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一句話:「學史可以明智。」說通俗一點,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
電話亭的可樂
1977年1月4日凌晨,16歲的高中生檜垣明君與五名同伴在東京品川站下車。當他們路過了一個並不起眼的電話亭時,其中一人偶然發現電話亭中擺放著一瓶可口可樂,在可樂的旁邊還有一枚10元日幣。
六人認為是有人打電話後遺忘在這裡的,大清晨就遇到這種「好事」,大家認為這是一瓶「幸運可樂」,於是將可樂和10元日幣帶回宿舍中。大約在6點30分左右,檜垣明君打開那瓶「幸運可樂」仰頭喝下,但剛喝了一口,檜垣明君就感覺到可樂有問題,此時他認為可樂已經變質,於是告訴同伴不要喝,並且在清醒的狀態下告訴其中一個同伴自己的咽喉有強烈的灼燒感。
他迅速用清水漱口,但是沒有什麼效果,數分鐘後,檜垣明君開始神志不清,而後倒在地上渾身抽搐並且口吐白沫。同伴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隨即報警並撥打救援電話。
很不幸,雖然只是喝了一口,而且救護車及時趕到,將其送入最近的北品川綜合醫院進行了氣管切開術與洗胃等緊急救護措施,但是仍沒有保住檜垣明君的生命。醫生宣布檜垣明君在早上7點30分的宣布死亡。
從喝下可樂到死亡不到一小時,檜垣明君就不幸遇難,很顯然可樂中含有劇毒成分。很快,鑑定出來,證明檜垣明君在電話亭撿到的可樂中含有氰化鈉。因為死者只有16歲,東京警視廳認為必須儘快破案,還死者一個公道,因此迅速成立專案組,力圖短時間內偵破此案。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一切不過是「毒可樂事件」的序幕罷了,整個偵破過程遠沒有想像中的容易。
被害人不止一個
就在檜垣明君因搶救無效過世後的45分鐘,僅僅距離他撿到致命可樂約600公尺遠的人行道上,有市民發現一個身穿灰色制服的男子躺在地上。市民趕緊撥打電話報警,當救護人員趕到時發現這個男子已經氣絕。警方檢查了死者遺留的物品,其中包括:25元日本、一個單肩背包以及一條毛巾。另外警方還在離死者大約100尺的地方發現了一瓶已經打開的可樂,令警方沒有想到的是,在這個死者的身體內和那瓶可樂之中竟然再次檢驗出氰化鈉!
當地警視廳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既然有兩人被毒可樂害死,也許兇手放置了更多摻了氰化鈉的可樂在附近。於是警視廳迅速組成200人的機動隊,在周邊進行地毯式搜索。不出所料,機動隊在附近一個電話亭內,發現一瓶可疑的可樂。並且在警方發現這瓶可樂之前,有個國三生看到這瓶可樂,還好他沒有喝,要不然將會成為第三個受害者。
警方通過對三個潛在受害者的調查,初步判斷這是無差別殺人事件,因而很難從受害者的人際關係網中找尋嫌犯。更可惡的是,在可樂瓶上,警方找不到任何嫌疑人的指紋,也就是說嫌疑人很機警,在作案前早已將指紋擦去。
警方於是將調查目標轉移到氰化鈉上,首當其中的是要查清有哪些人可以輕而易舉的得到氰化鈉這種劇毒品。因為氰化鈉有嚴格規定限制,普通人很難得到。警方將目光對準了當地的鍍金工廠,雖然氰化鈉有劇毒,但在鍍金工廠會被頻繁使用。經過一番調查後,警方並沒有找到任何嫌疑人。
就是東京毒可樂事件過去一個月後,大阪一名39歲的運輸司機,在出勤途中利用自動販賣機購買香菸時,發現機頂蓋上有瓶可樂。他認為是有人遺失在這裡的,於是順手拿走。有同事發現後,告訴他有關東京毒可樂的事件,勸他不要喝。但這位仁兄非要喝一口試試,結果就在喝下一口之後,很快出現噁心症狀。同事趕緊叫來救護車,因為搶救及時,這位仁兄活了下來。
經過檢驗,可樂中含有氰化鈉,作案手法跟東京一樣,警方不排除同一人作案的可能性。令誰也沒有想到,這位非不信邪的仁兄在出院後的幾天,竟然自殺了,遺書上寫明因為自己做了愚蠢的事情而感到恥辱,因此選擇自殺。
兇手依舊逍遙法外
與此同時,東京警方在調查毒可樂的過程當中,意外在八重洲地下街發現了一批毒巧克力,總計四十箱,上面以橡皮戳章蓋方式通過片假名寫就「這是對驕傲的醜陋日本人降下天誅」字樣。警方懷疑這些毒巧克力跟毒可樂的所有者為同一人,又或者有人刻意模仿毒可樂嫌疑人的手法準備作案。還好警方及時發現這些巧克力,要不然就會引起大事件。
但警方最終沒有找到巧克力的所有者,線索再次中斷。此後,雖然東京、大阪兩地的警方做了大量調查工作,但始終沒有找到兇手。直到此案的最終申訴期時效終止的那一刻,兇手仍舊逍遙法外。
兇手犯案動機不明,更沒有勒索,也沒有固定對象,很明顯是無差別殺人。作案現場沒有任何目擊者,物品上也沒有任何指紋,兇手顯然是個「高手」。也許他的目的就是為了以「殺人」取樂,也許是為了挑戰警方,也許是為了報復社會。雖然有種種猜測,但是卻始終找不到正確答案。兇手是誰,至今是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