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眼看世界】——影評《我不是藥神》

2021-03-03 阿萌的絮語世界

影評【我不是藥神】

時間 20180705

看點:依據真實故事改編 

特殊註明:文中圖品素材均來自BiliBili彈幕視頻網

總評:9  個人推薦度:不看可惜

其中

題材立意:10劇情安排:9

情節設計:7表演演出:8

音樂配樂:6  分鏡運鏡:9

情感表現:7    人物刻畫:9

詳細評價:

私底下,我很喜歡戲稱2018年為文藝復興年。在這一年,不同領域中都湧現出了各具特色的頗有深意的文化作品,有披掛國產動漫新秀之名,有的成為業界教科書,也有的選擇探討社會複雜關係。在國內,2018年最為普羅大眾所熟知的應當屬《我不是藥神》這一電影,其並不算驚豔的製作卻因為極具深度的定位和演員強大的演技在社會上引起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地動山搖的影響,甚至這部電影還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法律作出修改,很有現實意義。2021年年初,遠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州發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而這件三年後的事情走向,結合看下來,其實早在這部電影中就有展示。我們一起來看看。

《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執導的一部現實改編劇情電影。經營印度神油卻不盈利的家暴男程勇在夫妻親情破裂和現實缺錢雙重打擊下,經店鋪好鄰居介紹認識了白血病人呂受益。呂受益向其闡釋了國內慢粒白血病人必須要吃的治療藥「格列寧」價格高昂離譜,現有印度仿製藥經過自身驗證和各路檢測認證效果一致,只需要走私就能讓程勇大賺一筆順便解決呂自身缺藥的問題。

開始走私的程勇 目的明確

為了撈錢,程勇決定鋌而走險靠自己在印度的渠道走私這種仿製藥,幾經周折後確實如同呂受益所說開始大賺並且間接在一眾慢粒白血病人中擁有了相當重要的分量,而通過呂收益在病友之間的介紹,程勇也逐漸擁有了自己的販賣小團隊,倒藥範圍逐漸擴大,卻也因此被警方盯上受到加急追查。

曾經拉人入夥的說辭成了後來的行動標杆

在一追一躲之間不光疲於應付警察的圍捕,也被「同行」張長林抓到了把柄,一夜思索過後決定收手不幹,並解散了自己的團隊,把整個渠道拱手讓給在假藥事業更有經驗的張長林。沒成想一年過後,程勇靠之前賣藥積攢下的錢成功置辦起了自己的小紡織廠,終於日子開始有了好起色卻得知呂受益現在正面臨絕境,苦不堪言,原來張長林拿到渠道以後不滿足僅有的收益率再次大幅提高要價,惹起眾怒,舉報被抓了,市面上慢粒白血病人唯一可用的藥物再次斷了來路,呂受益僅僅是這悲慘群眾中的一員。得知消息的程勇大受刺激,但就在猶豫是否出手相救時,呂受益選擇了自殺,而這一死,也讓程勇徹底下定決心出手。他再次找回了當年的團隊,再次聯繫的當年的渠道,聯繫了當年用藥名單上的各位病友,開始賣藥。而這一次,全都按照成本價售出,不再為了撈錢。即便是後來因為生產「格列寧」的諾瓦公司向印度政府施壓導致藥物停產只能從藥店以四倍成本價回購,也依然堅持按成本價出售,並開始聯繫外省的病友,把這種藥大範圍銷售。這一舉動救下了許多許多的慢粒白血病人,也讓警方終於坐實了程勇生產銷售假藥罪,其本人因此被捕入獄,電影的故事就到此結束了。

作為一部劇情電影,該片本身的劇情故事已經足夠精彩,更令人震撼的則是他本身依照真實事件改編,而且在改編過程中巧妙修改了案件過程範圍,讓原事件和戲中事件都符合對應世界觀的邏輯合理性,在改編作品中難能可貴。幾年後再回顧這個電影甚至感覺他的設計就是為了衝擊人們的法律認知才專門拍的電影,這在文藝復興年之前很少有作者敢有這種討論倫理與法律衝突還沒歪到男女戀愛上的作品放出的。

