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無人區》想告訴我們什麼?

2020-09-05 尤川夫人

《無人區》是寧浩最後一部不含一絲商業氣味的作品,此時開始的寧浩,他告別了心中的「獸性」,慢慢的越來越像一個人,一個「妥協與討好」這個世界的人。

於是我們見到了《瘋狂的外星人》,一個不那麼文藝的工業成品之作。

· 《無人區》中,關於動物和人的區別有如下之說:

潘肖的老師說,是因為信任讓動物變成了人。潘肖自己說,是因為人會使用火而漸漸從動物進化成了人。

那團火就如同寧浩心中的理想之火、信念之火。當那團火消散的時候,這就是一種蛻變。

在電影中客串,僅露一面的寧浩,在潘肖問路的時候一言不發,只是用力的望空中吐了一口痰。

「你問我路?我自己都不知道路在哪裡,去他的大路吧」,內心話大抵如此。

《無人區》和它背後的價值觀

一隻隼值多少錢?100萬人民幣或10條人命。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隼為了吃一口食物,從高闊的天空一躍而下,鑽進了牢籠。人為了一百萬,不遠千裡,喪失理智,猶如飛蛾撲火,送了自己性命。

無人區,有五百公裡,這一條路上,沒有人,全是動物,故而稱之為無人之區。

人性本應如金子般珍貴的東西,但在方圓五百公裡的無人區,人性只會讓你失去生命。

選擇保留人性死去還是帶著獸性苟活?這對主角潘肖是個問題。

開篇處,潘肖第一句話這樣說道:「這是一個關於動物的故事。」

故事要從一隻隼講起,兩個盜獵隼鷹的惡人,遇到了一個正直的警察,警察誓要逮捕盜隼人,繩之以法,於是盜竊人「無路可走」之下只能將警察殺害。

在無人區裡,人性的正直固然可貴,但不能活命。

死去的警察,也成為電影裡第一個死去的人,而他代表的是人性,在電影的最開始,寧浩就選擇了泯滅人性。

犯下命案的盜隼人,聯手律師潘肖,成功的逃脫了法律的制裁。在潘肖返回城中,途徑的五百公裡無人區內,一場動物世界的圍殺捕獵正在悄然展開。

· 動物的世界需要講道理麼?

死去的十個人,除了正直的警察和最後覺醒的潘肖,所有人都死的不明不白。突然而來的小錘子、無處不在的子彈、橫衝直撞的汽車。動物的世界大概就是這樣,不講道理,弱肉強食。

開著貨車的司機,橫在路上不願讓路,用力吐出去的一口痰,最終送了兩條人命。

坐落在無人區的「黑店」,做著宰客的生意,多要點錢沒問題,但如果你的貪念再大,哪怕再大一點點,一百萬的隼和一張五十的人民幣,同樣可以讓你送命。

從盜隼人變成殺手的「黃渤」,質問著潘肖,我車壞了,站在馬路上攔車有錯麼?你為什麼要撞我?

潘肖自己經歷了從人性到獸性,又從獸性到人性的轉變。於是他用一把火點燃自己,和盜隼人同歸於盡。


電影最後一個死去的是潘肖,他代表的也是人性,寧浩在電影最後的結尾處,又選擇了讓人性重生。

從人性泯滅到人性重生,在《無人區》裡來了一次輪迴。

因潘肖的離去而換來重生的「妓女」嬌嬌,直到電影最後一刻,我們也沒有分清,她的話裡終究竟哪句是真,又哪句是假。


寧浩在《無人區》中用盡全力的去展現自己的黑色幽默,他很盡興,也很迷茫。如同嬌嬌一樣,嬌嬌用手拉開了窗簾,外面的光透了進來,但打開的究竟是什麼樣的窗,外面的世界究竟還有沒有黑暗,未來的寧浩走向何方,我們不得而知。


