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主席代旭:要學會正確地從歷史IP中挖掘...

2020-12-24 36氪

8月25日,36氪在上海舉辦了WISE2020超級進化者大會,邀請創業領袖、頭部投資人、明星創業者以及資深行業專家,分享跨越不同增長周期的秘密,就5G、人工智慧、新零售、在線教育、智慧出行等行業進行深度探討,幫助創業者跳出行業軌道來了解整個商業市場,把握更多的創新機會。

國家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主席代旭表示,國家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一直在探索文化復興、旅行升級和商業創新的新方向,探索如何通過文化創意賦能傳統企業、從歷史蘊含的IP文化中挖掘價值。

國家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主席代旭

文旅產業存在沒有清晰營運模式和可持續發展商業模式的問題,代旭建議,在推進項目前,要解決文態、業態、形態、生態四合一,把策劃、規劃、設計、運營一次性思考清楚。

在倡導過程中,用文化科技新服務來賦能文化新需求,關注產業空間和城市發展戰略的打通,藉助專家團隊和聯盟來解決行政規劃的問題;到具體項目上,通過智力化服務解決立項的決心和投資的信心,把項目建議書、概念性規劃、可行性研究等服務進行整合,進行市場對價;第三,通過政府平臺和專業化機構的合作,解決投資問題;最後對於建設管理和運營管理的問題,聯盟提出了「EPC+IoT」模式,獲得了各地政府的好評。

代旭還介紹了「體驗經濟」,「體驗經濟是從生活與情景出發,情景就是有故事、有內容的體現,這裡面就有文化,有文化的東西復購率、黏性就會上來,通過塑造一種感官體驗和思維認同來改變客戶的消費觀」。

對於如何把景區中的人流轉換為現金流的問題,代旭表示,聯盟提出把文化主題化、主題情景化,再把情景化放到空間和業態的關係裡面,找到一個文化的強體驗化引流和剛需的文化線,形成一套變現模式,「用業態雜糅空間,用內容牽引消費者,通過這樣的模式,我們這些年在全國重點地區、在城市型的文商旅融合中重點做了這類項目,包括姑蘇八點半、夜遊錦江等等」。

附嘉賓演講全文:

各位來賓上午好,感謝大會邀請我參加這樣一個活動。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在進化過程中的一些模式,我的演講主題叫做《文商旅融合的體驗經濟新趨勢》,跟之前的嘉賓不同,他們更多從科技創新、從網際網路、從數字經濟、從信息化角度來驅動、賦能企業增長和進化,我們更多會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談,從文化創意怎麼賦能傳統企業、怎麼幫助他們找到新方向,以及我們自己在實踐中的一些進化。

現在說國內國外雙循環、高品質發展的內循環,各級政府或者國有平臺公司、消費者都在幹這幾件事:文化復興、旅行升級和商業創新。有兩個力量,一個是供給側的力量,叫做高質量發展,一個從需求側來講,美好生活需要真正找到場景,這兩個東西的聯動就會產生新業務、新消費和新的模式,這是最重要的。同時政府是很重要的力量,在供給側改革這方面,政府控制的央企和平臺公司要持續的發力,完成拉動。

現在服務業當中文商旅融合佔多大比重?剛才主持人講佔12%,相信很快會突破15%,因為要靠最終消費來帶動我們的投資消費。現在市場上並不缺錢,缺的是怎麼把錢投入到好的項目進行運營發展,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我們國家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是政府推動、依靠民間力量來具體工作的,我們在成立的時候招募了一些會員,包括有產業諮詢類、戰略規劃類、文化創意類、設計服務類、以及投資運營服務類等,我們也是一個生態,當然這個生態是研究文化旅遊相關的閉環生態,這個生態組建成功以後就是怎麼落地,剛才第一位發言人也講搭建產業聯盟,靠一家企業是做不了的,需要靠一個聯合體。

