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區》:人與獸衝撞之下的現代性隱喻

2020-08-28 愛追劇的言小喬

哈嘍,大家好,我是言小喬。

說起導演寧浩,或許很多人都不認識。

但是,說起他導演、監製的影片,大家一定聽過、看過。

2018年大熱的影片《我不是藥神》,寧浩監製的;

小成本製作的黑色喜劇《瘋狂的石頭》,是寧浩導演的「瘋狂三部曲」的第一部;

黃渤一路開車去大理找豔遇,周冬雨變身洗剪吹小妹的《心花路放》,是寧浩導演的公路電影。

要說最喜歡寧浩的哪部電影,小喬會毫不猶豫的說《無人區》。

這部曾經被禁,一改再改,原版已經完全不可能再被觀眾看到的公路片。

片子依舊是寧浩所擅長的多線索敘事,卻不再引人發笑。

因為它足夠嚴肅。

那時徐錚還是一個瘦子,一身幹練的西裝+風衣,一副精英人士的模樣,略帶調侃的講起一則關於猴子的故事。

01

故事發生在大西北,小有名氣且貪錢愛名的律師潘肖成功幫助一位販鷹隼集團的老大詹鐵軍洗脫罪名。

詹鐵軍無罪釋放後,承諾十天內付清律師費,潘肖則要求對方用一輛紅色轎車做抵押。

原本打算開著轎車返回繁華大都市的潘肖,卻被設計走進了大西北的無人區,在這裡,一場人與獸的衝撞之旅,開始了。

無人區,既是潘肖開啟危險旅途的主戰場,同時也是潘肖進入「原始荒漠」,成為弱勢生物的空間。

在無人區之外,潘肖是那個現代文明之下,有學歷有文化的精英人群,憑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刁鑽的辯論技巧,他輕輕鬆鬆的替自己的代理人脫罪。

在這個有法律、有道德的現代社會,潘肖有著一定的社會地位和話語權力。

他可以不靠拳頭說話,因為現代文明下的知識是比拳頭更有用的話語權力

所以潘肖可以用一張籤字的單子把犯罪分子的紅色轎車開走。

而進入無人區,空間發生的巨大變化,權力話語也發生了置換。

進入無人區的第一站,潘肖在公路上與兩位卡車司機發生爭執。

當潘肖依舊高高在上的用法律解決問題時,卡車司機用一泡尿讓他閉了嘴。

當知識不能解決問題時,暴力毫無疑問的出現了。

火是影片中非常重要隱喻,潘肖認為,人和動物的區別在於,人會用火。

因此,當潘肖把打火機扔到卡車司機裝滿稻草的大卡車上,屬於人的報復開始了。

只是這種報復不再是現代文明中以知識為代表的軟性攻擊與法律束縛,而是一種原始且無秩序的以拳頭為代表的硬性攻擊和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這一刻,人和動物的界限被模糊了。

