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陽故事·眾志成城|志願者陳正英——用鏡頭記錄疫情中的感動瞬間

2020-12-23 環京津網

祖國的山川美景、孩子的成長點滴、身邊的生活趣事……這是沒有疫情時,時常佔據陳正英攝像鏡頭的場景。疫情發生後,身處社區防疫志願服務一線的他,開始將鏡頭轉向戰「疫」當中的普通人、普通事,努力記錄著每一個感動瞬間。

半島記者 | 黃冬梅

今年42歲的陳正英,是河套街道潮海西社區人,在當地經營著一家通信工程公司。攝像機、相機、無人機、手機,陳正英可謂是裝備齊全。陳正英並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攝影攝像和視頻剪輯培訓,純粹因為喜歡,這麼多年就自己一直搗鼓著,但他卻樂此不疲。「不追求專業水準,用心記錄就好。」

純粹因為喜歡,這麼多年陳正英一直搗鼓著攝影,樂此不疲。

1月27日,陳正英加入進社區疫情防控志願者隊伍,身處「疫」線每天的所見所聞,讓他有太多感觸,也讓他情不自禁地拿起設備,去發現、去記錄。陳正英一般是晚上在社區防控卡點值守,白天的時候,他就帶著相機、支架、無人機這些「家當」去走街串巷,尋找適合的素材。但他說,更多有價值的一瞬間,是發生在值守工作中,因為來不及取用專業設備,他通常是用手機拍。

2月14日晚8點,城陽下起了小雨,陳正英照常和社區工作人員在卡點值守。潮海西社區屬於農村社區,社區大門沒有安裝車輛自動識別機,一條麻繩系上小紅布攔在路中央,就成了社區的「手動識別車杆」。卡點旁邊是一個簡易的木板屋,裡頭有個取暖器,有車輛進出時,陳正英就去配合測溫、登記,忙完了再到屋裡躲雨、暖暖身子。雨中,不時有車輛進出,工作人員把麻繩拉起又放下、放下又拉起,手上的手套很快溼透了,在屋裡靠近取暖器烘烤時,水汽蒸發形成了嫋嫋白煙。看到這一幕,陳正英趕緊拿出手機拍了下來。

2月26日晚上9點多,室外氣溫-3°C,木板屋裡的取暖器突然「罷工」,在屋內整理居民登記材料的陳正英被凍得直哆嗦,和他一起的還有一位60多歲的志願者。實在太冷了,這名志願者就到屋外小路上來回小跑取暖。看到後,陳正英立即拿出手機跟著出去拍攝,但因為光線太暗拍攝效果不好,不甘心的他又去查了社區監控,拷貝下來比較清晰的畫面備用。

「收集到足夠素材後,我就匯總剪輯記錄短片,背景音樂我喜歡用溫暖的、振奮人心的,希望這一個個視頻,能給一線工作人員些許力量,能讓廣大居民知道防疫的艱辛,多一些理解與配合。」畢竟年齡擺在那兒,對於數碼編輯、後期製作這些新事物的自學能力沒有那麼強了,別人正常一兩個小時就能剪輯出來的片子,陳正英往往得忙活大半天,甚至更久。最長的一次,他花了近10個小時才剪輯好一個時長3分鐘左右的片子,忙活到凌晨3點。