我們2014年成立以後,第一件事是研究文旅,在文旅產業裡面其實沉澱了巨量的投資,但是這些投資有兩種力量驅動,一種是靠政府行政平臺驅動,但這存在三個問題,第一個是更願意做大的規劃帶來的問題;第二個是可能變成房地產投資了,地產發展路徑很明確,但是文化旅遊沒有做明白,這個是比較普遍的;第三個,先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實體空間建了一堆,但是沒有業態、沒有內容,這是全國在政府驅動的平臺裡面的問題。

社會資本主導,現在大家認為文旅是最大消費的入口,很多人在這個領域布局。布局的目的是什麼?搶佔空間資源,要麼用都市化的主題公園的模式,要麼就是「門票+車票」,用門票反哺,不夠的就搭一塊地,用土地來補。

社會資本第二個是招商引資,大部分都是文旅消費,礦產、能源、房地產這幾個行業的資本進入文旅行業後,基本上圈完資源以後就很難推進或者推進不利,大家也知道業界有很多這樣的知名企業在這個領域狂飆突進,現在也是沙啞了,所以說這個行業很複雜。

第三個,規劃模式和融資能力不匹配,規劃很好,但是投資跟不上去。我們分析過全國的情況總結基本上六個問題是最重要的,最後我們得出一個結論,不是這個行業沒有需求、沒有統治能力,而是沒有清晰的營運模式和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這個問題很難破題。為什麼這麼難呢?關鍵是我們原來在重大文旅項目上的運作模式上是有問題的,我們以前是支線思維先做一個很粗放的概念,這個概念在政府決策鏈的推動下開始上馬,上馬以後開始設計、實施,完工的時候考慮怎麼運營,我們把它叫做交鑰匙工程,凡是按照這個模式做的絕大部分的運營現金流根本覆蓋不了運營成本,這樣形成了一些低效能資產。

我們倡導的做法是一定要把前端做好,也就是說有概念做的時候,要把到底怎麼算帳,怎麼兜底打通,謀劃清楚以後再快速落地。

我們聯盟提出,在文旅項目裡面怎麼樣引入基因的組成模式,怎麼樣解決文態、業態、形態、生態四合一,怎麼樣把策劃、規劃、設計、運營一次性做明白,我們叫做四個一體化。

在倡導過程中,我們這些年服務了大概幾十個地方政府,在服務地方政府產業平臺過程中我們形成了一套標準,也就是用我們的文化科技新服務來賦能文化新需求,這裡面我們關注產業空間和城市發展戰略怎麼打通,以前服務供給側解決不了行政問題,我們在業界提出了「五位一體」的工作模式,我們需要5個領域的15個垂直領域的專家,也就是說依靠專家團隊來破解這個問題。但是大家看一下對專家需求,可能在中國類似於BAT這樣的大企業,也無法同時擁有這麼多專家,必須變成一個協作生態或者聯盟的方式來解決這樣的問題。

到了一個具體項目上,更是這個問題,我們叫做能不能善於謀劃重大項目、科學謀劃,我們提出了一套新的工作模式,怎麼樣通過一個智力化服務解決立項的決心和投資的信心,解決了兩心,這樣我們就把原來計劃經濟的項目建議書、概念性規劃、可行性研究這樣的服務整合成一個高效並行的高質量服務,利用這樣的方式來市場進行對價,這個方式取得了很好的客戶的認同。

第三個是投資,以前投資要麼是包辦,要麼是完全交給社會資本。我們現在引入的模式就是用政府平臺和專業化的機構進行合作,這樣解決了投資問題。

最後是建設管理和運營管理,這是政府最頭疼的問題,以前是誰出錢誰做項目管理,誰建設誰做運營管理,我們提出了EPC+IoT這種模式,已經得到了各地政府大量的好評。

通過這五年的運作,現在聯盟創新的成果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同,包括雲計算、大數據、在線教育、健康服務等等,我們聯盟從實踐的創新能力上得到了各位領導的高度重視,也成為幾個核心部委的行業標準單位,享受了很多獨特的待遇。最近我們和國家發改委聯合,在《新基建》這個書上我們專門編制了智慧文旅板塊核心的案例,由我們聯盟來提供向全國做示範。

