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一本叫做《再見了,可魯》的圖書以8個月創下了印刷13版的驚人記錄,被讀者公認為「感動1億亞洲人心」,這部小說,僅僅155頁,但一共花費了作者石黑謙吾與秋元良平兩人一共14年的時間,從1986年6月25日到1998年7月20日,小說記錄了小Q從誕生到死去的12年零25天。小說寫實,筆觸細膩樸素,讓無數讀者因心靈的衝擊而流下熱淚。
十六年後,改編自《再見了,可魯》的電影《小Q》終於在國內上映,由羅永昌執導,任達華、梁詠琪、羅仲謙、楊採妮、袁姍姍等主演,國人班底相信更有親近感舒緩暖心的節奏,質樸卻又溫馨動人的故事,可謂是處處戳中淚點。
目前,電影《小Q》發布插曲《你是我的眼》MV,由蕭煌奇創作並演唱。對於視障人士來說,導盲犬就是他們的眼睛,音樂配上導盲犬的故事,絕對是好看又戳心系列。
劇中主角李寶庭作為一名頂級廚師,是個驕傲自負的人,不幸的是,中年失明,事業處於頂峰的人,最難以接受的就是身體原因阻礙前進,以及隨之而來的別人的閒言碎語。別人對他的幫助,他一律視為憐憫,他封閉自己,放棄一切社交活動,自暴自棄在家喝酒、吃熟食。
他的生活因為導盲犬小Q的到來,出現了轉機。李寶庭最開始和排斥人一樣,排斥導盲犬,他一次又一次企圖丟棄小Q,小Q無數次被李寶庭關在門外,但是小Q並沒有放棄,處處幫助李寶庭,甚至救了他的命。
小Q用行動打動了封閉自我的李寶庭,一步步帶著他走出了灰暗的日子。李寶庭慢慢珍惜小Q,他和小Q每日的相依相伴,有了親人般的感情,小Q老到走不動時,他寧願自己背著它,也要一起外出散步。
《小Q》的故事之所以如此打動人,因為它描繪了世間珍貴的感情——愛與信賴,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了解導盲犬的人,卻非常少,為此,央視新聞專門在今年的助殘日發起全民科普,以多圖形式展現導盲犬在助力視障人士生活的重要地位,以及導盲犬在公共場所出現的必要性。《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修訂了導盲犬可自由進出大眾運輸及公共場所,不得拒絕導盲犬進入或提出其它附帶條件。
大環境如此,盲人使用導盲犬的人數也很少,中國現今存在著1700萬視障人士,而服務著的導盲犬在國內只有不到200條。因此,了解導盲犬是勢在必行的一件事情,也是《小Q》這部電影拍攝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