畢竟年齡擺在那兒,對於數碼編輯、後期製作這些新事物的自學能力沒有那麼強了,一個3、4分鐘的片子,陳正英得忙活大半天,甚至更久。

從1月28日至今,在陳正英用鏡頭記錄疫情中的感動瞬間40多天裡,有近30個拍攝作品先後通過各大視頻平臺和街道、社區微信公眾號發布出去,廣受好評,感動、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現在,街道上其他社區也紛紛找他幫忙拍攝記錄,他比前一段時間更忙了。「新冠肺炎疫情,是我們每個人遇到的一次大考驗,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一名社區志願者,我有責任和義務用鏡頭把疫情中的感動記錄下來,溫暖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他們用鏡頭記錄真實的封城生活
    來源:人民日報、新京報、中國青年網、紅星新聞小編有話說:眾志成城,抗擊疫情2.武漢封城,微博博主、電影攝影師用鏡頭記錄封城生活2020年1月23日,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離漢通道關閉公告。
  • 四川江安陳亞蘭:一名用鏡頭和鍵盤記錄公安隊伍抗疫故事的「戰疫...
    四川江安陳亞蘭:一名用鏡頭和鍵盤記錄公安隊伍抗疫故事的「戰疫記者」 2020-03-19 11:06 來源:四川新聞網 編輯:張建芳 四川新聞網宜賓3月19日訊(石興旺)3月18
  • 用鏡頭記錄不一樣的2020:院工會、攝影協會舉辦「我們身邊的故事...
    用鏡頭記錄不一樣的2020:院工會、攝影協會舉辦「我們身邊的故事」職工攝影展 2020-12-15 14: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影人眾志成城致敬英雄武漢
    每一個鏡頭都凝聚力量,每一幀畫面都珍藏大愛。紀錄電影《武漢日夜》由30位戰疫攝影師在一線取景拍攝。影片沒有使用一句畫外音,沒有編寫一句臺詞,一切都無比的真實,影片以疫情最前沿醫院重症監護室的醫護人員及病患為主線,以深夜孕婦運送志願者為輔線,展現了平凡的醫護人員及百姓在疫情面前不舍晝夜、不惜生死、守望相助、共克難關的溫暖故事。
  • 王永利:紀錄片用國際化語言真實記錄中國戰疫情實況有力引導輿論
    中國電視紀錄人,紛紛以高度的責任感,拿起攝像機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線,真實記錄中國特別是武漢一線醫務人員、基層幹部、中國人民解放軍馳援團隊、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志願者、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建設者以及當地市民抗疫情的真實情況,用國際化的鏡頭語言,深度人文情懷,聚焦並關照疫情下的普通人物命運,生動講述真實的中國故事,贏得社會各界稱讚和好評,也贏得海內外觀眾的好評,有力引導輿論。
  • 尼泊爾攝影師阿馬爾:用鏡頭記錄抗疫中的百姓生活
    新華社成都7月16日電 題:尼泊爾攝影師阿馬爾:用鏡頭記錄抗疫中的百姓生活近日,一場熱鬧的國際美食節在成都桐梓林國際社區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外籍創業者紛紛亮出自己的手藝。29歲的尼泊爾攝影師阿馬爾·什裡斯塔也在忙前忙後,記錄著疫情漸退後,人們熟悉的歡笑與喧囂。
  • 抗擊肺炎疫情的戰役中,這3位志願者的故事真感人|戰疫日記
    本專欄將聚焦真實的抗擊新型肺炎人物故事,眾志成城,為真實發聲!古語有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抗擊疫情中的志願者們用最美的行動詮釋這四句話,更是表達了他們對國家,對社會的擔當和使命。向抗擊肺炎疫情的戰役中,那些逆行而上的志願者致敬!讓我們記住他們,讓我們用心聆聽他們的心聲!
  • 遼寧男子城陽打工遇疫情,一條微信引發愛心救助潮
    伴隨著這條微信消息的傳播,越來越多人加入愛心救助行列,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進老魏的故事。出門打工,無奈成了「青漂」1月28日,大年初四,46歲的老魏駕駛著麵包車從遼寧老家來到了城陽。結果,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他的計劃落空了。老魏尋思著,總得有個落腳的地方吧,不能總是在路上。2016年的時候,老魏曾當過「青漂」,在城陽打工有近一年,參與過春陽路等道路工程的建設,這裡也有著一批他熟悉的工友。於是,老魏決定,不再折騰了,直接來城陽。
  • 《武漢:我的戰「疫」日記》:記錄疫情親歷者的真實故事
    處於疫情的中心,也是疫情的防控形勢最為嚴峻的武漢,牽動著全國乃至世界人民的關注。2月3日起,央視紀錄頻道迅速製作播出了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為觀眾呈現真實的「武漢時刻」,展現了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外地援助者等武漢疫情的親歷者們的真實故事,體現了武漢人民、中國人民危難時刻不屈不撓、眾志成城、守望相助的力量,展現了世界人民在這個特殊時期的團結友愛、相互支持的溫暖。
  •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平凡城陽人上演不平凡的戰「疫」故事
