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歸來,「胖五」又將迎來新任務,吹響中國空間站集結號

2021-01-18 深藍航跡

隨著「嫦娥五號」登月歸來,世界各國再度將目光聚焦中國。作為目前全球航天領域的探索先鋒,我國在航天事業戰略上循序漸進,一系列發射任務正在緊鑼密鼓地安排推進。據悉,此前完成發射「嫦娥五號」任務的「胖五」長徵五號又迎來了新任務。明年,它將把我國下一代空間站核心艙「天和」送入太空。這次發射任務,也將全面吹響我國打造全新國際空間站「天宮」的集結號。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所謂「天宮」國際空間站,並不是一個單一個體,而是由一系列單元組成的。其中,「天和」號核心艙是空間站的核心部分。在它完成發射並投入使用後,「問天」與「夢天」兩大實驗艙才能與其完成連接。在此基礎上,包括「天舟」貨運飛船、「神舟」載人飛船以及巡天光學艙等一系列航天設備先後正常運轉,「天宮」國際空間站才稱得上正式投入運營。由此可以看出,「天和」號核心艙發射任務對於整個「天宮」國際空間站項目實施有著至關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天和」核心艙長16.6米,最大直徑4.2米,發射質量高達22.5噸,也是迄今為止我國自主研發製造的最大太空飛行器。一旦它投入使用後,可以滿足3名航天員的長期駐留。由於「天和」自重過大,一般的火箭顯然無法作為承載發射平臺,唯有長徵五號才能符合需求。據悉,此次負責搭載發射「天和」核心艙的

是長徵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要知道,長徵五號B是目前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它全長53.7米,配備了4個直徑3.35米助推器,起飛質量達到了849噸。按照官方數據顯示,長徵五號B在近地軌道的載荷能力達到了22噸以上,就是為「天和」這樣大型空間站設備量身打造的。

自實踐二十號衛星開始,包括火星探測器「天問」和「嫦娥五號」探在內,「胖五」已經在1年之內先後完成了四次重量級發射任務。這款中國現役最強火箭充分證明了性能實力,也讓中國無愧於航天技術強國的稱謂。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保證「天和」核心艙發射任務平穩順利,此前航天部門就已經進行了一系列測試。特別是今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完成首次飛,將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預定軌道。這次實驗成功,也進一步檢測了長徵五號B的性能。目前,在此基礎上得到優化和提升的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已經完成了研製工作,正在進行最後的檢測。不出意外的話,「天和」核心艙發射任務將在明年春季開啟。

