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善意和教養,叫不打擾

2022-01-02 有書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文 | 央視新聞 · 主播 | 楚翹

來源 | 央視新聞(ID:cctvnewscenter)

你是否常常經歷「被打擾」的時刻?

高鐵上大聲公放的音樂,電影院裡此起彼伏的鈴聲,夜裡休息時樓上蹦蹦跳跳的聲響以及在電梯裡遇見不牽繩的狗狗時,無處安放的恐懼……

「不打擾,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的溫柔。」

今天,有書君整理了20個「不打擾他人」的小事清單,希望能帶給你幫助。

 01 

清晨外出或深夜回家,心裡裝著熟睡中的家人和鄰居,小聲轉動門把手,腳步輕盈,儘量不發出擾人的聲響。

 

有一種不打擾叫:

呵護他人的美夢酣甜。

 02 

電梯裡,自覺給寵物戴上鏈子。

不是每個人都不害怕狗狗,哪怕你認為自家狗狗足夠溫順可愛,外出的時候也記得拴好繩子。

 

有一種不打擾叫:

在意他人的不適和恐懼。

 03 

不因近水樓臺或好奇心驅使,向身邊人發起進攻式詢問社交。

「今年多大了?」

「有男朋友嗎?結婚沒?生孩子了嗎?」

「父母很能幹吧,做什麼的?」

「有房嗎?多少平?改天去你家玩玩啊?」

「現在啥職位了?一個月能掙多少啊?」

 

有一種不打擾叫:

別人不說,不要問;別人說了,不多問。

 

 04 

逢人做了尷尬或失態的事,走路滑倒了,出口鬧笑話了,在街頭打電話痛哭失聲了……

不要圍觀打量別人的窘態,如果遇到殘障人士,更不可以。

 

有一種不打擾叫:

不直視他人的尷尬和痛苦。

 

 05 

開車時,遇到有積水的地方慢點開,並道時提前開轉向燈,市區夜間合理用遠光燈。

停車時,考慮兩邊車子進出的方便。

 

有一種不打擾叫:

一名好司機的修養。

 06 

看電影時按時入場,開場後找座位會擋住別人觀影的視線;

自覺把手機調成靜音模式,不讓突兀的響鈴打斷觀眾陷入的情緒。

 

有一種不打擾叫:

銀幕前的成全。

 

 07 

微信裡,不群發五花八門的推銷廣告,不群發複製粘貼的祝福模板,不群發所有聯繫人驗證是否還是好友……

 

有一種不打擾叫:

不亂用群發的私權,驚擾別人的手機。

 08 

公共場所不外放視頻,不在人群中高聲喧譁,不在辦公室吃氣味濃烈的食物。

 

有一種不打擾叫:

不刷「令人不適」的存在感。

 09 

進門之前先敲門,即使是進自己孩子的房間也是如此。

 

有一種不打擾叫:

不擅闖「私人領地」。

 10 

吃完快餐順手收拾一下桌子,商店裡把擺弄完的物品歸位,雨傘進屋時套上透明防水袋,退房時簡單歸置床鋪和垃圾。

 

有一種不打擾叫:

舉手之勞,不添麻煩。

 

 11 

平時不怎麼聯繫,一開口就委託別人幫忙辦事的,你需要清晰地知道。

 

有一種不打擾叫:

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

 12 

我年紀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 

「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所以,不要隨意評判那些自己不能理解的生活方式和路徑。

 

有一種不打擾叫:

尊重與你不同的生活。

 13 

當生活不順、心情不暢時,學會自己承擔和消化。

不要一味地用你的苦水去攪擾別人的生活。

有些痛苦是無法分擔的,別人的關愛至多只能轉移你對痛苦的注意力,卻不能改變痛苦的實質。

 

有一種不打擾叫:

不把別人當情緒的垃圾桶。

 14 

分手後,果斷點。

不糾纏前因後果,不乞求再愛一次。

不頻繁在社交平臺留言追問,不四處打聽對方消息和近況。

 

有一種不打擾叫:

放手是我最後的溫柔。

 15 

地鐵上,一位媽媽怕睡著的孩子踢到別人,也怕鞋子弄髒別人的衣服,就用手一直捧著孩子的鞋子。

可能這個舉動微不足道,但是在旁人看來就是很暖心。

 

