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醫生是我們的光明使者」

2021-01-09 光明網新聞中心

    【長鏡頭】

    11歲的男孩林子豪坐在雲南省昭通市魯甸·東莞眼視光診療中心(簡稱診療中心)的病床上,護士輕輕為他打開蒙住眼睛的紗布,他慢慢睜開眼睛,「哇!我第一次看見時針了!」林子豪指著牆上的電子鐘驚喜地大喊。這一天是6月8日,他永遠不會忘記。生長在魯甸縣水磨鎮鐵廠村一個貧困家庭的林子豪,患有先天性白內障,之前的11年都看不見光明,也從沒有上過學。

    站在病床旁的支醫醫生、東莞光明眼科醫院劉永民博士欣慰地笑了,前一天,他剛為林子豪做了眼科手術。

    同樣受益的還有昭通市巧家縣藥山鎮貧困戶尤富才、尤富敏兄妹,他倆都有先天性白內障,從小失明,年齡30歲左右,都沒上過學。2020年易地扶貧搬遷到魯甸縣卯家灣安置點後,在魯甸支醫的東莞醫生劉祥開到卯家灣義診時篩查出這對兄妹。6月,劉祥開在診療中心為尤富才兄妹做了眼科手術,尤富才視力達到0.1,尤富敏視力達到0.2。兄妹倆喜極而泣。

    2019年3月開始門診和手術治療的診療中心,至今已讓近1200名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手術免費,醫術精湛,吸引了魯甸及周邊縣區的許多患病貧困群眾。診療中心是東莞健康醫療幫扶魯甸縣的一大成果。2019年初,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博導於強帶領的東莞光明眼科醫院團隊,幫助魯甸縣醫院組建了魯甸·東莞眼視光診療中心,募集捐贈400萬元,在魯甸12個鄉鎮及卯家灣建立診療中心鄉鎮工作室,在97個村建立眼科檢查點,建立起了村、鎮、縣三級眼科診療網絡,輕症患者「足不出村」即可看診。至今年11月初診療中心已接診超過18000人,完成各類眼科手術1300臺,其中白內障復明手術近1200臺。

    8月10日上午,記者走進診療中心,縣醫院掛職副院長劉祥開和東莞醫生韋淑玲正在為急診患者餘光周做檢查,工人餘光周在建築工地施工時,不慎被一根1.5cm長的鐵絲扎進眼球。劉祥開馬上為餘光周做手術,半小時後成功取出鐵絲。「如果不馬上做手術,他會失明,手術後視力可以恢復到0.8。」劉祥開說。

  在擁有35000多名搬遷群眾的卯家灣易地扶貧安置點,71歲的劉國獻正在單元門口眯著眼睛看風景。他告訴記者,10年前他的雙眼受損傷,並得了白內障,右眼失明,左眼模糊,因為到縣城有180裡路,家窮路費貴,他一直沒有醫治,眼病日益嚴重。2020年從永善縣大興鎮梨園村搬遷來卯家灣後,終於去診療中心免費做了右眼手術。「現在比以前看得清楚多了,過幾天再去做左眼手術,東莞醫生是我們的光明使者!」

  「2019年以前,魯甸因為山區貧困群眾多,縣醫院沒有眼科,沒有能力做眼科手術,許多眼病患者長期得不到醫治,病情越拖越重了!」韋淑玲難過地說。去年以來,她每月都來魯甸縣鄉醫院培訓醫生。據她介紹,於強教授經常周六飛魯甸,周二回東莞出診,周四上午又出現在廣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診室。在幫扶團隊的努力下,魯甸診療中心已可以開展眼底螢光造影術等幾十種眼科手術,結束了魯甸縣需到省、市級醫院請專家來做白內障復明手術的歷史。

  劉祥開2019年4月到魯甸以後,努力將平生所學教授給魯甸醫生,他親自指導魯甸醫生做眼科手術1000例,培養了4名醫生。於強率領東莞5名眼科醫生輪流進駐魯甸接診和開展手術,並深入全縣各鄉鎮進行眼科診療,培訓1400餘人次;他們從魯甸選派2名醫生6名護士到東莞光明眼科醫院培訓,努力培養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他們還對全縣134所學校師生進行青少年近視防控培訓,設立貧困兒童配鏡基金,使全縣青少年近視比例控制在國家規定範圍內。

  「以前我們多數眼科疾病都處理不了,只能讓病人轉院到昭通市醫院,在東莞醫生的指導下,我們能治療10多種常見眼病了,東莞醫生對我們提高醫療水平的幫助太大了!」診療中心的本地醫生陳龍慧深有感觸地說。

