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葡萄酒裡的文化共情

2020-12-22 閃電新聞

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中圈塘村村民喜迎葡萄豐收

寧夏吳忠紅寺堡酒莊負責人正在查看酒罐

位於寧夏吳忠市羅山腳下的葡萄酒莊

當陌生的高腳杯輕輕相觸,葡萄酒進入口腔,因單寧刺激產生的收斂和乾澀隨之而來。交流暢談中,舉杯者在心理和情感上漸行漸近。正如法國釀酒大師讓-克洛德·貝魯埃所說:「葡萄酒是友誼的使者,它使人們熱情而融洽地相處。享受美酒,就是感受它背後的文化情懷。」

近年來,隨著世界葡萄酒消費的不斷增長和葡萄酒知識的普及,「葡萄酒文化」逐漸成為國內外領域專家學者關注的焦點。產區和風土是影響葡萄酒品質的地理因素,文化則是辨識葡萄酒風格的人文標籤。讓-克洛德·貝魯埃認為,葡萄酒會根據自己的年份和類型,講述有關它的家鄉和葡萄的故事。

在寧夏賀蘭山東麓國際葡萄酒博物館的喬治亞館,1:1原樣複製的喬治亞傳統釀酒車間,真實地還原了喬治亞葡萄酒的傳統釀造工藝。20世紀60年代,對喬治亞出土的10粒葡萄籽進行考古研究發現,這是距今7000至8000年前人工栽培的葡萄,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品種,喬治亞由此被認為是世界葡萄酒的起源。至今,喬治亞的許多地方仍使用傳統工藝釀造葡萄酒,其風味與歐洲工藝釀造的葡萄酒大不相同。

穿越時空,葡萄酒在世界的東方以另一種方式被創造。在博物館的河南賈湖遺址館,用賀蘭山東麓的葡萄藤條編織而成的草棚,形象化展示了當時賈湖遺址的挖掘現場。賈湖遺址是中國新石器時代前期的重要遺址,距今約9000至7500年。本世紀初,中美兩國科學家在賈湖陶器皿碎片上發現了含有酒石酸成分的沉澱物和野生葡萄籽粒,將世界葡萄酒的起源向前推了約1000年。

葡萄酒發展的時間軸上,年輕的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被業界人士稱為「中國葡萄酒的未來」。這裡擁有業界公認的「黃金緯度」、地勢均衡的「黃金海拔」,黃河水的哺育、賀蘭山的呵護、光熱風的塑造,造就了葡萄酒「甘潤平衡」「香氣馥鬱」的獨有品質和典雅大氣的東方風格。

葡萄酒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不同葡萄酒的獨特風味為葡萄酒文化博採眾長、兼收並蓄提供了空間。以葡萄酒為媒,法國和寧夏有了更深度的交流。寧夏葡萄種植、酒莊管理、葡萄酒釀造工藝等方面許多經驗都來自法國,近年來一批法國葡萄酒專家深耕寧夏賀蘭山東麓,成為促進中法葡萄酒文化交流合作的大使。位於寧夏銀川市閩寧鎮的中法葡萄酒教育學院,短短兩年多已培養出600多名優秀學生,該學院已成為傳播葡萄酒文化、培養葡萄酒人才的重要平臺。

「葡萄酒文化與茶文化有著相通之處,那就是『時間』,生產葡萄酒和孕育一款茶的時間都是漫長的、充滿感性的,都需要耐心和信心。」中法文化藝術研究中心副理事長、中法文化論壇副主席佳玥在釀酒與制茶之間找到共鳴點。

世界美酒、和而不同,各表其美、美美與共。無論葡萄被種植在世界哪個角落、以什麼樣的工藝進行釀造,都是人類文明共同創造的成果。正是因為有了文化的滋養、文化的傳承、文化的賡續,葡萄酒才成為情感的紐帶和文化的使者。

(本報記者 張文攀)(本組照片均由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園區管委會提供)