我們也第一個提出來能不能做去地產化的文旅投資運營,我們提出這樣一套全新的模式來衡量土地收益;第二,也不要靠房子來反哺文旅,能不能沉澱有效資產創造好的運營現金流來把這個帳算了。同時,將來真正退出可以通過資本運作的方式退出,大家也知道現在資產證券化也開始了,這個大門打開了,所以這個問題徹底解決了。

在推進整個文旅融合過程當中我們有一個重要的理論支撐就是體驗經濟,現在新經濟的詞兒特別多,流量經濟各種經濟一大堆,其實有一個比較底層的概念是體驗經濟,這個體驗經濟是2012年有一本書提出來的,體驗經濟是從生活與情景出發,情景就是有故事內容的體現,這裡面就有文化,有文化的東西復購率、黏性就會上來,塑造一種感官體驗和思維認同來改變客戶的消費觀,本來不花時間的人把時間花在這個上面,本來不花錢的人把錢花了。

我認為在零場體驗裡面,中國是全球最大最有希望的市場,因為中國人喜歡熱鬧,喜歡社交,中國人下班比上班要忙,中國人總是要交往,這是中國人的生活習性決定的,所以零場體驗有非常大的需求。不是說體驗經濟不好,不是說文化沒有需求,而是我們現在做文化的大部分人沒有找到真正年輕消費者的消費趨向和動力,沒有找到它的動力。

我舉一個案例,我原來在華僑城,最早1989年做旅遊園,現在大家知道綠水金沙、功夫傳奇、時空之旅,已經超過25年了還在賣票,它的滲透周期非常強大。到了2.0階段大家知道印象系列、山水系列,我參加了七部這樣的作品製作,90年叫做1.0的進化開始,2000年開始2.0,到了2013年我作為製作人向市場推出了《又見平遙》開啟了中國一個新的模式,把展覽和演藝放在一起創造一個新的體驗,這個項目經營了第七年,現在現金流的轉化能力越來越高,一個不到一萬方的地方,現在運營現金流可以接近九千萬,又叫好又叫座。

到了4.0,我們2018年推出了一個新的產品,把一個演藝項目轉化成流處理的體驗,這是國內第一個產品,用演員最少,只用了二十幾個演員,運營成本最低、內容迭代速度最快,而且我們的運營周轉率也可以最大化。

這個產品總投資5個億人民幣,我們自己投了1.5個億,這個產品開創了在一個很低的遊客流量基礎上怎麼培育一個產品。大家知道就是雞和蛋的關係,是因為先有流量才敢投資,還是因為有了產品才做的,這是很複雜的問題。我們這個產品的商業模式就是做一個可以長期的戰略,這個項目跟著我三十年了,這個項目運營現金流不掙錢的時候,政府是一分錢不收的,這樣的話我們可以自己孵化自己的衍生品。

所以我們在新業態的過程當中提供了這樣的方式,怎麼樣從人流到現金流,大家知道景區和城市有很多地方有流量,但是大部分有流量沒有現金流,我們提出來怎麼樣把文化主題化、主題情景化,情景化再放到空間和業態的關係裡面,找到一個文化的強體驗化引流,剛需的文化線,形成這樣一套變現模式。用這樣的一套理念我們在全國開始進行實驗,提出了用業態雜糅空間,用內容牽引我們的消費者,我們提出來這樣的工作模式。用這樣的工作模式我們這些年在全國重點地區、在城市型的文商旅融合裡面重點做了這樣的項目,一個是歷史街區文化的復興,我們2020年提出來的就是姑蘇八點半,大家知道姑蘇區是一個非常有歷史文化的區域,為了振興它的服務業,我們做了姑蘇八點半三年行動計劃,用80億的總投資去撬動16平方公裡,用一組項目群一個個的推出,三個月推出一個新亮點,用這樣的方式推動。