在劇情設計上,從一開始程勇個人生活的父子互動片段,尤其是小舅子衝進警察局那句雖然沒有字幕但字正腔圓誰都聽得懂的「優美普通話」,到後來街頭喝悶酒的,無不透漏出一種真實,過於真實,讓整個電影有了很強的代入感,儘管在各種細節場景上只應用了配樂而忽略音效產生的效果,表現出來也屬於可圈可點,隨未達到極品的境界,但結合故事看倒不至於難受。

導演在鏡頭語言的應用上有一種很灑脫自由的個人風格,不同於大路主流的推進方式,但也沒斷送極佳的場面,帶來了整體上不甚流暢卻很有動感的效果,相當不錯。

人物角色的安排上依然存在國產電影傳統藝能用了就扔,兒子的出現僅僅用來體現了最開始的生活真實性和後來賺錢以後的生活真實性,直到送走為止其實都對劇情推動沒什麼幫助,男主他媳婦也僅僅是在電影的開頭體現一下男主脾氣暴躁還有貪財,能和後來開始成本價銷售的態度形成一次對比,對於劇情的實際推動作用也就僅限於讓小舅子登場認識一下順帶來一句「優美普通話」了。更何況其實兒子的登場互動比媳婦早得多,而從那時候開始程勇就體現出來一種脾氣暴但內心比較軟的姿態,反倒顯得媳婦那句家暴很奇怪看著像是反咬一口。至於店鋪隔壁的好鄰居那更是純粹的工具人。這種安排我當然是不喜歡的,讓他們沒產生太大的劇情影響,也沒產生太大的存在感,很有擠佔時長的意思。

不過更長的影片時長確實在描述程勇從一開始就是單純想著撈錢到逐漸內心所向真的是為了救人的轉變,前後交織,正應驗了題目「我不是藥神」。

當然這些細節問題其實並不明顯,不至於拉低電影的體驗。該片更出彩亮眼的表現體現在主角團各位角色的演技上,除了當時上映期間熱議的王傳君以外,主角團其實各位演技都很強大。

(宣講開始)引起興趣

—>(天價無錯)譏諷

—>(大門潑糞)幸災樂禍

呂受益蹲點諾瓦製藥公司表情三連

程勇一人喝悶酒時候的苦澀,神父決定一同賣藥時的糾結,思慧看到原領班上臺鋼管舞時候的宣洩,黃毛各種小鏡頭的囂張和最後「痛快了」時候的那種灑脫,都是很不錯的表現,加上巧妙安排的各種角色本身的生活情節以及細節,角色豐滿程度相當之高。

在豐滿這些形象的過程中其實電影有意安排了很多很有意思的精細設定。比如夜場舞女思慧其實是女兒有白血病,自己無力負擔只好選擇來夜場出賣肉體;神父自身堅持身為基督教徒不能犯法,願主保佑的同時自身也在質疑自己只是呼籲白血病人神愛世人是不是真的合乎基督徒;呂受益本身只是為了自救才各種理由盡力說服程勇去走私,結果藥拿回來就想第一時間撇清關係。這些小細節很大程度上強化了整個電影想描述的衝點,即求生倫理和法律規則的衝突。這幾人都是知道自己在幹的事情是違法的行為,很清楚被抓了一定會進局子,但還是決定去幹。最能體現這種衝突的當屬那句最受熱議的臺詞「他才20歲,他只想活著他有什麼罪」,一瞬間把這種衝突抬到了最高點。

