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66歲生日,盤點徐老怪的俠情·柔情·才情

2020-12-25 舜網

徐克,上世紀50年代出生在越南西貢,那時的越南戰爭不斷,幼年的他對警報、炮火、爆炸毫不陌生,直到16歲舉家移居香港後,他才過上了與同齡人一樣的正常生活。這段童年的戰爭經歷雖不算慘烈,但對他武俠風格的形成或許產生了微妙的影響。在推開窗子便是槍林彈雨的現實裡,關上窗後刀光劍影卻正邪有道的武俠世界更能給人帶來一種動蕩的神秘感。這種感觸,在以後徐克的武俠、仙俠電影中總能找到痕跡。他對歷史、現實與人性的思考都融入在那個虛構的江湖中。

1979年,留美歸來並在香港從事影視工作的徐克拍攝了處女座《蝶變》。這部初露鋒芒的作品被認為是「香港新浪潮電影」代表作之一,更被法國電影界評為其「混亂三部曲」(《蝶變》、《地獄無門》、《第一類型危險》)之首。影片講述了一群武林人士因內訌與不信任,在內鬥中與自己發明的強大武器同歸於盡的黑暗故事。影片充滿對歷史與人性的隱喻,表現了他獨到而犀利的見解。主角方紅葉正像徐克的化身,一個不懂武功的書生,在親歷了黑暗變故之後黯然離去,留給觀眾思考、自省的空間。

仙俠情結——在嘗試了「混亂三部曲」的黑暗武俠、地獄神魔、殘酷青春等題材之後,徐克的電影風格、價值觀逐漸趨向統一,魔幻仙俠題材成為其主要創作的題材之一。1983年他拍攝了自己的首部仙俠題材電影《新蜀山劍俠》,影片不僅創造了徐克武俠電影風格,也為香港動作特效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開啟了香港動作電影的新時代。

《新蜀山劍俠》改編自還珠樓主的魔幻小說,影片最大的驚喜不在於其故事的奇幻,而在於電影在人物造型、動作特效、氣氛營造、鏡頭風格等方面的創新,徐克充滿才情的想像力令人驚豔。多年後的2001年,他再次將此題材搬上銀幕,給觀眾打造了一個更加奇幻宏偉的神魔世界。

《新蜀山劍俠》後的1987年、1992年徐克監製了兩部香港電影的高峰之作《倩女幽魂》與《新龍門客棧》。這兩部影片的優點不消多說,影迷們都能如數家珍。暗夜孤館、大漠風沙,以及其中生動鮮活的人物,不僅僅造就了觀眾心中的經典,也對香港武俠電影、大陸仙俠電視劇等影視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1993年,李碧華作品改編電影《青蛇》橫空出世。因為臺灣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的影響,該片在大陸播出伊始曾頗受質疑。片中,白蛇與青蛇不再是趙雅芝、陳美琪那般體貌端麗的女子,而成為王祖賢、張曼玉演繹的妖嬈蛇精。為了強化戲劇效果,徐克還大膽的將傳統戲曲的貼鬢頭飾運用到青蛇、白蛇身上,給人亦真亦幻,似畫非畫的魔幻感。影片最為大膽之處更遠在造型之上,而是對佛道、人性、愛欲等問題進行了開放式討論,所迸射出的思想火花,比傳統故事中簡單的正邪較量更有價值。李碧華原著的才氣,加上徐老怪仙俠風格的渲染、黃沾的詞曲,使這部在當時顛覆傳統的新作,在日後逐漸被許多人稱讚。

英雄情懷——

大家都記得吳宇森的經典之作《英雄本色》,但許多人忽略了徐克在其中的作用。1986年的《英雄本色》就是由徐克擔任監製,不僅如此,他還在3年之後親自擔任導演,拍攝了該系列的第3部《英雄本色之夕陽之歌》。影片將故事背景放在越戰時期,顯然有徐克的個人用意。沉重的歷史色彩,加上孤膽英雄小馬哥的豪氣幹雲,令這部影片獨具特色。不能說這部《英雄本色》是經典的,但它所映射的那個時代卻給這部英雄系列增加了更多現實意義。說到《英雄本色》就不得不提徐克電影中的英雄情懷。區別與徐克仙俠影片的虛幻縹緲,他的武俠劇更有一種身處江湖、歷史中的真實感。這種歷史背景的真實與英雄人物的神奇,互相映襯,令他電影塑造的英雄不再是武俠小說中不食人間煙火的神祇,而成為觀眾身邊的人。

