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顏悅色,是一種最好的修行

2020-12-24 壹談

身邊總有那麼一部分人,喜歡對人指指點點,拉高踩低。凡事都喜歡摻和一腳。遇到很多事情,總會鬧得大家不歡而散。

這種人無疑氣度不是很高,無法從平常心看待別人。

「不高估自己,不低估他人。」

欣賞別人是一種境界,善待別人是一種胸懷,理解別人是一種涵養。同事小劉曾經和我說過這樣一件事情,一位學歷不高的專科生和一位重本大學的學生同時在一家公司應聘,後面大學生被淘汰了。

原來是因為這位大學生認為自己上了幾年學,什麼都懂,也絲毫不尊重人,當面試官提問「你認為我們這個公司怎麼樣?」,那位大學生想都沒想就直接說了一大堆,都是在提高自己,踩低公司的話。

這位專科生雖然學歷上沒有什麼優勢,但為人實在,工作經驗豐富,又比較虛心請教,公司很快就留下了他。

出門在外,說話就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情商的表現,就像是犯錯,也不會有人為你的錯誤而買單。

衡量一個人的水平,並非只有單一的標準。為人處世,能夠讓自己舒服,也讓他人舒服,是一種能力。

如果只仗著自己的口舌之快,絲毫不顧及別人感受,最終結果也不會好到哪去。

「不知全貌,不予置評。」

他人的世界與自己也沒有什麼多大的關係,也沒有權力去評論,拿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別人的生活,就是錯誤的選擇。太把自己當回事,是一種悲劇。

前幾日在杭州的一個地鐵上,一位男子破口大罵一位女生,不給老人讓座,可當女孩讓座以後,男子又踢到了女生,還出言不遜。

為人處世,何必咄咄逼人。得饒人處且饒人,給他人三分薄面,給彼此留個臺階。

和顏悅色的人,不僅內心強大,還能夠為他人換位思考。

懂得換位思考的人,才能更加贏得他人的尊重。小美和小麗同時去商場看中了一件裙子,小麗特別喜歡,想買回家,但是因為小美也看中了,就沒有說出口。小美心裡想,我的衣櫃有一件款式差不多的衣服,也不是特別需要,小麗很喜歡這一件,就讓小麗買走吧。

小麗知道後,很感謝小美,能夠為她著想,兩人的友誼也因此加深了。遇到問題,先不用急著做決定,換位思考,看是否能想的一個兩全其美,不傷害他人,也不幹涉自己利益的事情。

這種狀態,才是最舒服的。

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看待問題,將心比心,自然看萬物都和顏悅色。你是什麼樣的人,看世界也是什麼樣的方式。

看別人不順眼,老是想著挑刺,嘲諷他人,大概也是因為自己的生活過得不太順心,才會把這種情緒遷怒於他人。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和處事原則,理解別人,尊重他人。