不少觀眾、影評人等等都對這句話背後的代表展開了各種各樣的討論,一段時間以來都有「這部電影你會發現誰都沒錯」。
其實到這裡應該需要想明白一點:在一個體系中遇到問題的時候,如果誰都沒有問題,那麼就說明這個體系有大問題。該片反映的也正是這個體系有問題:當保障社會安全的法律和一個群體的求生發生衝突的時候,到底該怎麼辦?而因此,他也在接下來的議論中達到了同屆電影難以到達的高度,也是我觀影歷程中第一次見到一部電影直接推動了現實中法律做出修改。電影中的原型人物「陸勇」在現實中是2014年以銷售假藥為主要罪名被訴訟,然而這項罪名起因也是因為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對生產銷售假藥罪作出修改,使得原本條例規定的範圍從具體危險犯罪擴大到抽象危險犯罪或行為犯罪,陸勇的代購行為因此被定性。現實中最為可貴的是起訴陸勇的沅江市檢察院最終主動撤回起訴,陸勇並未真正入獄,直接規避掉後續關於定性的糾紛;而就在此事發生的2014年同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司法解釋表明「如果銷售少量的額未經批准進口藥品,又沒有造成他人傷亡和延誤診治的,屬於情節顯著輕微,可予以不處罰。這個聲明其實也表明了官方對這個案件引起了很高的重視,用司法解釋表明了陸勇無罪,可電影中這種強化的表現手法中,程勇是必屬於犯罪的,劇情安排上讓他入獄合理化了結果,但顯然這並不是觀眾滿意的結果。從電影上映以後,關於電影中提到的爭議引起社會廣泛呼籲修改法案,終於,在2019年11月,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於12月1日開始實行藥品管理法修訂,重新界定了假藥劣藥,影片中程勇所購的無銷售許可但切實具有效果的藥品不再被認為是假藥,至此整個事情安靜下來。這次後續的法律修正影響才正是電影這種文化題材真正力量的展現,絕對會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極有色彩的一筆。

時隔好幾年再次提起這個電影,更大一個原因也是它本身反映出一個可怕的現實。格列寧這種對於慢粒白血病就是救命稻草的藥,如果放任藥企隨意定價是一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電影和現實中只是很巧找到了印度而且印度真的做出了仿製的藥,才有了各種操作的空間,有了雖然違法但能活命的可能。試想一下,如果現實中印度沒有做出仿製藥,市面上沒有其他任何可以等效替代的其他手段,患者只有耗盡家財去吃諾華的天價藥物和等死兩種路線可以走,會出現什麼後果?今年美國的德克薩斯州給出了同等條件的模擬結果。

德州因為百年難遇的暴風雪天氣導致這個美國能源大州大面積停電,而在這種環境下德州當地的電費牌價原地暴漲了3466%,

圖源:波士頓圓臉

德州電力可靠性委員會和氣象部門在兩黨的加持下互相踢皮球把德州停電人民放在了和影片中慢粒白血病人一樣的境遇:要麼耗盡家財去買天價電費,要麼乾等至凍死。在這種情況下,德州人民的表現分為三種,一種是真的斥巨資去買電,一種是自己求生用柴油發電機發電或者去車內取暖然後一氧化碳中毒致死,還有一種真就是凍死。而更過分的是明面電費漲了100倍的情況下實際電力公司賺到了270倍的電價,足以見到實際情況就是關鍵資源一旦放任自由定價結果一定是普通人買不起買得起也是價高者得,這很賽博朋克。在當初電影上映期間,我也簡單記錄過對這個電影的印象,而且清楚得記得很少有人注意到自由定價導致的問題,很多人都在說所謂藥企研發費用,這是很可怕的一個現象。藥品研發費用高,所以藥品就貴和你領導說發你的工資就是你上班產生的價值一樣都是資本主義為了掩蓋剝削本質準備的謊言而已。藥品研發成本是可以通過一定時間的迴轉來保證的,更何況穩定(還不是根治)慢粒白血病的格列衛必要性甚至屬於生存必需品行列,而且還不是根治,能說的出「超高定價就是為了回收成本」這話的人只可能不是白血病人,而且非蠢即壞。幸好我們國家對於這種藥品納入了醫保,用國家力量對抗這種資本企業為百姓謀得了福利,不然就憑這種程度的國民意識怕是遲早要淪為資本的奴隸。

