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科眼科港交所遞表:由李氏大藥廠分拆,中國眼科藥物增量巨大

2020-12-23 IPO早知道C叔

「兆科眼科擁有中國最全面的眼科藥物管線之一。」

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

作者|Stone Jin

據IPO早知道消息,李氏大藥廠(00950.HK)旗下兆科眼科於12月18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高盛與傑弗瑞擔任聯席保薦人。

今年7月9日,李氏大藥廠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考慮分拆兆科眼科獨立上市;10月11日,李氏大藥廠再次發布公告稱兆科眼科完成籤訂1.45億美元B輪股權認購協議,由高瓴資本、TPG、正心谷資本牽頭,大部分A輪投資方參與該輪融資。

IPO前,李氏大藥廠持有兆科眼科約34.1%的股份,後者為前者的聯營公司;分拆上市完成後,李氏大藥廠將不再為兆科眼科的控股股東,但仍將是兆科眼科的單一最大股東。

外部投資方中,GIC持有兆科眼科17.3%的股份,為最大機構投資方;瑞伏創投和VMS分別持股8.1%和7.6%,高瓴資本和TPG則各持股7.4%,正心谷資本、奧博資本、愛爾眼科和方源資本分別持有4.0%、2.7%、3.0%和1.1%的股份。

董事會中,瑞伏創投創始管理合伙人黃瑞瑨、TPG大中華區醫療投資負責人蔡俐以及高瓴資本執行董事陳宇三人代表投資方擔任非執行董事。

目前,兆科眼科已建立起包含23種候選藥物的眼科藥物管線,包括11種創新藥物和12種仿製藥,涵蓋影響眼前節及眼後節的多數主要眼科疾病及症狀。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兆科眼科擁有中國最全面的眼科藥物管線之一。

其中,創新藥物管線包括8種若獲批准則有潛力成為中國同類最佳或同類首創的候選藥物;仿製藥管線則包括6種潛在中國率先上市仿製藥。兆科眼科指出,這些藥物將為其帶來近期現金流量並在商業規模製造及營銷方面奠定重要先發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兆科眼科在招股書中表示,在設計管線時,為實現更大的治療及商業影響力,其初步將策略重心放在中國五個主要眼科適應症(就醫療缺口而言)上,分別為乾眼病、溼性老年性黃斑變性、糖尿病性黃斑水腫、近視以及青光眼。為此,兆科眼科一般開發具有不同作用機制的多種候選藥物,以應對可能導致發病的不同靶點。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兆科眼科內部開發合共3種創新候選藥物及11種仿製候選藥物,並另設有一個專責的製劑團隊,可就新藥開發新型製劑並將製劑技術從國外轉移到中國以供國內生產。

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三季度,兆科眼科的研發開支分別約為3480萬元、9340萬元和5470萬元(人民幣,下同);隨著日後進一步擴大適應症的覆蓋範圍、授權引進新藥及多元化產品及療法,兆科眼科預計研發開支將隨著業務的增長而增加。

此外,為構建更大強大的競爭壁壘,兆科眼科已根據中國、美國及歐盟cGMP標準設計及興建一座生產設施,用於生產眼科藥物,已準備就緒進行商業化的規模生產,年產能約為250完萬支多劑量滴眼液,600萬支/瓶單劑量滴眼液,40萬支/瓶無菌凝膠及400萬支外用凝膠。

鑑於目前尚無任何產品獲批進行商業銷售,同時無自產品銷售產生任何收益,因此兆科眼科在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三季度均無營業收入,各期的淨虧潤則分別為3688萬元、1.22億元以及5.75億元。

兆科眼科預計,2022年上半年將向國家藥監局提交「環孢素A眼凝膠」的新藥申請,未來三年則就仿製候選藥提交八項簡化新藥申請,並在2022 年前推出四種發展最成熟的接近商用階段的仿製藥。

當然,為推動產品上市以及將創新的眼科療法推向市場,兆科眼科近期已組建核心的商業化領導團隊。其中,銷售及營銷總監馮江曾在Eli Lilly Asia, Inc.、艾爾建中國(現為艾伯維的一部分)等跨國製藥公司中任職超過12年。

