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愛相親》:從電影中學會怎麼去愛

2021-01-08 邢小四說娛樂

這是一部由同一個家庭中的三個女人共同組成的一個故事,分別代表了老、中、青三代。

青年是三十出頭的女兒,薇薇(郎月婷 飾);

中年是即將退休的母親,慧英(張艾嘉 飾);

老年是外公的原配妻子,姥姥(吳彥姝 飾)。

正如海報展示的關係。

故事不算狗血,但也算少見。影片以薇薇的外婆去世開頭,薇薇母親想把葬在鄉下的外公的墳遷到城裡與外婆合葬,但是外公的原配死守著他的墳不讓遷。三代人都在此事不斷奔波,逐漸從中認識自己,也理解了對方。

1945年,年僅17歲的姥姥嫁入嶽家。翌年丈夫嶽子福離開家去了城裡,從此再沒有回來過。嶽子福在城裡娶妻生子,直到1996年過世才被人送回了老家。而這五十年以來,姥姥沒有改嫁,一直在等他回來。

這是一部催淚的電影,甚至有很多觀眾在走出影院後、回家刷影評、用手機聽主題曲《陌上花開》時,都忍不住繼續流淚。而其中飾演姥姥的吳彥姝則承包了其中90%以上的淚點。

一段舊社會時期父母之命促成的婚姻關係,綁住了姥姥的後半生。很難說明姥姥對外公的五十年等待究竟是因為愛情,還是愚昧所至。直到外公的後人想來遷墳,姥姥仍死守著最後的堅持,不肯放手。

最後,姥姥在慧英的家裡,見到了外公的遺照。她努力辨認著照片中的人,喃喃自語道跟自己印象中的他長得不像。

等了大半生的丈夫,只剩下腦海中一個模糊的形象。

薇薇的男朋友用PS做了一張姥姥和外公的合照,姥姥收到快件的時候照片被雨淋溼了,著急地想擦乾時,一抹卻「完美地」把外公的臉部抹花了,辨不清真容。那一刻,我聽到影院裡的觀眾都忍不住輕輕「啊」了一聲。

姥姥一直都沒有外公的照片,家裡只有一幅繡著外公名字的刺繡,當是遺像。姥姥捧著這張等了幾十年才得到的唯一的照片,痛哭不已。那一哭,是哭自己大半輩子無疾而終的等待,哭得讓人揪心。

原來外公從來就沒有屬於過姥姥,即使到最後,上帝也要狠狠地敲碎姥姥那個虛擬的夢。

而那一刻,坐在我身邊的觀眾,和熒幕中的姥姥一樣,都流淚了。

最後,姥姥可能是接受了現實,她同意了遷墳。在最後一眼看丈夫的骸骨時,她輕輕地吹掉灰塵,也輕輕地說了一句:「我不要你了。」

在即將九十歲的年紀才認清了一切、放下了過往算不算是一件好事?但還好她在有生之年裡止了損。

——關於張艾嘉

雖然張導演的大名我早有耳聞,但對她的了解僅限於她曾經是很紅的女演員,後來成了很紅的女導演。第一次看她的電影是在2015年賈樟柯拍的《山河故人》,但這部電影對我最大的震撼不是「哦原來這就是張艾嘉」,而是「天啊62歲的張艾嘉和22歲的董子健居然有床戲,啊不對,感情戲?!」

在後來,就是在周潤發主演的《阿郎的故事》裡看到了年輕時的張艾嘉,不得不說演員張艾嘉真的很美。

而導演張艾嘉,在成就上不亞於她作為一位演員。張艾嘉導的戲以細膩著稱。網上有人評論《相愛相親》,說片子好平淡、無趣。我想說,「舒服」恰恰是觀影過程中最大的感受。

張艾嘉導的戲裡面沒有很多的大動作,也沒有營造什麼大起大落轟轟烈烈的戲劇感。片片處處都是生活。她最擅長的,是將一些小到被很多人忽略的細節,通過電影語言表達出來,讓人在觀看的時候萌生出一種感同身受:「對對!我也是這樣的!」

例如影片中張艾嘉在母親去世後大半夜做有母親回憶的辣椒醬、薇薇與母親因為各種事吵架、父親默默地伸手接下女兒手中的重物、張艾嘉遇到問題時氣急敗壞地指責丈夫不幫她出頭……這些細節都是很生活化的場景,讓人感到熟悉又親切。