  (光明日報記者 張 勇 吳春燕 王忠耀)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01日 05版)

[ 責編:劉洋 ]

相關焦點

  • 東莞「光明使者」千裡送「光明」,雲南魯甸上萬患者受益!
    直到去年9月,她經人介紹來到魯甸·東莞眼視光診療中心,於強醫生一看便知怎麼回事,讓她馬上登記檢查做白內障復明手術。手術次日,她回來複查,「做完手術後看什麼都清清楚楚。」李翠英握住於強的手非常激動地說。於強是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教授、醫學博士,東莞光明眼科醫院副院長,從事臨床工作30餘年,是我國知名的眼科專家,也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 粵滇扶貧協作|東莞這些眼科醫生給雲南魯甸帶去了光明
    駐點在魯甸的東莞光明眼科醫院劉祥開醫生介紹稱,之前昭通市眼科診療整體水平較低,魯甸縣沒有專業眼科醫生,眼科診療醫療條件差,眼科診治停留在簡單的外傷處理、滴眼藥水消炎,眼疾患者得不到有效醫治,殘疾人群體中眼病患者佔有很高比例,亟需補齊健康扶貧短板。
  • 東莞光明眼科醫院迎來18歲生日,創下東莞衛生健康系統多個「第一」
    東莞光明眼科醫院迎來了18歲的「成人禮」。這個創下東莞衛生健康系統多個「第一」的眼科醫院,用18年的時光鑄造了「光明使者」的光輝形象,為守護東莞人民「心靈的窗戶」做出巨大貢獻。這周一,在東莞光明眼科醫院舉行的學術活動中,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東莞光明眼科醫院副院長於強說,這18年來,他們想的就是「為東莞百姓能做點好事、做點實事!」18年前,東莞眼科病人大約有80%跑去廣州,到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就診;現在,東莞眼科病人最多只有10%選擇去廣州。
  • 暗黑使者,光明使者和意識層級(上)
    暗黑使者對無條件的愛的體驗,是通過將自己視為神明,選擇要服務於自我的人生。光明使者則學會看到他人身上的神性,選擇要服務於更偉大福祉的人生。從終極意義上講,兩條道路殊途同歸。它們所處的意識層級越低,看起來的差別越明顯。隨著意識層級升高,兩者的分界線將越來越模糊,光明使者和暗黑使者的行為表現也越來越相似。
  • 你是光明使者還是暗黑使者?(上)
    光明使者和暗黑使者加起來可能也不到總人口的1%。成為光明使者或暗黑使者並非碰巧發生在你身上的某件事情。它是個清醒自主的選擇,也是絕大多數人從來不會做出的選擇。你可能對某一極化方向有個人傾向,自己也肯定能對兩種極化方向想做多少試驗就做多少試驗,但成為光明使者或暗黑使者意味著在單一極化方向上做出達到精通的特殊承諾。
  • 郭文毅:用醫者仁心,做光明使者
    郭文毅:用醫者仁心,做光明使者 2020-11-04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莞有網上心理醫生嗎 東莞心理醫生收費價格
    東莞有網上心理醫生嗎 東莞心理醫生收費價格我們必須重新審視所有曾經。
  • 「光明使者」杜麗玲
    何氏眼科成立了多個「社區醫療隊」,組織醫護人員每天利用移動診療車深入到各個街道社區,為社區患者解決就醫難的問題,又向廣大群眾傳授防病治病的科普知識,為患者送去光明。   杜麗玲就是這樣,像一個「光明使者」,傾力傾心,盡己所能,給患者帶來光明,為人們帶來幸福。
  • 鳥嘴醫生真的是「死神的使者」?淺談下鳥嘴醫生的「魔化」之旅
    鳥嘴醫生中世紀的「鳥嘴醫生」有多「可怕」?相信很多人都曾經看過,由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著名大詩人「羅伯特布朗寧」所編著的兒童長詩《哈默林的花衣吹笛人》吧?如果我們只是單純的從「兒童視角」來看這個故事的話,這首長詩其實也就僅僅只是一個教導我們要「遵守諾言」的童話故事,讓小孩子明白如果不遵守承諾,就會受到懲罰什麼的。
  • 新鄭觀音寺「光明使者」進寺院計劃,邀請您一起加入!
    計劃內容考慮到寺院種種用電困難的情況,並響應社會綠色、環保、節能趨勢,經常住商量決議,新鄭觀音寺發起「光明使者」進寺院計劃,即為寺院引入兩套太陽能發電設備故此,邀請廣大善信一起加入,為寺院帶來光明出一份力,這次計劃若能成功實施,太陽能發電設備無疑是寺院的「光明使者」,而每位支持的善士,亦是寺院的「光明使者」。預計5月底完成裝備,到時候寺院就有可持續的可靠電源了。