1991年,徐克與李連杰攜手打造了中國銀幕英雄的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黃飛鴻。黃飛鴻系列(《黃飛鴻》、《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黃飛鴻之獅王爭霸》)的開啟,不僅令他拿獎到手軟,也在票房上大獲成功。徐克的黃飛鴻系列,不僅僅拘泥於黃飛鴻真實人物的經歷,而是將人格高度提煉,打造出一個醫道上仁心仁術,功夫上武功蓋世,品格上胸懷天下,生活中可親可愛的大俠形象。這種形象的塑造,不僅滿足了中國觀眾對於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憧憬,也打破了一直以來大俠高高在上,不可親近,過於高大全的局限。而且,黃飛鴻系列故事緊緊圍繞清末國破家亡、八旗沒落、列強當道的歷史背景進行劇情設置,人物雖為江湖草莽,但國事家事都擔當得起,在扣人心弦的故事中,喚起了觀眾強烈的正義感與愛國情操,可謂充滿情懷之作。直到今天,只要《男兒當自強》的音樂響起,所有人都會想到李連杰版的黃飛鴻,這個由真實人物改編的近代傳統英雄IP,至今無人能出其右。

時間進入21世紀,在香港電影備受衝擊、面臨迷茫之時,徐老怪再一次慧眼獨具,打造了另一個傳統人物IP——狄仁傑。2010年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與2013年的《狄仁傑之神度龍王》都獲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狄仁傑系列將目光鎖定在當下流行的斷案懸疑題材上,將充滿懸念的故事放在古老神秘的大唐時代,既滿足了當代觀眾的「復古癖」,也滿足了對破案故事的好奇,將現實與魔幻相結合,每一個環節都瘙中觀眾「癢點」,成功不足為奇。但這一系列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對狄仁傑這一人物的塑造不夠鮮明,不夠凝練,由劉德華、趙又廷分飾老年和少年版,導致形象不夠統一。若能在人物塑造上再加磨礪,這一系列將有更好的成績。

鬼馬喜劇——

當然徐老怪的才情不只體現在仙俠、武俠系列當中,他的喜劇電影也獨具風格。早在初為導演的1981年,徐克就拍攝了第一部喜劇電影《鬼馬智多星》,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的桂冠。他的喜劇,不再集中於陽春白雪、充滿意境的氛圍塑造上,而是更多的表現出一個水瓶座才子的跳躍思維、鬼馬神搞、卡通誇張的特徵。1982年的《最佳拍檔》、1984年的《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都取得了較好的票房成績和不錯的反響。

有人說,拍攝喜劇是徐克在「混亂三部曲」之後的妥協之作,畢竟一個剛出道的導演還是要靠觀眾口碑和票房說話的。不過經歷了幾年的磨礪,在他的價值觀與拍攝手法都更加精進統一之後,徐老怪的喜劇也更上了一層樓。1995年他拍攝賀歲電影《金玉滿堂》(又名《滿漢全席》),大獲成功。《金玉滿堂》擺脫了香港賀歲電影圍繞家族人物講故事的老套路,將目光放在了比拼廚藝的美食故事上。片中,他將武俠的動作手法運用在神廚身上,出神入化的廚藝,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加上神廚鬼斧神工般的精湛廚藝,令觀眾興趣盎然,食慾大開,正迎合了喜氣洋洋的賀歲檔。在人物塑造上,也加入了正視失敗、打開心結、重新上路的勵志情懷。更不得不提的是,《金玉滿堂》這種將功夫加入廚藝的手法,也給此後的《食神》等大量影片帶來了創作靈感。

2014年,緊跟時代步伐的徐老怪,將目光投放在內地廣為傳頌的傳統劇目《智取威虎山》上,拍攝了一部故事講述、特技製作、動作打鬥都十分到位的精美之作。不得不承認,在香港與內地的融合、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武俠與人生的融合、現實與魔幻的融合上,徐老怪早已走在引領時代的前端,甩出許多導演好幾條街。在2017年將要推出的《西遊降魔篇2》中,徐老怪與周星馳兩大神導聯手,繼續講述顛覆傳統的西遊神魔故事,不知將給觀眾帶來怎樣的視聽盛宴,我們充滿期待。

