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皮、肉夾饃都是「千年老妖」,陝西小吃各個老得令人髮指

2020-12-23 三秦套餐

來源於:陝西省旅遊局

你知道嗎,咱們摯愛的涼皮肉夾饃都是"千年老妖"~~今天,小編和大家來扒一扒忒色的陝西小吃,看看這些傢伙到底有多「老」!

油潑麵,據說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油潑麵是在周代「禮面」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秦漢時代稱之為「湯餅」,屬於「煮餅」類中的一種;隋唐時代叫「長命面」,意為下入鍋內久煮不斷;宋元時代又改稱為「水滑面」。據元代韓奕所著《易牙遺意》記載:「水滑面:用十分白面揉搜成劑。一斤作十數塊。放在水中,候其面性發得十分滿足,逐塊抽拽,下湯煮熟。抽拽得闊薄乃好。」

臘汁肉以豬肉為原料,其歷史可追溯到戰國時代,那時稱「寒肉」,唐代又稱「臘肉」,世代流傳,歷經演變。臘汁肉的特點是色亮紅潤、軟爛醇香、肥肉不膩、瘦肉不柴、入口即化、久貯不變,與臘汁豆腐乾、雞蛋細切拼盤,為佐酒好菜。用「虎背鐵圈菊花心」的白吉饃夾著吃,是快餐美食。

涼皮分為米麵皮和麵皮兩大類,米麵皮實為米皮。據傳涼皮起源於 (公元前231—前2l3年)秦始皇鼎盛時期。《長安縣誌》描述涼皮的起源有這段文字:相傳,秦始皇在位時,有一年關中大旱,灃河缺水,戶縣秦鎮一帶稻子乾枯。百姓心急似火,官府還催逼納貢大米,坑得大家無法,只好在田裡挖井澆地,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長出了稻穗。可收割後,碾出的大米又小又乾巴,根本沒法向皇帝納貢。大家正在發愁的時候,有個叫李十二的,用這種米碾成米麵,蒸出了麵皮,大家吃後,個個稱奇。於是,李十二帶著麵皮,和納貢的人來到鹹陽。秦始皇見貢米又少又差,傳旨問罪,李十二急忙跪奏道:「此米雖差,卻能制出佳餚,今奉上麵皮,望萬歲御品。」秦始皇吃了麵皮,其味甚美,頗感稀奇。這才赦了眾人之罪,並讓李十二天天蒸上幾張麵皮供他食用。

牛羊肉泡饃最早為西周禮饌,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牛羊肉泡饃是在古代牛羊羹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的。古代許多文獻,如《禮記》以及先秦諸子,都曾提及牛羊肉羹。最初多用於祭祀及宮廷御筵。西周時曾將牛羊肉羹列為國王、諸侯的禮饌。到了隋朝,出現了「細供沒忽羊羹」(謝諷《食經》)。此當為最初牛羊肉羹和麵食混作的烹調形式。據文獻記載,唐代宮廷御膳和市肆都擅長制羹湯。「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羊羹者,羊肉烹製的羹湯,即當今牛羊肉泡饃的雛形。北宋著名詩人蘇軾留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經過唐、五代、宋、元等朝,各族人民陸續遷入內地,「漸變舊俗」。加上西安地處西北要衝,接近牧區,是牛羊交易的好市場。西安的西羊市、東羊市等古老歷史街巷名稱,就是當時的羊市。這些都為牛羊肉泡饃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條件。

稠酒見諸史冊,始於商周時期,至今已三千多年。我國最早的醫學文獻《內經》裡,曾多次提到「醪醴」,這「醪醴」就是稠酒的前身。原汁不加漿者叫「撇醅」。《詩經·周頌》裡有「為酒為醴」的詩句。《漢書·楚元王傳》也有元王為穆生設醴的記載,北魏高陽郡太守賈思勰《齊民要術》中稱為「白醪」。盛唐時期,古長安(今西安市)長樂坊出美酒,在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有所反映。而且釀造技藝有了進一步提高,朝野上下,莫不嗜飲。宋陸遊曾說:「唐人愛飲甜酒」。《清異錄》所載「李太白好飲玉浮梁」,指的就是古代的稠酒。唐代詩人也多有吟詠,如韓愈的「一尊春酒甘如飴」,杜甫的「不放春醪如蜜甜」和他的《飲中八仙歌》裡的「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酒和「貴妃醉酒」的酒,就是沒有加漿的「撇醅」稠酒。

