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老兵逐漸失憶仍惦記重慶老家,70年後終圓尋親夢

2021-02-13 頭條尋人

1949年,蕭運騫(原名蕭家福)隨部隊從大陸遠赴臺灣,這一走,就將近70年。如今,蕭運騫已經走進人生的暮年,逐漸喪失了年輕時的記憶,甚至連自己到底多少歲都無法確定,但他仍然惦記著,想要找到重慶老家的親人。

「父親獨自養大我們5個孩子,我是家裡最小的女兒,覺得父親孤獨一生,希望能幫他找到家鄉親屬,圓他心裡最深處的夢想。」蕭運騫的女兒蕭慧蓉見父親年事已高,依舊心繫著尋找失散多年的親人,決心要幫父親實現心願,於是向今日頭條兩岸尋親項目求助。

為了幫助蕭爺爺完成夙願,5月3日,頭條尋人發布了尋親消息《11歲離家,獨自養大5兒女,臺灣87歲老兵尋找家鄉親人》,並將該信息推薦給重慶的今日頭條用戶。同時,頭條尋人與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合作,在當地展開地毯式查找。最新消息是,在重慶巴南區界石鎮順利找到了蕭爺爺的親戚。

頭條尋人將尋親信息彈窗至重慶,幫助赴臺老兵蕭運騫(圖右)圓了尋親夢

在蕭老的記憶中,他自幼在重慶生活,搬過很多次家,從小父親和爺爺會帶著他沿著長江趕集賣鞋帶之類的小物件,後來他們一家人落腳於巴南魚洞鎮仁厚鄉南岸,疑似現今重慶市巴南區魚洞鎮一帶。

在蕭運騫十多歲的時候,由於聽聞當地招兵,他趕緊躲在山上避風頭,不料在山上碰到部隊抓壯丁,由此開始顛沛流離的軍旅生涯。離家時,他最小的弟弟剛剛3歲。


年輕時的蕭運騫

去到臺灣後,蕭運騫跟大多數老兵一樣,住在眷村,生活艱辛,快40歲才結婚。因為貧窮,妻子離開了這個家,蕭運騫為了撫養5個兒女,做過清潔工,做過鋼鐵廠工人,直到76歲(2003年),腿被工廠的鋼鐵打斷才停止工作。女兒蕭慧蓉坦言,「這些年,爸爸都沒有回過重慶,一是與親人失去了聯繫,二是生活確實很艱難。」

30年前的信件

蕭爺爺心心念念著他的家鄉親人,而實際上,重慶的家人一直沒有放棄尋找。

據了解,蕭運騫在老家有四個弟弟妹妹,蕭邦華是蕭運騫大弟弟的兒子,也就是蕭運騫的侄子,他描述,「當時(1988年)兩岸剛剛開放交流,我們也很想知道大伯在臺灣的消息。恰好我三姑婆的女婿從臺灣回鄉,他當年也在1949年去了臺灣。我們委託他在臺灣幫忙打聽大伯的消息。他回去後,通過報紙打了個廣告,聯繫上了大伯。」

1988年時的蕭慧蓉才5歲,據她回憶,當初父親蕭運騫接到重慶親屬寄來的信,那是他在離開大陸快40年後,第一次得到家裡的消息。她清楚記得父親看過信後痛哭一場,「父親是軍人,性格堅毅,但那封信一下就擊中了他的軟肋,那幾天他只要一看信就哭。」蕭慧蓉透露,當時媽媽非常反對父親回重慶來核實,所以父親沒有與重慶這邊再聯繫。

這是一次很不成功的聯繫。重慶的蕭家兄妹給蕭運騫寫了一封信,蕭運騫也回了一封信,說明自己無法回來,還附上了一張在臺灣的全家福。但之後蕭運騫就音信杳無。這一耽擱,就又是三十年。三十年光陰荏苒,家裡人去世的去世,搬家的搬家,雙方都失去了對方的聯繫方式。