「電影導演如果有宗教般的狂熱和小說家的想像力,電影就會產生一種魔力」。

相關焦點

  • 星爺聯手徐老怪,《西遊伏妖篇》也難逃一個情字
    儘管《西遊伏妖篇》星爺退居幕後甘做監製,拉來華語電影另一位鬼才徐克徐老怪執筒,但從《西遊伏妖篇》中依舊充斥著周星馳所獨有的無釐頭元素和懷舊情懷。徐老怪本身也深諳成人之美,有意無意的在影片中灌注「星」味。尤其當《一生所愛》的BGM一起,恐怕但凡看過《月光寶盒》的人都會仿佛被觸動了某種心弦機關,久久不能自己。
  • 徐克高分力作,那些讓他被稱為「徐老怪」的作品
    作為香港著名導演之一,徐克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外號,「徐老怪」。傳說「徐老怪」這個外號是由之前與他合作過的才子黃霑為他取出來的。,最終還是他從古書當中得到了啟發,用中國最傳統的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譜成了徐克最滿意的版本,成為了經典,流傳下來。
  • 徐老怪:可憐春杯妖酥媚,愛聽秋墳鬼唱詩
    「徐老怪」獨樹一幟。敦煌飛天樂舞一體、滿壁風動,徐克鍾愛取材飛天造型塑造神女形象,使之搖曳多姿,顧盼生情。 作為《倩女幽魂》的製作人、監製和項目發起人,徐克對這個鬼怪故事之痴迷,簡直到了熱衷的地步。十年後,徐克又監製了香港第一部2D與3D混合動畫片——《小倩》。
  • 「徐老怪」的曠世才情,電影中的俠骨柔情
    徐克,上世紀50年代出生在越南西貢,那時的越南戰爭不斷,幼年的他對警報、炮火、爆炸毫不陌生,直到16歲舉家移居香港後,他才過上了與同齡人一樣的平靜生活。這段童年的戰爭經歷雖不算慘烈,但或許對他日後專精的武俠風格產生了微妙的影響。1979年,留美返港從事影視工作的徐克拍攝了人生處女作《蝶變》。
  • 徐克為什麼叫「徐老怪」?因為他有3大怪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皮皮電影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香港新浪潮導演徐克,江湖人稱「徐老怪」,因其特立獨行的性格,劍走偏鋒的手法而得名所以能跟徐克合作的也不是一般人,首先要受得了他這種脾氣。傳說「徐老怪」就是香江才子黃霑替他起的外號,1990年,黃霑為《笑傲江湖》譜曲,交了6次稿,都被徐克退回來了。黃霑抓狂之下,從古書《樂志》中「大樂必易」四字得到靈感,將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倒為「羽、徵、角、商、宮」,終成《滄海一聲笑》名曲。
  • 寫意武俠,浪漫江湖:老怪徐克電影排行榜
    我是徐老怪電影的狂熱粉絲了。徐克電影想像力超凡,天馬行空、無拘無束,我想,這就是最好的電影。這是我最喜歡的徐克電影,心中永遠的經典。導演程小東,監製是徐克,但這部電影毫無疑問是徐克電影。據說這部電影出來以後,金庸先生大為不滿,對徐克胡亂改編的原著的做法,在以後徐克還想再買金庸先生的作品的版權時說朋友照做,版權就算了吧。但我以為金庸先生的觀點是很扯的。這是最好金庸電影,在所有金庸影視劇中,就以這一部的最好的。
  • 這才是徐克真正要表達的江湖
    前些時間,徐老怪與星爺聯手推出《西遊伏妖篇》。把「還星爺一張電影票」這種集體情懷追憶行動,再次推上頂峰。不過想來也對,說起徐克,總會把他和江湖聯繫在一起。放眼徐老怪曾經的輝煌:無論是《黃飛鴻》與《蜀山》系列,還是《笑傲江湖》與《新龍門客棧》(監製)……這一部部堪稱武俠類型片典範的電影,帶給我們太多的回憶與悵然。
  • 徐克,你怎麼還在拍電影???
    13歲那年,他從家裡偷錢,和小夥伴租了臺攝像機,準備拍部「大片」,最後雖然大片沒拍成,但他心中喜歡電影的那團怪火早已把他吞噬。徐克15歲回到香港,後來身為醫生的父親把他送到美國留學,專業是醫學,就是希望他能子承父業。
  • 《青蛇》 | 人間有情,但情為何物
    由徐克導演的《青蛇》,改編自李碧華的《青蛇》,取材於中國古代民間傳說愛情故事《白蛇傳》,後者與《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孟姜女傳說》齊名,並稱中國四大民間愛情故事。不同於其他取材於《白蛇傳》的作品,擅長寫情的李碧華將故事中「小青」角色放在較為突出的位置,徐老怪也在電影中融入了禪悟的道理,升華了電影的格局。
  • 《新龍門客棧》:人說亂世莫訴兒女情,其實亂世兒女情更深