有一種不打擾叫:

舉止溫暖的家教。

 16 

到學校給兒子送東西,擔心高跟鞋走路聲音太響影響學生聽課,江蘇溧陽這位女士悄悄脫下鞋子拎在手裡,赤腳跑了四層樓。

這一幕,恰巧被學校的一名老師記錄了下來。

這位老師很受觸動,「我覺得她這麼做是對老師和學生的尊重,往更大了說是對教育的尊重!」

 

有一種不打擾叫:

悄聲行走的教養。

 17 

小時候很調皮,和哥哥在地板上又蹦又跳,比賽遙控汽車。

爸爸很生氣地說:

雖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那時候才知道了除了自己,還有樓上樓下。

 

有一種不打擾叫:

不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

 18 

大四那年,宿舍有一個室友考研。

她學習非常刻苦,每天都要學到很晚。

為了不打擾我們休息,她特意買了一個可以調節亮度的檯燈,每當其他人睡覺時,她就會默默把燈光調暗。

 

有一種不打擾叫:

調低一個檔。

 

 19 

一次坐計程車,因為太疲憊,抱著背包睡著了。

司機師傅默默把收音機的音量調小,把窗戶升高讓灌進來的夜風小一點,使匆忙的我在奔波的路上,可以多喘息一會。

有一種不打擾叫:

萍水相逢的善意。

 20 

鄭州一位96歲老奶奶,因堅持擺攤30年而走紅。

各路主播前往攤位前直播蹭流量,一時間,水洩不通,熱鬧非常。

當網友問老奶奶關於走紅的感受時,答曰:「不想走紅,也不想被圍觀!」

 

有一種不打擾叫:

不擾亂別人平靜的生活。

不打擾是一個人言行中的細節、舉止間的溫柔、相處時的禮貌。

歌德說:

願這面鏡子,折射出的是眼有他人、心懷分寸的你。

有書寵粉狂歡節來啦!
史無前例超值優惠,僅限周六晚上!

自己不會挑書?不知道給孩子挑選哪本書?
自己在職場中打拼,不知道如何迅速融入同事圈,得領導賞識;
自己小時候就錯失接觸名著的最好的方式,不想讓孩子也錯過。
趁著2021沒過完,趕緊抓住最後的時間充實你的大腦吧!
你想要的答案,直播裡全都有!還有超多優惠券、掃地機器人、電器家居用品、大牌口紅香水、有書×故宮限量版文創在直播間等你來搶~包你一年暢快聽書、提升自我!

