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電影解析|《無姓之人》—9歲兒童心理

2021-02-08 親與子
電影《無姓之人》是由雅克·范·多梅爾執導的首部英文對白科幻愛情片, 傑瑞德·萊託,薩拉·波莉,黛安·克魯格等主演。影片講述了由傑瑞德扮演的118歲男主人公尼莫·諾伯迪所經歷的一場穿越疏離現實關係而迷失的愛情故事,在記憶長河中尋找一個男人的人生之謎。信    息   法國 | 138分鐘 | 2010年6月15日 中國

在2092年的未來,火星已成了地球人熱衷的度假勝地。118歲高齡的尼莫諾巴蒂(傑瑞德·萊託 Jared Leto 飾)是最後一位仍未死亡的自然人。記憶混亂的他在一次次的催眠及採訪之中不斷回憶自己的童年,卻在每個人生分岔點都衍生出完全不同的人生。在這些不同的版本中,有母親(娜塔莎·雷託 Natasha Little 飾)和父親(瑞斯·伊凡斯 Rhys Ifans 飾)離婚後再婚而變成了尼莫「妹妹」的安娜(黛安·克魯格 Diane Kruger 飾),有身患抑鬱症婚後情緒不穩的埃莉斯(薩拉·波莉 Sarah Polley 飾),還有與他育有三名子女的亞洲女孩吉恩(範林丹 Linh Dan Pham 飾)。交織在宇宙大爆炸理論、超弦理論和時間特性的解釋中,尼莫的人生真相究竟為何呢?

點擊文末閱讀全文可觀看影片《無姓之人》

本文作者摸漁兒是一個電影愛好者,每周末必和老公一起去看電影,有時也喜歡熬夜看電影,看完還喜歡各種剖析評論一番,目前已是電影痴癌晚期,所以她建了一個《心理學電影》微信群,以此療愈她和癌友們對電影的痴癌。建群當天摸漁兒就為大家分享了這部心理學電影《無姓之人》,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她站在心理學角度對這部電影的理解和分析。疑問:這是這部電影最讓人看不懂的部分,為什麼男主被催眠之後,一進入回憶就會發現所有人穿的衣服都和自己穿的衣服一摸一樣呢?甚至連所有的牆壁、高樓大廈的外表都是這個樣子,為什麼為什麼?OMG~摸漁兒:當嬰兒從母體裡出來的時候,嬰兒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認為自己和母親和這個世界是一體的,當嬰兒哭的時候,他會認為母親、甚至全世界都在和他一起哭;當母親笑的時候,嬰兒也會跟著母親一起笑,然後他會覺得全世界都是開心的。嬰兒,在母親的眼睛裡感受自己的存在,在母親的眼睛裡發現「我」的存在。所以影片中,當118歲高齡的尼莫諾巴蒂被催眠回憶過去的時候(其實是退行),他看到所有人都和他穿一樣的衣服,整個世界都和他的衣服一樣,這就是他退行的心理,退行到嬰兒期,潛意識認為自己與所有人、與世界還是渾然一體的。
退行:是弗洛伊德發明的詞彙,用來解釋這一種心理現象:在相對高級的心理發展階段,遭遇了不可承受的挫折,於是退行到相對低級的早期心理發展階段,尋求那一階段的心理安慰。經典的退行如,感受到焦慮時,狂吃東西,這就是退行到母親的乳汁裡,尋找最早期的一種安慰。摸漁兒:嬰兒的心理世界中,最重要的心理,就是全能自戀。
相信很多看過教育書的媽媽都知道一個詞:無所不能感,這就是全能自戀。它的意思是說:我(嬰兒)只要一有一個念頭,那麼那個與我(嬰兒)完全渾然一體的世界(主要是媽媽或養育者)就應該按照我的意願來滿足我。但,如果在孩子一歲前,母親沒有很好的滿足嬰兒的需求,讓嬰兒的全能自戀受挫(例如,經常讓哭泣中的嬰兒一直在那裡孤獨的哭泣),那麼嬰兒就會發展出可怕的無助感、暴怒或被迫害妄想等。這也是很多孩子成人後出現心理問題、犯罪、自殺或患精神方面疾病的深層的根源。疑問:這整部影片就是一個9歲男孩在父母離婚的那一刻的幻覺,他幻想自己跟著父親,同時又幻想自己跟著母親,然後發展出不同的幾條人生軌跡,愛上兩個女人,和三個女人結婚,那麼到底哪個才是真的呢?現實中,他到底跟了父親還是母親?到底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幻想出來的?摸漁兒:比如,別人打了一下你,你疼,這是真實的;但這個時候你開始猜忌,疑問,他為什麼打我?難道是我做錯了什麼嗎?我得罪了他嗎?他有病嗎?以後跟他沒法相處了。。。真討厭這個人。。。這是虛幻的開始。如果一定要給自己作出一個選擇,或者一定要區分好壞對錯,那麼這就會讓人感到分裂。片中男主的父母離婚,這讓他感到無比的分裂和痛苦。所以你真實的體驗是真的,其他都是虛幻的。在這部影片中,到底哪個是答案,看到最後就知道了。疑問:在這部影片裡,當男主118歲的時候,那個時候人類已經不需要性繁殖了,生孩子只要通過某種技術就可以了,那麼這種幻想表達了怎樣的心理呢?德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海靈格曾說:「男孩要歸父親,女孩要歸母親。他們應該先向異性父母靠攏,並從這一關係中吸納異性的力量,體會到自己對異性的吸引力,同時體驗到異性對他的吸引力。然後,男孩回到男性的世界,成為一個男人,女孩回到女性的世界,成為一個女人。只有這樣,他們的心理才更健康,而這個世界,也才更和諧。而要實現這個目標,關鍵在3-6歲。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將這一階段稱為「俄狄浦斯期」。俄狄浦斯(Oedipus 或 Œdipus,有時拼為 Oidipous),外國文學史上典型的命運悲劇人物。是希臘神話中忒拜(Thebe)的國王,是國王拉伊奧斯(Laius)和王后約卡斯塔(Jocasta)的兒子,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並娶了自己的母親。