相關焦點

  • 電影《無人區》講的什麼事?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審美的逐漸提升,大眾對電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於電影來說,無疑具有正向刺激的意義。當觀眾不再滿足於國產電影無劇情、無演技的劣質電影之後,國產電影市場怎樣才能夠痛定思痛,製作出更多值得回味的經典影片呢?
  • 無人區的生存法則告訴我們:善與惡,只在一念之間
    別急,這些公路電影讓你過過眼癮、解解饞!搜狐文化與搜狐旅遊聯合推出「國慶特別輯」,對6部經典公路電影進行雙層解讀。本期,搜狐文化邀你到西北荒漠無人區,來一場野性十足的探險之行。寧浩執導的國內首部大西北公路電影《無人區》講述了一個年輕律師潘肖遠赴西北,為一名盜竊國家珍禽、撞死警察的盜獵者打官司,而後在穿越無人區的歸途中所經歷的兇險歷程。
  • 從電影《無人區》被禁三年到《誤殺》篡改原版結局,電影不會告訴你社會的真相
    沉寂許久的《無人區》終於公映。      2009年3月份,《無人區》開機,6月10號關機。當月中旬,該團隊便放話,年底賀歲檔上映。之後就是長時間的毫無消息,11月,賀歲當前,忽然傳來《無人區》要補拍。電影補拍不是沒有先例,但是也極其罕見,而且是立馬就要上映的電影。後臺還那麼硬。當時看到這則消息只是一廂情願的佩服寧浩導演,對影片精益求精。電影人就該有這樣的精神。
  • 《無人區》這部電影,本來就不是給人看的
    但即便如此,寧浩還是告訴了我們他不只是會拍「瘋狂」來迎合浮躁的社會,沉澱下來,他也會思考人生並且有向蓋裡奇、昆丁、科恩兄弟這樣的大師級導演看齊的野心的。所以哪怕被肢解得再殘缺破碎,這部呈現在影院裡的難產兒還是達到了8分的高度。
  • 電影《無人區》沒有播放的鏡頭 ——「撞」「見」精靈
    圖4 「《無人區》」一定有無人區的美,那是如同遺棄千年的古文明,是令人窒息的、厚重的、蒼創的、甚至神秘的美        和朋友們開了一個玩笑,「無人區」是真的,幾十公裡、2個多小時的行程除了我們一行5人、一臺車
  • 中國首部羌塘無人區記錄電影,致敬無人區
    雄偉的崑崙山和岡底斯山如同兩條巨大的手臂,緊緊懷抱著這片60萬平方公裡的無人區。羌塘不僅是中國最大的無人區,也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的自然保護區。 製片人老蔡,曾經進入過羌塘無人區,計劃帶隊首次完成人類電影組對普若崗日冰川主峰拍攝。21歲的女導演子君決心追尋父輩的足跡,加入隊伍。
  • 電影《無人區》:500裡無人區引發的人性思考
    給出的理由是:電影裡沒有一個好人,故事太陰暗。」已經說明了一切,在這500裡無人區裡沒有人只有「動物」,金錢與欲望在這裡成為主題,法律在這裡是失效的,倫理道德在這裡統統不存在,人性的醜惡在這裡得到充分的釋放。
  • 《無人區》影評:無人區裡的較量
    或許有藉助黃金檔的偶然性,但更有自身實力的必然,看了他執導的電影《無人區》,更堅定了這個看法。 《無人區》是典型的中國西部片,如果說《黃金大劫案》有些稚嫩的話,那麼《無人區》可謂老辣。影片由徐崢和黃渤主演,講述了律師潘肖贏了一場官司,駕車走進沙漠公路以後發生的故事。我曾經參觀過新疆沙漠公路,領教過戈壁灘的蒼涼和雄渾,看《無人區》還有點親切感。
  • 青海失聯女大學生已確認在無人區遇難,什麼是無人區?它有多可怕?
    昨天,青海省格爾木市公安局發布了情況通報,在可可西裡無人區發現了身份證、學生證和一些人體骨骼組織,經過DNA比對,確認就是失蹤已久的女大學生黃雨蒙。7月5號,她從南京坐火車到青海格爾木,7月13號還在青藏線南山口往西藏方向的高速公路收費站那裡刷過身份證,之後就徹底失聯了。
  • 南京大學生黃雨蒙在青海無人區意外死亡說明了什麼?
    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裡,還是很惋惜的,一個花季的少女就這樣走了,且不說女孩因為什麼要一個人前往可可西裡,但這件事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可可西裡之所以會被稱「人類禁區」並非玩笑。1.高原反應,這裡海拔在5000米,白晝溫度差異大,夜晚比較寒冷,容易凍傷,甚至凍死,之所以被稱為無人區,因為它真的很難遇到人,一旦迷失方向,別說指南針了,補給都是要命的問題。
