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疫情散去後,紀錄片人鏡頭下這些殘酷時刻的溫柔瞬間都會被記住

2020-11-24 騰訊網

日前,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派出了80後攝像周聖樂、90後編導謝抒豪、80後總導演範士廣和「老法師」領隊柯丁丁四人攝製組,奔赴武漢,用鏡頭記錄一切和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的記憶,可以肯定的是,不久他們將為觀眾帶來優秀的紀錄片作品。在武漢,他們還有一群同行在並肩作戰。

圖說:(左起)周聖樂、謝抒豪、範士廣和柯丁丁 官方圖

感受嚴峻 記錄真實

前天晚上出發的這4人都是年輕人,有的家裡還有襁褓中的孩子,他們依然義無反顧,只對家人說了句,希望能平安回來,便轉身上了車。他們到武漢的時間比較短,所以,他們說希望過段時間,有點成果了再接受採訪。

事實上,他們並非是第一支走進武漢的紀錄片團隊。優酷人文的多個團隊在2月初就到達了武漢和其他疫情中心區,他們是最早對疫情做出反應並著手調研拍攝的網際網路紀錄片團隊。優酷這部即將於3月9日推出的《冬去春歸》,也是第一部由網際網路拍攝出品的中國抗擊疫情紀錄片。「紀錄片人這個時候就應該像戰士一樣衝在第一線,紀錄歷史、紀錄時代。這一點我覺得大家還是達成了共識的。」《冬去春歸》的總製片人張偉說。

圖說:《冬去春歸》拍攝中 官方圖

直到走進武漢,攝製組才真實感受到現實的嚴峻,「入住酒店的第一天,就被之前在武漢的夥伴們教育了一頓。在這裡,任何一次接觸後都要做好消毒工作,酒精、84消毒液是常備品,每天的物資損耗極大。而且,這些工作會消耗掉你一天三分之一的精力。」就拿設備消毒這一項來說,如果要進入重症隔離病房和重症病人治療室(紅區)拍攝,要用防水罩和保鮮膜將機器包裹嚴實方可進入。「而且設備進入後一段時間內無法拿出,院方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無毒處理或銷毀。像機頭、麥克風套這樣毛質物品拍攝完後會就地銷毀。」

殘酷時刻 溫柔瞬間

一邊拍攝《冬去春歸》,另一邊優酷人文主導發起的《餘生一日》全民記錄計劃發起後,在2月9日當天24小時內,吸引了全國近5000人參與拍攝,收到超過3000份個人素材。這份特別的影像日記,讓這麼多普通中國人有興趣參與到拍攝中來,在幹超看來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能引起這麼大的共鳴,足以證明我們今天做的事已經不只是關於某一個人或者某一類人。」

圖說:《餘生一日》 官方圖

與《餘生一日》如出一轍的是豆瓣現在最熱的一個話題——「和新型肺炎有關的記憶」,在這個話題下,有超過1萬人參與討論,在這些討論中,最多的還是關於普通人的生活。這些人中,有奮鬥在發熱門診的醫生護士,有確診得新冠肺炎的患者,有在武漢生活的普通市民,有臨時跑腿送外賣的健身教練……

平凡的人們總是給人最多感動。央視推出紀錄片《在武漢》短短兩天時間,在B站就有超過百萬的播放量,評分更是高達9.9。在第一集中,最令人動容的是志願者大象為另外一名志願者丹丹送物資的場景。丹丹頭痛、胸悶、咳嗽……大象決定去幫她,他把蔬菜和物資放在她家樓下的長椅上,然後回到不遠處的車裡撥了她的電話,電話那頭一直沒有人接,觀眾能看見他望眼欲穿的眼神。過了很久,穿著厚厚睡衣戴著口罩的丹丹慢慢走到長椅旁邊,用袋子裝好物資,朝大象停車的地方招了招手,拎著東西幾步一停地回去了。望著丹丹離去的背影,大象止不住痛哭了起來。鏡頭前兩個人始終沒有說一句話,那招一招手卻勝過了千言萬語。

圖說:《在武漢》 官方圖

《在武漢》中,沒有更多的旁白鋪設,更多的是這樣的細小片段,有出租司機,有菜園阿姨,有單親媽媽,還有為了工作留守在武漢的記者……雖然來往的人要刻意保持距離,但陣陣暖流依然在相互之間暗暗湧動著。

疫情正在慢慢好轉,當我們能摘下口罩走上街頭握手擁抱時,也希望大家將這些殘酷時刻的溫柔瞬間,隨這場危機,一起記住。(新民晚報記者 吳翔)