現代社會中潘肖所掌握的權力話語在無人區的空間中被剝奪了,他成為了叢林社會中的弱者。

如果說與卡車司機的衝突是潘肖進入叢林的序幕,那麼夜巴黎則讓潘肖真正意識到了自己的弱者身份。

夜巴黎是無人區的一間加油住宿一體的小旅館,實質上是無法律、無道德、絕對野蠻原始空間的代表。

這裡有汽油,有電話,有現代都市的娛樂場所,似乎這些現代文明的產物力證夜巴黎並非原始的存在,而是具有工業化、現代化的空間。

但事實上,這裡的一切都訴說著詭異與無序。

拿著刀一刀一刀、面無表情剁肉的傻子,舔人血的狗,笑的讓人頭皮發麻的大媽,臉上滿是汽油汙漬、毫不客氣宰人的大爺

當潘肖在夜巴黎遇到卡車司機,被卡車司機混合雙打時,夜巴黎的人表現出的並非同情、勸阻、或幫忙,而是起鬨和漠然。

夜巴黎的人,就像狼群,他們團結在一起,等待卡車司機與潘肖戰鬥的結束,伺機分上一杯羹。

而潘肖最終得以逃脫,要歸功於他奮力一咬其中一位卡車司機的手指。

就像潘肖的旁白那樣,這是動物本能。

至此,潘肖在無人區這一叢林空間的地位與話語可見一斑。

而潘肖,也終於從現代的精英知識分子,轉變為了原始叢林中落單的弱小動物。

02

僅僅有無人區這一原始空間遠遠不夠,創作者將三種「人」放置到了這個空間中,探討人與獸的衝突,現代與原始的碰撞,文明與野蠻的火花。

潘肖作為影片中的絕對主角,完成了從被資本與名利裹挾的人到具有人性的人的轉變。

初次登場的潘肖是一個令人厭惡的精英知識分子,明明有著紮實的專業功底和能力,偏偏要為名為利而違背道德和法律。

(小喬認為導演不僅僅是為了角色塑造,更是在赤果果的諷刺所謂的精英階層。)

而在夜巴黎的經歷,使得潘肖從人變成了獸。

這一轉變在潘肖「撞死」黃渤飾演的殺手時,導演一個大遠景,西北荒漠上,潘肖慢慢的蹲下,慢慢的從人變成了一直類似於雞的弱小動物。

弱小動物要怎樣在叢林生存呢?

需要團結和順從。

因此,在夜巴黎的經歷,讓潘肖遇到了一個同樣弱小的隊友——妓女李雨欣。

儘管小喬對於潘肖突如其來的人性光環的出現倍感疑惑,但是不可否認,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是,隊友的出現,讓潘肖完成了從獸到更具人性的人的轉變。

影片中的第二類人,是夜巴黎中的所有人,他們共同組成了叢林中弱肉強食的狼群。

拿著刀一刀一刀剁肉的傻子,舔人血的狗,隨心所欲宰人的大爺,要保密費的大媽。

他們是貪婪的,他們也是團結的,弱肉強食的社會裡他們是保證生存下去的隊友。

而就像潘肖說的,人與動物的最大區別在於,人會用火。

因此,保密費一次50塊的大媽被詹鐵軍一個倒車撞死,火光漫天;

修車的大爺和傻子均被詹鐵軍反手一個槍子崩掉;

卡車司機在欺負完潘肖之後,卻被潘肖輕而易舉的用火燒掉卡車上的稻草。

這是人和動物的區別,也是原始和現代衝撞。

當動物族群進化為人群時,就會被輕而易舉的幹掉。

而影片中的第三種人,則更為複雜且具有深意。

他是以販鷹隼集團的老大詹鐵軍為代表的,被金錢異化的族群。

要說前兩類「人」,我們都能為他們明確的劃分是人或者獸,而詹鐵軍卻是無法界定的。

一方面,在無人區以外的地方,他受制於法律,被現代文明的規則所約束,他熟練的掌握現代化產物的功用;

另一方面,在無人區裡,他殘暴兇狠,殺人如麻,習慣用槍和武力解決問題。

這個人,似乎能夠自如的穿梭於原始和現代。

但事實上,詹鐵軍人獸交織的屬性背後,是被金錢裹挾和異化的內裡。

當詹鐵軍的鷹隼丟失,正欲殺死潘肖時,一旁的李雨欣拿出了一卷又一卷的10元人民幣。

詹鐵軍毫不猶豫的拿了這筆錢,雖然他依舊沒打算放過潘肖;

而在結尾處,當詹鐵軍準備殺死李雨欣時,潘肖把鷹隼放了,把一沓又一沓的錢扔進火堆,逼迫詹鐵軍放人。

詹鐵軍,選擇了放人。

這是導演對金錢至上的批判,是對資本邏輯下人性的思考與叩問。

03

作為小喬一直最愛的導演之一,小喬一直在想,寧浩的片子在叫座之外,又想要說些什麼呢?

