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鷗食堂。

2020-11-08 風的城市


在我準備開始每周寫一篇電影觀後感時,就想到了《海鷗食堂》這部電影。說來也很奇怪,在我的記憶裡這是一部很簡單甚至是沉悶的電影,但我卻一直記著它,今天終於又再看了一遍。


一點題外話,這部電影在各大在線視頻網站已經找不到了,我還是在百度網盤找到下載來看的,從這一點,你大概知道它是一部很老的電影了。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位叫幸惠的日本女人,在芬蘭開了一間名叫"海鷗食堂"的日式快餐店,從無人問津到高朋滿座的過程。



現在我看來,這個過程甚至可以用"奇幻"來形容,從第一個進店的喜歡日本文化的小夥子開始,幸惠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特別的。


她們所有人交織在這間小店裡,匯集成了一個小小的世界,一個非常特別的世界。


電影的表現方式,像是一盤只放了油鹽的清炒小白菜,但吃到嘴裡總覺得裡面藏著什麼特別的佐料。比如電影裡有很多看似普通的對白,都藏著發人深思的"小機關"。


之所以我用了"奇幻"來形容,是因為故事情節和人物的設置太無釐頭了。特別是正子這個角色,那一箱野菇,那一隻貓,還有她永遠在同一個地方打電話,這思路真的是太清奇。



然而奇怪的是,即便是這樣,也沒有讓人覺得無法接受,甚至還回味如此。

又看了一遍之後,我一下子就知道了,為什它能一直在我記憶裡佔據一塊位置。


就是因為它的特別,讓它顯得格外與眾不同,才讓我如此印象深刻。



我看的日本電影不多,但感覺日本電影像這種調調的電影好像還不少,比如其中較為出名的《菊次郎的夏天》也是這麼拍的。這讓我忽然有些好奇,日本電影是如何形成這種風格的呢?而且我還隱隱地感覺,一些臺灣電影也有受此影響。


這樣不疾不徐簡簡單單講故事的風格,是我喜歡的,加上它巧妙的結構和人物的設置,讓電影更具有戲劇性,當然最關鍵的還是故事的內核。


幸惠對於心之所想的堅持,以及對他人的友善,幫助她讓小店高朋滿座。只覺得像她那樣的女人,沒了什麼是做不成的。



其實每次觀後感都寫得比較倉促,如果能多一點時間消化一下,應該能寫出更深刻的內容。至少我現在是這樣的感受。


溫故而知新,確實是又得到很多新東西。我想,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我一定會再想起《海鷗食堂》,然後就再看一遍。