另外,我們做了成都錦江的「夜遊錦江」。我們還做了城中村改造、老工廠利用、新城建設、新區開發我們都在做這樣的模式。

景區型的,我們在蓬萊做了只有9個演員的演藝。在展演融合2.0裡面,我們在張家界明年五一推出一個全新的26億的小鎮項目。在黃山我們今年十月一號推出中國第一個網紅景區叫做花山謎窟,在文旅產業小鎮裡面我們有在合作的嵩山少林國際功夫小鎮。這些項目都是投資巨大,同時對於C端的消費引流都有很強的把控。

這個是我們的夜遊錦江,大家可以看到把一個河道改造成一個綠道,然後再通過植入場景,有遊客,有遊船,把沒有運營價值的變成有運營價值的,我們現在正在做二期,明年的8月份世界大運會做成一個4公裡長的夜遊。

這個是我們的姑蘇八點半,作為城市現代業重振是一個樣板,怎麼樣通過IT、品牌、公共空間的火花,帶動整個片區,我們用這樣的方式來激活。大家可以看到園田是非常老舊的,靠遊客,本地人都不去了,但是位置非常好,我們通過政府控制的公共空間,來激活整個片區。

這個是4月26號,我們用了40天做了第一季出來,第二季用了15天時間做出來,都是從創意一直到實施、運營。這裡原來是一個停車場,我們把它騰出來做了一個新的場景,把原來不來的人重新吸引來。把一個城市很低效能的廣場利用起來,變成蘇州最時尚的地方。

接下來期待明年,今年我們推出開業4個項目,明年5月我們推出大唐古城。第二個,明年也會推出最專業化的景區叫做花山謎窟。

這是我們的聯盟文旅重大項目全國的布局,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平臺能夠廣泛的結交一些文化創意的企業,我們可以發需求,大家一起來協作。