而讓我感觸最深的鏡頭,莫過於姥姥在時隔數十年後,終於在慧英家裡牆上的照片看到了幾十年沒見的丈夫,她用力踮著腳、伸長脖子,想看清楚照片上的人。那是自己等待了五十年的人,到頭來卻沒能擁有他的一張照片。張艾嘉把一些細微的感情表達抓得很到位。

——關於相愛、相親

影片開頭給出了片子的英文名:Love Education——愛的教育。看完全片後,莫名感覺英文名才更貼切電影主旨。

張艾嘉在訪問的時候說,相愛相親是一種過程,是應該先有了愛,才會衍生出親情。

姥姥一個女人在鄉下等了那個男人幾十年,她珍藏著男人寫給她的「家書」,她以為是情書。她以為男人多寄了五塊錢讓她做件棉襖是愛,卻不知道男人對別人說的「昨天夜裡,曇花開了,我想你」才叫情話,才是愛。

在包辦婚姻的年代,兩個名義上的親人,不一定是因為愛才走到的一起。

就像影片開始不久,扮演張艾嘉丈夫的田壯壯說了一句:就算在一起一輩子,也不能證明是相愛的。

張艾嘉在影片飾演的中年女人,因母親的離世和自己即將退休,心靈的越發空虛造成了行為上的急躁。

她不斷夢到一個模糊的男性形象,她想不起是誰。直到她無意中翻到丈夫寫給她的賀卡,才醒悟自己渴望的愛情其實一直就在自己身邊。

在丈夫向她表白想開著車帶她去兜風看外面的世界時,她說:「突然有一天,我想起來了,是你的臉,是你年輕時候的樣子。」

而處於青年時期的薇薇,多少有些年輕人的叛逆。她與打算北漂的歌手阿達一見鍾情,在感情出現不信任的時候對阿達說「我們領證吧」。

在見證了姥姥的執著與釋懷後,阿達選擇了去北京追隨夢想,而薇薇選擇了用自由包裹住愛情,從容地對阿達說,我不會等你的。而又回過頭對母親說,「那我等他嘍!」「一輩子。」「一輩子,到底有多久?」

