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攜2公斤月壤歸來,美強烈要求共享,俄:比你的「年輕」

2020-12-24 前沿觀察員

隨著嫦娥五號的成功歸來,也在國際上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這同時也說明了我國的探月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嫦娥五號成功落地的瞬間,也迎來了陣陣掌聲,這是值得記錄的歷史性一刻。

美國當然對於此事也非常關注,不過他們關心的重點並不在於中國是否成功登月,而是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來的2公斤月球土壤。而美國想讓中國分享月壤的想法早在嫦娥五號開採的時候就流露了出來,而現在,當嫦娥五號成功歸來後,美國強烈要求中國分享月球土壤技術,不過我國暫時還未做出任何的回應,但是會根據國際法辦事,最終決定分不分享該技術的決定權在我們,別人無論做什麼都不會干擾到我們。

而中國的這次登月無疑取得了圓滿成功,而當我們首次在月球展開國旗的時候,也在國際上引起了一番輿論,不少人開始對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提出了質疑,懷疑這是美國製造的一個騙局。而美國或許會擔心中國將這次獲得的月球土壤和之前美國送給中國的一克月壤進行對比。

對此俄羅斯專家毫不避諱地稱,此次嫦娥五號的著陸點是在月球的魯姆克山以北地區,這裡分布的火山口大概有20個,而這也決定了從這裡採集的熔巖都較為「年輕」,年齡大概在12到15億之間,這當然比美國從月球上帶回來的月壤要「年輕」得多。

不過隨著嫦娥五號的歸來,也有更多的疑問同時產生,按理說,現如今的技術要比當時美國的登月技術高超一些,不過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壤只有2公斤,而美國當時是如何連續6次登月帶回來近400公斤月壤的?而且美國當時登月發出來的照片全是腳印,而我國的嫦娥五號著陸時,助推器產生的火焰將周圍的灰層都吹了起來,也就並不像美國對外展示的看起來更像是擺拍的腳印照片那樣。

不過美國無論怎樣強烈要求分享月壤分享技術,我們只會按著自己的路子來,未來這麼多的月壤,也將為我國研究月球的進化過程提供更多的幫助。而且之前憑藉著一克的月壤我們就發表了10多篇論文,這次拿回來的可是足足兩公斤,也必定會取得更多的學術成果。而且在外太空探索領域,除了本次的探月工程外,接下來的「載人登月」計劃也被提上了日程,相信未來在我國科研人員的努力下我們會取得更多優異的成績,為人類文明的發展探索更多未知的領域,這同時也是對我國實力的彰顯。