30年前,蕭運騫寄回重慶的信件和臺灣全家福照片

「他還活著?」

頭條尋人替蕭爺爺發布尋親消息後,第一時間委託重慶晚報的記者走訪當地尋找相關線索,經過幾番努力,終於傳來了好消息。

記者通過熱心村民的幫助,先是找到了劉榮勇老人。他的父親與蕭運騫的母親是親姐弟,但劉榮勇只有70歲不到,蕭運騫離開大陸時他還沒出生。劉榮勇一聽記者打聽「蕭姓被抓壯丁去臺灣的人」,很驚訝:「他還活著?」他已經記不起老兵叫什麼名字,但當他說出蕭邦華和他父親蕭家祿的名字時,已經說明一切。因為蕭運騫的大陸原名蕭家福是「家」字輩,其子女是「邦」字輩,跟蕭家祿和蕭邦華的名字完全對得上。他告訴記者,蕭邦華曾經跟他說過,自己有個大伯在臺灣,80年代曾經通過信,後來又斷了聯繫。

蕭家的祖墳就在代家坡上。圖片來源:重慶晚報

隨後,記者在巴南區界石鎮找到了50多歲的蕭邦華,當聽說臺灣的大伯來尋親,他有些激動。直到記者找到蕭邦華,蕭慧蓉還不能完全確定找到的是不是自己的親屬。不過當蕭邦華聯繫幾個弟妹,將幾個叔叔嬢嬢的照片通過記者傳給蕭慧蓉時,蕭慧蓉說:「跟我父親長得好像!」最終,重慶親戚傳來一張30年前臺灣寄過來的全家福,蕭慧蓉一眼就認出了照片上的自己。

蕭運騫的侄子蕭邦華。圖片來源:重慶晚報

遺憾的是,蕭邦華告訴記者,自己的父親以及幾個叔叔嬢嬢,也就是蕭家福的弟弟妹妹已經全部過世了。得知父親的弟弟妹妹都已經離世,蕭慧蓉忍不住悲從中來:「找得太晚了,太晚了,我怎麼跟父親開口啊!」所有的顛沛流離,最終都將由大江走向大海,蕭慧蓉動容地說,「希望兩岸,再不要出現這樣的生死離別。」

