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史上的天才犯罪,至今都沒有破案:一瓶可樂引發的血案

2021-01-18 騰訊網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一句話:「學史可以明智。」說通俗一點,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

電話亭的可樂

1977年1月4日凌晨,16歲的高中生檜垣明君與五名同伴在東京品川站下車。當他們路過了一個並不起眼的電話亭時,其中一人偶然發現電話亭中擺放著一瓶可口可樂,在可樂的旁邊還有一枚10元日幣。

六人認為是有人打電話後遺忘在這裡的,大清晨就遇到這種「好事」,大家認為這是一瓶「幸運可樂」,於是將可樂和10元日幣帶回宿舍中。大約在6點30分左右,檜垣明君打開那瓶「幸運可樂」仰頭喝下,但剛喝了一口,檜垣明君就感覺到可樂有問題,此時他認為可樂已經變質,於是告訴同伴不要喝,並且在清醒的狀態下告訴其中一個同伴自己的咽喉有強烈的灼燒感。

他迅速用清水漱口,但是沒有什麼效果,數分鐘後,檜垣明君開始神志不清,而後倒在地上渾身抽搐並且口吐白沫。同伴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隨即報警並撥打救援電話。

很不幸,雖然只是喝了一口,而且救護車及時趕到,將其送入最近的北品川綜合醫院進行了氣管切開術與洗胃等緊急救護措施,但是仍沒有保住檜垣明君的生命。醫生宣布檜垣明君在早上7點30分的宣布死亡。

從喝下可樂到死亡不到一小時,檜垣明君就不幸遇難,很顯然可樂中含有劇毒成分。很快,鑑定出來,證明檜垣明君在電話亭撿到的可樂中含有氰化鈉。因為死者只有16歲,東京警視廳認為必須儘快破案,還死者一個公道,因此迅速成立專案組,力圖短時間內偵破此案。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一切不過是「毒可樂事件」的序幕罷了,整個偵破過程遠沒有想像中的容易。

被害人不止一個

就在檜垣明君因搶救無效過世後的45分鐘,僅僅距離他撿到致命可樂約600公尺遠的人行道上,有市民發現一個身穿灰色制服的男子躺在地上。市民趕緊撥打電話報警,當救護人員趕到時發現這個男子已經氣絕。警方檢查了死者遺留的物品,其中包括:25元日本、一個單肩背包以及一條毛巾。另外警方還在離死者大約100尺的地方發現了一瓶已經打開的可樂,令警方沒有想到的是,在這個死者的身體內和那瓶可樂之中竟然再次檢驗出氰化鈉!

當地警視廳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既然有兩人被毒可樂害死,也許兇手放置了更多摻了氰化鈉的可樂在附近。於是警視廳迅速組成200人的機動隊,在周邊進行地毯式搜索。不出所料,機動隊在附近一個電話亭內,發現一瓶可疑的可樂。並且在警方發現這瓶可樂之前,有個國三生看到這瓶可樂,還好他沒有喝,要不然將會成為第三個受害者。

警方通過對三個潛在受害者的調查,初步判斷這是無差別殺人事件,因而很難從受害者的人際關係網中找尋嫌犯。更可惡的是,在可樂瓶上,警方找不到任何嫌疑人的指紋,也就是說嫌疑人很機警,在作案前早已將指紋擦去。

警方於是將調查目標轉移到氰化鈉上,首當其中的是要查清有哪些人可以輕而易舉的得到氰化鈉這種劇毒品。因為氰化鈉有嚴格規定限制,普通人很難得到。警方將目光對準了當地的鍍金工廠,雖然氰化鈉有劇毒,但在鍍金工廠會被頻繁使用。經過一番調查後,警方並沒有找到任何嫌疑人。

就是東京毒可樂事件過去一個月後,大阪一名39歲的運輸司機,在出勤途中利用自動販賣機購買香菸時,發現機頂蓋上有瓶可樂。他認為是有人遺失在這裡的,於是順手拿走。有同事發現後,告訴他有關東京毒可樂的事件,勸他不要喝。但這位仁兄非要喝一口試試,結果就在喝下一口之後,很快出現噁心症狀。同事趕緊叫來救護車,因為搶救及時,這位仁兄活了下來。