或許作為中國第六代導演,寧浩和其他第六代導演一樣,對於現代性的兩面性內核有著近乎執著的思考和表達。

寧浩在《無人區》中,通過人與獸的故事,在西北黃沙漫天的風光中,用粗暴的資本邏輯與現代性工具消解了原屬於人與人性的文化生態。

塑造了轉變型的潘肖,被金錢帶入無底深淵、非人非獸的詹鐵軍,以及原始族群中被資本所影響的夜巴黎眾人。

王小帥在去年大火的《地久天長》中,通過劉耀軍一家的命運起伏與變遷,展現了幾十年前冰天雪地的東北筒子樓,幾十年後高樓林立的東北城市。

而幾十年城市現代化建設的背後,是現代性邏輯下人們不能磨滅的心理創傷與傷痛記憶。

不同於《無人區》中的黑色與荒誕,由寧浩監製、文牧野導演的《我不是藥神》在注重商業性的同時,也在進行現代性的反思。

未來的電影,未來的導演,或許會有更多不一樣的故事,不一樣的思考吧。

最後,如果你對於《無人區》有其他不同的解讀與思考,歡迎投稿,相信更多觀點的碰撞,會讓這部電影,煥發不一樣的光彩和魅力。

(本文圖片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無人區》:徐崢在獸與人之間行走,憑什麼火!
    《無人區》:徐崢在獸與人之間行走,憑什麼火!文/寧靜致遠說手指一划,點進《無人區》,發現是寧浩執導,想想之前看過的《瘋狂的石頭》《我不是藥神》,都讓我嘆為觀止,然後定下心來欣賞此劇。《無人區》是一部驚悚公路片。
  • 徐崢演技炸裂的作品,《無人區》中人與猴的隱喻,你讀懂了嗎?
    03要想從這裡開出去,就必須經過一個無人區,在這條公路上,什麼事都可能發生。但他也不想想,在無人區開加油站的人,能是善茬兒嗎?結局也相當戲劇,那隻木訥的猴,卻在人的挑釁之下,把人給錘死了另一個燒了自己的,不是一隻猴子,而是一個在無人區摸爬滾打多年的人
  • 《無人區》:一場墮落和救贖之路
    無人區,像是野獸橫行的狂野地帶。確實,從前大部分影片來看,多個角色的你爭我鬥,一場場鬧劇,將動物本性展現的淋漓盡致…在文明社會動物販子、律師是完全不同的群體,表面上看起來毫無共同點,但通過利益交織在一起;而在人跡罕至的環境中人還是回歸了野性,一個為了金錢不斷殺人,一個為了保住自己名譽甚至妄圖掩蓋自己撞人真相,兩者從這方面看來別無兩樣。
  • 少數民族題材的藝術化表達與現代性書寫
    萬瑪才旦在這部作品中延續了前作的隱喻式表達與動物寓言,並通過電影視聽語言的藝術化處理,揭示了現代性發生過程中的人性隱痛。「氣球」的隱喻與動物寓言電影標題「氣球」在影片中是一個完整的意象,至少涵蓋了三重意義:一是電影開頭,達傑的兩個小兒子,在無意中拾獲父母的保險套後,將其當作玩具「氣球」,這是對計生用品的直接比喻;二是海報中紅色氣球與達傑妻子卓嘎的腹部相重疊,暗示懷孕女性的腹部;三是影片末尾,被放飛的紅色氣球受到眾人仰望,與片頭的白色「氣球」相呼應,構成一組對照
  • 新傳理論丨什麼是液態現代性?
    液態現代性是齊格蒙特·鮑曼在《液態的現代性》一書中為取代後現代性而提出的概念。鮑曼的這一選擇不僅是因為「後現代性」是一個容易產生歧義的概念,使人誤以為到了後現代,現代就已經結束了,更重要的是它沒有表明「我們是誰」。而「液態的現代性」概念及與之對應的「固態的現代性」則提供了更為清晰的分析框架。
  • 《無人區》這部電影,本來就不是給人看的