相關焦點

  • 這部b站9.9分的紀錄片,讓孩子看清疫情下的武漢
    跟大象一樣的人,在武漢,還有很多,他們是醫護人員、理髮師、外賣員、開鎖師傅、救護車司機、志願者…… 紀錄片《在武漢》講述了非常時期下,生活在武漢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展現從病患到醫護工作者在這場疫情中面對的一切,自2月26日起在B站開播,已更新2集。
  • 全網平臺疫情紀錄片大盤點
    其從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外地援助者的第一視角展開,採用視頻日記的形式講述整個武漢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的溫暖故事,為觀眾呈現這個寒冬裡最真實「武漢時刻」。在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COVID-19爆發襲擊湖北省中部城市武漢後,數百萬原本計劃在假期期間前往全國各地與家人團聚的人不得不縮短假期,或者徹底改變計劃。CGTN電視臺的紀錄片《武漢24小時》講述的是疫中武漢的平凡人生故事,其中有溫情也有大義。
  • 抗疫前線的紀錄片人,記錄疫情下的真實人間
    今天上午,「抗疫前線的紀錄片人」金爵論壇邀請了多位身處疫情一線的紀錄片創作者,分享他們如何用影像記錄下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範儉:紀錄片《被遺忘的春天》導演範儉拍過汶川地震題材《活著》《十年:吾兒勿忘》等紀錄片,2017年他執導的講述農村詩人餘秀華《搖搖晃晃的人間》還曾入圍金爵獎最佳紀錄片獎。
  • 金銀潭實拍80天:我解剖的這些人有的是我的同班同學
    同濟醫學院法醫系教授周亦武對著攝影組的鏡頭,語帶哽咽:「我解剖的這些人,好多都是醫生,就是我的同班同學。」在拍攝的整整 80 天裡,這些畫面是素材最多的。武漢的疫情結束後,有一些在金銀潭醫院病逝患者的家人通過各種渠道找到攝製組,想看一下逝者住院時候的視頻。但他們的訴求統統都被拒絕了,導演還告訴他們這些畫面在紀錄片中也都不會出現。這種拒絕並不是一種冰冷冷的殘忍,反而是一種有意的呵護。因為在剪輯之前,攝製組特意去尋找心理醫師進行災後心理建設方面的諮詢。
  • 疫情下那些讓人淚目的感動瞬間,你都還記得嗎?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原本平靜的生活,從除夕前夕開始,一直到現在,將近半年的時間,從爆發到輸入,從武漢到東北再到北京現在到新疆,疫情的消息此起彼伏,從來都不曾間斷過。看到男子每日爬窗探望患病的母親話題,本以為又是一個戰勝疫魔的暖心故事,沒想到點進去詳情卻是「目睹了母親死亡的瞬間」,不敢想像這是一種多麼強烈的悲痛——目睹至親之人的離世。也不能判斷這究竟是幸運還是不幸——陪伴母親走到了最後一刻,卻要承受瞬間的生離死別。年紀大了,累點總是越來越低。
  • 疫情後的武漢,需要這樣一部硬核紀錄片
    2020年的開場方式著實有些特別,一場疫情「打」得所有人都措手不及。而武漢,也由此成為備受世界關注的焦點。 別名「江城」的武漢,向來都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它不僅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更是洋溢著時尚活力的現代化都市。哪怕你從來都不曾去過武漢,但對於這座城市的風土人情,相信你一定早有了解。
  •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記錄下10個武漢人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想...
    來源標題: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記錄下10個武漢人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想讓全世界看到疫情之後真實的武漢 「我做過核酸檢測,放心。」這是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中,一位開日料店的武漢人見到竹內亮時說的第一句話。
  • 淘寶客服值得被溫柔以待,B站《輪椅上的「親」》告訴你答案
    這個冷知識來自於央視爸爸和B站合作的一部紀錄片《人生第一次》。大家都知道:央視出品,必屬精品,這部紀錄片依然延續記實好哭的風格,目前已經出到了第八集。而今天要說的就是這部紀錄片的第五集《輪椅上的「親」》。這部紀錄片每集都會講述一個故事,也會邀請一位演員來做畫外音。在第五集中受邀的就是老戲骨韓童生老師,相信很多人也都看過他的作品。
  • 疫情當前,上海紀錄片人不喧譁、自有聲
    1分30秒的時間裡,短片透過一個個生動的人物特寫,讓我們看到了每一個平凡人的防疫心路,也看到了社會各界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偉力。短片《安靜,也是一種守護》上線時,正值上海迎來返城高峰,社會各界都在呼籲要「少出門,少聚集」,片中倡導的「做好自己,就是守住一切」「我愛上海」的理念獲得了廣泛認同,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臺傳播效果良好,經「上海發布」推送後,更是社會反響如潮。