經過檢驗,可樂中含有氰化鈉,作案手法跟東京一樣,警方不排除同一人作案的可能性。令誰也沒有想到,這位非不信邪的仁兄在出院後的幾天,竟然自殺了,遺書上寫明因為自己做了愚蠢的事情而感到恥辱,因此選擇自殺。

兇手依舊逍遙法外

與此同時,東京警方在調查毒可樂的過程當中,意外在八重洲地下街發現了一批毒巧克力,總計四十箱,上面以橡皮戳章蓋方式通過片假名寫就「這是對驕傲的醜陋日本人降下天誅」字樣。警方懷疑這些毒巧克力跟毒可樂的所有者為同一人,又或者有人刻意模仿毒可樂嫌疑人的手法準備作案。還好警方及時發現這些巧克力,要不然就會引起大事件。

但警方最終沒有找到巧克力的所有者,線索再次中斷。此後,雖然東京、大阪兩地的警方做了大量調查工作,但始終沒有找到兇手。直到此案的最終申訴期時效終止的那一刻,兇手仍舊逍遙法外。

兇手犯案動機不明,更沒有勒索,也沒有固定對象,很明顯是無差別殺人。作案現場沒有任何目擊者,物品上也沒有任何指紋,兇手顯然是個「高手」。也許他的目的就是為了以「殺人」取樂,也許是為了挑戰警方,也許是為了報復社會。雖然有種種猜測,但是卻始終找不到正確答案。兇手是誰,至今是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一瓶可樂引發的血案!日本史上天才犯罪,至今無法破案...
    當他們路過了一個並不起眼的電話亭時,其中一人偶然發現電話亭中擺放著一瓶可口可樂,在可樂的旁邊還有一枚10元日幣。                                              因為死者只有16歲,東京警視廳認為必須儘快破案,還死者一個公道,因此迅速成立專案組,力圖短時間內偵破此案。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一切不過是「毒可樂事件」的序幕罷了,整個偵破過程遠沒有想像中的容易。
  • 日本天才罪犯:用一瓶可樂殺害數人,沒留一點痕跡,至今下落成謎
    可如果撿到的不是錢,而是沒有打開的可樂、餅乾,你又會怎麼做呢?當年,日本出了一位「犯罪天才」,用可樂殺了無數人,至今逍遙法外,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時間要回到1977年的日本,現在3塊錢的可樂大家都買得起,可當年的可樂,還算是個稀罕物,人們都很好奇,於是,這一年的日本發生了轟動一時的「日本毒可樂連環殺人案」,它是無差別、隨機作案(與你素不相識,隨機殺人)。
  • 毒可樂連環殺人案:沒有目標的無差別犯罪,至今沒能找到兇手
    「肥宅快樂水」可樂是現在許許多多人喜愛的飲料之一,不過在上個世紀70年代,日本人是對可樂充滿了恐懼的,這一切都源於當時發生的一起「毒可樂連環殺人案件」。1977年1月4號的日本,6個年輕人下班後在結伴回宿舍的途中,撿到了一枚硬幣和一瓶沒有開封過的可樂。可樂在當時是很流行的飲料,要可樂的女孩出於對小孩的關愛,將這瓶飲料讓給了6個人中最小的一個16歲男生。不過女孩無意間的善舉反而救了自己,但是這個男生卻掉入了深淵。回到學校以後這個男生將可樂凍在了冰箱裡,過了一會兒,他覺得有些口渴,拿出可樂喝了一口。
  • 日本史上最天才罪犯,用簡單的一瓶可樂連環殺人,至今仍沒有被抓
    1977年1月4日凌晨,在東京都港區,6名年輕人在加班過後結伴而行,準備一起回家,其中一個女孩在街上的電話亭旁邊撿到了一枚硬幣和一瓶可樂,七十年代的日本,經濟迅速發展,國民也已經從二戰的恐慌中恢復了過來,所以年輕人內心世界比較純淨,而那時候的可樂又屬於比較珍貴的飲料。
  • 日本懸案:路人喝下街邊可樂,馬上毒發身亡,兇手下落至今成謎
    1977年1月4日下午,日本東京地鐵品川站,幾名放學的日本高中生走出站臺,有說有笑地向家中走去,他們約好放下東西,再出來玩,當走到一處電話亭的時候,眼尖的檜垣明君突然發現,電話亭當中,有一名10元的硬幣掉在了地上,此外還有一瓶沒有打開的可樂。
