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說普通話為什麼會這麼好笑呢?原因在這裡!

2021-01-11 網易

2020-11-21 11:51:38 來源: 小銀娛樂

舉報

  「探碗攔粵,介四裡沒有挽過的船新版本」

  (請用普通話跟著念一遍)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廣東人說普通話

  廣州話作為中國南方地區重要的方言之一,主要在以廣州微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粵中、粵西、及粵北部分地區,以及廣西東南部。粵語方言口音主要有:東山口音、西關口音、西村口音和番禺口音。粵語聲調、音節比較豐富。同漢語的主流北方語系和其他方言相比,粵語有著獨自形成的音韻系統。

  大家都知道廣東話很好聽,但是卻不知道廣州話的由來,廣州方言由古代漢語演變而來,它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秦代以前,居住在廣東、廣西地區的是稱為「南越」(百越的一種)的少數民族,包括壯、瑤、黎等。後秦始皇派兵戍守嶺南,開始了早期漢語與百越語言融合的先聲。漢代至唐宋,中原漢人源源不斷地遷徙嶺南,促進了粵語的發展和定型。元明清以來,粵語的變化較小。

  

  粵語的八大特色:

  一是聲調、音節比較豐富,有九個聲調和兩個變調。聲調即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中入、陽入九聲;還有高平和高升兩個變調。

  二是保持大量的古漢語詞彙。由於漢人入粵很早,就語言方面來說,離開中原越早,保留古漢語的成分就越多。如「索氣」是西晉時的漢語口語,中原地區早不用了,粵語方言一直沿用至今。

  三是與吳越(楚)語言有許多相近之處。如:須同蘇、逃同徒、酒同走、毛同無、早同祖,等等。

  四是特殊詞彙很多。如「菜」叫「餸」,「能幹」叫「」,「什麼」叫「乜嘢」,「睡」叫「瞓」等。廣州人喜愛創造形象生動的俗語和俚語統稱為慣用語。

  五是吸收外來語成分多。唐宋時期吸收阿拉伯語,如邋遢(髒),清至民國時期則大量吸收英語,如波(球),呔(車胎),的士(計程車),花臣(花樣),菲林(膠捲),士的(拐杖),士巴拿(扳手),買飛(買票)等。

  六是語法與現代漢語有所差異。粵語方言的名詞重疊成分多。如口多多(多嘴)、心思思(心想)、眼白白(睜眼)等;或者將動詞、形容詞重疊,如搞搞震(搞事)、溼溼碎(瑣碎)等,多定語後置。

  七是喜用民間俚語。請看下面一段粵語方言:昨天「潮流興」「炒更」,今日有興「跳槽」。今日「老細」「炒魷魚」,聽日話唔定你會「炒」「波士」。所以你要自己「執生」,就系「食自己」。上一段話儘管你每隻字都認識,但其中的意思只有懂粵語的人才明白,粵語方言的奧妙堪值品味。

  八是頗具特色的歇後語。粵人在日常言語中喜歡摻進生動、幽默、諧趣的歇後語作為口頭禪。如:扮豬吃老虎——詐傻扮懵,年晚煎堆——人有我有,等等。

  

  