在兆科眼科看來,未來業務較為可觀的增量空間最主要的一點即中國有大量未獲得充分治療的眼科患者人口。

根據灼識諮詢的報告,2019年中國眼睛疾病總患病率大幅高於美國,但中國的眼科藥物市場規模僅是美國的六分之一,這表明中國眼科藥物市場正處於起步階段且存在巨大增長潛力。

2015年至2019年,中國眼科藥物的市場規模以9.3%的複合年增長率從18億美元增至26億美元,並預計以18.6%的複合年增長率在2025年增至72億美元,而2025年至2030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進一步提升至22.9%,遠超同期全球眼科藥物市場的增速。

其背後的本質驅動原因則包括人口老齡化導致的眼科疾病患病率的增加、對眼科護理需求的不斷提高、更多創新藥物的出現、患者負擔能力與報銷範圍不斷加大、以及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

在上述背景下,中國眼科藥物市場仍顯得較為分散,缺乏有意向及能力系統地解決專業領域且專注於眼科的公司。對於大多數市場參與者而言,眼科藥物資產僅佔其業務的一小部分,僅有少數幾家公司擁有涵蓋影響眼睛前部及後部主要眼科疾病的藥物組合,其中大部分為跨國企業。

換言之,中國眼科藥物市場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爆發具有相當的確定性。

相關焦點

  • 李氏大藥廠:分拆兆科眼科赴港交所IPO,高盛與傑弗瑞擔任聯席保薦人
    (原標題:李氏大藥廠:分拆兆科眼科赴港交所IPO,高盛與傑弗瑞擔任聯席保薦人)12月21日,李氏大藥廠(00950)發布公告稱,公司旗下兆科眼科於12月18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高盛與傑弗瑞擔任聯席保薦人。
  • 李氏大藥廠分拆兆科眼科擬登陸港交所,股價高開逾10%
    18日,李氏大藥廠旗下兆科眼科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由高盛與傑弗瑞擔任聯席保薦人。受此消息影響,21日開盤,李氏大藥廠股價大漲超10%。早在今年7月份,李氏大藥廠就曾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考慮分拆兆科眼科上市。
  • 李氏大藥廠旗下兆科眼科在港交所遞交IPO申請
    李氏大藥廠發布公告稱,已於2020年12月18日向香港聯交所呈交上市申請表格(A1表格),申請批准兆科眼科(ZhaokeOphthalmology)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根據招股申請書,兆科眼科是一家眼科製藥公司,致力於發現、開發及商業化眼科療法,以滿足中國境內巨大的醫療需求缺口。本次在港交所IPO的聯席保薦人為高盛和Jefferies。
  • 兆科眼科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
    原標題:兆科眼科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   李氏大藥廠旗下兆科眼科於12月18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
  • 李氏大藥廠(00950)擬分拆兆科眼科於聯交所主板上市_個股資訊_市場...
    李氏大藥廠(00950)擬分拆兆科眼科於聯交所主板上市
  • 行業正值黃金周期,兆科眼科的「入場時機」到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港股研究社近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的近視率高發而且低齡化,再加上老齡化加重,老年人群體的眼科疾病患病率的增加、對眼科護理需求的不斷提高,所以導致我國目前存在巨大的眼科醫療需求缺口,催生了一大批眼科製藥公司。
  • 艾德一站通:23條管線獲得2輪融資,兆科眼科遞表港交所!
    李氏大藥廠旗下的兆科眼科於2020年12月18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主板上市,高盛與傑弗瑞擔任聯席保薦人。23條管線獲得2輪融資兆科眼科為一家眼科製藥公司,致力於療法的發現、開發及商業化。目前公司已建立起包含23種候選藥物的眼科藥物管線,包括11種創新藥物和12種仿製藥,涵蓋影響眼前節及眼後節的多數主要眼科疾病及症狀。創新藥方面,目前在研的11款創新藥中,僅三款是兆科眼科自研產品:環孢素A眼凝膠、環孢素A/瑞巴派特眼凝膠以及ZK002,其他均為引進產品。
  • 艾德證券期貨:兆科眼科赴港上市,能否複製愛爾眼科的成功?
    來源:新浪證券李氏大藥廠旗下的兆科眼科於2020年12月18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主板上市,高盛與傑弗瑞擔任聯席保薦人。一、23條管線獲得2輪融資兆科眼科為一家眼科製藥公司,致力於療法的發現、開發及商業化。
