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德爾音樂作品——組曲、賦格與管風琴協奏曲

2020-12-23 正步音樂教育

主要的鋼琴作品

1733年分別在倫敦和阿姆斯特丹出版了第二冊和第三冊,這兩冊可能是亨德爾在1720年前創作並且未經作曲家本人審閱同意而出版的,共收有17套古鋼琴組曲及其他單首作品。1735年在倫敦出版了第四冊,很有可能作於1720年左右包括6首羽管鍵琴或管風琴的賦格曲。亨德爾的主要作品大都收集在了四冊《亨德爾古鋼琴作品集》內,在體裁上主要有組曲、賦格曲及變奏性樂曲等。其中1720年在倫敦出版的第一冊收集了唯一經亨德爾本人審閱並同意出版的8套組曲。

(一)組曲

亨德爾組曲的成功之作完成要早於巴赫的《英國組曲》和《法國組曲》,主要被收集在了第一冊古鋼琴曲集中。因為在創作中亨德爾以義大利小提琴科雷利的古奏鳴曲的套曲原則為典範,所以與巴赫相比,亨德爾在組曲創作中有著極為自由的形式。他的組曲(第四套e小調除外)往往由慢板(Adagio)、快板(Allegro)等對比的樂章組成,而不再恪守阿勒芒德-庫郎特-薩拉班德-吉格的規範。在組曲中,亨德爾大量應用了賦格、歌曲、帕薩卡裡亞等體裁,而並未採用巴赫的組曲中常見的任選舞曲,只有調性統一這一點依然保持了組曲套曲的原則。

此外,亨德爾在組曲中到處運用賦格,以求多樣化的形式和具有更大的對比和動力的整體結構。在八套組曲中,除去第四套外,全部開始於莊重的或者華麗的前奏。其中有3套組曲含有變奏曲樂章,5套組曲運用了賦格樂章。在第二套F大調組曲中舞曲樂章已蕩然無存,而第六套f小調組曲則只保留了一首吉格舞曲。各套組曲的樂章數目也不均等。總之,每一套組曲的形式愈來愈具有個性特點,完全按照情感表現的需要而定。

(二)賦格

在亨德爾為鍵盤樂器寫的11首賦格曲中,6首收集在1735年出版的第四冊《亨德爾古鋼琴作品集》內,另外5首分別為第一冊古鋼琴組曲集的第二、第三、第四、第六和第八套中的樂章。

與巴赫相比,亨德爾對於賦格這一體裁的態度和用法完全不同。巴赫把賦格視為一切體裁中的至高無上者,而亨德爾則把賦格看得很平常;巴赫總把它放在套曲的最後,作為全曲的高潮或者是最有分量的部分,而亨德爾並不把賦格看作是高潮的標誌,而只是讓它在組曲中起對比作用,產生戲劇性的效果,在套曲中的地位也隨意安排。

亨德爾的賦格主題不像巴赫的主題常有高度的和聲緊張感,大多以如歌的旋律為主並帶有簡單的和聲終止式。亨德爾賦格主題的節拍比較規整,一般為雙數節拍,較少見到富有舞蹈性的或動力性的節奏。為了避免雙拍子節奏過於劃一單調,他常在主題後面運用切分節奏,造成一種動力感。

(三)管風琴協奏曲

除了古鋼琴作品,亨德爾在1735-1751年之間的倫敦還寫了21首管風琴協奏曲,大多由雙簧管及樂器伴奏。亨德爾一生不斷地和劇院、音樂會發生關係,經常當眾演奏,甚至把管風琴這件多半用於教堂的樂器也「搬」到音樂廳來了。亨德爾的這些協奏曲中有舞曲的性質,也有自然界的聲音,它們純屬世俗性音樂,為管風琴音樂創造了一種新的非宗教性的體裁。

而至於即興性的因素在管風琴協奏曲中則更為常見。這些協奏曲與巴赫那種線條繁複、嚴謹有力的管風琴音樂風格迥然不同,有著簡樸的手法,宏偉的氣勢,幾乎沒有什麼復調因素。這些管風琴協奏曲在羽管鍵琴或鋼琴上演奏起來亦頗富效果。