相關焦點

  • 長徵五號重800多噸 嫦娥五號重8噸 為什麼只挖2公斤月壤呢?
    這些天來,嫦娥五號一直牽動著無數國人的心,人們翹首以盼。嫦娥五號任務作為目前嫦娥工程最複雜的一次任務,也是收官之戰,寄託著無數國人的希冀和對月球的嚮往。關注度越大,關注人越多,對於嫦娥五號的相關問題也就越多。
  • 嫦娥五號攜月壤回家,月亮的土壤裡有哪些秘密?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區現場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國家航天局)可能會有人問,我們為什麼要費這麼大力氣採集月壤,研究月壤呢?在嫦娥五號之前,中國還沒有去月球採過樣,是不是一直沒研究過月壤?其實不然,我們已經對月壤開展了不少研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顧。
  • 嫦娥五號平安回家,帶回的2公斤月球土壤怎麼分配?會給美國嗎?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在內蒙古成功著陸,平安回家,並圓滿完成了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這次嫦娥五號帶回了近2公斤的月球土壤,那麼這些寶貴的月壤會怎麼分配呢?不過有很多小夥伴都很疑惑:為啥費老大勁跑到月球上,最後只打算帶回2公斤樣品呢?要知道美國人6次登月帶回的月壤,加起來可是有將近382公斤(381.7公斤)。針對為什麼只帶2公斤的疑惑,國家航天局做出了回應。原來,光是以2公斤的重量去設計,探測器就已經重達8.2噸;如果樣品加量,那麼探測器的很多指標都會增加,火箭將無法順利運載。
  • 【胡律師說法】嫦娥五號從月球上挖回來的「土」歸誰?
    【胡律師說法】嫦娥五號從月球上挖回來的「土」歸誰?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完成月面自動採樣封裝,成功將月壤樣本「打包」。浩渺星空給予人類探索宇宙的無儘可能,「嫦娥」奔月,「天問」飛天,我們前進的腳本從未停止。
  • 嫦娥五號攜土特產回家
    針對月球軌道返回熱環境、空間環境和重量的要求,提出了不同部位耐燒蝕和隔熱的具體需求與指標,從33種新研材料中篩選出了7種防熱材料,完成了防熱材料的布局和局部防熱結構設計,實現了我國由近地軌道再入到深空軌道再入的防熱結構設計的跨越。嫦娥五號帶回的「土特產」如何處理帶著月球「土特產」,嫦娥五號奔走38萬公裡後凱旋。
  • 美國6次登月挖回382公斤月壤,為何要眼饞嫦娥五號帶回的土?
    科學認知與科學技術不是完全重疊的關係,許多年來我們對於月球的科學認知大多來自美國蘇聯等航天發達國家,很多時候人家儘管沒收錢,但你會意識到美國的科學水平是最發達的,許多人因此對美國心嚮往之。美國6次登月挖回382公斤月壤,為何要眼饞嫦娥五號帶回的土?中國發射嫦娥5沒多久,美國和英國就急著要中國分享月壤。有人懷疑這是急著要我們取回的月壤去圓他們幾十年前的慌。有人認為,美國之前贈送中國的那0.5克(或者1克)可能是地球最普通的土壤。
  • 去月球挖土的「嫦娥」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一步「回」,嫦娥五號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飛到月球挖取月壤,再帶著月壤返回地球,這被認為是我國迄今最複雜的航天工程之一。「這次任務相對於我們已經實施的繞月探測、落月探測來說,是一次新的、更大的技術跨越。」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說。
  • 太乙神數釋疑:嫦娥五號凱旋歸來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點30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搭載著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緩緩升空。 文昌臨君基落武德申,落宮屬金。合神落辰宮與太乙落宮酉金六合為金局。辰宮衝實戌宮,申酉戌三宮構成三會金局。始擊落陰德乾臨主大,落宮屬土。定大、定參臨五福落中宮,落宮屬土。
  • 嫦娥五號火了,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致敬科學家脊梁們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完成了人類首次月背登陸,玉兔二號月球車如今仍巡視在月球背面的「永夜之地」,入夜則眠,日出則醒。這次嫦娥五號的任務,就是在月球正面未曾探索過的區域收集塵埃和碎片並將其送回地球,以便於分析月球形成演化歷史。如果一切順利,中國將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成功採集月壤的國家,而距離上一次成功採集月壤,已經過去了40多年。
  • 俄國科學家率先表態:希望獲得中國月壤!俄媒:中國尚未做出決定
    馬上就擁有2000克月壤的中國遇上了幸福的煩惱:俄羅斯給不給,美國的「人情」要不要還?還有誰?嫦娥五號從發射至今一切順利,中國實現了探測器首次地外天體起飛,並實現了人類的第一次月軌交會對接,現在嫦娥五號擇機返回地球。
  • 只有1731克,並非之前所說的2公斤月壤,中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今年中國航天事業最激動人心的事情就是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並且在前段時間成功將月壤帶回了地球。當時我們的計劃是會帶回2公斤的月壤,結果現在只有1731克,並非是如同之前所說的2公斤月壤,那麼這中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 嫦娥五號回來了!不僅去月球挖了「土」,還帶回了「玉兔」
