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青話茶原創
丨首發於騰訊號:小青話茶
丨作者:小青
1、
經常喝茶的朋友們,不知是否注意到一個問題。
那就是:西式茶杯都是帶手柄的,中式茶杯卻基本不帶手柄。
這是為什麼呢?
帶手柄和不帶手柄哪個更好用呢?
今天就來探究一下這種現象的原因吧~
2、
中國的茶具與經常用到的食具、炊具一樣,都經過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共用到專用,從粗到精的一個過程,都是在慢慢進步的。
茶類品種越來越多,相應的飲茶方式也在不斷改進,因此茶具的製作技術也經過了不斷完善。
而中國奴隸社會時期,人們最早發現野生茶樹時,一般將採集的茶樹鮮葉放在鍋中烹飪成羹湯煮食,自然的,茶葉在當時就成為了蔬菜,與飯菜相同。
因此當時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烹飪方法和烹飪器皿。而最初的「茶具」,也就是我們吃飯的茶具用的便是碗。
3、
現在中國生產的茶具都深深受到了當時用碗的影響,大部分都不帶「把」
這也是為什麼中式茶具大部分不帶手柄。
為什麼要說大部分呢?
因為17世紀的時候,歐洲人非常喜歡當時中國的瓷器,所以經常在中國訂做茶杯,而歐洲人一般都會囑咐一定要加「把」
4、
中式茶具不帶手柄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不美觀,就拿蓋碗為例,蓋意為天、託意為地、碗意為人,其中就暗含了天地人和之意思。而獨有一個手柄,不僅沒有寓意,也不美觀。
其次是不方便,一般我們的茶盤中,茶具會有很多,如果每個茶具都有一個手柄,難免磕磕碰碰,用起來著實有點不方便。
另外,目前的茶具是非常能體現中國文化的,每一個器皿單獨拿出來都有其特定的用途以及位置,相互制約又不互相干擾,其中就包含有「律」的文化內涵。
既然有「律」,那麼重複的設計自然越少越好。
最後是不實用,大部分的茶都經過了沸水衝泡,如果杯子帶有手柄,飲用之時手感受不到茶水溫度,喝起來不免燙傷。
而沒有手柄的杯子,我們拿起來喝首先就會接觸到杯子,進而判斷出茶是否可以飲用。
5、
歐洲國家的茶杯為什麼帶手柄?
其實這個原因還要從我們中國的蓋碗文化說起:
宋朝的《演繁露》裡就曾有這樣的記載:託盞乃始於唐,及其前世無所有。崔寧之女飲茶時,病盞熱熨指,遂取碟融蠟像盞足之大小而環結其中也,寘盞於蠟,無所傾側,因命工髹漆為之。寧喜其為,名之曰託,遂行於世。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就請點個讚~原創不易,轉載請註明,歡迎茶友們分享至朋友圈。
關注【小青話茶】微信公眾號,帶你了解更多紅茶,綠茶,巖茶相關知識!
我是小青,與你共品佳茗~
往期精彩:
泡茶「三步走」萬能泡法,1備,2選,3泡,小白也能輕鬆上手
喝老茶不洗茶,簡直是暴殄天物!老茶人秘而不傳的洗茶訣竅
茶杯的力量,足以改變茶湯的風味,這十五種茶杯,你用過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