最後用三句話結束我的演講。

第一個是我們這個團隊一直秉承,我們要做的事就是如何從歷史文化蘊含的IP文化中挖掘價值,中國一直有IP,就看你會不會挖。

第二個是文化科技驅動的文旅體驗經濟,我們強調體驗經濟是重要的。

第三個是探索政府市場聯動的創新合作模式。

最後,再次我預祝本次大會取得圓滿成功,也希望聯盟的創新文化探索能夠和36氪擦出火花做出一個樣板。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挖掘科技「內在美」 松山湖大力促文化IP與產業融合
    這幅作品《睡蓮》,在2005年中法文化交流年《針尖上的法國印象》活動期間,成為中國國繡文化非常重要的IP,遠赴法國參展。文化與科技能擦出怎樣的火花,文化與產業又將如何融合?東莞松山湖這兩場洋溢書香和創意的展覽將告訴你答案!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再添兩個國家創新聯盟!
    會上,熊四清宣讀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同意成立林業和草原國家創新聯盟的通知》。朱道弘代表學校致歡迎詞,他指出,林業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林業科技創新的有力支撐。此次南方紫色頁巖山地生態修復國家創新聯盟和湘北平原防護林區林業生態大數據國家創新聯盟的成立,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林業生態科技創新的體現。作為聯盟牽頭單位,學校一定盡最大努力,引領和帶動全體聯盟成員擔當作為、真抓實幹,共同開創林業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的新局面。
  • 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 | 「科技保險服務科技產業發展及科技創新分...
    當前,隨著科技創新的不斷深化,科技型企業在科技創新過程中遇到的風險也日趨複雜,科技保險作為科技企分散科技創新過程中風險的重要手段,也在不斷創新、迭代,在科技型企業研發、生產、人員等多個方面,為科技型企業發展撐起保護傘,為促進國家自主創新戰略的實施保駕護航。
  • 中醫脈診傳承創新,脈之語攜手多位專家精準「號脈」
    脈診在傳統中醫的四診中,已經形成系統化的診法體系,具有高效的臨床效果,在中醫傳承發展中佔據重要地位。為了更好地傳承脈診文化,2020年首屆中醫脈診文化節暨8.18國際把脈日脈學論壇在線首播,為全國中醫臨床人帶來「真貨」。
  • 中國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員會主席胡立新蒞臨上海新黃浦實業集團...
    2020年12月14日,中國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員會胡立新主席一行蒞臨新黃浦實業集團指導品牌建設、商討合作路徑,圍繞民族品牌發展和新黃浦集團品牌提升等主題,雙方開展了深入的座談交流。集團董事長趙崢嶸、總經理陸卻非和相關人員參加會議。
  • 《軍師聯盟》研討會 歷史劇重要突破和創新
    出席研討會的領導和專家有: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際合作司司長馬黎,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中國電影電視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中國電影電視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張衛,寧波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張曉東,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清華大學影視傳播中心主任和教授尹鴻,《當代電視》雜誌主編、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張德祥,《文藝報》藝術部主任高小立,著名影評人李星文及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評論員陳超英等
  • 蘇東坡品牌文化聯盟成立 七城市聯手打造文化新IP
    12月10日,中國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員會、中國民族書畫院、杭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管理委員會)、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杭州)蘇東坡文化旅遊節開幕式暨蘇東坡文化論壇,杭州攜手眉山、惠州、儋州、黃岡、湖州、蘇州六城市成立中國蘇東坡品牌文化聯盟,以此為起點,深入挖掘蘇東坡的時代文化內涵,更好地打造蘇東坡文化IP,繼承傳揚中國傳統文化瑰寶
  • 右腦之父李浩然——科技創新與文化自信頭腦風暴
    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形式,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 今天,我們提倡追求的創新,絕對不再是以一種概念性的意識來呈現,而是我們自身必須要具備的基本功能,那就是我們的大腦!
  • 聯盟主席任克雷出席「創世紀龍抬頭」國際雙創盛典
    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虎,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小甘,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設計與藝術聯盟主席任克雷,深圳廣電集團總裁嶽川江,招商局蛇口工業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許永軍,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副巡視員沙新華,深圳市鹽田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黨組副書記龍嶽華,深圳市南山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廖子彬,深圳市設計與藝術聯盟秘書長劉振等領導嘉賓出席了本次盛會開幕儀式和「龍抬頭」創投聯盟啟動儀式
  • 傳統文化IP x 品牌營銷法寶,東方夢工廠與國家博物館給了絕佳示範
    遍布全國的國寶超級主題餐廳,結合當地歷史文化淵源進行藏品展示、門店裝修和文化體驗感十足的活動策劃,吸引了不少目光。作為《功夫熊貓3》背後的「功夫大師」,東方夢工廠不僅在影視製作方面實力雄厚,在衍生授權業領域也同樣具有極高的影響力,而聯合國家博物館所推出的「國博生活」IP,無疑也賦予了合作方國家博物館這樣的頂級文化機構的強背書。本次活動中,東方夢工廠衍生業務團隊牽頭肯德基和巴黎歐萊雅這樣的已深入民心的生活方式品牌,與國家博物館強強聯手無疑是一場自帶話題的營銷大戲。