說完大事件上的影響,我注意到電影本身有很多值得關注的小細節做得很仔細,比如整個行動中最為關鍵的走私過程,走私的貨物採用了放在廚房的方法,這一點就很見功夫,如果沒仔細考察過可能會安排成箱貨底層什麼的。事實上,正因為海關檢查制度的特點,一般的貨船廚房更多是進行衛生標準檢查,而貨艙則會涉及到多數的抽檢以及開箱,放在廚房才是更真實的走私手法,因為現實這麼做確實有更大的操作空間。總的來說《我不是藥神》是一部有明確自我定位意識的作品,設計很考究情節上的細節但仍在一定程度上欠缺製作上的精良程度,不過他講好了一個故事,並且充分發揮了電影對於社會生活中世人意識的影響作用,是一部很有重量的作品,非常值得留意。如果還沒有看過這個電影,那真的需要回顧一下,國產很難有這麼認真講故事的作品了。那麼本期就到這裡,非常抱歉拖了很長時間,感謝大家的理解。我是冰藍,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影評摘錄
    《我不是藥神》影評摘錄《我不是藥神
  • 看完這篇文章,所有的《我不是藥神》的影評都不用看了
    有消息說,《我不是藥神》票房三天破10億,對北京文化股價影響超出《戰狼2》。那對於自媒體界,有什麼影響呢?根據數據顯示:跟「我不是藥神」相關的條目有兩萬多條,十萬+文章有200+。可見,這部電影有多火。sir電影為這部影片寫了5部影評,烏鴉電影為這部影片寫了2部影評,如果是我,我會為這部影片寫上10篇影評。哈哈。
  • 我不是藥神 影評
    看完我相信,這28塊錢,不虧。圖片來自網絡下文部分劇透!       近些年大力宣揚國家文化,影視業也頗受影響。愛國情懷的作品不少,戰狼,紅海口碑極好,但是這樣的看多了也有點疲乏。幾個月前出現了「二十二」這樣的歷史紀錄片,引起一陣風波。而此時的「我不是藥神」又一次獲得了無數的讚賞。
  • 活著--我不是藥神影評
    今天看了《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本以為是徐崢的又一部亂七八糟的搞笑電影,結果卻被虛晃一槍,是一部良心巨作。
  • 《我不是藥神》影評:究竟誰是真正的藥神?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徐崢導演的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 其實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的內心是非常沉重的。
  • 福利《我不是藥神》在線觀看
    在情、理、法的糾纏中,在生、病與死的交戰中,人性之光不斷閃現,世間本無神,卻終顯普世之光,這便是《我不是藥神》的高能之處。但之後中印關係出現了輕微的摩擦,為了避免風險,《印度藥神》一度更名為《中國藥神》,直到今年4月才正式更名為《我不是藥神》,此番波折很像之前的《我不是潘金蓮》。
  • 《我不是藥神》影評
    電影《我不是藥神》由於徐崢在這部電影中極富力量的表演,我已經改變了對他的看法。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尼採患有絕症的人太窮了,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負擔得起昂貴的救命藥物。製藥公司、醫療保險和人的生命之間該怎麼樣才能達到平衡呢。
  • 《我不是藥神》影評:劇情賺眼淚,演技贏掌聲,5個點你看懂了?
    由徐崢主演的《我不是藥神》上映不到三天,票房已經破了五億,而且這部電影也贏得了觀眾的口碑,20世紀第八部評分過9分的國產電影,小編也忍不住去看了這部電影,雖然徐崢在這部電影中加入許多喜劇點,但是在觀影的過程中,哭聲比笑聲更多,是什麼讓觀眾情緒反差如此之大?
  • 《我不是藥神》深度影評
    《我不是藥神》徹徹底底地火了,短短幾天內成為了一個現象級電影。
  • 「龍騰網」IMDb:《我不是藥神》影評