  • 國內眼科藥物市場新舊勢力,誰主沉浮?
    前者完全由資本主導,而且為了迅速打通從研發到註冊申報並實現產品上市銷售的路徑,以從外部引進為主要手段快速建立產品管線,而後者的創始人從早期發現入手,穩紮穩打,從源頭上將自身想法植入到項目中,以原研創新打造產品管線。當然前一種方式,也只有大資本才有實力玩得起,而後者更適合中小規模資本參與,也更符合新藥研發的一般規律。
  • 愛爾眼科董事長陳邦:內生增長是主線 併購增量作補充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愛爾眼科董事長陳邦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內生增長始終是主體,併購是水到渠成的補充。愛爾眼科的每一筆收購,背後都有一兩年甚至數年的接觸、磨合、準備。結合行業狀況和我們公司的理念,整合行業力量,而不是短平快併購,大換血。」此次愛爾眼科一口氣收購30家醫院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接觸了解。以萬州愛瑞和開州愛瑞為例,其為愛瑞陽光旗下醫院,創始人為重慶知名眼科醫生李馬號。近年來,愛瑞陽光陸續在重慶地區創建了十餘家醫院,愛爾眼科在重慶也有布局,雙方實際上為競爭關係。
  • 有望奪取「國內眼科製藥一哥」頭銜的...
    作者 | 小水來源 | 格隆匯新股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近日,歐康維視(Ocumension Therapeutics-B)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一明星勢力湧動,「靈魂人物」入局一手把歐康維視推向資本市場的通和毓承資本可謂大有來頭。資料顯示,通和毓承資本在2017年5月由通和資本和毓承資本合併而成,前者由在中美兩地生命科學領域超過20年行業經驗的陳連勇博士創建,後者由原藥明康德風險投資部門獨立而來。
  • 打破眼科療法的侵入性弊端,「 Eyevensys」開發新型眼科重疾藥物
    眼科行業正處於高成長階段,一二級市場正共同關注。36氪正聚焦眼科行業,陪伴行業成長,尋找更有潛力的企業。 今天要介紹的是眼科企業是「Eyevensys」,這是一家眼科生物技術公司,開發了一種治療眼科重疾的新方法——非病毒基因療法,該療法適用於視網膜病變及其他眼科重大疾病。
  • 關於愛爾眼科的雪球訪談整理
    $愛爾眼科(SZ300015)$@白果閒人:一、請問:愛爾眼科屬於輕資產還是重資產公司? 二、這次公司增發價27.78元,對於昨日收盤價溢價50%多,是否太低,對老股東利益是否有壎害? 三、未來10年以內愛爾出現大的風險點最有可能在哪些方面?
  • 歐康維視7月10日港股上市:加碼眼科藥物研發,尚未實現盈利
    淨虧損由2018年的2.09億元增加至2019年13.25億元。本次籌資用途,公司擬將股份發售所得款項淨額用於以下用途:約30%用於核心產品OT401;約50.00%用於其他候選藥物;約10%用於收購蘇州製造設施;約10%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用途。
  • 紐福斯完成1.3億元A輪融資,助推眼科基因治療藥物產業化
    投資界(ID:pedaily2012)4月8日消息,武漢紐福斯生物宣布完成1.3億元A輪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復星星未來資本領投,北極光創投跟投。2018年紐福斯獲得天使輪融資,由華大旗下奇蹟之光領投,薄荷天使基金及北極光創投跟投。
  • 香港希瑪眼科醫院入駐珠海帶來眼科新服務
    香港希瑪眼科集團第五屆眼科精準醫療國際會議在珠海舉辦。 陸紹龍 攝中新網珠海12月22日電(記者 鄧媛雯)22日,由香港眼科專家林順潮教授創辦的眼科品牌,香港希瑪眼科集團旗下的珠海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正式開業。
  • [HK]李氏大藥廠:自願性公布 - 有關一項婦科研究性藥品的最新情況
    [HK]李氏大藥廠:自願性公布 - 有關一項婦科研究性藥品的最新情況 時間:2021年01月15日 20:41:12&nbsp中財網 原標題:李氏大藥廠:自願性公布 - 有關一項婦科研究性藥品的最新情況
  • 【關注】眼科用藥市場突破百億!NSAID藥物快速增長,三大品種領軍
    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眼科用藥銷售額超過100億元,同比增長16.62%,近三年市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其中,NSAID眼科藥物快速增長。 眼科用藥市場突破百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