  • 2019年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科技創新獎在武漢頒獎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科技創新獎是於2006年11月經科技部批准、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登記註冊的社會力量獎,下設技術進步獎、突出貢獻獎等6個專項獎,已形成了單年份人物獎和論文獎、雙年份項目獎的固定表彰格局。歷次獎勵的獲獎者都經過申報與推薦、專業評審、綜合評審、獎勵委員會終審、公示等嚴格、規範的評審程序產生。
  • 2020中關村論壇全球科技創新智庫論壇明日啟幕
    為增進民心相通,北科院倡議,聯合國內外知名大學、研究機構、民間智庫單位共同發起了中關村全球高端智庫聯盟。智庫聯盟以「匯聚全球智識,服務創新發展」為宗旨,以全球智慧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願景。目前共有來自中國、美國、日本、塞爾維亞、新加坡、以色列等國家的19家智庫單位加入智庫聯盟。根據論壇議程,將於當天舉行智庫聯盟成立儀式,並邀請相關領導出席儀式。
  • 國家智慧農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
    12月23日,由39家產、學、研單位構建的國家智慧農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鄭州市正式成立。該聯盟將以促進產業規範健康發展為戰略目標,建設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機制。智慧農業產業聯盟理事長姜文表示,智慧農業產業聯盟構建後要做的工作包括但不限於以下5個方面:產業的技術創新;產業的技術創新效果,包括掌握核心技術、形成技術標準、提升經濟社會效益等;服務產業,包括制定產業規劃、提供行業服務、擴散創新成果等;運行管理,包括組織機構運行、管理制度執行等情況;利益保障,包括反映成員需求、保障成員利益等。
  • 淮南市歷史文化研究會舉行2017年年會
    安徽網淮南頻道訊  日前,淮南市歷史文化研究會2017年年會暨注釋本《壽州志》發布會在淮南市漢道堂博物館舉行。會議由會長楚樵主持。市社科聯主席張松,市語言學會會長管德宏,淮南子研究會發起人張子賀,市紀委政研室主任程晉倉,淮南日報副刊部尹茜主任等在會上分別發言,對注釋本明代嘉靖《壽州志》出版發行、對研究會一年來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並就進一步做好研究會的發展、會刊出版、注釋本《壽州志》 的宣傳等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 中國戲曲表演學會戲曲表演藝術聯盟委員會在玉溪掛牌
    中國戲曲表演學會會長黎繼德,玉溪市文廣局局長何永平,中國戲曲表演學會副會長、玉溪市文廣局副局長、滇劇院院長馮詠梅,中國戲曲表演學會副秘書長、《劇本》雜誌副主編武丹丹,中國戲曲表演學會副秘書長趙增越,湖南省文聯副主席、劇協主席、湘劇院院長王陽娟,南寧市文聯副主席、劇協主席、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方寧,貴州省演藝集團副總經理、劇協副主席、花燈劇院院長邵誌慶,太原市實驗晉劇院副院長武凌雲,玉溪市劇協主席、
  • 拾起賣科技有限公司加入天津網際網路新經濟人才創新創業聯盟
    12月14日上午,天津市網際網路新經濟人才創新創業聯盟在經開區舉行成立大會。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喻雲林出席並講話,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連茂君出席並致辭,南開大學黨委書記楊慶山,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南開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龔克,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秘書長陸書春,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津生出席。
  • 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
    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訪神州控股董事局主席郭為光明日報記者 劉坤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6日下午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我們要於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  怎樣理解「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企業家應如何做創新發展的探索者?近日,記者圍繞有關問題採訪了神州控股董事局主席郭為。  記者:怎樣理解「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
  • 漣漪科技劉楊榮獲2019中國經濟十大創新人物大獎
    、中消雲集團董事長宋佳城、通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沈小平、大唐西市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呂建中、榮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史貴祿、正威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文銀、多弗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胡興榮、心裡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國遠榮膺「2019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大獎。
  • 濰坊科技學院農聖文化展館正式開館
    儀式由濰坊科技學院黨委書記李鳳祥主持。孫磊、陳湘穎、李昌武、高文浩共同啟動農聖文化展館開館水晶球濰坊科技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張友祥致辭張友祥在致辭中介紹了農聖文化、「壽光模式」研究,以及農聖文化展館建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