古時,周人由豳(bīn)(今陝西彬縣、旬邑一帶)遷至岐之周原(今陝西岐山縣),在渭河邊和北原上繁衍生息。後渭河有一惡龍為禍,大旱三年,民不聊生。周氏族人不忍離開經過數代開拓出的家園,奮起反擊,大戰七日才將惡龍殺死,飢餓的人們為慶祝勝利,將龍殺了和面群體食之,覺得鮮美無比。於是在以後慶祝這次勝利時,便用豬代替龍和面集體食之。後來擴展至其他節日和祭祀。這臊子麵也漸漸傳開,而其做法也漸漸流傳中得到了發展。

泡泡油糕是三原縣的傳統小吃,其淵源可上溯至唐代韋巨源的燒尾宴名點「見風消」油潔餅。泡泡油糕據傳原為皇宮點心,「安史之亂」時,有一位善制此糕的御廚流落到今西安以北的三原縣。為了謀生,便做起製售泡泡油糕的生意,工藝從此傳入民間,成為三原縣一帶世代相傳的美味。清朝年間,一些掌握了製作油糕技術的三原縣人,到西安製售為生,使泡泡油糕傳至西安,並由此名揚遐邇。

灌湯包子早在北宋市場上已有售賣,當時稱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灌湯包子內容精美別致,肉餡與鮮湯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將吃麵、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是一種整合的魅力。 吃灌湯包子,湯的存在列第一位,肉餡次之,麵皮次次之。

葫蘆頭泡饃可追朔到唐代。相傳唐高宗龍朔元年(661),有一胡某在朱雀大街開設了一家「雜羔店」,專賣豬雜碎。一天,藥聖孫思邈路過此處,入店吃了一碗「煎白腸」,覺得腸子腥味大,油膩重,詢及店家,知製作不得法,當即給店主開了一個八珍湯(八種調料)的方子,讓其如法泡製,果然腸肥而不腥,湯油而不膩,味道十分鮮美,從此顧客盈門。店主為感謝藥聖的指點,便在店門首懸一藥葫蘆以示紀念,並將所賣食品取名「葫蘆頭」。

蕎面餄餎是陝西省著名的漢族麵食小吃。被譽為北方麵食三絕之一,與蘭州拉麵、山西刀削麵齊名。餄餎,古稱"河漏"。元代農學家王禎《農書,蕎麥》:"北方山後,諸郡多種,治去皮殼,磨而成面或作湯餅。餄餎,因多用蕎麥麵製成,比較固定的叫法是蕎面餄餎。餄餎,古稱「河漏」。餄餎主料除蕎麥麵粉外,還有食用鹼和食鹽。