總之,由於亨德爾在鍵盤音樂中多處使用主調和聲的寫法並且運用自由開放的曲式,可以說在他的身上已預示了古典主義鋼琴音樂風格的特點。

相關焦點

  • 德國小號大師萊因霍爾德·弗裡德裡希與管風琴音樂會
    管風琴和小號都以洪亮華麗的音色著稱。讓小號擔任主旋律吹奏,管風琴伴奏,兩者相得益彰。R·弗裡德裡希在2013琉森音樂節上演奏《藍色狂想曲》完整視頻 音樂會曲目 馬蒂尼 D大調託卡塔 阿爾比諾尼 d小調雙簧管協奏曲,OP.9 No.2 巴赫 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 BWV 565 泰勒曼 為小號、弦樂和通奏低音創作的協奏曲,TWV 51:D7 亨德爾 D大調組曲
  • 巴洛克的光輝:走進亨德爾的器樂創作人生
    1759年4月6日在演出《彌賽亞》的時候,亨德爾親自演奏了管風琴。8天以後即4月14日,他去世了,比巴赫多活了9年。欣賞:《帕薩卡利亞》✿ 音樂創作管風琴作品亨德爾早年是以管風琴家聞名於世,二十幾歲的時候在義大利與斯卡拉蒂比賽,曾使其甘拜下風。
  • 亨德爾器樂作品不像巴赫那樣出名,但很耐聽,尤其這些大協奏曲
    亨德爾的器樂作品儘管不像巴赫的那樣出名,其品質與耐聽性仍可被置於音樂寶庫的前列。特別是亨德爾12首大協奏曲,自誕生之日起從未在樂團保留曲目中消失。巴赫從維瓦爾第那裡借鑑最多,尤其關注維瓦爾第的三樂章(快-慢-快)協奏曲形式。
  •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代表人物
    巴赫的音樂啟蒙教育主要是受他的父親J·A·巴赫的影響,在這種得天獨厚的環境中,J·S·巴赫不僅接受了良好的音樂教育,自幼學習小提琴、管風琴和古鋼琴,並深入鑽研17世紀德國管風琴大師們的傳統創作技巧。而且還廣泛地接觸和學習了當地的民間音樂。但是好景不長,在巴赫10歲的時候他的父親與母親就雙雙離世了,只剩下年幼的巴赫和他的哥哥共同生活。
  • 【吉他教學·管錐編】《賦格的藝術》- 音樂藝術深層探索的結晶
    今年八月,山西的朋友借我這本關於巴赫魯特琴上的賦格的書,希望我能好好讀一下。可到如今我才於前幾日認真翻閱了幾頁,書中主要介紹了巴赫的五個魯特琴賦格的樂章,分別是BWV995組曲的Tres Viste, BWV996組曲的Presto樂章,BWV997組曲的Fugue樂章,BWV998-前奏、賦格和快板中的賦格樂章,以及賦格BWV1000。
  • 亨德爾 | 巴洛克音樂集大成者
    Friedrich Händel),巴洛克音樂作曲家,1685年2月23日出生於德國薩克森哈雷。亨德爾的父親格奧爾格·亨德爾(Georg Händel)是一個理髮師兼外科醫師,堅持要讓他學習法律,於是從小便禁止他學音樂。在亨德爾6歲時無意間發現了家中的古鋼琴,便趁晚上偷偷去練習。直到七歲那年,亨德爾隨父親前去拜訪薩克森宮廷,無意中被阿柔夫公爵聽到他優美純熟的琴音,於是父親在公爵的指示下將他託給哈雷教堂的管風琴手弗裡德裡希·威廉·查豪,接受系統的音樂教育。
  • 音樂史簡答題丨巴赫鍵盤音樂都有哪些種類?
    巴赫的這兩類作品都有一定的數量,其中管風琴的體裁有三種,包括託卡塔、賦格曲和眾讚歌。賦格曲也屬於古鋼琴的體裁,古鋼琴的音樂體裁包括託卡塔、幻想曲、前奏曲、變奏曲(帕薩卡利亞和恰空)、主題與變奏、組曲等。1、巴赫的管風琴音樂 管風琴的體裁主要有三種。 (1)託卡塔。
  • 管風琴了解一下
    Stephen’s Cathedral管風琴 是由風琴由上百根至幾萬根長度、粗細、開口形狀不同金屬管組成的「森林」組成的,這些金屬管就是管風琴的發聲的地方,每根管子的長度粗細不同,造就了不一樣的音符。所以如果是四個八度的鍵盤,四個不同的音色,就需要49*4=196根管,所以一個中型教堂內安裝的管風琴大約有1200根音管、16枚音栓。
  • 關於「賦格」
    賦格最初的音樂形象通常總是保持到結束,而在約·塞·巴赫的個別作品中,以及19~20世紀的交響性賦格中,由於動力性的發展而獲得新的形象,如柴科夫斯基第一樂隊組曲中的賦格。賦格包含的聲部以三聲部、四聲部最為多見,其次是多聲部,巴赫《b小調彌撒》中的信經(Credo Ⅰ)中的賦格有7個聲部。二聲部的賦格較少見,例如約·塞·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集中的e小調賦格。
  • 「中國管風琴第一人」,奏響大劇院鎮院之寶!
    在國內開創羽管鍵琴和管風琴以及巴洛克音樂演奏的教學工作,創建並擔任北京國際巴洛克音樂節藝術總監。國家大劇院管風琴首演者,被譽為「中國管風琴第一人」。 《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是管風琴作品中的精品,巴赫青年時期的巴赫,曾步行200英裡到呂貝克向當時的管風琴大師布克斯特胡德(Dietrich Buxtehude,1637-1707)學習管風琴的即興演奏。年邁的布克斯特胡德十分看重巴赫的才華,想進一步教授他管風琴演奏知識,但根據當時的習俗,這種師承關係只存在於翁婿之間,所以早已有意中人的巴赫就不辭而別。