到那時,我知道我又會有一些新的感觸。

相關焦點

  • 海鷗食堂
    或許在海鷗食堂裡發生了太多的美好卻又不太真實的事情,但在這個紛擾的世界,又有誰不眷戀那一絲平靜的世界與悠閒,只願我們能夠找到心中的那間食堂,做著想做的事,偶爾偷懶卻一直都在路上。《海鷗食堂》中有一個頗有意思的片段。幸江問小綠:「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最後你還想做些什麼?」質樸的小綠回答:「這個.想吃些好吃的東西。」
  • 《海鷗食堂》
    「只是不做自己不喜歡的事」的海鷗食堂的女主人幸惠。用閉上眼睛亂指地圖來決定旅行目標的小綠。或是被空氣吉他吸引毫無目的來感受安定平和的正子。三個女主角我都好欣賞,她們的個性,她們的通性,她們的認真,她們的感動,她們的笑容,她們的善良,她們的執著,都是我喜歡的。
  • 《海鷗食堂》觀後感
    電影一開頭就是海鷗,飛來飛去,我開始想了解到底這個食堂到底和海鷗有什麼聯繫,更讓我開始對美食有著明朗天空般的期待。話還沒說幾句,我就知道,要講生死。大概是這樣,長得很像全智賢女神的女主在一個外國城市開了一家[海鷗食堂]。店裡的第一個客人是喜歡日語的金髮單車男孩。
  • 《海鷗食堂》,吃貨必看!
    從《海鷗食堂》、《南極料理人》、《眼睛》、《東京鐵塔》等70多部電影,到上百部美食廣告,當然,還有2015年大熱的日劇《深夜食堂》,出現的所有食物都是由她全權負責。 所以,你沒見過她這個人,但一定見過她做的食物。 從小就愛吃的飯島,廚藝是自學成才,自己的便當、姐姐的便當、男友的便當,全部由她包攬。
  • 嗜影症 |《海鷗食堂》
    話還沒說幾句,我就知道,要講生死。大概是這樣,長得很像全智賢女神的女主在一個外國城市開了一家[海鷗食堂]。然後有一天終是沒有抵擋住肉桂卷的香氣誘惑,終於走進了海鷗食堂。「不會跳舞/就不要跳舞/搖擺也幸福/就閉著眼/以空氣吉他飈速」寫詞的我的老公阿信想必也看過《海鷗食堂》或者知道芬蘭的空氣吉他比賽吧,我打賭哈哈
  • 一家餐館 | 我的「海鷗食堂」之旅
    想要說的是,本片跟電影海鷗食堂有關,但不講述電影故事,不作電影評論,也不是旅行遊記。關於「海鷗食堂」「海鷗食堂」是一部日劇,2006年出品,講的是三個日本女人分別來芬蘭後圍繞著「海鷗食堂」而展開的一些故事。
  • 【608】絕妙電影《海鷗食堂》
    每日回復【608】收聽絕妙當家絕妙節目轉發本圖文到朋友圈,添加小永微助手⬇️,暗號:Y海鷗食堂,即可入群觀影。
  • 你聽說過海鷗食堂嗎?
    你聽說過海鷗食堂嗎?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辛惠開了一家日式餐廳,海鷗食堂。沒有廣告宣傳,店標只用了小小的日語和芬蘭語,裝修簡潔明亮。辛惠遇到了閉眼隨手在地圖上一指就來到芬蘭的小綠,邀請小綠和自己同住,小綠因而到食堂幫忙。自此,小店終於有了點熱鬧氣息,儘管那唯一的客人只喝免費咖啡,幾乎不點單。失意的前店主,用一個魔法咒語,教辛惠做出了最好喝的咖啡,再搭配著噴香的肉桂卷,內斂的芬蘭人終於擋不住好奇心,三三兩兩地走進來。但沒有人點招牌料理,那是用三文魚,柴魚花和梅幹,手捏成的日式傳統飯糰。
  • 978電影美樂蒂今日推薦—《海鷗食堂》
    碼頭的海鷗,悠悠的綠皮電車、黃色的建築,在芬蘭的赫爾辛基有一家日式」海鷗食堂「,幸江是食堂的主人,一個說著流利芬蘭語的日本女人,上了年紀但有著少女的溫柔
  • 海鷗食堂——改變人生態度
    很長時間都不曾寫影評了,前段時間看完了《唐頓莊園》就突然有了寫東西的衝動,今天日本電影《海鷗食堂》讓我不得不打開塵封已久的博客,表達一點對這部電影的感想。《海鷗食堂》其實是個很有詩意的名字,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卻仍然顯得那麼平淡無奇,所以當電影在女主角的旁白中緩緩展開的時候,我似乎沒有什麼太高的期望。而最後100分鐘的時間過後,我就徹底被導演荻上直子折服了。我把後半部分的劇情對只看了一半的妻講了一遍,她潸然淚下。
  • 《海鷗食堂》生活往好的方向發展
