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料、合作請加微信:421094961
華州之家 官方交友QQ群②:62218274
大家看熱播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了嗎?
有人說這劇應該改個名
就叫《舌尖上的晚清之陝西美食》
好好的看著劇呢
時不時就出現個美食誘惑你一下
什麼甑糕啊扯麵啊肉夾饃啊
看得人隔著屏幕就開始流口水
聽說劇組是專門請了陝西大廚現做的
難怪孫儷笑說
「第一次見演員是搶著吃道具的!」
也許很多人和我一樣,看這部劇知道了「甑糕」這種食物。作為女主角周瑩的最愛,它算是劇裡目前提及率最高的陝西美食了。
甑,zèng。關中方言中讀作zìng,訛作jìng。所以在劇裡,大家都叫它「jìng糕」。
▲「甑」是我國古代的一種蒸器,甑糕就是用它蒸出來的
把糯米、紅棗或蜜棗、紅豆一起放鐵甑上蒸,蒸到最後,米棗交融,綿軟粘甜,濃香撲鼻,色澤鮮豔,不僅老少皆宜,還hin有營養呢!
只不過劇裡為了好看,甑糕上的紅棗還是一粒粒的。但事實上在西安吃到的蒸糕,紅棗是被蒸化了的,紅棗香和糯米香完美的結合在一起。
↓↓↓
羊肉泡饃,陝西美食的代表之一。劇裡第一集,周瑩逛涇陽縣小吃街的時候,就出現了它的身影,雖然只有短暫的幾秒。
羊肉泡饃古稱"羊羹",是先將優質羊肉洗切乾淨,煮時加蔥、姜、花椒、八角、茴香、桂皮等佐料熬成湯汁。
饃,是一種白面烤餅。泡饃有多種吃法:可以在吃的時候把饃掰成黃豆粒那麼小,再在碗裡加湯放料。
也有直接拿饃幹泡的,讓湯水完全浸入饃裡。吃完饃,湯也喝完了。
而羊肉泡饃的湯是每天現熬的,用敲碎的牛羊骨加上幾十種香料,從早上11點左右開始燉煮,中途還要加上幾百斤的牛羊肉,一直熬到凌晨3、4點菜能熄火,早上6點的第一批客人都是奔著頭湯去的。
味道好的泡饃油很少,主要是湯的香味,吃著也不膩。泡饃的味道厚重,非常暖胃,外觀豪放簡單,內在卻精緻複雜。
涼皮也是北方一帶非常受歡迎的傳統小吃。據說第一碗涼皮誕生於秦朝,掐指一算,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歷史了。
同樣出現在第一集的涇陽縣小吃街,師傅拿著一把惹眼的大刀切涼皮。用這樣的刀切出來的才是正宗涼皮,秒殺那些機器切出來的渣渣!
周瑩的眼睛都看直了,特別是師傅拿著涼皮往紅油裡一蘸的時候,太誘人了!
麵皮潔白勁道,配上清爽的綠黃瓜絲,明麗的黃豆芽和霸道的紅辣椒,一碗活色生香的風味小吃就此做成。
油潑辣椒就是涼皮的靈魂,紅彤彤的樣子讓怕辣的人望而卻步,實際上人家辣的很溫和。
涼皮分為面涼皮和米涼皮,前者冬天吃保暖,後者夏天吃消暑,可謂四季皆宜。
拉麵的近親,比拉麵長得胖且厚,所以沒拉麵紅,這不公平!身材重要嗎?都一樣好吃!
製作時先將麵粉用鹽水和好,用溼布蓋好放置1小時以上,再調到較軟程度後擀成較厚較寬面片。
然後手拿兩端,扯成薄而未斷的面片,入沸水煮熟撈出,加調料和辣子粉,用燒熱的油潑到面上,攪拌食之。
所有的麵食都是現做現吃,劇組的演員簡直太幸福了!大口大口吃麵的樣子完全本色出演啊,用不著演技了。
陝西扯麵的配菜也很豐富,西紅柿雞蛋或者幾根綠油油的青菜都和扯麵很相配。
吳老爺一邊跟人說話,一邊吃的應該就是陝西傳統坊間小吃「油茶麻花」。
麻花泡在油茶裡,待到綿軟後再吃。這個時候油香、面香和裡面的芝麻、杏仁、黃豆、花生乾果的香味混合在一起,口感非常棒。
這麼多營養物質匯聚在一起,是非常營養了。管不得人們總說「油茶養人」呢!
吳蔚文被抓的這場戲,美食們也在卯足了勁搶鏡。桌子上花花綠綠的各種煎餅小菜,仿佛都在跟觀眾說「看我!看我!」,一個比一個有心機。
官兵衝進來抓人的時候,所有人都慌亂不已。而吳蔚文卻淡定的說了句:
所謂泰山壓於頂而面不改色,就是這樣的吧。其實這個時候他應該已經知道這就是所謂「最後一餐」了,但還是從從容容、不緊不慢的吃完了這一碗胡辣湯。
胡辣湯其實是發源於河南,後傳入陝西,如今的兩地人民都非常喜愛胡辣湯。
它是由多種天然中草藥配製的湯料再加入胡椒和辣椒又用骨頭湯做底料的湯,儘管賣相不佳,但湯味濃鬱、粘稠,香辣可口。
難怪開拍前,剛做好的胡辣湯一端上來,吳老爺就迫不及待地舀了一碗開吃。
↓↓↓
陝西美食怎麼可以少了肉夾饃?第一集只給了肉夾饃一兩秒的時間,不過還是被眼尖的我捕捉住!
要把肉丁剁成綠豆大小,肥的肥而不膩,瘦的韌而不柴,饃外酥裡綿,肉夾好之後再淋一勺熱肉湯汁,讓人忍不住大咬一口。
「肉夾饃」看著還以為有語法問題,其實把餡放前面可以起個強調作用,相當於「肉夾於饃中」的意思。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華州論壇」 自由發帖、爆料吐槽、同城交友、廣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