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和社會進行了一場大考。中國的抗疫表現在全球範圍內堪稱一枝獨秀,這也反映到了股票市場上。據統計,截至10月31日,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今年來漲幅超20%,可謂領先全球。
12月9日,國際資管機構安本標準投資管理髮布了2021年市場展望觀點。在安本標準投資管理中國股票投資主管姚鴻耀看來,儘管今年A股表現不俗,不過從目前來看估值仍然不算貴,今年一些漲幅較多的行業中長期還有增長空間。
安本標準投資管理亞太區多元資產解決方案投資總監羅勳則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的態勢將保持不變。在這一前提下,即使短期內經濟無法回到疫情發生前的水平,投資者還是可以對2021年的企業估值和獲利增長保持信心。預期2021年全球風險性資產將依舊維持震蕩走高的格局。
新能源板塊異軍突起
據統計,截至10月31日,成分股由滬深A股組成的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今年漲幅超20%。同期,標普500指數、MSCI新興市場指數今年來的漲幅都不超過5%,而MSCI歐洲指數累計下跌超10%。
今年7月上旬,A股市場曾經歷了一輪短暫的「快牛」,當時姚鴻耀表示,A股市場在經歷一輪強勁上漲後或將出現調整,但仍長期看好A股市場的投資機會。
12月9日,姚鴻耀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儘管今年A股表現不俗,不過從目前來看估值仍然不算貴。
據統計,截至今年11月中旬,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2020年市盈率的估算值為18.6倍。相比之下,MSCI世界、MSCI新興市場指數2020年市盈率的估算值分別為24倍、18.5倍。
另外,截至今年11月中旬,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2021年市盈率的估算值為15.7倍。相比之下,MSCI世界、MSCI新興市場指數2021年市盈率的估算值分別為19.5倍、14倍。
而從市淨率來看,截至今年10月末,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的市淨率水平則略高於近10年的平均值。
今年下半年以來,A股市場新能源板塊的表現可謂異軍突起,超出不少投資者預期。姚鴻耀認為,雖然以新能源為代表的板塊今年的漲幅較多,但從中長期看,這些行業還有增長空間。
另外,從宏觀層面來看,姚鴻耀指出,相比今年西方國家普遍採用的大量「放水」的貨幣政策,中國今年來實施的貨幣政策仍然比較保守。這意味著,未來如果需要,中國還有空間推出更多的政策措施。
外資持續流入A股可期
羅勳則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的態勢將保持不變,只是在疫情反覆的情況下,寬鬆和緊縮將會交替循環,整體來看「溫和增長」會是2021年經濟景氣度的最佳批註。疫苗研發的消息、央行的貨幣政策仍將支撐全球經濟邁向增長的軌道。此外,在經濟復甦的前提下,即使短期內經濟無法回到疫情發生前的水平,投資者還是可以對2021年的企業估值和獲利增長保持信心。預期2021年全球風險性資產將依舊維持震蕩走高的格局。
過去幾年源源不斷湧入的外資被視作A股市場的一大「活水」。儘管今年全球經濟面臨挑戰,不過外資仍然繼續加持A股。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目前,今年來北向資金淨流入A股1807億元。
不過,從目前來看,2021年各大國際指數暫無對A股的擴容計劃。MSCI、富時羅素、標普道瓊三大國際指數供應商或在一段時間後再啟動後續納入進程。因此,有分析認為,2021年「制度開放」紅利下外資被動流入A股的增量有限。
對此,姚鴻耀認為,雖然短期內外資的動向難以判斷,但從中長期來看,外資不斷流入A股是可以預期的,因為相比中國經濟在全球的佔比,目前外資對中國股債的配置還遠遠不夠。
在姚鴻耀看來,由於A股公司的收益狀況保持良好,因此相對全球股票而言估值具有吸引力。羅勳向記者表示,雖然A股中諸如醫藥等行業的估值高於發達國家市場,不過A股醫藥等行業未來的增長預期也更為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