這是頭條尋人成立兩岸尋親項目以來,成功找到的第35個案例。本次兩岸尋親信息由頭條尋人聯合上遊新聞、重慶晚報共同發布尋找。如果您家裡也有親人失散在臺灣,或者您身在臺灣,想幫助臺灣的老兵尋找大陸親人,可以發郵件給我們(xunren@toutiao.com),也可通過頭條尋人的臉書粉絲專頁(名稱:頭條尋人)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離鄉70年 85歲的江蘇籍臺灣老兵終於找到老家親人
    1月9日,今日頭條公益尋人替85歲的赴臺老兵金貴發發布《線索徵集|臺灣85歲老兵江蘇尋親,盼有生之年還能見到故鄉親人》消息,引發強烈反響,並獲得當地臺辦和志願者組織的關注
  • 【兩岸尋親手記】爺爺終於可以回家了
    自湖南省龍越和平公益發展中心註冊成立截止2017年9月6日【尋找戰爭失蹤者】項目已經幫助39例尋親家庭找到了親人並協助完成了親人團聚或骨灰葉落歸根部分尋親案例:《臺灣老兵劉興德闊別大陸67載,終圓養老夢》《江蘇籍臺灣老兵王世訓離家70年,今天終於回家了
  • 慢新聞 | 臺灣老兵尋親七十年 找到時重慶四個弟妹均已過世
    只有找到老家,父親才有來處,只有找到老家,我們才知道方向。蕭慧蓉有時候在懷疑,這次尋親是不是太晚了一點。蕭邦華是蕭家福大弟弟的兒子,也就是蕭家福的侄子,蕭家福在重慶有四個弟弟妹妹。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日前找到蕭邦華的時候,他剛剛從工廠下班。在巴南區界石鎮的公租房裡,他向記者談起三十年前的那場尋親。「當時(1988年)兩岸剛剛開放交流,我們也很想知道大伯在臺灣的消息。恰好我三姑婆的女婿從臺灣回來,他在1949年去了臺灣。
  • 臺灣老兵72年後回家祭祖 對重慶親人說:你們都是我的恩人
    1946年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還都南京。蕭家福這位帥氣的19歲青年,唱著「風雲起 山河動」的陸軍軍歌,隨部隊在朝天門登船。蕭家福的顛沛流離,就從1946年的朝天門開始——上了船,就是一生。他以為這是一次普通的離家。他回家跟父母告別,握著只有3歲的幼弟的手——70多年後,他衰老的記憶中,只記得有這一個弟弟。
  • 【兩岸尋親手記】這次,我的赴臺曾祖父真的要回家了!
    從2015年開始算起,到2017年1月24日,這歷時近兩年的尋親路,有歡笑,也有坎坷。在我看來,不管前方的路是多麼的崎嶇,不放棄,堅持下去,同樣,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好消息終有一天會到來的!自湖南省龍越和平公益發展中心註冊成立截止2017年8月31日【尋找戰爭失蹤者】項目已經幫助35例尋親家庭找到了親人並協助完成了親人團聚或骨灰葉落歸根部分尋親案例:《臺灣老兵劉興德闊別大陸67載,終圓養老夢》《江蘇籍臺灣老兵王世訓離家70年,今天終於回家了
  • 臺灣90歲女軍官湖南尋親:老家烏鴉廟的親戚找到了!
    5月7日,今日頭條公益尋人聯合紅網發布《90歲臺灣女軍官尋親:17歲從軍從中尉退伍,老家在湖南邵陽烏鴉廟》消息,引發強烈反響。
  • 離家70載的臺灣老兵回家了,跪在父親墳前痛哭:兒子不孝回來晚了
    90歲的臺灣老兵張萬龍得了老年痴呆,記憶力在慢慢消退,老人清醒時不止一次提起想回河北唐山老家。可是他對家的線索僅存軍籍登記表上一個保甲制的地址,而且經歷44年前的一場大地震,不知道還能不能找回那個零星印象的家。1943年,年僅13歲的張萬龍便參軍入伍,隨著部隊一路南遷,與家人失去了聯繫,1949年從上海搭船前往臺灣,整整70年再也沒有回過祖國大陸。
  • 76年思鄉情,87歲臺灣老兵尋親巴南!據說,親人就在龍洲灣...
    △重慶籍赴臺老兵蕭運騫越靠近人生終點,越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今年已經87歲的蕭運騫,想在重慶巴南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根」。在蕭運騫的記憶中,他自幼在重慶生活,搬過很多次家,從小父親和爺爺會帶著他沿著長江趕集賣鞋或鞋帶,最後他們一家人的落腳處位於巴南魚洞鎮仁厚鄉南岸,當地人習慣稱為「南岸」。
  • 【等了77年的團聚】97歲臺灣老兵今日回到合江老家
    今日上午11點20分左右,97歲的臺灣老兵胡定遠,時隔77年後,回到了自己的合江老家。
  • 高山常青,澗水常藍,江西籍老兵與臺灣原住民超越血緣的親情往事