通俗的講,在俄狄浦斯期,男孩會出現戀母情結,渴望媽媽愛自己勝過愛爸爸;女孩會出現戀父情結,渴望爸爸愛自己勝過愛媽媽。總之,他們都希望取代同性父母而與異性父母建立唯一的關係。

(請在wifi下觀看)

看完這個視頻後,我們再回到在這部影片中,男主因為父母離異後跟著母親而一直鬱鬱寡歡,他不知道如何成為一個男人,而父母的離異是因為母親的出軌,所以他痛恨搶走母親的男人(安娜的父親),同時又得不到母親的愛,加上他愛上繼父的女兒(安娜),而這肯定是不被家人所接納的。

所以在他的幻想中,繼父搶走了他的母親,同時擁有他愛的人(安娜),在心理層面相當於「閹割」了男主,所以男主幻想NN年後的人類是不需要性的,這也是退行的表現。摸漁兒:魚在心理學裡,代表性,榮格提到過,魚,特別是生活在海洋深處的魚,表示人心理上的低級中心,表示人的交感神經系統,或者說是「下屆的動物」。在這個片段中,他開車墜河,在心理學裡理解為「墜入愛河」,而他墜河之後看到了魚,這代表他想和愛人發生性關係。

由於電影時間長達2個多小時,所以摸漁兒老師只是挑選了部分內容作為分析,留下更多的內容讓大家自己去品味。

以上是摸漁兒老師對這部電影的部分分享,想了解更多心理學電影請關注[親與子]公眾號。看完這些分析是不是很有欲望去看一看這部電影呢?那麼就點擊文末左下角的「閱讀全文」就可以直接觀看這部電影啦!

