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詩歌你首先會想到什麼?
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平實?
是李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的豪邁?
還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的唯美?
前幾天關於賈淺淺詩歌不入流的爭議鋪天蓋地,甚至被罵上熱搜,詩歌這樣的文學體裁也再一次火了一把。
詩歌裡面不能出現「屎尿屁」嗎?
從已知的信息看,賈淺淺是西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也出版了許多詩集,備受推崇。在這篇《唐小林:賈淺淺爆紅,突顯詩壇亂象》中,對她的批評,主要包括
不會寫小說,就寫詩歌,而只要膽子大,敢把文字分成行,就不愁沒有人來吹。
他忽然清清嗓子對我說/嗨,我叫邁克,是來西安的留學生/你看的什麼書/《廢都》。我答道,並且努力把窩著的書角展了展/廢都?那是什麼意思呢/那個老外聳聳肩
另一個嚴厲的批判,則認為賈淺淺的詩粗俗不堪,比如「真香啊,你的鼻屎」;比如「我已經沒有欲望/再駐足觀望/去他媽的/我搖晃得更厲害/在不知要/走到何處的路上/我向老天/豎起了中指。」
晴晴喊/妹妹在我床上拉屎呢/等我們跑去/郎朗已經鎮定自若地/手捏一塊屎/從床上下來了/那樣子像一個歸來的王
「她的詩在各種雜誌上不斷地發表,偶爾我讀到了,也讓我驚訝,她怎麼有那麼多的奇思妙想!那些句子是她這個年齡人的句子,是這個時代的句子,我是遠遠攆不上了,倒生出幾多感嘆和羨慕。」曾經的賈平凹寫《廢都》招致諸多批判,對他的影響持續了十多年。小說中有大量的「性」描寫,在當時引發諸多爭議。不過,《廢都》卻受到了季羨林的力挺:國內被禁16年後,《廢都》獲得法國費米娜文學獎,賈平凹亦成為鄉土文學的代表。「詩人是和我們不一樣的人,是異類。有一些詩人,寫了一些美好的、傷感的詩。但還有很多詩人,寫的詩很喪。有的詩,寫的是汙穢的東西,比如布萊希特的,這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是廁所裡的抽水馬桶。還有的人寫得非常黃色,比如布考斯基的。」 但顯然賈淺淺的詩實在無法貼近大眾欣賞水平,站在自己的角度對其作出評價,也是每一個讀者天然的權利。
比起詩歌水平,我們更在意「公平」
她的水平有多高,作為一個不懂詩歌的普通人無法做出準確專業的判斷。她的文學道路順風順水,是不是與父親有關,卻不由得讓人產生懷疑。在她的《賈淺淺:我的父親賈平凹》一文,文中賈淺淺寫道,「我從小到大特崇拜我父親,就是除了不讀他的書,不看他寫的文章。」「我日後要是有幸出什麼研究我父親的書,大家一定要堅信這是我們倆人共同研究的結晶。」但她在西北大學的在科研成果又大多與父親賈平凹的作品有關:公眾對各種「二代」身上表現的不公平,是中國社會長熱的輿情。去年底,姚安娜用「破格公主」的名號響亮出道,17分鐘出道視頻吸引千萬觀看,第二天就有汽車代言。可憑藉她的顏值、唱跳水平,如果不是因為任正非二女兒的身份,怕是選秀第一輪就會被刷下來。事實上,公眾反感的並不是「子承父業」,而是反感沒有真本事還要憑藉著父輩的影響力忝居高位。就像郭德綱曾經教育兒子郭麒麟,
「一無是處你憑什麼要自尊,自尊是靠自己的能力去掙來的。2019年2月8日,翟天臨在直播中一句:「知網是什麼?」讓無數學子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翟天臨事件剛剛過去一年多,仝卓又一次以吹哨人的身份,喚起了公眾對於公平的注意。
絕對的公平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我們可以有相對的公平。擁有良好家境的人,那些有各種得天獨厚條件的天之驕子,理所應當為這個世界的變好,做出更大的貢獻。賈平凹在文壇擁有極高的聲望和地位,網友自然期待「虎父無犬女」,「文二代」也能寫一手好文章。比如文二代茹志鵑的女兒王安憶,曹禺的女兒萬方,都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周海嬰長大後沒有進入文藝圈,而是成為了一個物理學家。
這個時代需要什麼樣的詩歌?
△電影《死亡詩社》
海桑說,「如果詩歌可以死,則詩意永遠不能死,因為我們要『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如果詩歌死了,這是詩人的罪。」
在這個物慾橫流,價值觀不斷被刷新的世界裡,人們恰恰最需要的就是「詩」,它是一道從生活裂縫裡掙脫出來的光。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孩子們寫的詩
我們現在要做的
不僅僅是為了石竹和丁香,
也不是去尋找蜜糖:
需要用我們的手,
去衝刷,去放火,
看這險惡的世道是否敢
與這堅定的四隻手和四隻眼挑戰。
有人說,「寫詩的不一定是詩人,詩人不一定會寫詩。」在賈淺淺詩歌的爭議之下,不妨趁此機會重新閱讀和審視我們身邊的詩。
(智利)巴勃羅·聶魯達 著
新經典出品
巴勃羅·聶魯達被加西亞·馬爾克斯讚譽為「二十世紀所有語種中最偉大的詩人」。他如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所說,用他的詩「復甦了一個大陸的命運與夢想」。哪怕在最榮耀的日子裡,他也會想起一本對他來說最特別的詩集——《大地上的居所》,裡面的詩陪他走過既覺醒又落寞的十年。
就像是來自高山的背陰面,只有這本詩集,能讓他從光耀的太陽裡,走出來給我們看看。在這些美麗的詩中,讓他暫時放下對整個世間厚重又磅礴的愛。就他自己,平凡如你如我的一個人。願你為自己的心留下詩歌,讓它對世界的理解永遠自由。這本《孩子們的詩》,他們有的只有三歲,便出口成詩;有的已經十一二歲,開始用詩的語言表達對世界的看法。長大後,他們之中有一些會成為詩人,更多的,會投入其他各行各業。
但不論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們心中永遠都有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