相關焦點

  • 趙薇《中餐廳》給客人倒紅酒講究多,一杯葡萄酒裡到底有多少故事
    一、葡萄酒裡講究多第二季《中餐廳》 趙薇當店長時,節目組在法國開店,科爾馬市的市長光臨中餐廳,對於這次重要人物的突然來訪,趙薇在鏡頭前表現得落落大方,贏得了網友點讚。這本《流浪的葡萄樹:葡萄酒裡的歐洲史》是一部關於歐洲葡萄酒文化的遊記作品,它記錄了尼娜 • 卡普蘭從英國出發,前往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在當代葡萄園、酒莊以及古代遺蹟之中暢遊,探尋葡萄酒歷史與文化脈絡的故事,自出版之後,《流浪的葡萄樹:葡萄酒裡的歐洲史》廣受市場好評,於2018年獲得路易·侯德國際葡萄酒圖書獎,2019年獲得福南&梅森年度酒類圖書獎,被稱為一部「歐洲葡萄酒文化寶典」。
  • 液體黃金一棵葡萄樹釀一杯美酒的,伊甘堡酒莊甜葡萄酒
    對於葡萄酒的逐步深入地體驗、了解、交流、品嘗,和對當地文化歷史的認知,在東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讓我也逐漸找到了自我的認知方向,給人以啟迪。此後酒莊在Sauvage家族手中逐漸壯大,其中,特別是被稱為「伊甘女士」的弗朗索瓦·約瑟芬,她在法國大革命期間,保住了家族的酒莊,而且,把莊園葡萄酒產業變得更大。1855年,伊甘堡被評為索甸地區的超一級酒莊,各國名人爭相購買伊甘堡甜酒。伊甘堡的甜葡萄酒,可以說是法國甜酒裡的典型代表獨樹一幟,作為索甸地區超一級酒莊,它的製作精良,仔細嚴謹都被外人稱道。
  • 小康路上的農科印記 | 一杯葡萄酒裡的「楊凌智慧」
    小康路上的農科印記 | 一杯葡萄酒裡的「楊凌智慧」 2020-07-01 1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入秋後的愜意,是一杯義大利葡萄酒配電影
    就算是身處南方城市,也迎來了一絲絲涼意,不禁讓人感嘆:秋天真的來了!有人說秋天是一年四季裡最舒服的季節,走在落英繽紛的大街小巷裡,午後的陽光讓人舒服得想要伸個懶腰。回想起曾經走過的地方,若說秋日裡風景最美的城鎮,義大利一定是其中之一。
  • 《流浪的葡萄樹》:一部歐洲葡萄酒文化寶典
    世間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人生第一杯葡萄酒和第一個吻。——作家馬蒂·魯賓在古代,酒是怎麼被發明出來的呢?據傳,有一次,杜康偶然把剩飯放在了空心的桑樹裡,經過了數日的發酵後,散發出陣陣芳香,還流出一種液體。在我國最有代表性的酒應該說是白酒了,而西方最有代表性的酒應該是葡萄酒。葡萄酒其實在西漢時期就傳入我國了,唐代詩人王翰的詩裡也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詩句。而作為西方酒類的重要代表,葡萄酒的起源、發展也是歷史悠久、歷經滄桑。
  • 葡萄美酒夜光杯——葡萄酒不僅僅是舶來品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這是一首邊地徵戍之詩,平日裡將士們難得一回醉,難得有這樣一次歡聚,詩人王翰用飽滿的熱情,謳歌了將士們的壯志豪情。詩詞中的葡萄美酒,是西域特產,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來,葡萄美酒不是中原之物,這也反應出邊關將士們的生活。
  • 蓬萊仙境.逃牛嶺酒莊-精品葡萄酒文化與度假生活方式的葡萄酒莊園
    其中,逃牛嶺酒莊,為旅人提供靈魂的休憩之所,從一杯葡萄酒開始,重新找到屬於簡單日常的無限幸福。逃牛嶺酒莊-Runaway Cow Winery Retreat逃牛嶺酒莊坐落山東省蓬萊市大辛店鎮木蘭溝村丘山腳下,酒莊也是別具一格,主體建築猶如兩個巨型醒酒器,更像一對豪氣沖天的牛角聳立在丘山之間。
  • 喝葡萄酒為什麼要搖杯,這是我見過最全的回答!
    當你學會搖杯之後,下次再喝一杯飲料時,不管飲料是什麼類型的,都想用手搖一搖。1. 為什麼搖杯當我們拿到一杯葡萄酒後,首先要看這杯酒的澄清度、顏色和顏色的深淺以及掛杯情況等,通過外觀上的分析獲得部分信息。接下來就是聞香和品酒,在此階段,有時需要搖一搖杯子,搖杯主要有幾個目的。
  • 喬治亞葡萄酒 世界葡萄酒始祖
    在眾多葡萄品種中,用於釀造葡萄酒的葡萄品種最有名的有薩佩拉維(Saperavi)、卡斯泰利(Rkatsiteli,在中國叫白羽)、姆茨瓦涅-卡胡裡(Mtsvane kakhuri)等。毋庸置疑,每一款優秀的葡萄酒背後都有更多優秀的葡萄品種。
  • 葡萄美酒夜光杯:「胡漢」的民族融合,都在大唐的一杯酒裡
    唐朝的國風和往朝不同,他們善於接納「外人」,不排斥、不擠兌外來文化。李世民說:「自古皆貴華夏而輕夷狄,朕愛之如一」,這是一種文化高度自信的表現,。唐朝開明的國風,讓越來越多的"胡人"們,牽著駱駝,騎著馬,來到繁華的長安。外來文化的湧入,受到了唐人們熱情的歡迎,「胡風」和漢唐的本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唐朝 獨有的特色氣象。