————————————

摸漁兒

* 兒童心理諮詢師

* 兒童心理學講師

* 曾任師範學院兒童心理學教師

* 現任心元父母學堂總監

* 9年兒童心理諮詢經驗,積累了數萬個諮詢案例;

* 4年成人(主要是父母)心理諮詢經驗;

* 3年兒童繪畫心理分析經驗,讓父母們從另一個角度覺察問題的根源;

* 曾在《為了孩子》、《現代家庭》、《不輸在家庭教育上》 和《時尚育兒》等多家雜誌上發表教育文章;

* 曾開展過《兒童繪畫⼼理學》、《兒童心理學》和《家庭教育常見問答》等講座。

相關焦點

  • 鬍子程深情獻唱電影《怒火追兇》主題曲《無姓之人》
    近日,動作懸疑電影《怒火追兇》在騰訊視頻熱播。該片主題曲《無姓之人》於8月23日同步上線,鬍子程在片中擔任主演並且演唱了影片主題曲。《怒火追兇》圍繞「拐賣兒童」這一話題展開,故事隨著尋找養女的父親、本身即為被拐兒童的打拐青年、正直的熱血警察等主要人物線索不斷推進,幾人在追兇過程中交織不斷的故事隱喻著人性背後的思考。
  • 2012年心理學考研真題答案解析超詳細完整版
    7、立體電影利用知覺的(    )A、運動視差B、紋理梯度C、線條透視D、雙眼視差答案:A解析:立體電影是利用人雙眼的視角差和會聚功能製作的可產生立體效果的電影。20、下列不正確的是(    )A、榮格最先開展對個體畢生發展研究;B、霍爾將兒童心理學研究範圍擴大到青春期;C、普萊爾出版《兒童心理學》,創立科學的兒童心理學;D、皮亞傑以活動特點標準將心理學發展劃分四個階段。答案:D解析:皮亞傑以兒童認知特點將兒童的發展劃分四個階段。
  • 20部經典心理學電影
    20部必看經典心理學電影,心理學電影往往與犯罪、驚悚電影連在一起,可能剖析心理,本是件令人害怕的事。  20部必看經典心理學電影,心理學電影往往與犯罪、驚悚電影連在一起,可能剖析心理,本是件令人害怕的事。若想被心理學電影洗禮一番,就下載來看。
  • 無姓之人:人生從9歲改變,直到118歲,擁有生活該有的樣子
    一部好電影,就是一個好故事。而故事一般運用順序、倒序、插序的方式來講述。如果跳出了一般的講述方式,那麼這個故事,就有可能不容易理解了,所謂的燒腦,大抵就是這個樣子。而《無姓之人》就是這麼一部燒腦影片。看《無姓之人》時,彈幕上不時的彈出:難以理解。
  • 20部必看經典心理學電影
    若想被心理學電影洗禮一番,就下載來看。1、《吮拇指的人》thumbsucker心理看點:ADHD Ritalin,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點評:名叫Justin的男孩,17歲了還在像嬰兒一樣吮吸大拇指,戒不掉。
  • 30部心理學經典電影
    1.《歌西卡》 gothika心理學看點:犯罪心理學,失憶。最有趣的psychology branch就是criminal psychology8. 《失眠》 insomni心理學看點:嚴重失眠症。睡眠障礙還是比較嚴重的事情 請大家都不要忽視9.《異
  • 無姓之人
    《無姓之人》作為一部科幻片,涉及到很多科學理論,比如宇宙爆炸、宇宙坍縮、鴿子實驗等。在下一期,作者將從科學理論的角度對這部電影進行詳細分析。
  • 30部不可不看的心理學電影
    這麼多部電影,夠我們看好長一陣子了,看過之後歡迎和我分享感受哦,嘿嘿本文選自「傳奇」的豆瓣日記1.《歌西卡》 gothika心理學看點:犯罪心理學,失憶。最有趣的psychology branch就是criminal psychology8. 《失眠》 insomni心理學看點:嚴重失眠症。
  • 經典電影推薦:《無姓之人》讓你對人生有新的認識