相關焦點

  • 【陝西年味兒地圖】過年你都吃啥了?肉夾饃火爆當選第一
    今年我省最受大夥歡迎的小吃是什麼嗎? 對此,記者走上街頭路人進行了採訪, 記者:「春節來陝西玩,你最喜歡吃哪些美食呢?」 路人:「最愛吃的還是肉夾饃和涼皮。」 資料圖 說起這些美食,不論啥時候都是相當受歡迎,不過,這歡迎的程度有多大,還得數據來說話。 這不,春節期間某網站就出了一份年味地圖。
  • 學習陝西小吃——西安美食匯
    在陝西地界你要說你想學習個陝西小吃那必須得在美食匯走一趟。咱們的肉夾饃和涼皮、扯麵拉條、牛羊肉泡饃、甄糕、都是咱們陝西必不可少的招牌小吃。莫愁廚路無知己,誰人不識美食匯。食物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更是我們關於一座城市的獨家記憶。陝西小吃培訓
  • 陝西究竟有多少涼皮?涼皮大盤點,安康蒸面竟沒入選
    陝西人愛吃麵食,全國人都知道。涼皮的種類更是獨佔鰲頭,據說,部分陝西人都不清楚自己家鄉到底有多少種涼皮?可見種類之多。於是網友就梳理了常見的陝西涼皮種類,沒想到小編寫完之後有陝西人驚呼,竟然沒有安康蒸面,不走心啊。
  • 你吃過的涼皮這裡都有—西安美食匯涼皮學習
    涼皮,起源於陝西關中地區的傳統美食,是擀麵皮、麵皮、米皮、釀皮的統稱。因原料、製作方法、地域不同,有熱米(面)皮、擀麵皮、烙麵皮、釀皮等。口味有麻辣、酸甜、香辣等各種口味。涼皮培訓陝西涼皮學習涼皮也因其投資小、利潤大、回報快,成為小吃經營的主項之一。學習涼皮去哪看似簡單卻普羅大眾的陝西特色小吃讓一波吃貨們卻愛慘了。馬上到來大魚大肉的春節,不振的食慾還有什麼比酸辣的涼皮更開胃呢?綿軟與Q彈之間是絲絲開胃的酸火紅的辣子充分打開味蕾涼爽細滑的涼皮趕走沒食慾。涼皮學習難不
  • 美食作文|吃完涼皮肉夾饃,還有美味的螺螄粉,我的快樂又回來了
    中國地大物博,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那你最喜歡吃的美食是什麼呢?喜歡吃什麼,就和我一起寫成作文向大家介紹它吧!01美食作文怎麼寫?02範文:肉夾饃我吃過很多地方特色小吃:有麻辣燙、酸辣粉、年糕……可我最愛的還是家鄉那能讓味蕾「燃燒」的肉夾饃,
  • 如何像陝西人一樣吃涼皮?
    ,嫁得了吳亦凡...當然,和你一起吃遍、玩遍、看遍西安,才是我們最大的心願!這一刻,沙縣小吃、黃燜雞米飯、驢肉火燒、熱乾麵通通都要給涼皮讓路,目送它榮升為國民點餐top3。一碗涼皮下肚,方可在夏天續命。 找涼皮不難,不過,當你打開點餐界面(或者拿到菜單)時,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像妞一樣,蒙圈了。
  • 播放量4.2億《裝臺》,西安美食葫蘆頭肉夾饃臊子麵褲帶面好吃!
    前幾天,康輝、王二妮等明星在大唐不夜城直播帶貨,康輝開玩笑問「這明明是饃夾肉,為啥說是肉夾饃呢?」這個問題你可把袁小貓難不住——陝西人說話簡潔明了,肉夾饃的意思就是肉夾於饃中,陝西除了肉夾饃,還有菜夾饃、花幹夾饃、土豆片夾饃等等,意思是一樣的。江湖流傳一句話「給陝西人一個饃,他能夾遍全世界!」
  • 涼皮裡放香菜?這就是陝西涼皮的恥辱!
    米皮  圖:blog.sina.com.cn要想知道一份「正宗」的陝西涼皮是什麼樣子的,那我們首先得知道一份「不正宗」的陝西涼皮是什麼樣的。在這方面北京的「陝西涼皮」為我們做出了非常好的示範——他們在涼皮中添加了芝麻醬和香菜。事實上,一份食物的「正宗」與「異端」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涇渭分明,比如陝西的葫蘆頭之於羊肉泡饃就是異端,但是因為好吃,也就成為了陝西小吃的代表。陝西涼皮也並不是一定不能添加芝麻醬,只不過像北京那樣將芝麻醬搞的稀裡糊塗的澆在涼皮上就難吃的要死。
  • 是時候去陝西這個寶藏省份吃一趟了!
    作為歷史古都,陝西的美食集中了全國之精華,匯聚了各個民族的美味,獨具古香古色古韻。這裡的很多食物都尚存周、秦、漢、唐等王朝之文化遺風。如果說蘇杭小吃溫文爾雅,粵海小吃曠放驚詫,那麼,陝西小吃就是儒雅豁達。這種儒雅與豁達的品性,來自於遺傳。
  • 不止「肉夾饃」,陝西這些美食,早已火到國外......
    作為陝西美食名片的肉夾饃,不僅在倫敦火得一塌糊塗,紐約人民也對它愛得深沉,之前就曾被
  • 讓孫儷流口水,「舌尖上的陝西」才是《那年花開》真正的名字!西安典秦帶你解鎖陝西小吃大全
    大刀涼皮為陝西傳統特色小吃之一,多使用小麥麵粉製作,也有米粉或其他澱粉製作。大刀涼皮的魅力重點在於它切的那幾下,十足反映出西北人民的沖天豪氣!說完了涼皮,必然要說它的絕配——肉夾饃。陝西小吃系列【陝西特色小吃】(西安老潼關肉夾饃)