    在《無人區》,這些角色首先是獸,是猴子、是鷹隼、是老虎、是馬、是蜥蜴······這也是它不同於《可可西裡》之處,在《無人區》裡沒有法律、沒有道德,連金錢也是如此下賤和無用,這裡只有關於生物最本能的生與死、喜與惡。
  • 《氣球》:萬瑪才旦的現代性命題丨新力量
    《老狗》通過一條狗顛沛流離的命運,審視宗教中的放生與世俗社會的衝突;《靜靜的嘛呢石》借電視媒介思考藏區本土文化與外來文明的關係;《撞死了一隻羊》將殺手復仇的故事和給死羊做道場的故事拼貼在一起,思索罪與贖;《氣球》以性為隱秘的切口,審視欲望、宗教信仰與生育問題——琳琅滿目的現代性議題,為萬瑪才旦的電影注入了源頭活水。 何為現代性?
  • 《電影評介》· 專題 | 疾病的隱喻與弱者的武器——瘟疫電影中的「生態危機」
    在病毒肆虐期間,這類爭吵確實毫無意義,像一些人所說的那樣,病毒本身並不分國家和種族,也不講政治和意識形態。不過,在某種意義上,病毒確實也是一種「疾病的隱喻」——以一種神秘的隱喻形式警示人類,現代社會的生態系統出了問題。
  • 光明之鵠的:現代性視域下的徐悲鴻寫實主義再探索
    他的馬代表著他的理想情懷,不沉鬱老邁,也不呼號踢騰……他的理想是中國五四一代人的現代性理想……正如他在1946年為梅社首次美展寫的獻辭:「一學派之建立,一如一種社會運動,必須賴一群志同道合堅強之分子群策群力,以向一光明之鵠的邁進與展開。其業既立,成功可期。」 那麼,對徐悲鴻寫實主義及其教育學派的思考就變得有了更多的深意。
  • 《無人區》一部暴露人性,深挖內心獸性的電影
    無人區,無人監管,人可以在裡面為所欲為。但你發現,當社會制度,行為準則都消失之後,這個無人區甚至不能再被稱之為人的社會,而是一個只有弱肉強食的動物世界。司機兄弟,爭強鬥狠,拿了我的,我要你千百倍的還回來。他們的守則是: 誰吃虧都不能自己吃虧。徐崢在路上和他們發生了衝突,指著他們罵了一句,結果他們不僅扇了徐崢一個巴掌,還在徐崢的駕駛室裡撒了一泡尿。
  • 華萊塢電影實踐與現代性展演
    從文化意義上看,一邊是當時的電影人(尤其是那些明顯帶有左翼色彩的男性電影從業者)試圖在銀幕上塑造「新女性」的形象,將婦女解放視為達致現代性的重要一環,於是作為影星的阮玲玉自然被納入這一進程中(當然也包含了阮本人一種無奈的主動依附);一邊則是阮玲玉自身的人生經歷依然極其深刻地將其與傳統的生活模式捆綁在一起,從而不斷地侵入她的演藝實踐中。
  • 電影《無人區》講的什麼事?
    並非如此,由黃渤、徐崢等人主演的《無人區》就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經典作品。尤其在當下電影市場發展出現停滯的情況下,這些經典作品再次被觀眾提及。正如《無人區》的名字一樣,這個故事發生在西北戈壁的「無人區」,而劇情中角色為了利益的所作所為,更是能夠凸顯「無人區」的無情以及人作為動物本身的獸性。
  • 今天我們怎樣「看」動畫(上):「啟蒙」的欲望與動畫現代性想像
    東又將此與日本人80年代對「後現代」論述的迷戀、以及戰前京都學派關於「近代的超克」的討論勾連起來,認為這是一種與日本近代化歷史密切相關的意識形態,它宣稱日本具有不同於西方、且能夠超克(overcome)西方現代性的某種文化特質[6]。[6]東浩紀.動物化的後現代:御宅族如何影響日本社會[M].褚炫初譯.臺北:大鴻藝術股份有限公司,2012:30-32.
