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有記錄的海報是由英國商人、外交官兼印刷工威廉 · 卡克斯頓於15世紀創作的。18世紀中期,招牌開始在巴黎出現,成為廣告牌的先驅。一個世紀以後,電影海報才開始得以設計,並成為一種藝術形式。
18世紀末,德國演員、劇作家阿羅斯·塞尼菲爾德發明了平版印刷術。這使得電影海報能快速印刷,且成本低廉。此後,越來越多的模仿者出現了。
19世紀中期,年輕的法國藝術家朱爾斯 · 謝雷特已經開始創作應用印刷工藝的平面設計作品。現代海報的時代就是從他開始的。
謝雷特在1858年為巴黎劇院雅克 · 奧芬巴赫的《地獄中的奧菲歐》創作的海報成為最早的海報。他成為黃金時代(1871年至19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西歐藝術、科技及經濟的鼎盛時期,是充滿了樂觀主義奢華享受的「黃金時代」 -- 譯註)海報藝術的領軍人物,人們可以在他的海報裡捕捉到巴黎各式各樣的歌舞廳、劇院及音樂廳享樂的情緒和氛圍。
▲《巴爾 · 瓦倫蒂諾》(1896)
這是朱爾斯 · 謝雷特的第一幅取得重大成功的作品,是對19 世紀末巴黎燈紅酒綠的生活的讚美,其中出現了其標誌性的「謝雷特女郎」——一個享受舞蹈世界的年輕女人。
《巴爾 · 瓦倫蒂諾》(1896)是謝雷特描繪歡呼場面的早期作品之一。他的創作涵蓋了流行民間藝術,也融入了複雜的城市生活。在他的海報設計中,女人佔據主要位置—— 丹麥女演員、舞蹈家夏洛特 · 維赫是謝雷特最喜愛的模特——她們被描繪成歡樂的舞者。這些人物被稱為「謝雷特女郎」,她們鼓勵女性社交,這在那個年代是驚世駭俗之舉。毫無疑問,謝雷特的貢獻是把海報提升為一種藝術形式。
在謝雷特的整個職業生涯中,他設計的海報超過2000 種。
土魯斯 - 洛特雷克的第一幅海報是 1891 年受劇團經理查爾斯 · 塞德勒委託,為他重新開張的夜總會紅磨坊設計的。隨後更多的工作委託紛至沓來,洛特雷克的靈感來源廣泛,他還參觀過在巴黎舉辦的日本浮世繪展。土魯斯 - 洛特雷克只有31 幅作品。
▲《紅磨坊:拉古盧》(1891)
這幅四色印刷畫是土魯斯-洛特雷克最著名的海報之一,描繪了康康舞者拉古盧和她的搭檔瓦倫丁 · 勒德索斯,剪影的運用引人注目。
阿里斯蒂德· 布留安是一位在蒙馬特擁有歌廳的歌手,他為了改善形象而接近亨利 · 德 · 土魯斯-洛特雷克,如此一來,他就可以在全市的高級咖啡館和酒吧打廣告了。
在這一時期,其他藝術家也創作了一批傑出的海報作品。出生於瑞士的畫家泰奧菲勒 - 亞歷山大 · 斯坦倫因1896年的海報《黑貓之旅》而聞名,這是為巴黎最受歡迎的酒吧重新開張而做的廣告。在風格上,它與洛特雷克的作品相呼應,但是貓的圖像和周圍的裝飾字母之間有著強烈對比。
▲《黑貓之旅》(1896)
這是該時期經久不衰的海報之一,泰奧菲勒- 亞歷山大 · 斯坦倫兩種色調的設計被視為第一個現代歌舞表演的廣告。
裝飾性更強的則是慕夏設計的海報。1887年,慕夏來到巴黎朱利安學院學習。他來自摩拉維亞(今捷克共和國境內)。1894年,在參觀一家印刷店的時候,慕夏得知他們需要海報,為巴黎文藝復興劇院即將進行的演出做廣告,演出由法國劇場的寵兒莎拉 · 伯恩哈特主演。在兩周內,慕夏提交了為戲劇《吉思夢妲》設計的海報,這讓伯恩哈特印象深刻。於是,兩人開始了長達六年的友情與合作。慕夏的畫作細節精緻,最初被稱作「慕夏風格」,隨後成為新藝術運動的一部分。
▲《吉思夢妲》(1894)
阿爾豐斯·慕夏的海報首次出現於1895年1月1日,設計和形狀都獨具特色。彩色蠟筆的使用也非常激進,捕捉了莎拉·伯恩哈特寧靜的瞬間。
▲《盧欽》(1895)
慕夏的旅行海報,描繪了從巴黎到庇里牛斯山愉快的火車之旅,裝飾性極強。海報歌頌了田園生活,也揭露了城市生活的某些惡習。
Selling the movie:theArt of the Film P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