將暴力最直觀地展現給我們的,是電影。暴力作為一種元素,而不是類型,各種不同的元素異態混搭起來,是導演的手段。其中透露了人性的實相,則需要觀眾與導演共同完成探尋。
《無人區》只是個載體,在這個自由到無邊無際的地方,法律無法觸及,於是,產生罪惡便有無數種可能。就像人生的自由,其實無時無刻不在枷鎖中。當法律無法成為枷鎖的時候,便變成了徐崢飾演的無良律師手中的利器。法律可以殺人,法律也可救人,也許,這屬於惡的一種。於是,在看不到盡頭的公路上,分道揚鑣,然後在大漠的夕陽中,策馬嘯西風,有點虛幻的浪漫主義情懷。《無人區》,是部有強烈風格的電影,看時「緊張」,看後「過癮」,我們還是要為一部國產電影能夠赤裸裸表現人性之惡而鼓掌。
片裡最終徐崢死去,餘男重返純真社會。導演讓兩小時大漠孤煙的厚重環境,化在了舞蹈教室溫暖的陽光和孩子稚嫩聲線裡。人性複雜自私並不可怕,在這個肉食社會裡,也許很難找到一個小惡不為、事事通達的聖人。但在認清人性本惡後,要守住底線不為大惡,至少在複雜的環境中保持頭腦清醒,讓人性之善最終戰勝獸性,就是對社會的貢獻。
如果說善與惡是這個世界的兩極,那麼中間的灰色地帶,佔據了世界上大部分的面積。以惡的名義行善,以善的名義作惡,孰更卑劣?想像一下,在善惡混淆的空間裡,由此產生的結局會如何呢?相信每個人都有個自己的答案,這無關電影本身。
對於這部影片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