    就如這首歌一樣,幾十年來,臺灣社會在本省與外省、原住民與漢族同胞的融合之下,社會變得更加多元。江西籍赴臺老兵成義一家,就是這麼一個外省人與臺灣原住民家庭結合的溫暖縮影。成義,1916年出生,祖籍江西省大餘縣。成義兄弟姐妹共五人,其排行第三。原本在家鄉過著平靜生活的成義,因為戰亂時期遇到軍隊抓壯丁而被帶往臺灣,從此與老家親人分散在海峽兩岸。
  • 落葉歸根|老兵在臺灣孤身離世23年,湖南親人要接他回家
    來自湖南的彭榮楚在6月26日向今日頭條兩岸尋親項目求助,希望可以找到1940年代赴臺叔公彭宗勳的下落。如果叔公還健在,他想接叔公回家鄉與家人團聚;如已離世,他希望可以讓叔公落葉歸根,魂歸故裡。今日頭條在接到消息後便發出《「想把叔公接回來」,曾通信八年,湖南孝子代爺爺臺灣尋親》的尋親啟事,並在臺灣熱心志願者的大力協助下,找到了彭宗勳在臺灣的消息。
  • 99歲臺灣老兵,撫州找到親人!海峽再綿長,擋不住回家路…(附視頻)
    10月23日傍晚6點32分,一位99歲臺灣老兵通過尋回失聯的家鄉親人,時隔29年,老兵名叫陳竹生,出生於1919年,老家在江西省臨川縣南關村牛角灣(今江西省撫州高新區南關村牛角灣),父親陳普喜,母親傅氏,陳竹生是家中的老二。
  • 97歲的臺灣胡姓老兵今天回到四川合江老家(2017.04.20)
    今日上午11點20分左右,97歲的臺灣老兵胡定遠,時隔77年後,回到了自己的合江老家。
  • 為安厝在臺灣桃園楊梅的3位老兵尋找家人
    近期,機構收到來自臺灣曾女士的尋親信息,是幫助三位在臺老兵尋找大陸的親人,遺憾的是三位老兵已經去世留下的只是一壇骨灰。
  • 70歲!7年!臺灣老人福大求學 終圓「博士夢」
    相信不久,我們這群在臺灣的博士生就可以一起重返校園,與老師同學們相聚了。」「是的,希望『小三通』早日恢復,期待著參加你的博士學位授予典禮。」5月31日,70歲的臺灣老人蘇金淼給他的福州大學導師朱祖平發去了一條問候微信,立即得到了朱祖平的回覆。 今年春節前夕,在福州大學怡山校區內,70歲的蘇金淼信心滿滿地完成了博士論文答辯,終圓自己的博士夢。
  • 緊急尋親!新寧赴臺老兵孤獨離世,現急尋親人!請大家幫幫忙!
    從2003年開始,臺灣高雄市左營區祥和裡的劉德文裡長往返臺灣大陸數百次,把近兩百位在臺灣去世的老兵骨灰帶回大陸安葬。15年來,他的足跡遍及20多個省市區。其中,以「湘軍」聞名的三湘大地,當年就有不少湖南籍子弟去往臺灣。劉德文也不時接到湖南親屬的求助,尋找當年來臺老兵的安葬地,並把他們的骨灰送回家鄉,幫長者落葉歸根。
  • 97歲臺灣老兵回四川省親:77年鄉音不改 想吃臘肉
    在酒店,抗戰老兵胡定遠對著鏡子認真地敬了一個禮  世紀省親  昨晚9時,從臺北飛往成都的四川航空公司3U8978航班穩穩地降落在雙流機場停機坪,時隔77年後,97歲臺灣抗戰老兵胡定遠終於重新踏上四川故土。
  • 西瓜視頻聯合湖南電視臺推出公益節目《尋親記》
    吉翔   中新網8月1日電 近日,西瓜視頻聯合今日頭條、湖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出品了一檔尋親紀實節目《尋親記》,探索融媒體環境下,優質內容的打造之道。
  • 北回歸線上的張家口籍臺灣老兵,懇請大家幫忙尋找親屬!!!
    在臺灣,有一位張家口籍老兵,去過臺灣旅遊的人都應該見過他。在臺灣所有跟隨老蔣過去的軍人,老了以後都有特殊待遇,就像咱們這邊的離休待遇一樣,他們叫「榮民」。1950年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作戰時不幸被俘。1954年,老蔣通過美國,把一大批被俘的志願軍要到了臺灣,大約一萬五千人左右,宋爺爺就是其中的一個。老蔣一直就憋著一口氣要反攻大陸,所以他要這些戰俘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因為臺灣缺少勞動力,用這些年輕的戰俘做苦力搞建設很現成,再一個就是他想利用這些年輕人的思鄉情緒做為他反攻大陸的主力軍,一舉兩得。
  • 寧波籍在臺老兵尋親,最高可繼承200萬!!!
    這幾天,一個由浙江省臺灣同胞接待服務中心負責牽頭的「尋親」計劃。半個多世紀前,有數十萬的老兵漂洋過海去了臺灣,與親人隔海守望,至死都沒能回到故鄉的土地。 這樣的老兵,在浙江今年又有287位「尋親」名單出爐,其中寧波市8位、鄞州區10位、餘姚2位、象山縣3位。 這23個臺灣老兵,都是這幾年先後去世,至死都沒盼來親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