    正文翻譯想看哪部電影的影評,評論區留言,影評來源一律選自IMDb------------社會影響2018年7月12日,路透社引述印度貿易促進機構的一名官員稱,中國大陸可能很快批准進口印度生產的仿製藥2018年7月18日,領導人就電影《我不是藥神
  • 《我不是藥神》影評:我們只是想活著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由文牧野導演的中國大陸以犯罪為題材的影片。這部電影自上映以來就引起了許多電影愛好和者的關注,也獲得了很高的豆瓣評分。它由真實故事改編,反映的是當前很受關注的醫藥問題。我不是藥神,我們只是平凡的普通人,在疾病面前,我們會恐懼,會想要活著。
  • 電影《我不是藥神》影評
    今天剛看了電影《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覺得有必要給大家分享一下。:徐崢主演:徐崢飾程勇、王傳君飾呂受益、周一圍飾曹斌 、譚卓飾劉思慧 、 章宇飾彭浩剛看到電影名稱和封面的時候還以為是喜劇,但是它全程的笑點並沒有那麼多,這不是這部作品作為喜劇的失敗
  • 《我不是藥神》觀後
    《我不是藥神》,看完了主辦方問我:菜頭老師,您覺得這片子怎麼樣?你再想一想,能出現在我朋友圈裡的都是什麼人?他們說話又是什麼分量?所以,那一晚我是戴著護膝去看片的,懷著今晚跪就跪了的心態去學習的。正因為期待值被調到如此之高,當別人問我「菜頭老師,您覺得這片子怎麼樣」的時候,我就張口結舌,實在是不知道應該怎麼回答。「確實神作」?你現在的狀況應該和我類似:《我不是藥神》經過了一周的點映,相關的影評早已經在網上滿天飛。
  • 《我不是藥神》不是神作,它是美人魚!
    之所以如此,不是因為捨不得幾十塊錢,而是不想看到國產電影沉浸在越爛越賺的怪圈裡。《我不是藥神》打破了我的觀影習慣,點映之前就被各種安利,點映之後的爆表口碑,讓我不得不提前走進影院。 說實話,看完之後有點小失望。失望的不是電影本身,而是它與網絡口碑之間的距離。
  • 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談癌色變的你知道麼,20%的癌症患者與肥胖有關    距離《藥神》上映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火和熱都不是足以讓他一直持續發燒的理由,在當下社會裡,快餐式的商業電影和豪華的陣容特效早已經不能滿足看客們的精神需求,所謂情懷也不好多次賣弄,而《藥神》恰好不是中國近期火的電影中的任何一種
  • 關於《我不是藥神》朋友圈說說精選 聊聊藥神觀後感
    近段時間,朋友圈基本被《我不是藥神》看後說說刷屏了。很多人都表示,我不是藥神是我近年來,看過最好的一部國產電影了。以下是小編精選的關於《我不是藥神》說說大全,如果覺得不錯的話,也可以轉發作為自己的朋友圈說說話題哦。
  • 《我不是藥神》,最多70分!
    ……唉……將於7月6日上映的《我不是藥神》,則把「曲線救命」的方案,搬上大屏幕:沒錢吃正版?走私藥試試。《我不是藥神》官方劇照 本片還沒公映,已成爆款。 網絡評分破9,遠超同期好萊塢大片。《我不是藥神》官方劇照 導演你錯了!
  • 《我不是藥神》:願世界變好,不是因為救世主,而是追光者
    昨天點映二刷《我不是藥神》,深夜未眠,寫下這篇文章。
  • 我不是藥神,我是演員,我不誤國
    這部電影我最初在虹膜上看到介紹,這劍走偏鋒流啊,第一感覺不看損失一個億啊,還準備寫篇影評。有了這樣的計劃,甚至有些迫不及待要看的衝動,就連製片方也忍不住了,比原計劃提前了一天上映。而最近幾天的各種刷屏,讓我感受到這是要封神的節奏。
  • 《我不是藥神》:向死而生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具有社會現實意義,並且選材深刻,不乏幽默,其中各個演員演技精湛的好電影。剛開始看介紹此片分類為喜劇,我認為不太合理,影片中刻意加入的搞笑橋段幸虧合理,原因其一為了商業化宣傳及符合廣電要求,其二類似於黑色幽默豐富題旨。本片取勝不在於情節,在於大膽的選材以及演員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