  • 日本懸案:兇手用一瓶可樂殺數人,現場沒留下任何痕跡,至今成謎
    可樂是一種日常生活中非常受歡迎的碳酸飲料,早在上個世紀,可樂就在全世界風靡起來。而在70年代的日本,可樂卻在這段時間裡成了人們談之色變的存在,有好幾人因為可樂而丟掉了性命,而兇手至今逍遙法外,日本人將這個事件稱為「毒可樂連環殺人案」。
  • 日本上世紀的可樂無差別殺人事件!
    所謂無差別殺人,就是兇手和被害人之間無怨無仇,甚至不曾相識,是一種隨機性殺人行為,也是對社會危害最大,最難防範的一種犯罪方式。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日本,就曾發生了一起利用可樂無差別殺人事件,俗稱日本「毒可樂」連環殺人案,也是日本歷史上始終未破的三大懸案之一。
  • 日本毒可樂連環隨機殺人案!三人喝完後直接死亡,兇手至今下落不明...
    「無差別殺人」是指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沒有仇怨,隨機選擇作案目標、在作案現場見誰殺誰的殺人案件。而這種無差別的案子,兇手一般都是有預謀的,在日本這樣無差別案子也不少,讓青年君想到的有一起毒可樂無差別殺人事件,至今沒有抓到兇手。
  • 42年前日本無差別殺人案,1瓶可樂引發4起命案,兇手至今逍遙法外
    而在我們的隔壁日本,無差別殺人事件曾如同家常便飯一樣頻繁。而這個名詞,也是當時的日本人發明的。 譬如在2008年6月8日那會,日本東京秋葉原交叉路口就發生了一起嚴重的無差別殺人事件。中午12點半,人群熙熙攘攘的秋葉原步行街突然衝進來一輛時速40公裡的貨車,對著人群就是一陣碾壓,隨後徑直撞上一輛計程車停了下來。
  • 龍巖武平兩親家過年飲酒過度 引發血案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訊:大年三十請上女兒、女婿及親家親母一起吃年夜飯,沒想到兩親家飲酒過度,引發血案,導致一人死亡,一人入獄的悲慘結局。2月8日,涉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榮(男,61歲,武平縣人),被武平縣檢察院以涉嫌故意傷害罪批准逮捕。1月27日晚,王某榮和妻子胡某在家中宴請女兒、女婿及女兒的公公鍾某民、婆婆等一家人吃年夜飯。大過年的,兩家共度除夕夜,心裡高興,主人拿出了一瓶52度的五糧液白酒招待,喝完後又取出一瓶52度的海之藍白酒。兩個親家公開心對飲。
  • 至今未破:震驚日本的7大懸案(下)
    後來笑臉男變為了一種流行的亞文化,很多人都自稱是笑臉男,但是,笑臉男事件的罪犯至今也沒被抓住。犯罪分子綁架了格力高的董事長,在公司停車場縱火,甚至在許多的格力高產品中下毒,讓格力高被迫回收了好幾百萬件的商品,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和市民的恐慌。在每一次犯罪之前,兇手都會提前預告自己的行為,但是每一次都讓他成功逃脫。當時,日本警方為了抓住這名兇手,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 《食罪者8》:一首歌引發的血案
    一首歌也能引發一場血案,不,是一連串的血案,而且是一連串的「自殺」血案!看《食罪者8》的時候,我感覺周圍的空氣都下降了好幾度,並且一度感覺自己要跟著一起陷入進去了。所以,心理不夠強大的人,一定不要看!《食罪者》系列是創新式懸疑作家宇塵的系列小說,它有另外一個名字《無罪謀殺》,目前為止,在喜馬拉雅上的播放量超過10億次,它的內容也確實不辜負這個播放量。《食罪者》系列講述了心理醫生丁潛如何協助警方解開一個個離奇的案件。在《食罪者8》裡,也同樣講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故事。
