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海上鋼琴師》:我與另一個我的故事

2020-11-17 有人看吧

前言:五一閒著又再次刷起了《海上鋼琴師》,為喜歡的電影留下點足跡,故寫下這篇淺顯的影評!

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我,一個與現實中完全不一樣的我,一個活得比現實世界中要好的我,一個活成了自己想要活成的模樣的我,一個隨心所欲始終如一的我,一個被現實中的我所拋棄的我。

在我看來,影片中的麥克斯與鋼琴師1900正是這樣的一層關係,而麥克斯找尋1900的過程正是找尋內心自我的一個過程?依據如下:

01只有麥克斯知道1900

麥克斯與1900本是毫無關係的兩個人,前者默默無聞靠賣藝吹小號為生,後者恣意而活天縱英才。麥克斯在1900在最負盛名的時候遇見1900,這個時間點很關鍵,兩種境況成反差,令人不由得產生聯想?1900在海上名揚,引來了麥克斯,而麥克斯此時正是年輕氣盛想施展抱負的年紀,不由得心生一問:他們真的沒有關係嗎?

《海上鋼琴師》

後來,陸地上有人慕名前來挑戰1900,麥克斯是主戰派,一直激勵1900與其一戰,但1900的反應卻與他截然不同,這兩種世界觀的衝突,以及麥克斯看到1900應對敵手的一系列反應,都忍不住將兩者形成對比:麥克斯覺得1900有才必須表現不容他人輕視,而1900卻是無所無謂但是一旦觸及底線並予以致命一擊,名氣對1900如浮雲,我覺得麥克斯多多少少是嚮往1900的,是想成為1900的麥克斯。

021900的一生幾乎都有麥克斯的參與

麥克斯與1900的交際,正是1900人生的關鍵時間點,1900最負盛名的時候相遇,1900受到挑釁的時候予以支持,1900情竇初開的時候作為一個旁觀者予以過來人予以建議,可以1900說這些重大事件都有麥克斯參與。除去1900的出生、童年到青年,而這段時間正是1900形成他的世界觀的時期,他從沒有受過這社會各種紙醉金迷的誘惑,在他世界裡除了音樂沒有過多紛紛雜雜的社會干擾。而這個時期的麥克斯卻是要為生活奔走,填飽肚子四處演奏,而不是隨心演奏,為過路的人演奏,是一種被迫的並非出於本心的演奏。

1900和麥克斯在船上對話

再後來1900受到誘惑想要下船時,麥克斯是極力支持他下船的,為了名與利,為了愛情,麥克斯想要同化1900,讓他們成為一樣的人,麥克斯認為他現在的生活才是正常人的生活,但是殊不知1900在海上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屬於1900的生活。我覺得這兩者也是有關聯的,就是當內心的我與現實中的我(另一個我)一種矛盾,而這種矛盾也是普通大眾常有的矛盾,可顯而知如果1900下船後的生活會是怎樣了!這恰恰與下船的麥克斯形成了對比。因為麥克斯成為不了1900,所以他選擇了下船。

03麥克斯找到1900,也拿回小號

一開幕,我們就看到麥克斯活了中年依然為了生計奔走,為了在世上存活下去,甚至賣掉了他的唯一夥伴——小號,他是那麼不舍,他丟棄了他的夢,(雖然文中並沒有講他想成為怎樣的人,但我覺得他是有音樂夢想的)但是又無可奈何。而1900卻是為鋼琴而活,純純粹粹為夢想而活,這樣又形成一個反差。

1900打算下船

其實麥克斯在尋找1900的這個過程,很多像是在尋找自己丟失的夢,最後雖然他成功沒有勸1900下船,但是他也好像明白理解了1900,而正是因為如此他也重新拿回了他的小號,雖然是被動拿回的,但我覺得麥克斯以後賺錢了肯定也會拿回小號的,雖然沒有麥克斯的結尾,但我覺得他應該會活成1900,即使不名利加身起碼是為夢想而活。