    疫情發生以來,城陽許許多多平凡個體都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而努力,有一分熱、發一分光,點點螢火匯聚成光,在這個冬天給人溫暖與善良的力量。陽光城陽,全民戰「疫」,這就是眾志成城的力量!在這篇「戰疫日記」中,城陽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輸液室護士長韓偉偉的女兒用最稚嫩的語言,真實展現著所有一線醫護人員的工作狀態。「我把自己捂在被子裡,悄悄的哭,媽媽看見了,也哭了。我說到:『媽媽,咱別幹了』。可媽媽卻說『不行,這是媽媽的工作。』說完披上衣服就走了。但我一直等媽媽,過了一會,媽媽打電話說『我今晚不回去了,你們不用等我了』。而我卻說:『媽媽不管你多晚回來,我們都等你回來。』」
  • 重慶市開州區:分鏡頭中的巾幗志願者(七)
    一個熱情、友愛、充滿正能量的暖男,在開展志願服務過程中。主動擔當作為、熱心幫助隊友,經常在志願者微信群裡面提醒和關心隊友們的身體健康。他說:「雖然我們帶著口罩,看不到我們的微笑,但是我們可以用最美的語言給每一位乘客加油,最溫暖的話,溫暖到每一個人。疫情期間只有這樣同風雨,阻擊疫情結束我們才能健健康康,脫下口罩,去上班,去自由自在的生活。」
  • 「武漢日記」拍攝者蜘蛛猴麵包:用鏡頭記錄疫情中「不服周」的武漢人
    我心想,我有車,家人又不在身邊,我適合做志願者啊!還可以借這個機會出門,去拍攝記錄封城中的武漢。於是網友們通過我的鏡頭,看到了疫情期間武漢人特別的年飯。進門就用消毒液洗手,戴著口罩聊天,因為封城沒能回到家人身邊,自己下廚,沒有大魚大肉。大家都知道「正常」的年飯什麼樣,看到武漢人眼下的年飯,應該觸動了很多人。我的「武漢日記」也就是從這一集開始火的。頭三集「武漢日記」,就是我封城頭三天的生活。
  • 記錄感動,守護希望!2021,我們來了
    2020年我們見證過歷史的定格瞬間,也迎來了暴雨過後的麗日晴天。過去的是時間,記錄下來的是敬畏與感動。2020年12月18號湖北之聲《今夜不寂寞》全新改版,並面向聽眾和網友發起「我的2020,你好2021」的主題徵集,徵集2020年那些普通卻不平凡的故事和照片。一段段平實而真摯的講述,一張張溫暖的照片,將2020年的珍貴記憶,一一串起。
  • 【講講我家的戰役故事】關注普通人的戰疫故事,記錄每一個勇敢的瞬間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一群勇敢而堅定的普通人,疫情之下的襄垣,醫護人員義無反顧,公安民警晝夜堅守,生產一線輪班上崗,街道社區封閉管理,在這場全民戰疫中他們嚴守每一道關卡和疫情賽跑共克時艱!關注普通人的戰疫故事,記錄每一個勇敢的瞬間!
  • 「疫」線報導|66天連續作戰記錄壯舉,4.2萬餘次感動謳歌英雄
    這項工程用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醫務工作者肖像照片以及照片背後的動人故事,折射偉大的中國戰「疫」,展現新時代的英雄形象。在國家層面組織開展此次主題攝影記錄,既為疫情防控營造了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輿論氛圍,又是一次飽含人間真情的視覺抒寫和充滿人性光輝的藝術創作。這是一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也是一項蘊含著真情與執著的浩大工程。
  • 戰疫情,山東文藝工作者在行動(四十三)
    在全國上下團結一心抗擊疫情、攻堅克難之際,全省廣大文藝工作者們積極行動起來,用音樂、用鏡頭、用畫筆等形式記錄著戰「疫」之旅中的點點滴滴,為疫情防控鬥爭創作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安民心、鼓士氣,同攜手、戰疫情,助力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山東王保強律師事務所在行動
    【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山東王保強律師事務所在行動 2020-02-20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待疫情散去後,紀錄片人鏡頭下這些殘酷時刻的溫柔瞬間都會被記住
    日前,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派出了80後攝像周聖樂、90後編導謝抒豪、80後總導演範士廣和「老法師」領隊柯丁丁四人攝製組,奔赴武漢,用鏡頭記錄一切和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的記憶,可以肯定的是,不久他們將為觀眾帶來優秀的紀錄片作品。在武漢,他們還有一群同行在並肩作戰。
  • 寮步鎮抗疫圖片展開幕,92幅照片記錄抗疫瞬間
    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照片,真實記錄了寮步鎮戰疫情景。昨天(2020年12月31日)上午,「共抗疫情 香市有愛」寮步鎮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圖片展在寮步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展出,92幅具有「溫度」的照片記錄抗疫瞬間,致敬攜手抗疫的人民,進一步提升大家戰勝病毒的勇氣,呼籲社會各界繼續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守好疫情防控勝利成果。鎮委委員王少平,宣傳教育文體旅遊辦相關負責人,各村(社區)、各行政企事業單位宣傳委員等參加開幕式。
  •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來自戰「疫」一線的聲音
    可是,社區的防疫工作者感動了她,他們每天對她噓寒問暖,每天觀測體溫,直至體溫正常,才解除了每天的電話慰問。 隨著疫情的日益嚴重,社區管理越來越嚴格,人們出入都需要登記,而社區的工作人員一站就是一天,再加上那幾天氣溫驟降,大雪飄飛,透過玻璃窗看著他們雪中的身影,真是看在眼裡,疼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