  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廣東歇後語呢?文末留言跟廣大網友們分享一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廣東人為什麼說不好普通話?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的答案
    有言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廣東人說普通話。」確實,包括我們廣東人在內,也承認老廣的普通話不標準。或許是筆者自身原因,每每在廣東省之外的城市出差旅遊,一張嘴,對方則問:「你是廣東人吧?」廣東人說普通話帶明顯口音,主要體現前、後鼻音不分,也不分卷、平舌音,比如「船」、「床」、「窗」……分不清「chuan」與「chuang」音,吃飯說「ci飯」,所以,廣東人最頭疼的繞口令是「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別看筆者臉皮厚,認為自己的廣普可愛,卻也琢磨出了為什麼廣東人說不好普通話的原因。
  • 為什麼廣東人這麼喜歡跟廣西人說白話呢?
    前言:有很多人會發現,喜歡說白話的廣東人,尤其喜歡跟鄰近的廣西人說白話;而同樣喜歡說白話的廣西人,也尤其喜歡跟鄰近的廣東人說白話。這是為什麼呢?一.廣東人知道很大一部分廣西人也說白話:1.白話是廣東省三大語言(方言)之一(白話、潮汕話、客家話):白話,又稱粵語、廣東話,是中國的主流語言之一。
  • 廣東人說普通話被黑最慘的一次!
    有人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廣東人講煲冬瓜(普通話)網傳的全國普通話排行榜廣東也墊底廣東人的可愛之處在於雖然我普通話一般,但是我很認真的說呀比如明明一個群裡都是廣東人卻偏要說普通話只要現場有說普通話的人廣東人一定會努力的說普通話
  • 彭于晏在內地拍這麼多戲,為什麼還是說不好普通話?
    ——為什麼彭于晏的口音這麼出戲?在《演員請就位2》節目中,胡杏兒不僅普通話說得相當標準,還在表演中把口音無縫切換成了安徽方言,並且說得非常地道。我們熟悉的其他一些港臺藝人,也能把標普說得非常流暢,比如鄭少秋、金士傑、趙文瑄、李立群、張國榮、溫兆倫等等。為什麼他們能說好標普,而彭于晏就是說不好呢?
  • 廣東人為什麼不敢輕易說廣東話?
    因為在廣州工作的時候,因為說粵語,帶有自己家鄉的口音,然後他一說就立馬被別人聽出來不是廣州本地人,導致他很尷尬。為什麼會尷尬呢?其實這個事情我真的能感同身受啊。我是從茂名出來的女孩子,常年來回於廣州、深圳和香港,然後過年還回老家。所以有時候我說的粵語我自己都會有點混亂了!比如倒垃圾,腦子裡經常會在」dun左巨「?」
  • 廣東人講普通話又上熱搜!這次居然很多人不服?
    其實這是廣東人喜歡倒著說話俗語有云「粵語倒裝,天下無雙」所以我們在說普通話的時候也會用倒裝語式慢慢就形成了之所以大部分廣東人說不好普通話,一定是有其合理的原因。大部分廣東人,從小就是在粵語的語言薰陶下成長的,受語言環境的影響,就算廣東人說普通話,也大多帶著廣式口音。
  • 為什麼胡建人縮不好普通話?
    微博上一位網友用標準的普通話,抒發起自己對大自然的敬畏:評論區開始群嘲福建人口音,而福建人表示:這不是我們福建口音,真的!!!我們福建人普通話沒有這麼好…… ▲這個瓢潑大盆傾盆大漂……好大的雨……老一輩閩南人從小開始接觸的就是閩語,而不是普通話,再加上沒有很好地學習過普通話或者日常習慣用閩語交流等種種原因,所以在講普通話時,把閩語的發音習慣代入了。然後一代人影響一代人……
  • 臺灣綜藝有多好笑這個梗眾所周知,那麼臺灣綜藝有多好笑呢
    臺灣綜藝有多好笑這一個梗已經眾所周知了。在眾多綜藝節目中,無疑,臺灣綜藝是最為輝煌的,比如《康熙來了》《我猜我猜》等綜藝,他們的受歡迎程度是很好的,而且還讓許多新星一炮而紅。那麼為什麼臺灣綜藝那麼好笑?對比我們大陸的綜藝,臺灣綜藝真的那麼好笑嗎?
  • 點解廣東人講唔好普通話
    上述案例其實已經說明了「廣東人究竟為什麼說不好普通話」這一江湖懸案,城畫君再來幫大家總結一下就是:1.方言母語的「幹擾」。廣東人在說普通話的時候會習慣性套用方言母語(白話、客家話、潮汕話)的模式或規則,比如專有詞彙和獨特語法等。
  • 為什麼說粵語的廣東人越來越少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說粵語的廣東人,好像越來越少了?前段時間,某直播平臺的一位主播,因為使用粵語直播而遭到了平臺的封禁處罰。同時,他還收到了來自官方的「重要通知」——請儘量使用普通話,照顧一下來自五湖四海的觀眾。這個處罰的原因,讓很多廣東人感到十分震驚。難道講粵語是什麼過錯嗎?難道講粵語就是不尊重其他地方的朋友嗎?
  • 香港人說粵語vs廣東人說粵語,竟然有這麼多不同!