    但從近年來「徐老怪」武俠電影的評分與評論來看,不少人對於徐克對特效技術的執著追求產生了負面的態度,認為他淪為了特效的附庸。到底是用技術探索拓寬武俠電影的邊界,還是對技術的過度依賴而放棄電影本身的內核,這兩者的孰是孰非還需留待時間的檢驗。
  • 徐老怪電影裡的伍佰叔,酷到哭我一臉
    那首《浪人情歌》感受到了他「Live之王」的浪子柔情。還有「夏夜裡的晚風,吹拂著你在我懷中,你的秀髮蓬鬆,纏繞著我隨風擺動。」的《夏夜晚風》,更是溫柔的緊。其實,關注伍佰這個神奇的男子很久了。而這部徐克執導的動作片中的伍佰,絕對堪稱驚豔。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一睹伍佰和這部電影的風採吧......這部《逆流順流》是徐老怪的才華之作,也是一部容易被忽視的港片。它和伍佰一樣有著特別的氣質——炫酷。
  • 徐老怪《青蛇》講了什麼?除了人間真情外,還有意想不到的意思
    徐老怪《青蛇》講了什麼?除了人間真情外,還有意想不到的意思對於徐克,想必許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畢竟在香港電影最為輝煌的時候,徐克也是不得不提的一位導演。而在徐克知指導的電影當中,最讓人過目難忘的,還是由王祖賢和張曼玉一起主演的《青蛇》。那時候趙文卓也還是一個奶油小生,而張曼玉更是美豔的讓人羨慕。徐克因為這部電影,也成功在藝術片行業當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 唯美電影《青蛇》是徐克最「爛」的作品?27年後才真正看懂
    1993年還沒有痴迷於特效的徐克拍攝了他最好的一部電影,豆瓣8.5高分的《青蛇》,豆瓣電影Top250此話一出,臺商瞬間炸裂,要求徐克換掉王祖賢,惜才的徐老怪又怎肯換掉呢?王祖賢則去金門唱歌,這才息事寧人。
  • 老怪 徐克
    香港新浪潮,應該有八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屬於徐克。徐克適時求變,在香港新浪潮像幽魂一樣難圓美夢的境況之下,徐克卻有了自己的電影王朝。徐克的電影裡從來不缺少愛情。徐克電影裡的愛情,開始和結尾往往是大開大合,或者從天堂走向地獄,或者從地獄邁向天堂,這其中的過程便是徐克展露其才華的用兵之地。
  • 徐老怪的快意江湖之英雄已老,江湖不散
    徐克,江湖人稱徐老怪。出生於1950年2月15日的越南西貢市的徐克,祖籍廣東,1966 年舉家搬到香港。他是華語界著名的電影導演、編劇、監製、還有……演員。不管從任何角度來看,也不管你承不承認,徐克都已經是中國電影歷史上無法抹去的張揚狂妄
  • 美女畫風突變,特效開掛上天,徐老怪這波操作可以說是非常666了
    雖然《奇門遁甲》署名是八爺袁和平是導演,但小編可以負責任地說,這是一部徐克監製主導的電影。之前看報導,有記者問兩個人,遇到矛盾衝突,聽誰的,兩個人打哈哈,說都尊重對方,有商有量。其實,當然是聽徐克的。《奇門遁甲》是徐克施南生的電影工作室製作,徐克是老闆,他有最終剪輯權。在創作上,徐克還是有點霸權的,還記得1990年許冠傑、葉童、張學友和張敏主演的《笑傲江湖》嗎?
  • 徐克,真的江郎才盡了嗎?
    電影天堂  2018 VOL.407  本文由剁椒電影(duojiaodianying
  • 徐克操刀,影帝影后玩命拍,這部經典港片,創造了武俠電影的巔峰
    但是在吳思遠的撮合和調解下,兩人才重新達成一致:徐克在這部電影裡擔任監製。名為監製,實為導演。眾所周知,《新龍門客棧》是分為兩個場景拍攝。一個是在香港搭起的室內影棚,這部分戲主要由徐克說了算。另一個是在敦煌,這部分是由導演李惠民負責,但是徐克也在現場監督。所以,在電影上映後,基本上可以坐實這就是徐克導演的作品。
  • 徐克操刀,影帝影后玩命拍,這部經典港片,創造了武俠電影的巔峰
    起初,胡金銓對徐克心存芥蒂,不想讓他加入劇組。畢竟兩人在拍攝《笑傲江湖》期間,有過一次不愉快的合作經歷。但是在吳思遠的撮合和調解下,兩人才重新達成一致:徐克在這部電影裡擔任監製。可沒過多久,蔡某發生了意外,版權之爭才塵埃落定。
  • 問世間,情是何物
    1994年,徐克導演為我們再次演繹了這段驚天地泣鬼神的悽美愛情故事。大概也只有徐老怪,可以把一個故事講述得那麼傳奇那麼江湖又那麼柔情。那瑰麗的天空覆蓋的年代如此遙遠,卻又近在心底。24歲的吳奇隆,20歲的楊採妮,翩翩少年,盈盈少女,正是青春年少,風華正茂,祝英臺的天真活潑,梁山伯的真誠善良,都展現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