    最近看了《海鷗食堂》這部電影,美食與治癒,故事從辛惠一人在芬蘭開的海鷗食堂開始。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剛開始食堂沒有人光顧,顯得冷清,接著辛惠結識了小綠,讓食堂有了點人氣,慢慢來了些人直爽的小綠緊接著正子因為丟了行李與辛惠和小綠認識了,也留在店裡幫忙,店裡的人就慢慢更多了,同時辛惠又用家鄉的美食使當地人愛上了這個「海鷗食堂」。
  • 《海鷗食堂》事實上,細水長流本身就是一種詩意
    網易雲在歌單裡搜索「海鷗食堂」就可以了。象徵性鏡頭1.片頭海鷗片頭給出海鷗在地面、船頭、屋簷、草坪上的特寫鏡頭,突出海鷗的形象特徵,之後鏡頭轉為成群海鷗散落於港口的岸邊,而遠處是廣闊而安靜的海洋。在各個不同地點的海鷗的特寫,象徵在各處漂泊卻自由的人們,他們各自擁有自己的世界,而最終海鷗都停靠在同一個港灣上,象徵著殊途同歸的人們在芬蘭相遇的故事。
  • 《海鷗食堂》這部電影究竟想要說的是什麼?
    海鷗食堂,一個低調但又不乏溫暖的名字,讓我油然產生難以名狀的一種感覺,如雨後的甘霖,在悄悄潤溼著我柔軟的心。我承認,第一眼愛上這部電影,就是從這四個字開始的。這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呢?又或者說「海鷗食堂」這四個字究竟代表了一種怎樣的感覺?
  • 歡迎光臨海鷗食堂
    她拍攝《海鷗食堂》時只有34歲。 這部電影讓我的內心深處閃爍起某些自己也說不清的,卻又總是在不斷跳躍的光點。我不知道那些光點是什麼。當時的我,也並不具備將這些光點匯聚到一起的能力和閱歷。 我記得我只是挺惆悵也挺深沉地想,真讓人羨慕啊,無憂無慮的生活,多好啊。就是節奏太慢,快一點就好了。然後開始為2005年未能在芬蘭,遺憾了一會兒。
  • 《海鷗食堂》:有信念的自在人生
    日影《海鷗食堂》以芬蘭為背景,講述了一個日本女人獨自在遙遠的異國開餐館的小故事,故事簡單,情節平淡。平淡背後蘊含一絲真意,可謂淡而有味。導演需有一副細膩的心腸。為什麼叫食堂呢?女主解釋說:就是讓路過的人願意了進來吃頓飯,簡簡單單地吃頓飯。
  • 《海鷗食堂》小確幸一茶一餐
    當我看第一次和《海鷗食堂》時,我克制住了換頻道的衝動,堅持要看。隨著電影的展開,我被電影感動了,當我看到那輛公共汽車在路上飛馳時,我感到一個愉快的微笑。豆瓣得分為8.3分,綜合好於84%的劇情片和93%的喜劇片。該片於在日本上映,憑藉其異域風情和貼近人心的特點,被評為年度電影十佳影片之一。
  • 周五放映與美食有關的電影《海鷗食堂》
    這種時候我通常願意看與食物有關的電影,日本的是最好的,像是《海鷗食堂》。我看過它不下三遍,每一次都和第一次一樣深受感動。雖然你甚至會覺得它不存在什麼所謂的情節,可是它一定在你的心裡留下了某種東西,那是一種「海鷗食堂」式的生活態度。電影裡不乏做菜過程的描寫,這些部分特別受我青睞——你看著他們在窗明几淨的廚房裡認真地切菜、包裹飯糰、製作麵包,看著他們將美好的食物盛在日式的餐盤裡小心翼翼的端給顧客們,看著他們因顧客食用食物時享受的神情而暗自得意,這難道不令人感動?
  • 電影|美味世界漫遊記之《海鷗食堂》
    (《海鷗食堂》電影海報)推薦理由:劇情很溫暖,肉桂卷也很溫暖。經典臺詞:「如果明天世界末日你會做什麼?」「吃很多很多好吃的,叫上喜歡的人。」影片簡介:幸惠在風光如畫的首都赫爾辛基獨自經營一家叫「海鷗食堂」的日式餐廳,她希望以簡單卻溫暖的傳統手卷留住客人的心,只可惜事與願違,餐廳經常空無一人。後來,綠與正子,因為不同原因,先後來到了那裡幫忙。
  • 《海鷗食堂》|這是你想要的生活嗎?
    在我們談到各自喜歡的地方的時候,才知道北歐是她的「理想之地」,我第一時間就想起了一部已經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的日本美食電影——《海鷗食堂》。影片裡的女主人幸惠獨自一人在芬蘭赫爾辛基的街角開日料店,堅持用日本傳統食物招待客人,也因為食物在異國他鄉和幾個陌生人結緣。
  • 《海鷗食堂》一茶一飯的小確幸
    第一次看《海鷗食堂》時,我是忍住想換臺的衝動堅持看完的。但隨著電影的展開,我竟然被這部電影打動了,看到最後,那輛公交飛馳在公路上的時候,我竟不自覺的舒心一笑。豆瓣評分8.3,綜合評價好於84%劇情片和93%喜劇片。06年這部電影在日本一經推出,就因極具異國風情的景致和貼近人心的故事敘述被評為當年電影旬報的十大佳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