  • 福田孝行,日本近代史上第一個被判死刑的未成年人,至今仍在服刑
    福田孝行,日本近代史上第一個被判死刑的未成年人,至今仍在服刑。案件背景:1999年4月14日,日本的山口縣光市發生一件殘忍的兇殺案,一對母女被殘忍殺害。4月18日,日本警方逮捕了兇手福田孝行。根據福田孝行的供述,他於4月14日當天下午兩點左右,喬裝成排水管檢查的工人,按門鈴順利進入被害人家中。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強姦被害人。案件經過:1999年4月14日,福田孝行喬裝成水管工人,進入被害人本村彌生的家中,意圖強姦。
  • 日本史上最天才的犯罪:造個假金庫,人們乖乖往裡放錢
    文/快哉風  日本人的規矩從眾、一根筋是世界有名的,假如你惡作劇的在一條空蕩蕩的大路上立個牌子,上寫「此路故障中,請繞道」,日本人絕對會對明明好走的路視而不見,而規矩的繞道,更不會有人對牌子的真實性做一番考查。
  • 日本毒可樂連環殺人案,無差別隨機殺人事件,日本歷史著名懸案
    1977年的1月4日凌晨零點剛過,在日本品川車站,有六名員工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下班一同出了車站準備走回離開不遠的宿舍。走了大概兩百米左右。他們經過了一個公共電話亭,其中一個女孩就在地上撿到了一枚十元的硬幣,他覺得自己的運氣不錯,剛想告訴大家,這是在旁邊又發現了一瓶未開封的瓶裝可樂。當年的可樂都是瓶裝的,不像現在以易拉罐為主。
  • 日本「毒可樂」連環殺人案,4人遇難,1人被救回後自殺
    有些時候,貪小便宜並不打緊,但有時候,貪小便宜卻有可能要了你的命,就比如在日本,有人就利用愛貪小便宜的心態,殺害了3人,讓日本人從此都不敢再貪小便宜,這件事就是毒可樂隨機殺人案件,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它。
  • 你真想靠一瓶可樂來「吸脂」?別鬧
    好久沒吃米飯了日本版廣告視頻也不要太歡樂,顏值身材雙10分的男女神們圍坐一桌,左手減肥可樂,右手披薩,薯片燒烤taco隨便上,一副食物吃下去分分鐘變負卡的樣子!總之,它確實能在我們用餐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體吸收脂肪,並且減緩血液中的中性脂肪上升,這一點是得到了實驗數據論證的。但你們肯定會問,一瓶470ml的可樂只放5g難消化麥芽糊精,這樣毛毛雨的分量,真的有卵用嘛?
  • 可以媲美《大偵探福爾摩斯》與《白教堂血案》的一部英劇
    如果說美劇《犯罪心理》還屬於刑偵範圍,還是要靠證據、搜查、團隊合作,偶爾賣弄知識,那麼這部同樣是以心理破案為主題的英劇則學術得多。英劇每季都很短,《心理追兇》也就六季,第一季六集;第二季至第五季,每季只有四集;最後一季,也不過8集。
  • 經典歌曲《我的路》引發了無數血案
    《我的路》引發的血案  數也數不清  《紐約時報》說,過去十年來,新聞媒體有記錄的,因《我的路》引發的血案至少有半打「犧牲者」,還專門給他們立了個犯罪「檔案」,叫「《我的路》血案」(「My Way Killings」)。
  • 影視推薦丨可以媲美《大偵探福爾摩斯》與《白教堂血案》的一部英劇!
    如果說美劇《犯罪心理》還屬於刑偵範圍,還是要靠證據、搜查、團隊合作,偶爾賣弄知識,那麼這部同樣是以心理破案為主題的英劇則學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