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於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與民眾生活消費水平的提高,中國的酒店行業規模持續增長,並逐步向大規模、高質量發展。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曾令包括酒店行業在內的眾多行業紛紛按下「暫停鍵」。如今,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跨省團隊遊業務恢復,在此背景下逐漸「重啟」的酒店業在「後疫情時代」的發展路徑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業界分析認為,在此次疫情中,相較傳統中高端酒店而言,連鎖酒店、集團化的酒店反應更為迅速也更具優勢,面對「流動性」危機時,開啟線上直播、預售等措施積攢「群眾基礎」,同時也為酒店行業的「復甦」帶來積極影響。
中國酒店行業跨界營銷「盤活」存量市場
近年來,旅遊行業迎來了多元發展,生態旅遊、智慧出行、假日經濟等新產品、新業態、新趨勢層出不窮。全域旅遊的提檔升級,也使得中國酒店業也進入由「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的全新階段,特別是疫情發生後,對於存量的盤活,成為酒店順應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方向。
跨界營銷通常指:根據不同行業、不同產品、不同偏好的消費者之間所擁有的共性和聯繫,把一些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進行融合、互相滲透,進而彰顯出一種新銳的生活態度與審美方式,並贏得目標消費者的好感,使得跨界合作的品牌都能夠得到最大化的營銷。
作為在酒店跨界創新營銷領域活躍度較高的麗楓酒店,在短短的7年時間中,通過與各行業跨界融合,打造出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營銷案例,也將「年度甄選創意營銷酒店品牌」「特色住宿營銷案例獎」等業界獎項收入囊中。
2020年作為直播帶貨興起之年,擁抱短視頻、擁抱直播、創新多維度媒體溝通渠道成為酒店行業的「破圈」的良方。以麗楓酒店為例,2020年6月1日至7月10日,密集開展16場直播,觀看人次超過8.9萬,此舉在擴大品牌影響力的同時,大大提升了品牌的好感度和粉絲黏度,並且對於存量的盤活亦起到助推作用,可謂一舉多得。
「品牌力+運營力」助「酒店加盟」升溫
縱觀當下中國酒店行業市場,因受到國家政策及規定的影響,豪華型酒店的業績呈萎縮態勢。中國中產階級逐漸崛起所帶動的消費升級,在一定程度造就了高端消費下沉,大眾消費中端化的酒店市場新現象,中端酒店所蘊藏的潛力也因此而得以顯現,並迎來行業紅利時代。
在中端酒店市場,各家品牌為佔領更多市場份額,紛紛以各種形式進行產品升級與營銷。其中,秉承「賦能」的價值願景的麗楓酒店品牌也持續推陳出新,麗楓力求傳遞「自然自在」的價值主張,通過空間新增、設備升級及視覺優化等多維度進行提升,營造「多一點自在」的愜意體驗。
截至2020年11月,麗楓全國開業門店已超800家,服務消費者人數超3000萬人。在酒店投資熱潮逐漸走高之時,酒店加盟模式作為一種迎合投資者和酒店品牌的發展模式相較單體酒店更受到投資人的追捧。
國內酒店行業通過近些年發展,企業積累的資源、培養的團隊以及逐漸積累的經驗,對每位業主和投資方都是一筆寶貴的資產,同時也是酒店行業未來發展的基礎。麗楓酒店深耕中端酒店市場多年,「品牌力」和「運營力」成為其吸引投資人的主因。
麗楓酒店CEO張中皓表示,麗楓酒店在做好客房主體業務的同時,更想藉由「麗享家」平臺和消費者一同分享美好的生活方式,此舉這不僅是進一步提升住宿體驗的方式,更是讓喜愛創意、張揚個性的中產階級人群保持高品牌黏性的重要因素。
「後疫情」時代酒店業開啟「內循環」發展
面對國際越來越不明朗的疫情形勢,中國酒店正迎來「內循環」機遇。隨著跨省團隊遊的重啟,國內不少中高端酒店的入住率出現穩步回升。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發布數據顯示,國慶中秋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創新對於酒店業行業而言,始終是一個重要命題。」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秘書長辛濤認為,疫情之後酒店投資人和運營者開始意識到酒店市場產品的差異化在疫情面前的不同商機,由此酒店營銷策略會從「賣家思維」轉向「買家思維」。此外,疫情還倒逼酒店進行產品創新,推出各種特色活動和舉措,來滿足新老客戶的多種需求。
疫情雖令整個市場蒙受損失,但也為酒店業提供了產品與服務迭代升級的契機,隨著顧客對酒店服務要求的提高,能提供更多優質服務和體驗的酒店品牌將會更具競爭力。同時,快速創新「出圈」的酒店企業在疫情後的復甦中扮演者領跑者的角色。正如,麗楓品牌憑藉其精準定位與創新升級,在「品牌效應—消費者認可—投資者受益」的循環中無限賦能,使品牌保持勃勃的生命力,也為門店帶來豐盈的效益。
在「後疫情」時代,產業鏈的正常循環受到影響,酒店業在復工復產的基礎上,應更注重提升創新速度和創新能力,逐步完善產業鏈的「內循環」,籍此化「危」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