  • 光明使者劉現忠:破解百年來「梅傑症候群」世界難題
    如果眼睛看不到東西,失去光明,世界將墜入深淵。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眼科,有這樣一位老專家,他與省直三院共同成長,從建院以來就一直堅守在這裡。40多年來,他在直徑僅為23毫米的眼球上進行精細手術,將隱匿於眼部的疾患驅除,讓數萬患者重見光明。
  • 魯甸:健全體系送光明2021年01月09日 星期六03 要聞_ 雲南日報...
    2019年10月,彭天秀在女兒的陪同下來到魯甸縣人民醫院「魯甸·東莞眼視光診療中心」,醫生初步檢測後發現,她的視力小於0.05,接近於盲人。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彭天秀免費獲得治療,3000多元的手術費用全部免除,僅用15分鐘左右就完成了白內障手術。
  • 一個晚上,東莞阿伯眼睛幾乎看不見
    東莞氣溫急劇下降,「乘虛而入」的不只是冷空氣,還有某些疾病。幾天前,家住東莞沙田的高阿伯右眼眼睛視力急速下降,以為自己是上火了。隨著病情加重,兒子帶著高阿伯 到東莞光明眼科醫院就診,發現他患上的右眼視網膜中央動脈堵塞(俗稱「眼中風」)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視力不能完全恢復了。
  • 原以為是基督使者拯救人類帶來光明的天使,沒想到卻是更高級別的惡魔
    奈飛熱播新劇《修女戰士》安德烈出場原以為是基督使者拯救人類帶來光明的天使,沒想到卻是更高級別的惡魔。
  • 東莞這162名醫生上榜2020年度「嶺南名醫錄」
    東莞這162名醫生上榜2020年度「嶺南名醫錄」 2020-10-11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醫生」魏文斌:用光明點亮未來
    編者按:「健康所系,性命相託」,他們是醫生。與病魔較量,同時間賽跑,他們也是戰士。近1300萬白衣天使守護著這個發展中大國14億人的健康,不斷用專業、汗水甚至生命締造著奇蹟。中國之聲特別策劃《中國醫生》,向「最美醫生」致敬。22日推出:《魏文斌:用光明點亮未來》。
  • 6位東莞扶貧縣長在昭通的苦與樂
    幫助1100多人重見光明魯甸縣副縣長、東莞市濱海灣新區黨工委委員鍾雅哲在扶貧過程中,經歷過很多困難,最難過的事莫過於付出了很多努力的投資項目,卻沒有辦法落地。我們引進一家廣東企業,有意向投資幾十億元,在魯甸建設一座極有特色的雲端酒店,帶動本地休閒旅遊業的發展。
  • 東莞多位治癒患者點名感謝的九院男護士昊哥是他!|戰疫群英譜
    來到第一病區,他馬上投入工作,主要的任務是要做好醫生的眼睛,通過細緻的觀察病情,協助醫生早期識別重症以及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讓他們能夠得到更好的治療。後來,這位W先生在東莞首個捐獻了血漿。近日,昊哥寫了一篇《身在黑暗、心向光明》現全文貼在下面:從大年三十進駐東莞市第九人民醫院,已有一個多月。剛開始我被分配到了第六病區(發熱門診病區),但我沒有同意這個分配。
  • 東莞一醫生年割包皮上千 獲譽「包皮王子」(圖)
    姜華龍醫生一年做上千例包皮手術,有「包皮王子」的美譽。 南都記者 梁清 攝  賣豆腐可以成為西施,唱情歌也能唱成王子,但是,你可能沒有想到,東莞有一名年輕醫生因為割包皮,換來了「包皮王子」的美譽。在東莞東華醫院裡,只要提到這個稱呼,大多醫護人員都能心領神會:「就是泌尿外科的姜華龍嘛!」同事口中稱道的姜華龍一年能做上千例包皮手術,因為手術精益求精,他獲得良好口碑,從醫僅6個年頭,已有不少省外甚至海外患者慕名而來。
  • 《陰曹使者》使者
    上個月在岐阜度酒店入住的晚上,正好調到了韓國某電視臺,一期電影《使者》的宣傳,安聖基和樸敘俊是主角,那時候頗為好奇,二人的搭檔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看完電影,這不就是金允石姜棟元的《黑祭司們》的另一個版本嘛,加入西方驅魔元素的影片。如果說當初看《黑祭司們》的感覺是不適應、不解(西方驅魔與東方驅鬼之間的差異),那麼《使者》會更坦然,畢竟有了之前的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