  • 比賽還能尬舞,30個珍貴鏡頭,記錄下這些賽場怪異瞬間
    體育比賽是一件使人快樂興奮的事情,也是人類競技精神的體現,它能鼓舞人心讓人熱血沸騰。在這些體育比賽進行時,也總是會有一些讓人忍不住大笑的垮掉時刻。這些「關鍵時刻」有幸被鏡頭記錄了下來,讓我們帶著尊敬的心情來看一下這些讓人開心的瞬間吧!
  • 讓我記住你的面孔——紀錄片《見證》讓人淚奔
    讓我記住你的面孔——紀錄片《見證》讓人淚奔 發表時間:>2020-04-14來源:學習強國湖北學習平臺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醫護人員成為最美逆行者。
  • 你值得被溫柔以待
    -1-第一次接觸「家暴」這個詞語,是源於2001年的一部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馮遠徵老師家暴男的角色真是深入人心,讓我連續幾年看到出現在電視螢屏上的他都會霎時禁錮在同年,僅時隔幾月,「河南女子遭家暴跳樓事件,暴力至癱」,而丈夫面對鏡頭卻詭異大笑。
  • 央視9.9高分紀錄片:在武漢,那些彼此守望的普通人
    #和新型肺炎疫情有關的記憶#在這個話題下,有超過1萬的人參與討論,在這些討論中,最多的還是關於普通人的生活,這些人中,有奮鬥在發熱門診的醫生護士,有確診了新冠肺炎的患者,有在武漢生活的武漢市民,有臨時跑腿送外賣的健身教練……今天阿信想和大家分享的
  • 疫情後的武漢紀錄片,日本人拍的太真實了!
    記得二月那個特殊的夜晚,我們表達著同情與憤怒,抵達情緒的制高點,這些應激情感,無奈之下,卻落於漆黑寂靜的夜晚。我們做著弗洛伊德所謂的「哀悼的工作」,用來撫平已經過去,或者還沒過去的灰暗。在武漢解封一個月後,日本導演竹內亮發布一條微博——募集武漢人的故事。
  • 紀錄片《中國醫生》引關注:感受醫者仁心的溫度
    尤其是在同心協力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當下,觀看這樣一部紀錄片,更讓人心生感慨。醫生職業有多辛苦?透過紀錄片的鏡頭,我們可能會有更深體會。如果說超負荷的工作帶來的是身體上的傷痛與折磨,那直面一幕幕生死無常的瞬間,直面人性的脆弱與矛盾,可能是對醫者更大的考驗與磨礪。生或死、是與非、進和退,這些普通人不常面對的抉擇,每時每刻都在醫生面前交織。
  • 這五部紀錄片留下珍貴瞬間
    新華社墨西哥城11月6日電(記者倪瑞捷 崔元磊)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同委內瑞拉、墨西哥、古巴、阿根廷、巴西聯合抗疫的五部紀錄片陸續在拉美各大主流媒體播出。新華社駐拉美地區記者用鏡頭記錄了中拉麵對疫情並肩作戰、同舟共濟的一個個珍貴瞬間,紀錄片中的暖心故事引發拉美民眾共鳴。
  • 檔案記「疫」 ︳這些有關抗疫的紀錄片和視頻,你關注了嗎?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襲,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無數的身影衝向了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媒體記者、志願者們,還有哪些用鏡頭記錄真實的紀錄片人。 文/曲直 新冠肺炎疫情突襲,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
  • 疫情下感人的瞬間,讓人看了暖心,疫情前這就是大愛
    因為有那些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勇士們,我們對最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充滿了信心;因為有那些在疫情陰影下多行善舉的義士們,我們在與疫情作鬥爭時始終感受到愛心。病毒無情人有情,這些暖心的一幕幕,連綴而成眾志成城的長卷,融化了冬寒,成為我們心中「走過冬天便是春」的那份篤定。
  • 「第三視角」下的生存抗爭,紀錄片《塞倫蓋蒂》值得一看
    在首領「奪走」了它的昔日戀人薩比拉後,這是拉飛奇第二次與首領展開戰鬥。落敗的它被排擠到群落邊緣,悻悻地垂下了頭,開始「謀劃」起下一次反擊。 不拘泥於科普動物的品類與習性,7月5日優酷播出的紀錄片《塞倫蓋蒂》運用擬人化方式,透過鏡頭賦予了每個動物獨特的性格與血肉,它們的「愛恨情仇」無時不在這片3萬平方米的塞倫蓋蒂大草原上演。
  • 紀錄片《蜂擁而至》帶你看史上最殘酷的逼婚現場
    那段時間真的算是自己的至暗時刻,因為片中父母逼婚的場景經常和現實中父母當場逼婚的場景互相交融,有時迫於壓力,還要自己處理好情緒,只能等夜晚他們睡下之後我偷偷起床繼續剪輯。目前,我暫時決定在網上公開此片的片源,一方面是2021年的春節疫情還沒有消散,很多人都就地過年,跟我有一樣境遇的人我想還是有一部分,我願意分享我的故事,哪怕能給他們帶去一點安慰;另一方面我的這部長片去年就已經製作完成,我現在繼續我籌備的另外一部新片的拍攝,實話講也想找些資金支持,這部片子前前後後花了7年時間,但是到現在一分錢也沒有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