無論是片中的角色,還是熒幕外的你和我,都從影片中受到了愛的教育。

在影片的最後,有一個長達數秒的空鏡頭,對準了客廳裡一個「家」字樣的擺設品。我想,這就是電影想傳達的最重要的主旨吧。

相關焦點

  • 《相愛相親》,一場愛的教育
    圖|電影《相愛相親》這幾年,我身邊的年輕人似乎越來越恐婚了,雖然從青春場裡走來見識過很多愛情結局的七零八落,可大家仍固執地相信,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樣想想,如果三代人的婚姻攢在一起,那豈不是一個巨大的合葬悲劇嗎。張艾嘉老師卻在她的新電影《相愛相親》裡給出了答案:不是。這句不是,也許只有她說最有分量。
  • 《相愛相親》 | 張艾嘉:「電影是一輩子的承諾.」
    >《相愛相親》上映17天了。與上一部影片《念念》相比,不論是豆瓣評分還是票房成績也都可圈可點。而《相愛相親》不同於《念念》。張艾嘉這一次摒棄了文藝十足的腔調,她選擇從平凡人接地氣的日常生活中洞見愛。看過影片後我們可以發現張艾嘉對於愛的理解更加深刻,因為她不僅想要告訴觀眾什麼是愛,更想告訴觀眾「如何去愛」
  • 《相愛相親》——愛是一輩子,一句話,還是一瞬間
    外婆走後媽媽想盡孝,將外公的墳墓遷到城裡與外婆合葬,卻遭到了姥姥的反對,女兒薇薇本著一片好心記錄下這一切,不料卻成了一出「遷墳」鬧劇,一部講述三代人愛與成長的電影就此展開。電影開篇,圍繞著外婆溘然長辭的一幕而展開。
  • 《相愛相親》張艾嘉:女性面對愛情都有少女心
    張艾嘉執導並主演的電影《相愛相親》將於11月3日全國上映。昨日,張艾嘉現身觀影活動現場,與子非魚、陳妍妍、安意如熱聊愛的話題。張艾嘉稱人一生下來就有愛的本能,「怎麼延續下去是我們需要修煉的功課,心甘情願的愛就是最好的愛」。田壯壯扮演的丈夫一角圈粉無數,連王志文都稱讚他唱《花房姑娘》那段戲表達出了忐忑中的怒放,張艾嘉形容田壯壯飾演的角色是暖男。
  • 《相愛相親》影評:關於愛,沒有標準答案!
    電影人生關於愛 沒有標準答案相愛相親Love Education愛!有很多種,男人女人看待愛的方式,跟著時空流轉,沒有特定形式。一輩子有多長?我若是男人,需要的,是忠誠守候終身的女人,還是能對話相愛的蜜友?
  • 電影相愛相親主題曲《陌上花開》完整版歌詞介紹
    電影《相愛相親》主題曲《陌上花開》由譚維維演唱,在婉轉悠揚的曲調中,譚維維用清亮透徹的嗓音娓娓道來一個女人的愛情心聲,歌聲動人心弦,令人沉醉。《陌上花開》由音樂詩人林珺帆作詞,作曲才女黃韻玲編曲,其中歌詞「陌上花開,不忍不開,等浪蝶歸來;天涯有約,落葉有情,捨不得腐壞」,頗具意境,深情詮釋了在等待中期待,在期待中徘徊的愛戀心境,觸動許多人的情感開關。
  • 【403期】1+1觀影團:《相愛相親》11月最有愛的影片
    國際在線專稿:由張艾嘉執導並主演的電影《相愛相親》將於11月3日全國公映。影片中,「最懂女人心」導演張艾嘉融入自己對愛的感悟和體驗,以她獨特的女性視角和幽默感,講述三代人間動人的愛情、親情故事,打造出11月最有愛的影片,為觀眾帶來最溫暖的情感體驗。
  • 熱映電影《相愛相親》:每一個淚點都很溫暖
    片場妹前幾天去影院看了《相愛相親》,張艾嘉的新作品,在今年的金馬獎上拿了七個提名。
  • 《相愛相親》絕對是「笑中有淚」的最佳電影範本
    《相愛相親》絕對是「笑中有淚」的最佳電影範本 《相愛相親》的原名叫做《陌上花開》(張艾嘉說因為這四個字顯得太過文藝,大多數人不會看,所以才想取一個通俗的名字),「陌上花開」的後一句話是「可緩緩歸矣」,意境顯而易見。影片的英文名字也很講究,叫做loveeducation,愛的教育,更是對這個故事最合適的概括。
  • 恭喜電影《相愛相親》入選第22屆釜山國際電影節閉幕影片!
    電影節除了推廣新人新作,更致力於將亞洲電影推廣至全球。恭喜《相愛相親》入選第22屆釜山國際電影節閉幕影片!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相愛相親》入選第22屆釜山國際電影節閉幕影片,是海潤電影繼《喊·山》(第20屆釜山國際電影節閉幕影片)之後事隔兩年,再次有作品入選。最酷的張艾嘉,拍出最動人故事。感動與幽默並存,講述三代女人心事。
  • 《相愛相親》:別人的眼淚隨時來自你和我的雙眼