11月27日晚上七點,來源:央視新聞(ID:cctvnewscenter),央視新聞整合。有書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有一種教養,叫熟不逾矩!
    不僅如此,房間他也從來不收拾,換洗的衣服都是直接丟在一旁,然後沒事就抱著手機埋頭玩遊戲,好像理所當然就會有人替他整理一樣。小周的愛人原本就家庭工作兩頭忙,現在變成還要多照顧一個人,時間久了,自然會有意見。有好幾次,小周看不過去了,也試著委婉地和侄子提意見,可結果卻是,人家的反應比他還激動。
  • 不麻煩別人是一種教養
    記住,不麻煩別人也是一種功德,是一個修行者最重要的功德!」每個人都不能做到「萬事不求人」,但可以做到儘可能的少求人。不願意麻煩別人的人是善良的人,不麻煩人是一種美德,體現的是一個人的修養。古語有云:「己之事,自完成;毋煩人,大事成。」任弼時也說過一句話:「人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花錢多,三怕麻煩人。」
  • 生活箴言:看破不說破,對他人是一種善意,對自己是一種教養
    你可以有一雙很毒的眼睛,但不要有一張很毒的嘴巴。看破不說破,對他人是一種善意,對自己是一種教養。 2.人類的行動都是從兩個起點開始,在一個人那裡受到尊敬,在另一個人那裡卻被咒罵。 3.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命不風,最大的不幸是得意忘形。
  • 有一種默契,叫不刪,不聊,不打擾
    成年人之間,還有一種默契,叫不刪,不聊,不打擾,就這樣默默地躺在彼此的通訊錄裡。相信很多人的通訊列表裡,都有幾百甚至上千個好友,但除了工作需要,聯繫最多的永遠是那十幾個,甚至幾個。其餘的,既不會聊,也不會刪,彼此互不打擾,頂多偶爾在朋友圈點個讚。
  • 有一種思念,叫不再打擾
    把回憶放在心底,慢慢的熬,熬去苦澀,只留下甜蜜味道,你曾給我的,誰也替代不了,念念不忘你的笑,嘆緣分,止於深情,徒生寂寥,若你幸福,我便安好,遙遙相望,不再打擾。一首《若你幸福,我便安好》單曲循環,喜歡歌詞裡面的意思,總覺得是寫給自己,一遍遍的聽,一遍遍的回味,最愛的人,已經遠去,有一種思念,叫不再打擾。當初的遇見,是那麼的美麗,當初的愛戀,是那麼的甜蜜,然而緣分總是那麼奇妙,可以讓人相愛,也可以把人分開。
  • 有一種思念叫永遠想你,有一種無奈叫不敢打擾
    放不下曾經的情,多少美好的過往,只能留在心中,愛上了一個無法相守的人,註定只能在心裡深深的想念,回想以前,你的出現,暖化了我的人間,你的出現讓我體會到了愛與被愛的幸福,你的出現讓我有了一生想念。有太多的愛,太多的痛,太多的無奈,最後卻不得不,向命運低下了頭,有時候即使你再愛一個人,最後也註定無法和你相守,緣分如果想讓我們分離,總會有一萬個讓你我無法拒絕的理由。哭過,痛過以後,學著接受命運的安排,試著過忘記你,可是最終還是從心裡捨不得抹去關於你的任何回憶,不是忘不了,而是從心裡捨不得忘記。
  • 有一種修養,叫不賣弄優越感
    有修養的人讓人尊敬有教養的人讓人舒服作家梁文道舉過一個例子:聊天時,突然有人說:「這人了不起,他活得和陶淵明一樣絕不會把一樁小插曲,演化為讓彼此心裡不痛快的一場尷尬。再假設,聽到有人不認識陶淵明,於是就一連背出幾首他寫過的詩,用半小時演講他的生平故事,再用半小時補充各國學者對陶淵明的研究。這時,不僅不會令人覺得有修養,反而會招人反感。嘲笑別人素養不足,是一種不得體的行為,炫耀自己的知識同樣如此。
  • 有一種打擾,叫自作多情
    不過當你去打擾時,對方到底是否接受你的打擾,還是一個疑問。對方的心裡有你的位置,那你去打擾,對方肯定有回應,但對方的心裡沒有你的位置,那你的打擾就是一種自作多情的行為,因為你不是誰,沒必要浪費時間去回應你。有時會想,去打擾一個人之前是否需要考慮清楚,特別是一個有好感的人,或是平時很少聯繫的人,或是兩個人的感情出現問題時。
  • 有一種思念叫,只關注不打擾;愛你,想你時才知什麼叫刻骨銘心
    一個人的離開,有的時候不是不愛,也不是因為失望至極,而是心裡明白了,如果沒有我,你可能會很好!有一種思念叫,只關注不打擾,心裡深深愛著一個人,想念時才知什麼叫刻骨銘心,那是一份只能放在心裡的眷戀,情感的世界裡,不能彼此相依相伴的愛,只能一個人獨自傷感,愛你,問君歸期未有期,想你,顧左右而無言,惟有流不盡的相思淚,在回應著那顆破碎的心,愛無形思無聲,不能在一起的思念,惆悵的心裡只有一片迷茫,那是一個沒有色彩的世界!
