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綜述:精神分裂症
來源:NEJM醫學前沿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精神病症候群,其典型表現包括三方面:幻覺、妄想和言語紊亂等精神病症狀,動機下降和表達能力下降等陰性症狀,以及執行力、記憶力和心理處理速度下降等認知缺陷。全世界有近1%的人患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全球範圍內使人失能的十大原因之一。中國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數,隨數據來源不同而有較大差異。據2018年《健康時報》引用中國疾控中心精神衛生中心數據顯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數超過640萬。2019年10月31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了題為《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的綜述(N Engl J Med 2019;381:1753-61)
2,神經幹細胞移植走向臨床:回顧與展望
來源:生物通
幾項早期臨床試驗表明,向患者植入神經幹細胞是安全的。但是它們是否可以緩解神經系統疾病還有待觀察。有學者認為臨床試驗設置限制了效果:只有其他幹預全部無效的深度患者才有機會進入試驗,而幹細胞療法應該在疾病早期:「一切還可以挽回的時候」發揮最佳作用。也有學者認為應該選擇正確的、更具遷移性的移植細胞。
3,二胎選擇01:孕期因素是否能影響兒童自閉症的機率
來源:小丫丫自閉症
研究表明,自閉症與懷孕期間的許多因素有關,例如母親的飲食、服用的藥物以及她的精神、免疫和代謝狀況,包括先兆子癇(一種高血壓)和妊娠期糖尿病。另有一部分初步研究也涉及到母親呼吸的空氣品質和接觸到的殺蟲劑。還有一些研究表明,分娩併發症和出生時間也可能起作用。
4,TMS+ERP:運動皮層同步對先兆亨廷頓病患者運動功能節律性的影響
來源: 思影科技
已有證據表明亨廷頓患者的運動皮層具有結構性的損傷,但不清楚的是這種損傷和運動行為紊亂之間的關係。這種舞蹈性運動疾病的一個症狀特徵是動作序列之間的時間和協調性發生了變化。本研究假設這是大腦皮層運動區神經活動去同步的結果。探討在運動網絡中使用經顱磁刺激實現同步活動,並將這種激活與運動功能的時間性關聯起來。研究者檢驗了TMS產生的外部輸入在運動皮層所誘發的神經同步性。並將這種同步性與16名亨廷頓病前期患者及16名年齡匹配的健康者的EEG數據相結合,以測試在抓握任務和快速敲擊任務中運動技能的變異性和神經同步強度之間的相關性。
5,多動症緩解:為什麼有些孩子長大後能緩解,而有些卻不能?
來源:大話精神
解決謎題需要查看所有可用的線索來得到一個解釋。Sudre、Mangalmurti和Shaw進行了一項綜述,以了解為什麼有些兒童可以從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中解脫出來,而有些則不能。作者搜索了PubMed,以確定使用神經影像學對患有兒童多動症的青少年或成年人進行的研究。共搜索了710篇期刊文章,其中17篇被挑選出來進行研究分析。
6,無明顯症狀但默認模式網絡軌跡有發展差異的人處於阿爾茲海默症患病風險中
來源:思影科技
目前,關於腦功能動力學的縱向軌跡(例如DMN網絡隨時間的動態變化),以及遺傳風險因素對具有患阿爾茨海默病風險的人有哪些影響還知之甚少。雖然已有研究表明,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DMN變化與其載脂蛋白APOE ε4等位基因的表型,表現出特定的一致性。但還不清楚這種變化在受載脂蛋白APOE ε4等位基因遺傳風險影響的群體中是否同樣存在。
針對上述問題,來自巴黎Sorbonne University的研究者在阿爾茲海默症研究的著名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發文討論了無明顯症狀但默認模式網絡軌跡有發展差異的患者在阿爾茲海默方面的患病風險問題。
7,淺層循環神經網絡CORnet-S:最像大腦的物體識別高手
來源:量子位
MIT的DiCarlo實驗室推出線上測試平臺Brain-Score,評估ANN與大腦在物體識別過程中的相似程度,同時與多方合作,開發淺層網絡CORnet系列。其中,最優秀的是CORnet-S選手,它的構造與大腦的解剖結構更加對應,且在機器學習評估中表現優異,是迄今為止靈長類視覺腹側通路的最佳模型,為視覺處理領域ANN的開發與對大腦功能的深入理解提供了新思路。
8,重磅消息!撬動千億美元市場,我國原創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獲準上市
來源:綠谷製藥
2019年11月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了上海綠谷製藥有限公司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甘露特鈉,代號:GV-971)的上市申請,「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認知功能」。九期一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在中國大陸的上市為全球首次上市,填補了這一領域17年無新藥上市的空白。這款中國原創、國際首個靶向腦-腸軸的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新藥,將為廣大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