    如果一個詞語的兩個字都是陰平,比如「剛剛」,香港人會讀成「啱啱」55的音,而廣東人會稍稍降調,發成53的音。這一點,就像圈妹曾經做英文閱讀理解的時候,晃眼一看每個單詞都認識,但連起來就不知道什麼意思了……廣東人受普通話影響,在說話時會選擇偏向普通話的詞彙。而在粵語使用率高達90%的香港,香港人受普通話影響自然低得多,所以即使聽懂了港式粵語的每個字,也不一定知道香港人在說什麼。
  • 最不愛說普通話的兩座城市,大部分人說方言,遊客難懂卻仍然愛去
    眾所周知,當下在對我國的社會區域中,普通話是許多城市都在大力倡導的語言,也是我國目前很受歡迎的一個語言,所說的人,所普及的力度也同樣是非常大,所以在我國目前的許多城市發展中說,它們也是會有許多獨特的一面,這也是我國的文化發展中的一個特色,但在對於一些具體的城市中,地域方言卻往往是很受寵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中國最不愛說普通話的兩座城市!
  • 和廣東人談戀愛會被吃掉嗎?
    (笑死我啦) @一丁 問前同事為什麼辭職「節裡公雞太低啦,我席在受不鳥節個契機」(這裡工資太低,我實在受不了這個刺激) @珍妮 當你結交到廣東人,就會發現他們自帶「古天螺」、「渣渣輝」屬性,正如小編也不能正常讀出「中國男籃」。
  • 臺灣人為什麼都會講普通話?
    現在臺灣會說國語的人,將近百分之九十。五十歲以下不會說國語的人很少。  在臺灣是怎麼學普通話的?臺灣中小學都實行「國語教育」,老師用國語講課,學生要用國語回答問題,所以從小就學習講國語。  在1945年日本投降前,在臺灣會講國語的人並不多。那時候,臺灣人主要講閩南話和客家話。此外,那就是日語。  從明朝以來,大批福建人移民臺灣。
  • 你被廣東人說普通話的語序震驚了嗎
    今天飛粵菌帶你見識(tu cao)一下來自你身邊的廣東人的神倒序室友還在收拾書包你說:我等你吧廣東狗說:「你走先」聽到這匆忙答覆,你是應該說:pardon?還是甩頭就走,不願再聽到這非地球人能get到的神語序?
  • 普通話最「不標準」的4個地方,四川省光榮上榜,說普通話太彆扭
    因為我國幅員遼闊,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方言,會造成溝通障礙,所以國家一直在推廣普通話,但一些省份的人因為普通話說得不標準,不願意說普通話。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中國說普通話最不標準的4個省份。第1個就是福建,福建一般說的都是閩南話,而閩南話可以說是最難懂的方言了,同樣的他們說普通話也很不標準,在自我介紹時經常說的一句是「大家好,我來自胡建」,如果你們讓他說「標準」,你肯定會覺得很好笑,他們的發音特別搞笑,說句不好聽的,可能福建人在罵你的時候你都不知道他們嘴裡到底說的啥。但有一點福建人特別團結,無論在哪福建人都喜歡「抱團」,互相合作,共同進步。
  • 《山海情》:為什麼有方言和普通話兩個版本,真實原因竟是這個!
    黃軒沒得說,徹底擺脫了固有形象。值得一提的是《山海情》主要講的是黃軒飾演的馬德福,所以只有黃軒一個人領銜主演。那些對張嘉譯閆妮抱不平的人就不要在糾結了。閆妮只出現在開頭,但因為很多觀眾一開始看的是國語版,所以對此深有芥蒂。但是,如果你回顧一下方言的原版,就不會有任何問題了。事實上,張嘉譯也有同樣的情況。在《山海情》中,張嘉譯不僅挺直了腰杆,還以真實的立體塑造了農民的形象。
  • 廣東人在香港說粵語,會被聽出來不是香港人嗎?
    剛到香港的時候超級羨慕班上的廣東同學,因為會說粵語,很容易就能和老師交流,和本地同學打成一片。那麼問題來了~會!而且廣東粵語和香港粵語的差別不止一點點。下面我們一起來康康我是怎麼暴露的。香港本地的小夥伴們認為廣式粵語和港式粵語區別最大的是口音。他們認為香港本地人的粵語會有很重的懶音。
  • 重慶人為什麼不喜歡講普通話?即便在外省人面前你知道嗎
    重慶人為什麼不喜歡講普通話?即便在外省人面前你知道嗎,重慶這幾年獲得了「網紅城市」的稱號,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這些網紅景點很多都不需要門票,可謂良心,除了山城美景、山城美食讓人印象深刻之外,這裡的重慶話也讓人記憶猶新。
  • 為何大部分廣東人不願意出省打工呢?
    很多外省人紛紛湧入廣東,但是很少有廣東人外出打工呢?我開始也覺得奇怪,後來身邊朋友聊聊才知道有很多原因,我這裡簡單的說一下。為何大部分廣東人不願意出省打工呢?第一確實沒必要。現在一聽說打工就是去北上廣深,這四個城市廣東佔了兩個,說明廣東北京就是打工天堂。沒必要外出打工,因為廣東已經很發達,在本地就業就可以足已夠生活,所以沒多少人背地離鄉。廣東的珠三角地區是全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全國也就長三角和京津冀與之媲美,那距離廣東太遠了,既然省內的珠三角那麼發達,幹嘛還要大老遠地跑去省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