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 Meimei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Li Lei
What's your favourite movie?
Han Meimei
Emm.(腦補:favourite是最喜歡,movie是電影,我最喜歡的電影是《冰雪奇緣》,翻譯過來是Frozen)My favourite movie is Frozen!
Li Lei
Oh!(腦補:Frozen是啥?哦哦哦,是冰雪奇緣,我也喜歡的),me too!The movie is really ...(腦補:炫酷驚奇怎麼說...不會啊,哎,算了!)Good!
相信每個學英語的孩子,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被how are you支配的恐懼,只會回答I'm fine, thank you,即使自己一點都不fine;說完之後,如果不加一句and you,就覺得不完整;
對方說的話,要在腦中先翻譯一遍,想好回答,再翻譯回去,說出來,感覺每一段對話都完成了中英互翻的複雜考驗;
還要時不時面對詞彙量的庫存告急,聽不懂對方說什麼,以及自己精彩的觀點只能打折扣說出的窘迫.
這些問題到底怎麼解決啊!小編專門求教原深圳市教研室英語專家安鳳岐老師,安老師結合幾十年英語教材編寫經驗,給孩子們支支招!
右一:原深圳市教研室英語專家安鳳岐
左二:深圳市福田區益田小學校長杜文莉
「單詞一定要背!詞彙量不能減!」
安老師強調,在語言學習過程中,詞彙是基礎。沒有詞彙量,孩子聽不懂、看不懂,更不可能說出口。詞彙量5000和2000的差別,在於詞彙量2000時,基礎不夠,遇到稍微複雜一些的對話時,孩子沒詞可用,也就沒話可說了,因此學習英語一定要積累詞彙。特別是在孩子剛剛接觸英語的階段,掌握基礎詞彙才能循序漸進,深入學習。
雖然詞彙量不能減,但背單詞也不一定要成為最艱苦的戰役,我們可以在找尋有趣的學習方法上下功夫。
放棄照著單詞表的死記硬背,可以試試拼讀的方式來積累詞彙。最佳的語言學習方式是在語言環境中自然習得,就像我們從小學習中文一樣。但是大部分人在學習英語的時候沒有這樣的環境,因此需要更多地聽、讀、說來加以彌補,刻意塑造語言環境。
另外,背單詞的最終目的是學會單詞的使用方法,從而提升自己對英語的理解,學會地道的英語表達,因此學會在語境中積累單詞非常重要。
為了提高背單詞的熱情,同學之間也可以開展背單詞大賽,經常課間開賽一輪,當一個人的靜默背誦變成小夥伴們的互動遊戲,是不是就不那麼枯燥啦?
聽到英語,總要先在腦海中翻譯成中文才能理解;要說英語,總要想好中文,在腦中翻譯成英文才能說出,這是我們很多英語學習者會遇到的問題。
這樣中英互翻的過程對於不熟練的孩子們來說,會佔用很長時間,最終的結果就是當你終於準備好了,對方已經換了話題。
這樣中英對照翻譯的模式在英語語言學習中添加了一層中文的屏障,無疑給孩子增添了難度,同時還將語言和現實語境分割開;到最後孩子只是記住了一個符號而已,無法真正應用於生活。
因為語言的本質不過是符號而已,文字是圖形符號,和交通標誌沒啥本質區別,聲音就是聲音符號,和軍隊起床號沒啥本質區別,都是用圖形傳遞信息,用聲音傳遞信息罷了。
所以,當你看到交通標誌的時候,你非要翻譯成漢語才能理解嗎?當你聽到衝鋒號的時候,還要站那兒反應幾秒翻譯成漢語再衝鋒嗎?
所以其實一切都可以很簡單,我們要做的就是建立起語言(英語)和事物(人、物、動作、情感、場景等)的直接聯繫,我們把英語和實際生活聯繫在一起,而不要把每個單詞和中文做連線題。
比如給孩子吃的時候,告訴他watermelon,而不是對應「西瓜」這個中文詞彙;送別的時候教他說「see you」而不是告訴他「再見的英文是see you」.
給孩子一個實際可感知的學習環境(實物、實景),更能幫助孩子建立這樣的直接連接。
類似「How are you」這樣固定的對話模式,我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孩子們背得滾瓜亂熟,結果卻在真實對話中總是傻眼。
因為對方並不總是how are you,他們還有How are you doing?/How is it going?/What's up?/ You alright?/ Is everything ok? / What's going on?.
而我們除了fine,其實更多的時候會想說 everything's perfect/great/not bad/ nothing to complain/ really awful/struglling.
安老師介紹,目前的教材已經更多地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應用情況,編寫之前先做足功課,了解孩子們真正感興趣的內容,在內容安排上貼近生活。
但教材畢竟不是生活,我們也不會按照課本上的規定情境對話,怎麼在課本之外做出延伸,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活學活用呢?
答案就是情境學習。只有真實地處於生活情境中,才能更好地感受語言的多變和表達魅力。
以深圳市福田區益田小學為例,學校為了創建英語學習的真實情景,開辦「益趣英語沙龍」,組織孩子觀看英語電影、排練戲劇,邀請深圳市國際教育交流學院學生作為「小老師」與孩子們一起參與英語演講、辯論等課外活動,真正地把英語作為工具來使用。
孩子們參與英語辯論
益田小學校長杜文莉表示,這樣豐富多彩的課餘實踐活動很受學生們歡迎:「我們舉辦的英語沙龍給孩子們提供了很多練習的機會,豐富延伸了課堂學習,孩子們學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進步也很明顯。對這些可愛的高中小老師們,孩子們天天盼著他們來,和哥哥姐姐們學習讓他們興致高昂。」
深圳國際教育交流學院的學生們也表示,「給小學孩子們互動上課,也會幫助自己發現不足,想著有弟弟妹妹們盼著自己,更有進步的動力了。」
深圳市國際教育交流學院學生和孩子們
學習英語很辛苦,因為像背單詞這樣的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學習英語也可以很快樂,只要我們找到對的學習方法,我們一起加油吧!
了解更多資訊,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點擊下載央視少兒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