  • 真正的教養,是不輕易拆穿別人的難堪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著名旅行作家凱魯亞克說:「教養是一種不用說出來的美好。」所謂教養,就是不讓別人難堪,就是要用心體察別人難言的心思,而後真誠地化解對方的難堪。用智慧去了解他人心意,用真誠與善良之心與他人交往。
  • 有一種沒教養:叫「永遠在嘲諷別人」
    網上曾有個調查,總結了「沒教養」的行為有哪些?其中有一條答案是:「有一種沒教養,永遠在嘲諷別人。」不難發現,生活中,總有些人總愛幹涉別人的言行,通過諷刺或貶低他人的方式,獲得滿足快感,以此逃避內心的自卑感和填補自己的心理平衡,來抬高自己。但其實,這不但沒有抬高自己,反而會顯得情商低、沒有教養,惹人嫌棄,完全就是「自殺式社交」。
  • 有一種感情:叫天天想你,卻不能去打擾你
    有時候也想給你發個信息,有時候也曾輸入記在心裡的電話號碼,可是試了幾次,終究還是沒有撥出去,生怕一個打擾,會給你帶去傷害,生怕一個衝動,破壞了維持多年的平靜。有一種感情,叫天天都在想你,卻再也不能去打擾你,有一種緣分叫,情深緣淺,所以會天天惦念。
  • 開卷有益|所謂教養,是一場沒有終點的修行
    我一直自以為挺有教養,平時跟人說話客客氣氣,待人接物各種禮貌用語。遇到事了,我不佔人便宜,不給人添麻煩,更不讓人家難堪。 誰知前幾天,我被親媽上了一課。我媽說,有時候你那不叫教養,叫冷漠。 我們小區不大,我媽來不多久就熟了。
  • 有一種愛,叫不打擾
    我的電話卡是很多年前辦的一個暢聊套餐,每個月有近千分鐘的通話時間,這幾年我從來打不完。因為現在有時候即便心裡孤單,想念起誰也不會再輕易的撥通那個人電話。- 01 -你和我大概會有一樣的感受吧?我會開始害怕電話那頭許久無人接聽的忙音,也會怕響了很久之後接起來客套得已經陌生的「你好」。
  • 教養不是所謂的不給人添麻煩
    我一直認為我很有文化教養。我通常有禮貌地與人交談,用各種禮貌的表達來對待人。當事情發生時,我不會佔別人的便宜,不給他們添麻煩,更不用說讓他們難堪了。但是幾天前,我被母親教訓了一頓。她說有時候你所以為的教養不是教養而實實實在在的冷酷與漠不關心。我們的社區不大。
  • 有一種思念,不聯繫,不打擾
    他們之間有了許多爭吵和撕扯—— 你嫌我消息回復得慢,我嫌你總是藉機找茬。我覺得你變得越來越敷衍不在意,我覺得你變得越來越敏感和多疑。明明可以打電話,可以發信息,卻擔心多說一句話都會是一種打擾。就像那句話說的: 「其實我們都像小孩,不主動是因為害怕自己煩人,不聯繫是因為覺得自己多餘。」
  • 有一種修養,叫不說
    她想向大眾解釋和道歉,但大家似乎並不關心。最後,葉藍秋在輿論與病魔的雙重折磨下,選擇了自殺。慈善家貝林曾說:「不要妄自揣測別人,我們需要騰出空間和機會,迎接一顆純潔和善良的心。」生而為人,請保持善良,不要隨意評價別人的三觀和五官,更不要輕易打擾別人的幸福。多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問題,添一點體諒,加三分尊重。
  • 有一種思念,叫永遠;有種心痛,叫愛你不能見你,想你不能打擾你
    有一種思念,叫永遠;有種心痛,叫愛你不能見你,想你不能打擾你,只能守著回憶,靜靜相思有些遇見,註定了要分離;有些愛,註定了是一場執迷;有些夢,註定了醒來是一種失落;有些人註定了相見時的美麗,分離後的相思。
  • 疫情當下:有一種教養,叫不給別人添麻煩,為他人著想的善良
    還有一個自稱黎某同事的留言,說黎某當時已經比較嚴重,醫生不讓住院,也不給治療,自己是黎某的近距離接觸者,雖然現在被允許做病毒檢測,但被告知資源緊張,時間另行通知。在病毒傳播途徑多樣,不停變異進化的階段。黎某的種種行為,無疑給當下疫情快穩定的局勢,造成了更嚴重的後果。一路從美國到北京,中途遇到過多少人,和多少人有這近距離的接觸。
  • 有一種愛情,叫想聯繫,又怕打擾
    文丨蔓語 原創有首歌這樣唱:有一種想見不敢見的傷痛,有一種愛還埋藏在我心中,我只能把你放在我的心中。世間有多少的愛情,明明還深愛著,卻不能在一起,想聯繫,又怕打擾到對方。最後,只能默默地把愛人放在心中。有些人,靜靜地躺在微信好友列表中,無數次點開他的頭像,卻沒勇氣發一個消息。一句問候,都顯得多餘。想關心他,卻沒有任何合適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