    無姓之人Mr.Nobody編劇: 雅克·范·多梅爾主演: 傑瑞德·萊託 / 薩拉·波莉 / 黛安·克魯格 / 範林丹 / 瑞斯·伊凡斯類型: 劇情 / 愛情 / 科幻 / 奇幻語言: 英語 / 法語上映日期: 2009-09-12(威尼斯電影節《無姓之人》是2009年9月上映的一部科幻片,獲得2009
  • 區分真假心理諮詢師的方法:考!心理學入門必讀300本書籍(下)
    文章內容大體策劃為6個部分:《心理學入門一起讀300本必讀書籍》、《神秘的超心理學以及超個人心理學研究》、《喚醒潛醫識——做自己的心理醫生》、《趣味實用心理學》、《先知先覺性格心理學》、《心理學電影講座以及周雲騫專輯》,關注我的朋友,都可以找我索取心理學電子書大禮包。在我們剛認識的時候,雲騫哥給大家制定了3年讀300本心理學書籍的心理學家自學成才計劃,並帶領大家一起學習。
  • 3月14日用心理學視野解析《哪吒之魔童降世》
    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是我們每個人心裡那個即便被塌下來的天壓歪了頭,也能掙扎著生出三頭六臂把天扛起來——打不死的小強!      魔丸轉世的哪吒,永遠頂著兩坨黑眼圈、到處惹麻煩的哪吒猶如「混世魔童」,但本性善良的他,成長之路卻十分坎坷 ..
  • 2020年心理學考研312統考真題解析,要考心理學的童鞋,快來看看
    晶體智力在人的一生中是一直在發展的,只是25歲之後發展速度漸趨平緩。Baltes) 的《畢生發展與行為》【解析】 B,霍林沃思最先提出了要追求人的心理發展全貌,而不是滿足於孤立地研究兒童心理,並於1927年出版了《發展心理學概論》一書。
  • 電影 非常嫌疑犯,無姓之人
    周末,必須要來個電影連播,才覺得是充電休息了🤪今早把阿特伍德的新作《證言》讀完,開始在電腦上看電影,常覺得這電腦買的完全是作為觀影裝備存在的😂
  • 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什麼?
    對了,這些正是兒童發展心理學所關心的問題。顧名思義,它研究的是兒童期的心理和行為的發生與發展的規律,以及這個時期的心理年齡特徵。但有一點和我們平時理解不大一樣,兒童期是指從出生到青年前期,即從出生到17、18歲左右。
  • 【每日影院】時間的奧秘-《無姓之人》電影
    【每日影院】時間的奧秘——寫給《無姓之人》電影
  • 8部高智商的心理學電影,你看過嗎?
  •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工作坊首次登陸大銀川-兒童心理及教育研究者的必修課
    阿德勒心理學深深影響著許多知名心理學家,包括人本主義大師馬斯洛、卡爾·羅傑斯,以及認知心理學派的亞倫·貝克等人。
  • 「鬼眼」之謎:兒童嬰兒的鬼怪夢
    兒童經常說自己能夠看到逝去的親人,這是令大家很驚奇的地方,其實,兒童能夠看到逝去的親人,原因之一是對死亡的未知和恐懼,他認為的「人死靈魂在」的表現形式就是看到鬼影。完型心理讓孩子將某些事物當成「鬼」一個小女孩每當看到家裡鋪一張花紋圖案的床單時,就說看到了鬼。原來,小女孩將圖形的空白部分與圖形本身結合起來,看上去就如同鬼臉一樣。
  • 科幻劇情《無姓之人》
    《無姓之人
  • 朱智賢《兒童心理學》:新中國兒童心理學發展史上的「活化石」!
    朱智賢於1991年逝世,1993年,林崇德在 《兒童心理學》第三版說明中表示:「為了努力完成朱老未竟的事業,為了使他的學術思想更好地傳播,我從1991 年暑假開始修訂他的《兒童心理學》。」 從朱智賢,到林崇德,再到朱皕,一本書、三代人,歷時 50 餘年對 《兒童心理學》接力修訂和完善,用劉立德的話說,是學術薪火代代相傳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