  • 中山大學博士專輯之三:管季: 符號、器物、現代性——讀文珍的《柒》
    現代性的難題還存在著,甚至可能會永遠存在,所以在文珍的新書《柒》中,她繼續給出了自己的思考。這種思考首先是以女性視角呈現的。在現代性題材的小說中,很難看到絕對的善惡,或者真理,只有被時代裹挾的人們那狹小的精神世界。因此,在文珍的女性視角下,我們可以看到出軌的已婚女性、愛上老師的女學生、驕傲的女畫家和在婚姻中沉淪的夫婦們。
  • 電影《撞死了一隻羊》:輪迴救贖與現代性解碼
    影片借司機金巴在夢中替殺手金巴完成復仇的巧思來彌補缺憾,司機金巴拿下墨鏡便是人物內心外化的表徵,隱喻著故事最終圓滿的結局。而電影中刻意將故事情節打碎,並採用現實與夢境相互穿插的碎片式敘事又更進一步地將觀眾與人物的距離拉近,使觀眾能切身進入到人物的意識中來感受心理變化的過程,體會個體的、人的變化與覺醒。此外,在本片中依舊可以窺見導演一以貫之的對「變化」的認同:從傳統到現代性的超越。影片對於輪迴、救贖、圓滿的解讀是對佛教信仰的現代意義重構。
  • 李歐梵|鐵路現代性,文化研究的一種新範式
    第五章聚焦在民國時期的文學作品方面,選材內容也包羅甚廣,但不是隨意拼湊,而是把不同背景的作家及文本並置,統攝在一個有關現代性的主體性問題之下;再分別以兩個互相關聯的理念——主體與風景(以及風景化的他者)——作為分析框架,來考察火車車廂內的個體經驗。除此之外,作者還在適當的環節談到老舍、豐子愷和劉吶鷗等作家關於火車經驗的作品。
  • 《無人區》影評:無人區裡的較量
    或許有藉助黃金檔的偶然性,但更有自身實力的必然,看了他執導的電影《無人區》,更堅定了這個看法。 《無人區》是典型的中國西部片,如果說《黃金大劫案》有些稚嫩的話,那麼《無人區》可謂老辣。影片由徐崢和黃渤主演,講述了律師潘肖贏了一場官司,駕車走進沙漠公路以後發生的故事。我曾經參觀過新疆沙漠公路,領教過戈壁灘的蒼涼和雄渾,看《無人區》還有點親切感。
  • 影評《無人區》裡最後為什麼「無人」?
    當他來到無人區時,他見識到了這個動物世界的叢林法則,一切都圍繞著金錢、權利與欲望而展開,任何關於文明社會中應該恪守的道德、倫理、信條在這裡都失去了效力。人性本惡在這裡佔據著人 們做人的基本信條,成為人們能夠生存下去的唯一支撐。 當 他無意撞倒殺手時,他一心想著毀屍滅跡;當面對各種突 如其來的險情時,他猶如一條喪家之犬利用各種動物本能來脫離險境,化險為夷。在動物世界裡,唯有動物本能才能救自己。
  • 電影《無人區》想告訴我們什麼?
    《無人區》是寧浩最後一部不含一絲商業氣味的作品,此時開始的寧浩,他告別了心中的「獸性」,慢慢的越來越像一個人,一個「妥協與討好」這個世界的人。· 《無人區》中,關於動物和人的區別有如下之說:潘肖的老師說,是因為信任讓動物變成了人。潘肖自己說,是因為人會使用火而漸漸從動物進化成了人。
  • 中國首部羌塘無人區記錄電影,致敬無人區
    雄偉的崑崙山和岡底斯山如同兩條巨大的手臂,緊緊懷抱著這片60萬平方公裡的無人區。羌塘不僅是中國最大的無人區,也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的自然保護區。 在狼群的注視下,這一行人終於抵達了冰川東南側的主峰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