    剛剛提到,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達到8.2噸,對於運載它的火箭來說,可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所以,擔此重任是目前運載能力最強大的運載火箭「胖五」——長徵五號。12月2日22時,約19小時,著陸器完成了月球表面採樣,並將樣品封裝交給上升器攜。需要注意的是,取樣和封裝等過程都是自動完成的。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成功進入預定環月軌道,這也是中國首次實現地球之外的天體表面起飛。
  • 登月6次帶回幾百公斤月壤,當年送給中國1克,我們應回贈多少呢?
    自嫦娥五號成功在月球挖取兩公斤樣品並安全返回至返回器中後,引發了全世界包括大洋彼岸的廣泛關注,在月壤樣本沒有返回地球之前,有很多國家就已經紛紛表示想要獲得採集的數據,其中就包括NASA。
  • 嫦娥五號:您的「快遞」到了,來自月球,驚心動魄23天回顧
    後續,工作人員將會把嫦娥五號返回器空運至北京開艙,月壤的存儲、分析等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嫦娥五號從出發奔月到回歸地球共經歷了23天,其中8天完成從月球到地球的旅程,在月工作2天,再用13天返回地球,這樣算來,嫦娥五號的「通勤」時間要比正式「挖土」的工作時間長得多。
  • 嫦娥五號升空無尾焰,美宇航局瞬間明白水平,警告白宮:大事不妙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點火,3000牛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後,順利將攜帶月壤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這也是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值得注意的是,為了避免嫦娥五號上升器的3000牛發動機尾部所噴出的極高溫火焰(註:發動機在大氣層外噴出的氣流稱為羽流)不會「擁堵」在發動機出口進而影響發動機功能,據嫦娥五號上升器推進子系統主任設計師介紹,3000 牛發動機安裝在上升器的底部中心位置,噴管離著陸器頂板僅20 釐米。為了在這20釐米的空間內將羽流排導出去,科研人員巧妙地設計了一個小型導流錐。
  • 嫦娥五號都做了些啥?月面48小時攜月球「土特產」即將返回地球
    自12月1日23時11分成功落月以來,嫦娥五號在約48小時內迅速完成了「挖土」「打包」「升旗」「起飛」等一系列工作,攜月球「土特產」即將返回地球。「挖土」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會從月球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平穩著陸於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後,嫦娥五號隨即開展月面自動採樣工作。
  • 「嫦娥五號」帶來土特產,有何特別的?
    #科學了不起#「嫦娥五號」帶來的土特產,有何特別的?最近嫦娥五號帶著希望與祝福,受到了全國人民的熱切關注,終於嫦娥五號回來了,帶著土特產月壤回來了。北京時間12月17號的01:59,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九天攬月,這一刻,中國航天實現了,相信有很多人都好奇為什麼要去月球上挖土?挖土該怎麼選址呢,今天琦君就來滿足你所有的好奇心。月球上挖土是如何選址的?嫦娥五號帶回來的珍貴月球土特產。
  •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壤成功著陸地球!一文讀懂你關心的六大問題
    經過23天的太空之旅後,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2千克月壤樣品成功在內蒙古中部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這段時間,關心嫦娥五號探月的朋友可能已聽說,嫦娥五號採用所謂的「打水漂」的方式返回。為什麼要採用這種方式?其實這種返回方式絕不是為了好玩兒,其背後有深刻的科學道理。返回器從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飛往地球的過程中,相當於從38萬公裡的高度「掉」向地球,來到地球附近的時候,其速度已接近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11.2公裡每秒)!
  •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壤樣品成功著陸!一文讀懂你關心的六大問題
    經過23天的太空之旅後,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2千克月壤樣品成功在內蒙古中部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 騰訊太空 文/喬輝 據央視新聞消息,2020年12月17日凌晨2點左右,經過23天的太空之旅後,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2千克月壤樣品成功在內蒙古中部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
  • 中國「嫦娥5號」帶回2公斤土,美國登月一次上百公斤,這是為何?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自從嫦娥5號發射之後,網絡消息就沒有斷過,而目前最新消息就是近日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交會對接,並且還在當天的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也是最重要的一環節,而且完成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這一環節,證明成功一大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