按照航天部門公布的發射計劃,在「天和」核心艙發射升空後,神舟載人飛船、天舟貨運飛船等將分批次發射,並且會接受交會對接、再生式保障、組合體運行等一系列檢測試驗。直到一切順利無誤,空間站的各個單元才會最終完成在軌轉正。僅僅是在未來兩年內,我國就將圍繞空間站建設連續進行11飛行任務,其中還包括了4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可以說,在這個龐大的航天計劃中,多批次、高頻次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將進一步檢測中國航天綜合實力。除了「胖五」之外,眾多類型的國產太空飛行器與航天技術也將進一步為「中國製造」正名揚威。(舍娃)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凱旋歸來 中國有了往返月球「雙程票」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17日凌晨安全著陸,凱旋歸來。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根據計劃,嫦娥五號於11月下旬登陸月球,在月球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緣的呂姆克山附近,並鑽取約2米深的月壤巖芯柱,共採取2千克重的月球土壤樣品。而護送嫦娥五號登月的正是有「胖五」之稱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胖五」飛向宇宙的時候,正好是地球把太陽光直接遮蔽住,避免有太多太陽輻射對嫦娥五號的影響。太陽活動對於「嫦娥五號」來說是非常複雜和麻煩的,特別是其中爆發的太陽風會干擾其中的電子信號傳播,直接影響科研人員對嫦娥五號的操控。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成為寶庫!」
    他隨後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但是處在如此嚴峻和特殊的形勢下,中國一系列世界領先的高科技項目紛紛精彩亮相:北鬥三號成功組網,天問一號奔向火星,長徵五號不負眾望,嫦娥五號載譽歸來;奮鬥者號深海探測器載人下潛超過萬米;珠峰測量精確高程公布;5G在全國各地普遍布局,進展神速;量子計算機「九章」橫空出世等等,實現了「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 的壯舉,令人驚豔
  • 「胖五」就位嫦娥「五妹」將奔月:出發,去月球「挖土」
    一位體重800多噸的客人——被我們親切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悄然到訪。這回,「胖五」將帶著嫦娥「五妹」奔向月球。而僅在四個月前,「胖五」陪伴「天問一號」探測器踏上我國首次火星探索之旅。11月17日上午,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國新辦17日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指出嫦娥五號任務作為中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中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五星紅旗在月球升起,嫦娥五號將把「無價之寶」帶回中國
    尤其是本次在發動機點火起飛前,嫦娥五號上的一裝置彈出了五星紅旗,令人感慨。這是中國國旗首次在月球表面「獨立展示」,意義不亞於當年阿姆斯特朗將美國國旗插上月球。 在這裡需要簡單說明一下,嫦娥五號此行前往月球的任務就是帶回前文所述的「樣品」,即月壤,說白了就是月球表面的土壤巖石等,用於科研研究。
  • 環球聚焦:「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成為寶庫!」
    他隨後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但是處在如此嚴峻和特殊的形勢下,中國一系列世界領先的高科技項目紛紛精彩亮相:北鬥三號成功組網,天問一號奔向火星,長徵五號不負眾望,嫦娥五號載譽歸來;奮鬥者號深海探測器載人下潛超過萬米;珠峰測量精確高程公布;5G在全國各地普遍布局,進展神速;量子計算機「九章」橫空出世等等,實現了「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 的壯舉,令人驚豔
  • 走出至暗時刻,「胖五遙三」的成功,到底有何意義?
    12月27日晚間,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作為中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大推力無毒無汙染液體火箭和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因體型寬大而被暱稱為「胖五」。當晚,「胖五」用一場酣暢淋漓、盪氣迴腸的成功發射,一掃兩年多前遙二火箭發射失利的陰霾,展現出「王者歸來」的英雄氣概。
  • 長五遙三成功發射 中國航天迎來「超級2020」
    長五遙三成功發射 中國航天迎來「超級2020」 原標題: 時隔兩年多,中國最大運載火箭——長徵五號,以一次完美的飛行,重回公眾視野。
  • 國際電聯秘書長祝賀「嫦娥五號」回家
    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張婧昊):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圓滿完成了本次探月之旅。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向中國政府發賀電,並在第一時間接受記者專訪,祝賀「嫦娥五號」回家。趙厚麟表示,他非常關注並收看了「嫦娥五號」返回全程直播,向中國政府和所有參與這次探月工程的科研和技術人員,各級領導和廣大員工表示熱烈祝賀。趙厚麟指出,從月球返回地球,這是中國的第一次,也是全世界近半個世紀以來的第一次,意義非凡。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昨天,國務院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
  • 嫦娥五號成功回家後,美發表文章,未來20年中國突飛猛進?
    圖為迎接嫦娥五號返回地球在過去20年間,中國航天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最近嫦娥五號探測器登月的消息,也引來了全世界的關注,這次嫦娥五號還從月球攜帶了2公斤的月壤樣品,在嫦娥五號成功回家之後,一篇文章轟動了全球,全世界的目光都轉向中國,這次美國發表文章,列舉了中國航天將取得的成果,構想了未來20年中國如何再次突飛猛進?
  • 三戰三捷,「胖五」成就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第一功臣」
    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這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完美收官,作為此次承接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下文用「胖五」代稱)火箭,功勞自然不少。
  • 長徵五號火箭驗證發射軌道 已做好嫦娥五號發射準備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今天(11月17日)上午,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經過此前發射任務的磨合,長徵五號進行了改進和完善。在前期總裝、測試等系列工作完成後,目前長徵五號已經為即將執行的嫦娥五號任務做好了準備。
  • 剛剛,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 4:30,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嫦娥五號幾乎匯聚了目前中國航天所有最頂級的技術,而這次發射也將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預演,為十年後的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
  • 新晉「胖五」成員有多牛?|載人飛船|太空飛行器|返回艙|長徵五號|航天...
    (原標題:新晉「胖五」成員有多牛?新一代載人飛船和中國空間站啥樣?)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主要包括長徵五號和長徵五號B兩型火箭。兩兄弟火箭一樣「胖」,芯一級直徑均為5米,捆綁4個直徑3.35米的助推器。不過,最直觀的區別是構型和高度不同。長徵五號B的整流罩比長徵五號更大,這個「大腦袋」長20.5米,直徑5.2米,根據空間站任務要求新研製而成,是我國最大的整流罩,足以把10多米長、4米多粗的空間站核心艙裝進去。
  • 嫦娥五號攜2公斤月壤歸來,美強烈要求共享,俄:比你的「年輕」
    隨著嫦娥五號的成功歸來,也在國際上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這同時也說明了我國的探月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嫦娥五號成功落地的瞬間,也迎來了陣陣掌聲,這是值得記錄的歷史性一刻。美國當然對於此事也非常關注,不過他們關心的重點並不在於中國是否成功登月,而是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來的2公斤月球土壤。
  • 嫦娥五號,安全到家
    習近平在賀電中指出,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將為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作出貢獻。對你們的卓越功勳,祖國和人民將永遠銘記。
  • 嫦娥五號順利歸來,俄美英三國態度迥異,新的「太空競爭」到來
    進入21世紀之後,中國在航天航空事業上的投入不斷加大,美國對中國航天事業的打壓也越來越明顯。在重壓之下,中國航天人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第一次。12月17日,中國航天事業又迎來讓人興奮的好消息,「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儀返回器已經成功著陸,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個順利完成月球取土的國家。面對這一成果俄、英紛紛送上祝福與稱讚,美國的態度卻顯得有些暗昧含糊。
  • 太乙神數釋疑:嫦娥五號凱旋歸來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點30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搭載著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緩緩升空。 文昌臨君基落武德申,落宮屬金。合神落辰宮與太乙落宮酉金六合為金局。辰宮衝實戌宮,申酉戌三宮構成三會金局。始擊落陰德乾臨主大,落宮屬土。定大、定參臨五福落中宮,落宮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