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已足夠。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歡迎下方留言分享,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最好的養生:對家人和顏悅色
    家人間最需要的是相互尊重,對家人說話要和顏悅色,就要用關懷鼓勵代替抱怨。只有家庭氛圍好,整個家庭中充滿愛,我們才能有一個好心情,身體才會好。家,是最好的一味藥材。愛,是最妙的一組藥方。最好的養生就是家人常伴,笑口常開。家,是最好的一味藥材。
  • 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和顏悅色(深度好文)
    和顏悅色待人,是人最大的教養。所以,在陌生人面前,和顏悅色,是最真實的教養,是懂禮。和顏悅色,是最深刻的教養,最美麗的浪漫。生活瑣屑,家長裡短,在一起生活久了,彼此之間分歧難免。愛,是解決分歧最好的答案。兩口子吵架,每次先生吵不過,就出去溜達,順便買菜回家做飯,妻子覺得他又好氣又好笑。
  • 真正的教養,是對家人和顏悅色
    真正的教養,是對家人和顏悅色 人生哲理 2020-05-03
  • 紅塵,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提起修行,總會讓人聯想到世外桃源、與世無爭的山林隱士,坐禪,吃齋,念經…… 其實,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廟裡,紅塵,才是人生最好的修行道場。郭子儀歷經唐朝的玄、肅、代、德四代皇帝,身居要職,但善始善終,就在於他懂得退讓的智慧。
  • 愛玉就是一種文化修行
    「玉文化」這個時下大家都在談論,又都有一種擺弄文化的樣子,究竟「玉文化」是什麼文化?文化又是什麼呢?渴望是因為缺失,那麼如何找到這個關於文化問題的答案呢?餘秋雨老師在他的《何為文化》一書中,用最誠懇最隆重的方式從四個部分回答了什麼是文化的問題:「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它通過積累和引導創建集體人格。」
  • 和顏悅色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反義詞有:橫眉怒目、殺氣騰騰、聲色俱厲,和顏悅色是褒義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狀語;含褒義,形容和善可親。和顏悅色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和顏悅色(hé yán yuè sè)成語釋義:顏:面容;悅色:高興的臉色。指溫和高興的臉色。
  • 活著,就是一種修行
    方丈接著說,人的意義就是要通過修行獲取智慧。等到了最高境界,有了大智慧,就變成了佛。所謂眾生皆可成佛。最後,方丈問:「你在紐約那邊,有沒有去聽過聖嚴法師講法?」我很慚愧,沒有。電影《非誠勿擾2》裡說,活著就是一種修行。人這一生,得也好,失也罷,你所得終究不是你所得,你所失也終究非你所失。生不帶來,四不帶去,就是這個意思。
  • 真正的愛,是一種靈魂寂寞的修行
    作者:胡楊映月在這個世界上,真正的愛,真正的愛上一個人,往往是一種與寂寞和煎熬在歲月時光裡的攜手同行。不是我們喜歡寂寞,更不是因為我們愛上了煎熬,而是因為真正的愛情往往都是一種「愛而不得」的結局,往往是一種不得不放手自己所愛的人二守著寂寞和孤獨過得一種日子。
  • 這樣的古詩詞,每讀一次都是一種修行
    02輸贏修行人生一局殘棋題畫明·蒼雪大師松下無人一局殘,空山松子落棋盤。神仙更有神仙著,畢竟輸贏下不完。人生如同一局殘棋,你爭我奪,世世相傳,輸贏二字卻永遠也沒有定論。04孤獨修行長風中飲下這杯愁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唐·李白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 有一種修行,叫做「不生氣」
    人生,有一種修行叫做「不生氣」。電視劇《武林外傳》裡,有句經典的臺詞:「世界如此美好,我卻如此暴躁,這樣不好,不好。」有一些人活得會很累,因為一些小事就動怒了自己的情緒,不僅影響了他人,也影響了自己。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容易讓人陷入一種生氣或憤怒的情緒中,有些事情甚至會讓人暴跳如雷。英國著名作家迪斯雷利曾說:「因為小事而生氣的人,生命是短促的。」隨意的生氣,危害那麼大,那麼為什麼還要去生氣呢?為一些小事生氣,實在是不值得啊。
  • 麥享會:學習,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
    很多人都面臨著這樣一種境況:不上不下的年紀,不上不下的愛情,不上不下的存款,不上不下的事業。 我想……只有學習 學習,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 ———————————————————————————————————————— 1、茨威格說:「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 婚姻是最好的修行,感情是最深的人性
    雖然感情關係說到底是社會關係,但這是一種可以超越血緣的高度親密關係,所以感情和婚姻關係中的每一個人,其實都是真實的,是毫無遮攔的。為什麼我們會說,婚姻是最好的修行,感情能夠看透最深的人性——無論是善惡好壞。
  • 《人生處處是修行》:逆境,是最好的老師
    如果你對這些問題充滿疑惑,不妨翻閱這本《人生處處是修行》,或許會有所收穫。作者鬼腳七是個電商奇才,曾就職於阿里,從基層做到了高管。之後,他從事自媒體工作,公眾號擁有百萬忠實粉絲。他曾短期出家,用八十一天託缽行走。如今,他遠離塵世喧囂,已在山間修行三年,法號行空。
  • 原來結婚也是一種修行
    」 → 點選「設為星標「我們每一人不可能都有出家的因緣,大都是居家修行,大可不必為結婚之事煩惱。有的怕結婚了會被生活所累從而耽誤了自己的修行,怕影響自己將來往生極樂世界。其實這種擔心大可不必,結婚生育後代也是正常的事情,也是一定的因緣。結婚我們也可好好修行,就看如何用心了。
  • 放棄只是一種形式,放下是一種修行
    生活中我們大部分所做到的只是放棄,放棄是一種形式,放下是一種修行。【管理情緒做倔強的小草】什麼是真正的放下?放下如果不能感到輕鬆,心裡還是沉甸甸的就不是真正的放下。真正的放下是面對那個自己曾經魂牽夢繞的人時,心裡沒有了起伏不定,在面對曾經讓自己耿耿於懷的事情時,內心變得平靜,坦然處之。真正的放下不是不去聯繫,不是不去思考,而是面對曾經的人和事已經不動心。
  • 成功人生為什麼要修行,修行三部曲
    人是一種自相矛盾的情緒化物種,人的一生中大多數的舉止都受控於情緒所左右。很多時候心裡頭明明就想去某件正事,而當下卻選擇做一些無關緊要的瑣事而荒廢了一天;而當做著某一件事的時候,心中卻想著別的事情,心猿意馬、悔吝不安無法專注當下所做的事情。
  • 佛教,道教,儒家的修行特點,什麼是修行,在哪裡修行?
    修行一詞,讓我們聯想到了很多玄幻小說中的高大上的情節,一個主角動不動就因緣際會加入到了一個門派裡學習某種特定的武功,然後又莫名其妙的各種狗血劇情,又要高資質,又要上好的根骨,說實話,這些玄幻小說,只要我看個開頭,就能猜到結尾,幾乎都已經成為了一個固定的模板,都是一個套路下來的,所以我現在幾乎不看。而且書中寫的也並非修行,只不過是作者的中二病罷了。那啥叫修行呢?
  • 一個人的情緒到了盡頭,便是沉默;沉默,是一種無言的修行
    情緒到時,只道沉默沉默是一種境界,是一種應對困難處事不驚的坦然和淡定,是一種無所畏懼的寧靜和自信。沉默,是一種包容一切的豁達和融和;沉默,是一種塵世無怨無悔的愛和恨;沉默,是一種相由心生的悲觀和離愁。讓我們留一份沉默給自己!
  • 說話是一種本能,閉嘴是一種修行,懂得做一個糊塗的聰明人
    說話是一種本能,但閉嘴則是一種修行,我們一生當中只用幾年的時間就已經學會了說話,但是學會說話卻並不代表懂得說話,而閉嘴則成為了人生當中的一場修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明星黃渤那樣擁有高情商,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是能言善道,絕大多數的普通人都不懂得在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樣的合適的話。
  • 拉麵是一種修行,一碗入魂;味千拉麵忘記了修行,更丟了魂
    在日本,一碗入魂,拉麵是一種修行。所以在日本最好的拉麵店可能只有一家店鋪,幾張桌子,只能一次容納幾個人。但是也會有很多連鎖品牌,在日本,全國經營的拉麵店早已超過2萬家,但是在中國內地開店的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