  • 帶著神秘,探秘無人區,無人區都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到過無人區的驢友,心裡都很清楚,在無人區人類是多麼的渺小,然而,很多驢友卻依然有一顆穿越的心,為什麼依然愛幹這種傻事,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這要追溯到人類的進化,人類原始時代,也是來自於大自然,之後進過進化,群居後的智慧,最後發展到了現在,擁有了城市,集中的居住,於是,每當男人們,甚至女人們,一聽到無人區,或者到了無人區,就莫名的興奮,實際上,和我們的基因有很大的關係,這也再次說明
  • 《無人區》揭秘:不為人知的四個真相
    豆瓣上6萬多名將此片標註為「想看」的網友們,也終於能手牽著手奔進影院,坐下來慢慢觀賞這部作品。但在此之前,本著對觀眾們錢包負責的初衷,我們需要讓大家知道,《無人區》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網上能找到的一百來個字的故事梗概總是充滿想像,不排除有人以為有徐崢和黃渤就一定是喜劇、有寧浩就一定是黑色幽默、被禁了三年多就渾身都是敏感詞。
  • 西部無人區的人性考驗,解讀經典《無人區》幕後故事
    2010年4月底,電影審查委員趙葆華發表《青年導演切勿自戀》博文,批駁「寧浩當下因自戀而迷失在自己的新作《無人區》裡,引發媒體和影迷對於該片「被斃」「過審無望」等一系列猜測。但隨後不久,趙葆華便刪除了這篇博文,並於2010年7月11日再度發表了《世界盃給中國電影上課》的博文,他在文中指出:「我從未說過哪部影片被槍斃了,也從未說過應該槍斃某某影片。」
  • 電影《無人區》生不逢時,卻也正當時!
    當我再看《無人區》,還是忍不住為導演寧浩,拍手稱快!生不逢時的電影《無人區》,掩不住導演寧浩的才氣跟思考!
  • 電影《無人區》:兩隻鷹隼引發的慘案,影片上映幾經波折
    在此類題材影片方面,我國電影領域還是湧現了不少佳作的,前有趙本山在《落葉歸根》中的辛酸演出,後有《心花路放》讓觀眾笑到肚子痛,而我們還不能遺忘的,就是導演寧浩在2013年上映的影片《無人區》。《無人區》是寧浩執導的國內首部大西北公路片電影
  • 電影《無人區》:兩隻鷹隼引發的慘案,影片上映幾經波折
    湛藍的西北天空,兩隻阿爾泰隼在自由地嬉戲翱翔,但它們沒想到的是,在一處隱秘的角落,兩雙貪婪的眼睛在死死地盯著它們,等待兩隻鷹隼的,將會是盜獵者的無情盜捕……公路題材電影一直都是筆者格外喜愛的類型,這是因為在漫長的旅途上,總有一些未知的事情在等待著主人公
  • 荒漠中的規則——觀電影《無人區》
    很早,就想看看《無人區》了,一直拖到現在,西部片,野蠻,血腥,大場景,這是我事先了解到的關鍵詞。報紙,或者網絡,都會時不時地,告訴我一些信息。電影也一樣,有需要做廣告,我們經常會看到。氣勢果然不錯,一開始,粗獷的畫面,呈現在我們眼前,變換著鏡頭,大場面,特寫,大場面,特寫。講述的故事,交代著人物,顯示著野性。這裡有規則,因為有法庭,有律師,有警察。但這裡似乎又沒有規則,鬥毆,殺戮,追逐利益,一切都顯得原始而且殘酷。這是遠古社會麼?
  • 被低估的影片《無人區》,人心的歹毒,比環境的惡劣更可怕
    影片《無人區》是一部公路犯罪電影,講述了徐崢主演著無良律師,為一名偷獵分子作無罪辯護,警方對他無計可施,而他也認為這世界上沒有什么正義和邪惡可言,只有弱者和強者之分,於是便做起了一些昧著良心的事情。影片也向我們傳達了人心的歹毒,遠比環境的惡劣更讓人可怕,今天就一同來看一下,這部作品到底有哪些亮點。
  • 被禁播4年的電影《無人區》,究竟講了哪些人性
    電影《無人區》是寧浩執導的國內首部大西北公路片,豆瓣評分8.4分。片子因過於黑暗驚悚,導致2009年出品的電影直到2013年才被解封。解封後,這部電影在第64屆的柏林國際電影節榮獲金熊獎的提名。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利慾薰心的律師潘肖,昧著良心利用法律漏洞幫殺害一名警察的盜獵團夥老大洗脫罪名後,從西北荒漠返回城市的一段驚險歷程。
  • 當代青年的送命題:把無人區當作沒有人的風景區
    電影真的很美,藍天白雲,湖泊山丘,很多鏡頭裡都可以看到蒼茫的景色裡,只有主人公一人,好像他獨自擁有了這片天地。而且主人公在無人區求生了77天,經歷過沙塵暴、洪水等自然災害,遭遇過狼群之後,不但沒有受什麼傷,衣服還纖塵不染,整個人看上去乾淨又帥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