  • 巴赫的鍵盤音樂有哪些種類丨光音讀書會課程指南
    巴赫的這兩類作品都有一定的數量,其中管風琴的體裁有三種,包括託卡塔、賦格曲和眾讚歌。賦格曲也屬於古鋼琴的體裁,古鋼琴的音樂體裁包括託卡塔、幻想曲、前奏曲、變奏曲(帕薩卡利亞和恰空)、主題與變奏、組曲等。本文作者周上。1、巴赫的管風琴音樂 管風琴的體裁主要有三種。 (1)託卡塔。
  • 東西方管風琴名家——「全能樂器」演繹交響樂
    日三場別具風格的演出開啟音樂狂歡盛宴不同於巴洛克與早期音樂,管風琴是六百年來傳統綿延、從未間斷的樂器,管風琴家也人人三頭六臂、小宇宙之王,掌握浩瀚的曲目文獻,演奏時駕馭手、腳鍵盤,調度指揮上百個音栓-從交響樂隊的各種樂器、到合唱隊,而且延續了從巴赫到拉赫瑪尼諾夫作曲家、演奏家的傳統,即興演奏更是手到擒來。
  • 領導幹部減壓利器:巴赫的音樂可以激活右交感神經
    因為從青年時代起,他就開始研究很多有影響的作曲家的作品並從中受益,這主要通過對音樂的聆聽、閱讀、抄寫、複製、加工、模仿和對作曲媒介、形式、種類的接受。1708-1717年在這九年其間他創作了許多重要作品,如管風琴曲《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c小調幻想曲與賦格》等。
  • 如何用巴赫古典音樂平衡身心、療愈情緒?(附冥想音頻+配樂)
    因為從青年時代起,他就開始研究很多有影響的作曲家的作品並從中受益,這主要通過對音樂的聆聽、閱讀、抄寫、複製、加工、模仿和對作曲媒介、形式、種類的接受。1708-1717年在這九年其間他創作了許多重要作品,如管風琴曲《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c小調幻想曲與賦格》等。
  • 我談巴洛克音樂
    其實比起亨德爾來說,巴赫的音樂中更欠缺了一點點旋律感(可並非說他的音樂中沒有旋律感),他的管弦樂組曲以及大協奏曲作品使聽眾陶醉在他的精妙得無與倫比的復調聲部之中,而對於他的樂曲的第一主題的呈示則顯得不如亨德爾那麼優美。我聽巴赫的一些大型作品時,總是很期望樂曲趕快行進到樂隊與獨奏樂器進行「競奏」的聲部特別多的音樂段落裡,在這裡就可以欣賞巴赫那絕頂的復調音樂了。
  • 免費領票,現場聆聽德國管風琴名家獨奏會!百年王者重奏天籟之音!
    ,畢業於科隆音樂學院及科隆大學管風琴演奏及音樂學專業,師從WolFgang Stockmeier(管風琴).Hugo Ruf(羽管鍵琴),並赴維也納及巴黎跟隨Anton Heiller、Marie-Claire Alain學習;曾任科隆音樂學院、美國康乃狄克州哈特音樂學院、哈特福大學客座教授,斯圖加特音樂與表演藝術學院管風琴教授。
  • 藝術周末 巴赫與他的管風琴音樂
    管風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從公元前3世紀起源至今,管風琴的發展跨越了兩千多年的歷史,而這個進程也可以說是整個西方音樂發展的進程; 與此同時
  • 不要試圖去填滿生命的空白,因為,音樂就來自那空白深處丨管風琴的歷史(三)從法國巴洛克到德國巴洛克
    管風琴的歷史每晚巴赫系列:1、索科洛夫演奏《法國序曲(BWV 831)》;2、貝多芬《迪亞貝利變奏曲》與巴赫《哥德堡變奏曲》;3、細說巴赫的古鋼琴協奏曲丨格倫·古爾德演奏巴赫《第七鋼琴協奏曲》(BWV1058);4、《G弦上的詠嘆調》就如永恆的和諧自身的對話,就如同上帝創造世界之前,思想在心中的流動;5、他如何訴說人世間無限的悲痛丨古爾德演奏《半音階幻想曲與賦格》BWV903;6、盛原老師演奏《哥德堡第29、30主題變奏曲》;7、每天一首巴赫丨唐瑾演奏巴赫《第二套帕蒂塔》BWV826;8、蘇黎世芭蕾舞團演繹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9、我們相互了解,在黑暗中並肩漫步丨巴赫管風琴聖詠
  • 亨德爾十二首大協奏曲簡介
    亨德爾大約作有總數30首大協奏曲,目前經常演奏的除了OP.3的6首外,就是這OP.6的12首和《亞歷山大之宴》協奏曲。
  • 論巴赫鍵盤作品中的世俗性丨以《法國組曲》為例
    在校2年中,他廣泛地接觸了歐洲文化,此外,除了參與學校的無伴奏合唱團外,他也演奏風琴與大鍵琴。他在威瑪待了7個月,以優秀的鍵盤演奏者而出名,期間創作的很多管風琴曲如《d小調管風琴託卡塔與賦格曲》、《a小調前奏曲與賦格曲》、《c小調前奏曲與賦格曲》等。1703年8月,他接受了在該教堂的風琴師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