  • 葡萄酒的傳播歷史是風土與文化,還是資本?還是值得我們探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人爭戰幾人回。《涼州詞》唐代詩人王翰寫的,以葡萄美酒開始。試想一下,葡萄酒因其釀造技藝和西域特有的風土人情而具有獨特的風味。《流浪的葡萄樹----一部葡萄酒文化史》作者尼娜.卡普蘭,有著豐富的葡萄酒知識,這在很大程度上受其父親的影響。在她的書中,她以遊記的形式向我們展示了歐洲各大葡萄酒產區的風土人情和釀造技藝。在工業產品大規模生產的今天,葡萄酒是少數不能大規模生產的產品之一。
  • 當葡萄酒化作音符,融進歌聲裡……
    真正好的歌手一定要經過酒的滋潤,好聽的聲音不是從嗓子眼兒裡出來的,它來自於靈魂,應該是自由而無所禁忌的。而真正好的酒,是裝在瓶子裡的歌聲,是被禁錮的喜樂哀愁,一旦解開了束縛,它就會以無比曼妙的身姿誘惑你,打動你。當你喜愛的葡萄酒化作愛情、理想、歡樂、憂傷等等,融進音符裡,這歌聲對你的誘惑會不會加倍?
  • 葡萄酒品鑑與實用禮儀
    喝葡萄酒是一件優雅、有情調的事,除了講究品鑑方法之外,各種禮儀也是葡萄酒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掌握並遵循這些品鑑方法與禮儀,品鑑會或社交場合的氛圍才會更加自然融洽。品酒不是簡單的喝酒,品酒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葡萄酒的特點,提高自我鑑賞能力。品酒是一門學問,建立在對葡萄酒基礎知識的了解之上,其中包括葡萄品種、產區、葡萄採摘年份、酒莊,還有釀造工藝等等。在品鑑葡萄酒時,如果能藉助這些已知信息以及品鑑經驗,你會更輕鬆地品嘗出葡萄酒的味道。
  • 飲一杯葡萄酒,品千年發展史
    >e 走進真正的葡萄酒世界,發現葡萄酒的顏色其實很多變,葡萄酒的顏色受到所使用釀酒的葡萄品種和釀製手法的影響,而產生不同的結果,除了我們常見到的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更有粉紅色、黃色等。
  • 法國葡萄酒文化:酒杯與酒的類型
    法國的葡萄酒文化是伴隨著法國的歷史與文明成長和發展起來的。葡萄酒文化已滲透進法國人的宗教、政治、文化、藝術及生活的各個層面,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作為世界政治、經濟與文化大國,法國葡萄酒文化也影響著全世界人的生活方式與文化情趣。
  • 七範兒·酒葡萄酒體驗空間落地北京大興大悅春風裡
    七範兒·酒葡萄酒體驗空間落地北京大興大悅春風裡來源:聯商網2020-12-25 17:3012月25日,七範兒·酒葡萄酒體驗空間落地北京大興大悅春風裡B1層,這裡有高性價比的葡萄酒商品、全感官的體驗,還有極具親和力的環境和侍酒師服務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為何說葡萄酒是人類歷史見證者
    16世紀,隨著西方的對外擴張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文化開始向世界傳播。到了19世紀,在日本、美國、南非、紐西蘭等國已經開始了葡萄的種植和釀造。葡萄酒東方史雖然葡萄酒在西方世界得到發展,但不代表它在東方就沒有故事。在我國,也有大量的野生葡萄的存在,國古籍中有記載,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也會採集野葡萄食用。
  • 品酒入門——從葡萄酒的新鮮度和質感說起
    在品嘗葡萄酒時強調新鮮度已成為最近的趨勢,歐洲釀酒商尤其看重葡萄酒的這一品質 描述葡萄酒的新鮮度可不是稱一下葡萄酒裡酒石酸的克數或者測pH值這麼簡單。
  • 一杯西班牙蒼蠅隱藏的情與欲
    <葡萄酒的秘密全在時間裡> 雲中漫步 田園中的人們把收割下的葡萄丟進巨大的木盆裡,然後用腳來踩踏以釀造香醇的葡萄酒,在歡快的節奏中,四下飛濺的葡萄汁液一定也沾染了戀人之間的甜蜜。戀人之間那些情愫漸起的時刻,也都藏在了酒後微醺的狀態之中,葡萄酒的秘密都在時間裡,葡萄酒發酵的同時,戀人的感情也在發酵,酒好似愛情的催化劑,不溫不火的暈染著戀人緋紅的面頰。電影中,酒作為一種催化劑,催化了劇情的發展,催化了男女主角感情的升溫。
  • 法國葡萄酒的崢嶸歲月
    我想,跳入你腦海還就有烘託浪漫氣氛的「紅色液體」葡萄酒。葡萄酒和法式大餐和艾菲爾鐵塔一樣,是法國文化和法國在世界範圍內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公元前600年,中原大地正處於百家爭鳴的春秋時代,但是在遙遠的西方,希臘人來到法國馬賽地區,帶來了葡萄樹和葡萄的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