  • 民間版 舌尖上的陝西(組圖)
    陝西涼皮+肉夾饃+冰峰陝西涼皮,肉夾饃,冰峰,這三種都是陝西大名鼎鼎的吃食。陝西人是爽快的,一家小店裡,顧客絕對可以一次吃到過癮。有涼皮的地方就有肉夾饃,有肉夾饃的地方也必有冰峰。這三種美味的結合,那是絕美的搭配。首先說說陝西涼皮。其實陝西涼皮跟麵條一樣,只是一個總稱。具體看,麵皮有很多種,因材料不同,涼皮分成麵皮、米皮、黑米皮、魔芋皮、醋粉皮等等。在製作方法上,涼皮也五花八門,比如蒸麵皮、擀麵皮、烙麵皮等。
  • 肉夾饃學習去哪—西安美食匯
    陝西肉夾饃有人說是中國式漢堡包,但是小編覺得肉夾饃可比漢堡包好吃多了。對於陝西人來說,肉夾饃可是日常生活中的百搭食物,配擀麵皮,配羊肉泡,配粉湯羊血,配餄餎面都是可行的,只要你的飯量足夠的大。有小姑娘經常會問,肉夾饃裡面有肥肉常吃會不會發胖?
  • 大叔家的陝西小吃:自製肉夾饃,香脆味美,簡單易做,家人愛吃!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文|愛下廚的大叔大叔家的陝西小吃:自製肉夾饃,香脆味美,簡單易做,家人愛吃!在陝西能夠讓直爽的關東人耐心等待的只有肉夾饃了,去西安的遊客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就是來一個地地道道的肉夾饃。肥瘦相間的肉與香酥燙乎的白吉饃,來澆一勺分外惹人饞的濃香臘汁,一口下去,樸實無華,直入腸胃。不過明明是饃夾肉,為啥偏偏厚著臉皮叫肉夾饃?在老陝眼裡,合格的肉夾饃是什麼樣的?饃是長安人的古老食物。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美得很 吃泡饃看「不倒翁」姐姐
    涼皮、肉夾饃、牛羊肉泡饃在向你招手;皮影、糖畫、馬勺臉譜等獨具魅力;還有網紅高杆「不倒翁」空降椰城,與「不倒翁」小姐姐進行一場互動……  ●美食—— 西安老字號美食盛宴  涼皮、肉夾饃、牛羊肉泡饃、蜂蜜涼糕、玫瑰鏡糕等西安特色小吃等你來品嘗!
  • 外省人對陝西美食是怎麼看的,來自35位外地朋友的真實評價!
    當然,作為一個已經在陝西待了三年多的吃貨,日常便是吃吃睡睡,一千多個日子足夠我適應陝西美食與南方美食的差異,並且,適應的比當地人還要好,這大概是作為一枚吃貨的驕傲吧。最喜歡:說到最喜歡的陝西美食,我還是鍾意涼皮,雖然嘗過了很多不同美食,一碗簡單質樸的涼皮卻最得我心。最討厭:也談不上討厭吧,羊肉泡饃是我到現在都習慣不了的吃食。PS:吃貨是怎樣煉成的!
  • biang biang面+肉夾饃免費吃!地道西安美食強勢來襲,必打卡~
    岐山臊子麵是很多人念念不忘的美食,更是摘得中國名面大比拼的桂冠,同時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臊(sào)子面是中國陝西省特色傳統麵食、著名西府小吃,以岐山臊子麵最為正宗。油潑菠菜面也稱「綠菜面」,是陝西地區的一種特色麵食小吃。
  • 風靡陝西の正宗肉夾饃已殺到晉江!第43家!我退了去西安的高鐵票!
    純手工製作一個好的肉夾饃,饃是十分重要的老陝家的每一個饃都是全手工製作看這和面的手藝,熟練程度之高揪下來的每一個面塊都是準確的定量>老潼關肉夾饃與其他肉夾饃的區別主要在於燒餅的不同。咬一口,掉渣燙嘴,口感極佳小編表示:沒放肉都能吃好幾肥瘦相間,味道濃鬱卻不會過頭膩人和烤得又香又脆的饃搭配起來太好吃了//「岐山臊子麵」//常言道「天下麵食出陝西,陝西麵食出岐山」
  • 陝西美食要火了,這部新電視劇裡全是陝西美食.....
    作為女主角周瑩的最愛,它算是劇裡目前提及率最高的陝西美食了。甑,zèng。關中方言中讀作zìng,訛作jìng。所以在劇裡,大家都叫它「jìng糕」。涼皮也是北方一帶非常受歡迎的傳統小吃。據說第一碗涼皮誕生於秦朝,掐指一算,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歷史了。同樣出現在第一集的涇陽縣小吃街,師傅拿著一把惹眼的大刀切涼皮。用這樣的刀切出來的才是正宗涼皮,秒殺那些機器切出來的渣渣!
  • 中國肉夾饃地圖 | 沒有哪種餓,是一個肉夾饃安撫不了的
    源於戰國時期的古語「肉夾於饃」,肉夾饃這個流傳了千年的古老食物,在陝西生根,在北方大地廣為流傳。被關中人喜愛千年,得益於它味道好,製作簡單,便於攜帶。那麼流傳至今,全國各地都有哪些好吃的肉夾饃呢?📍西安老潼關肉夾饃老潼關肉夾饃跟西安肉夾饃最大的不同,在於餅。剛出爐的千層燒餅是一層層的,酥脆香滑,咬上一口會掉渣。俗話說,三分肉,七分餅,肉夾饃好不好吃,餅子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