04總結

這些點點滴滴加起來,我覺得1900就是活成另一個模樣的自己,是一個理想世界的我,假如不被世界同化的話,他將不容於世,而且他也不屑於活於這樣的世界。這部影片也有很濃厚的時代背景,就像鋼琴師的名字叫1900,但是拋卻這一層面的話,我就想簡簡單單把1900當成最初的自己,一個不被俗世玷汙的簡簡單單的我。在我心中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有這樣的1900存在了,可能是我面臨一次次妥協後,在現實生活中,真正懂得1900的時間可能需要漫長的時間?你們呢?歡迎下方一起評論,說說你們的1900?(圖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另一個角度下的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是一部完美的電影,它的完美不僅體現在攝影、音樂和演員的表演上,更體現在精緻細膩的情節上。而《海上鋼琴師》正是因它的完美才讓我們覺得遺憾。因為完美,才讓我們在把它與現實的對比中感覺到遺憾。《海上鋼琴師》給人的感覺是對歲月過往的一種懷戀,託納託雷以其擅長的敘事手法,使觀眾隨著回憶與現實交錯間輕易地融入劇情,並幾乎因此懷疑——本片是否以真人真事所改編。鋼琴師的最偉大之處在於他把音樂看得仿佛信手拈來,在他們的心中音樂已經超越了音符的籬籠,達到了對心靈的自由奔放的展現。
  • 豆瓣電影top250幕後的故事-top11《海上鋼琴師》
    這是一部我看了4次,還是沒有看完全部的電影,大概是和我沒有緣分吧。不過這部電影在豆瓣上200多萬人給出了9.3的高分,就一定有它直擊他人內心的地方。 從我看的部分來說,船上的世界對於1900來說,就是一個烏託邦的世界,他的世界裡只剩下了鋼琴和音樂。
  • 豆瓣電影top250幕後的故事--top11《海上鋼琴師》
    這是一部我看了4次,還是沒有看完全部的電影,大概是和我沒有緣分吧。不過這部電影在豆瓣上200多萬人給出了9.3的高分,就一定有它直擊他人內心的地方。從我看的部分來說,船上的世界對於1900來說,就是一個烏託邦的世界,他的世界裡只剩下了鋼琴和音樂。
  • 聽電影 | 我叫1900——電影《海上鋼琴師》音樂
    該片改編自亞利桑德羅·巴裡克文學劇本《1900:獨白》,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該片將於2019年11月1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從此,1900展開了在海上彈奏鋼琴的旅程,也吸引了愈來愈多慕名而來的旅客。馬克斯(普路特·泰勒·文斯飾)在因緣際會下來到Virginian號加入樂隊伴奏,也因此見識到這位傳說中的海上鋼琴師1900,兩人因此結為好友。
  • 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
    「沒有盡頭的世界是繁瑣的,我找不到這個世界帶給我的意義,
  • 聊電影《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全球矚目的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即將於11月15日登陸全國院線,這艘由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託雷一手締造的影史傳奇巨輪,再次拉響啟航的汽笛,展現蒂姆·羅斯飾演的鋼琴天才的一生。01回歸作為世界電影史殿堂級的經典之作,《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
  • 《海上鋼琴師》這部講述百年前故事的電影,卻道出了現在的你我他
    最近電影《海上鋼琴師》修復版熱映,再次掀起了經典電影熱潮。這部電影的表現手法極具象徵性,電影中的人事物背後隱藏的是個人與社會、自我與超我、自由與選擇……這些深刻的話題。從觀影的角度,我們從視覺聽覺上獲得的部分遠遠小於它所涉及到的內容。下面我將帶你從三個角度來思考這部電影中那些引人深思的東西。
  • 《海上鋼琴師》:你好1900,我來自2019
    2019年11月,義大利導演吉賽貝·多納託雷的《海上鋼琴師》修復版終於重新登上了熒幕。它首映時的1998年正好是我出生的一年,時隔二十一年,終於抓住了2019年的尾巴,有機會去影院裡感受1900的魅力。《海上鋼琴師》是多納託雷「時空三部曲」的第二部,講述了從未下過維吉尼亞號郵輪的1900的傳奇一生。電影採用這個系列一貫的敘事結構,現實與回憶交替,形成了穿越時空的奇妙體驗。
  • 《海上鋼琴師》
    --至死方休---海上鋼琴師影評)我們無處安放的孤獨《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一半是在初中音樂課上看的一半是回了家看的,音樂老師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感受1900在那個鬥琴的經典片段的完美演奏,而我卻被這部電影還有1900吸引了。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如果我們不能改變環境那就去適應環境。
  • 談談《海上鋼琴師》
    《天堂電影院》和我之前看過的所有電影都不一樣,十九歲的時候時常能看見眼前有一扇扇大門打開,透露出之前人生裡不曾見過的光景。現在我四十四歲,寫過那麼多字之後,卻沒有一段文字能和《天堂電影院》裡的那一幕比擬:一個中年男子坐在黑暗裡,面對閃閃發光的銀幕,銀幕上是一個個接吻的片段,仿佛全世界電影裡的接吻鏡頭都在那裡上映。