    張艾嘉導演的電影《相愛相親》在院線上映已經五天了,票房仍沒突破一千萬。昨天我向一個朋友推薦《相愛相親》,他問我這片講啥的,我琢磨了一下,說講生活的,他笑笑說我現在不就在生活。本來我想再勸勸,突然覺得沒必要,只是替他感到遺憾,他可能錯失了今年最好的國產電影,也錯失了一個抽離出來重新審視生活的機會。
  • 《相愛相親》張艾嘉:唯有愛,可以讓人真正放手
    看她導演的新作品,《相愛相親》,的確如此。 這是由一場遷墳引發的故事,直接揭示電影主題的,是它的英文名字,《Love Education》——愛的教育。 最後的化解,愛是唯一的解藥。 原配姥姥說,「我是嶽家人,你是嶽家的女兒,你告我什麼?」慧英講述了自己父母很相愛、相互陪伴度過了一生。而原配姥姥也去到了慧英的家裡,給慧英過世的母親鞠了一躬。她親眼看見他們夫妻幸福的照片。 最終,她放手了。
  • 張艾嘉《相愛相親》上映 八大看點揭秘
    張艾嘉執導並主演的電影《相愛相親》於今日正式登陸全國院線,片方曝光一支特輯,吳彥姝承包影片淚點,精彩演繹動人哭戲。此前影片已在全國舉辦多場提前觀影,收穫觀眾滿滿感動與好評,影片被贊為「年度最動人華語電影」、「年度最好哭華語電影」,口碑一路看漲,豆瓣評分已達8.3,好於91%的愛情片,觀眾期待值常居社交平臺想看榜前三。
  • 當我們學會不流淚後,真的能「相愛相親」嗎?
    你以為愛就是一個吻,或者一張躲避嚴厲老師眼線的小紙條,你整頁整頁的寫下他的名字,抄寫著一遍又一遍的歌詞,希望力透紙背也能努努力投射到他心裡。後來,你明白了,愛或許等於眼淚。可沒有人告訴你,當眼淚到不再流的那一天,結局是否與希冀相符。
  • 張艾嘉《相愛相親》領跑同檔期口碑榜成年度最佳
    張艾嘉執導並主演的電影《相愛相親》已於上周五登陸全國院線,收穫觀眾滿滿感動之餘,豆瓣評分一路看漲,目前已高達8.6分,好於96%的愛情片、91%的劇情片,領跑同檔期口碑榜,成為年度最佳。豆瓣8.6好於96%的愛情片 《相愛相親》獲贊「感動沁人心脾」電影《相愛相親》在多場提前試映活動中已收穫超高口碑,打動觀眾,也獲諸多業內人士和知名影評人認可,更有馮小剛、範冰冰、湯唯、姚晨等群星力挺,截至目前豆瓣評分已高達8.6,好於96%的愛情片、91%的劇情片,以絕對的優勢領跑同檔期影片口碑榜。
  • 【觀影零距離】《相愛相親》讓心回歸
    本期影片:《相愛相親》    導演:張艾嘉    編劇:張艾嘉、遊曉穎    主演:張艾嘉,田壯壯,郎月婷,宋寧,吳彥姝    類型:愛情、劇情    又因此引出一系列與愛相關的溫暖和感動。    如何免費看電影?    1、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號,參與公眾號投票並轉發本期【觀影零距離】,私信截屏;
  • 銳評| 周潔:《相愛相親》:身份困境與女性成長
    原創 新青年 新青年電影夜航船 《相愛相親》:身份困境與女性成長周潔《相愛相親》是由臺灣導演張艾嘉執導的內地電影,於2017年上映,影片延續了張艾嘉導演對女性經驗的關注,從1986年張艾嘉導演的第一部影片《最愛》開始
  • 《相愛相親》:把生活拍成生活可真難啊
    《相愛相親》劇照,張艾嘉不僅是導演、編劇,也在影片中飾演女主角嶽慧英「邪門兒,你知道嗎,很多女人炒辣椒時真想不起來開排油煙機。」看完《相愛相親》,朋友對我說。昨天是我第二次看這部電影,上一次在一周前。當時看完電影,另一位朋友騎小牛載著我去擼串,講了一堆對家裡老人身後事的憂慮,有些很幽默,有些是真的傷感。
  • 張艾嘉《相愛相親》:有些念念不忘,一生都不會有迴響
    三年前,大概快冬天的時候,豬豬帶我看了一部電影《相愛相親》,讓我耿耿於懷到現在。電影裡,阿祖不識字,但她用一種古老的文字符號,畫成外公的名字,裝裱到牆上。她固執的堅守著錯誤的婚姻,並為此注入意義「我不能白守這麼多年活寡」。從而越陷越深,用盡一生去堅守自己的愚蠢。
  • 明日上映|《雷神3:諸神黃昏》《密戰》《相愛相親》
    ↓《相愛相親》終極預告片↓     《相愛相親》是由張艾嘉執導,張艾嘉、田壯壯領銜主演的親情電影。2017年,該片獲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原創電影歌曲7項提名。「最懂女人心」的導演張艾嘉耗費4年時間打磨劇本,並將自己在生活中的經驗融入到故事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