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區》是寧浩最後一部不含一絲商業氣味的作品,此時開始的寧浩,他告別了心中的「獸性」,慢慢的越來越像一個人,一個「妥協與討好」這個世界的人。
於是我們見到了《瘋狂的外星人》,一個不那麼文藝的工業成品之作。
· 《無人區》中,關於動物和人的區別有如下之說:
潘肖的老師說,是因為信任讓動物變成了人。潘肖自己說,是因為人會使用火而漸漸從動物進化成了人。
那團火就如同寧浩心中的理想之火、信念之火。當那團火消散的時候,這就是一種蛻變。
在電影中客串,僅露一面的寧浩,在潘肖問路的時候一言不發,只是用力的望空中吐了一口痰。
「你問我路?我自己都不知道路在哪裡,去他的大路吧」,內心話大抵如此。
《無人區》和它背後的價值觀
一隻隼值多少錢?100萬人民幣或10條人命。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隼為了吃一口食物,從高闊的天空一躍而下,鑽進了牢籠。人為了一百萬,不遠千裡,喪失理智,猶如飛蛾撲火,送了自己性命。
無人區,有五百公裡,這一條路上,沒有人,全是動物,故而稱之為無人之區。
人性本應如金子般珍貴的東西,但在方圓五百公裡的無人區,人性只會讓你失去生命。
選擇保留人性死去還是帶著獸性苟活?這對主角潘肖是個問題。
開篇處,潘肖第一句話這樣說道:「這是一個關於動物的故事。」
故事要從一隻隼講起,兩個盜獵隼鷹的惡人,遇到了一個正直的警察,警察誓要逮捕盜隼人,繩之以法,於是盜竊人「無路可走」之下只能將警察殺害。
在無人區裡,人性的正直固然可貴,但不能活命。
死去的警察,也成為電影裡第一個死去的人,而他代表的是人性,在電影的最開始,寧浩就選擇了泯滅人性。
犯下命案的盜隼人,聯手律師潘肖,成功的逃脫了法律的制裁。在潘肖返回城中,途徑的五百公裡無人區內,一場動物世界的圍殺捕獵正在悄然展開。
· 動物的世界需要講道理麼?
死去的十個人,除了正直的警察和最後覺醒的潘肖,所有人都死的不明不白。突然而來的小錘子、無處不在的子彈、橫衝直撞的汽車。動物的世界大概就是這樣,不講道理,弱肉強食。
開著貨車的司機,橫在路上不願讓路,用力吐出去的一口痰,最終送了兩條人命。
坐落在無人區的「黑店」,做著宰客的生意,多要點錢沒問題,但如果你的貪念再大,哪怕再大一點點,一百萬的隼和一張五十的人民幣,同樣可以讓你送命。
從盜隼人變成殺手的「黃渤」,質問著潘肖,我車壞了,站在馬路上攔車有錯麼?你為什麼要撞我?
潘肖自己經歷了從人性到獸性,又從獸性到人性的轉變。於是他用一把火點燃自己,和盜隼人同歸於盡。
電影最後一個死去的是潘肖,他代表的也是人性,寧浩在電影最後的結尾處,又選擇了讓人性重生。
從人性泯滅到人性重生,在《無人區》裡來了一次輪迴。
因潘肖的離去而換來重生的「妓女」嬌嬌,直到電影最後一刻,我們也沒有分清,她的話裡終究竟哪句是真,又哪句是假。
寧浩在《無人區》中用盡全力的去展現自己的黑色幽默,他很盡興,也很迷茫。如同嬌嬌一樣,嬌嬌用手拉開了窗簾,外面的光透了進來,但打開的究竟是什麼樣的窗,外面的世界究竟還有沒有黑暗,未來的寧浩走向何方,我們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