  • 電影《海上鋼琴師》|新世紀寓言
    曾經航行於歐美之間的豪華郵輪上的小號手麥克斯因為失業而去典當小號時,機緣巧合之下,在樂器典當行聽到了曾經郵輪上的好友、也是電影裡表現的那位傳奇海上鋼琴師1900曾經彈奏過的曲子。當樂器店當行的老闆問起他關於這首曲子的事情時,麥克斯在不同場合講述了1900的故事。1900年1月1日,在美國郵輪維吉尼亞號做船工的黑人丹尼無意間在頭等艙杯盤狼藉的餐廳裡撿到一個剛出生的男孩。
  • 《海上鋼琴師》:令我恐懼的不是我所見,而是我所未見
    《海上鋼琴師》是義大利導演朱塞納.託納託雷於1998年導演的一部描寫維吉尼亞號上一個孤獨的鋼琴家,沒有國籍,沒有護照,沒有姓名,甚至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存在。《海上鋼琴師》就是講述這個不知道是否存在過的1900的傳奇故事。至今,有100多萬人在豆瓣參與了評分,評分最後達到9.2分,無疑,這是一部經典作品。
  • 由《海上鋼琴師》進入音樂電影的世界
    這部 1998 年首映的經典音樂電影,獲得了各種重磅獎項的提名,其電影原聲帶更是贏得了數項大獎。作為義大利寫實電影流派的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的作品充滿了濃鬱的浪漫主義風格。這部《海上鋼琴師》與《天堂電影院》、《西西里島的美麗傳說》合稱為朱塞佩·託納多雷的「時空三部曲」。《海上鋼琴師》改編自亞歷山大·巴利科1994 年的劇本《1900:獨白》。
  • 《海上鋼琴師》是對一個時代的告別,導演的另外兩部電影更硬核
    相比海上鋼琴師,小編更喜歡:1900的傳奇這個片名。由羅曼·波蘭斯基執導,阿德裡安·布勞迪主演的電影《鋼琴師》。不知原由,可能是因為都有「鋼琴師」三個字吧。但是這兩部電影,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主題。《鋼琴師》主要講述阿德裡安·布勞迪飾演的猶太族鋼琴家在二戰這個時代背景下,顛沛流離艱難生存的故事。而《海上鋼琴家》其實主要講述了面對新世紀,面對新世界的故事。
  • 電影 | 為什麼我不建議去影院看《海上鋼琴師》?
    所以我打算寫寫,《海上鋼琴師》究竟在講一個怎樣的故事,以及這個125分鐘的公映版,是怎樣從內容和手法上破壞了影片的審美價值。 如何造就一個天才?這一直是個謎。但既然影片的主旨,終究要靠與主角共情來傳達,導演就沒有想把這個角色架空,而是花了很多筆墨來一步步建設他的心理。
  • 《海上鋼琴師》為何經典?
    看見這句臺詞,我想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今天要介紹的作品是哪一部了。沒錯,《海上鋼琴師》。我第一次看《海上鋼琴師》是十年以前,在我初中的音樂課上。那時我的音樂老師先放出了整部電影最抓人的部分,也就是鬥琴之後,我第一次有幸看到了《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可那時的我還年輕,還看不懂。那時的我不知江湖深淺,不知人心險惡,滿腦子都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影片《海上鋼琴師》
    影片《海上鋼琴師》段落視聽語言分析       電影《海上鋼琴師》整部影片採用回憶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名為
  • 電影《海上鋼琴師》:一半是天才的傳奇,一半是靈魂的宿命
    電影《海上鋼琴師》:一半是天才的傳奇,一半是靈魂的宿命文/東歌觀娛011998年,由義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的電影《海上鋼琴師》正式發行,可惜一直到2019年年底該片才在中國上映。120萬人在豆瓣給它評分打出9.3,五星評分達到70%,豆瓣電影Top250它位列第11名,就是對該片的最大肯定。另外,《海上鋼琴師》在義大利先後獲得過義大利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製片人、最佳劇本、最佳藝術指導等項獎,除了在義大利國內,它在國外也是斬獲無數大獎,該片的優秀毋庸置疑。
  • 電影《海上鋼琴師》國內重映:孤獨的天才,時代的輓歌
    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近日在國內重映,票房驚喜,這部義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託雷於1998年推出的文藝巨作,曾在國際上獲得幾十項大獎!本次國內重映海報由我國著名電影海報設計師黃海設計。
  • 《海上鋼琴師》感動得了世界,感動不了我…結尾存天大邏輯硬傷!
    海上鋼琴師的結局,本人覺得很遺憾。因為,那是脫離於生活與現實之上的,極致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收尾。唯美,卻不真實。1900,你要堅持你的生活和藝術完整,完全可以換另一艘遊輪繼續彈琴電影也只能評價為虎頭蛇尾。難怪,這部電影沒獲得重量級的電影大獎。因為評委不傻!同為義大利電影的《美麗人生》,同樣的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甚至前面劇情精彩程度都比不上《海上鋼琴師》,但是卻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