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端酒店發展「進行時」:「後疫情時代」的「內循環」之機

2020-12-27 未來網

  受益於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與民眾生活消費水平的提高,中國的酒店行業規模持續增長,並逐步向大規模、高質量發展。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曾令包括酒店行業在內的眾多行業紛紛按下「暫停鍵」。如今,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跨省團隊遊業務恢復,在此背景下逐漸「重啟」的酒店業在「後疫情時代」的發展路徑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業界分析認為,在此次疫情中,相較傳統中高端酒店而言,連鎖酒店、集團化的酒店反應更為迅速也更具優勢,面對「流動性」危機時,開啟線上直播、預售等措施積攢「群眾基礎」,同時也為酒店行業的「復甦」帶來積極影響。

  中國酒店行業跨界營銷「盤活」存量市場

  近年來,旅遊行業迎來了多元發展,生態旅遊、智慧出行、假日經濟等新產品、新業態、新趨勢層出不窮。全域旅遊的提檔升級,也使得中國酒店業也進入由「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的全新階段,特別是疫情發生後,對於存量的盤活,成為酒店順應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方向。

  跨界營銷通常指:根據不同行業、不同產品、不同偏好的消費者之間所擁有的共性和聯繫,把一些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進行融合、互相滲透,進而彰顯出一種新銳的生活態度與審美方式,並贏得目標消費者的好感,使得跨界合作的品牌都能夠得到最大化的營銷。

  作為在酒店跨界創新營銷領域活躍度較高的麗楓酒店,在短短的7年時間中,通過與各行業跨界融合,打造出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營銷案例,也將「年度甄選創意營銷酒店品牌」「特色住宿營銷案例獎」等業界獎項收入囊中。

  2020年作為直播帶貨興起之年,擁抱短視頻、擁抱直播、創新多維度媒體溝通渠道成為酒店行業的「破圈」的良方。以麗楓酒店為例,2020年6月1日至7月10日,密集開展16場直播,觀看人次超過8.9萬,此舉在擴大品牌影響力的同時,大大提升了品牌的好感度和粉絲黏度,並且對於存量的盤活亦起到助推作用,可謂一舉多得。

  「品牌力+運營力」助「酒店加盟」升溫

  縱觀當下中國酒店行業市場,因受到國家政策及規定的影響,豪華型酒店的業績呈萎縮態勢。中國中產階級逐漸崛起所帶動的消費升級,在一定程度造就了高端消費下沉,大眾消費中端化的酒店市場新現象,中端酒店所蘊藏的潛力也因此而得以顯現,並迎來行業紅利時代。

  在中端酒店市場,各家品牌為佔領更多市場份額,紛紛以各種形式進行產品升級與營銷。其中,秉承「賦能」的價值願景的麗楓酒店品牌也持續推陳出新,麗楓力求傳遞「自然自在」的價值主張,通過空間新增、設備升級及視覺優化等多維度進行提升,營造「多一點自在」的愜意體驗。

  截至2020年11月,麗楓全國開業門店已超800家,服務消費者人數超3000萬人。在酒店投資熱潮逐漸走高之時,酒店加盟模式作為一種迎合投資者和酒店品牌的發展模式相較單體酒店更受到投資人的追捧。

  國內酒店行業通過近些年發展,企業積累的資源、培養的團隊以及逐漸積累的經驗,對每位業主和投資方都是一筆寶貴的資產,同時也是酒店行業未來發展的基礎。麗楓酒店深耕中端酒店市場多年,「品牌力」和「運營力」成為其吸引投資人的主因。

  麗楓酒店CEO張中皓表示,麗楓酒店在做好客房主體業務的同時,更想藉由「麗享家」平臺和消費者一同分享美好的生活方式,此舉這不僅是進一步提升住宿體驗的方式,更是讓喜愛創意、張揚個性的中產階級人群保持高品牌黏性的重要因素。

  「後疫情」時代酒店業開啟「內循環」發展

  面對國際越來越不明朗的疫情形勢,中國酒店正迎來「內循環」機遇。隨著跨省團隊遊的重啟,國內不少中高端酒店的入住率出現穩步回升。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發布數據顯示,國慶中秋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創新對於酒店業行業而言,始終是一個重要命題。」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秘書長辛濤認為,疫情之後酒店投資人和運營者開始意識到酒店市場產品的差異化在疫情面前的不同商機,由此酒店營銷策略會從「賣家思維」轉向「買家思維」。此外,疫情還倒逼酒店進行產品創新,推出各種特色活動和舉措,來滿足新老客戶的多種需求。

  疫情雖令整個市場蒙受損失,但也為酒店業提供了產品與服務迭代升級的契機,隨著顧客對酒店服務要求的提高,能提供更多優質服務和體驗的酒店品牌將會更具競爭力。同時,快速創新「出圈」的酒店企業在疫情後的復甦中扮演者領跑者的角色。正如,麗楓品牌憑藉其精準定位與創新升級,在「品牌效應—消費者認可—投資者受益」的循環中無限賦能,使品牌保持勃勃的生命力,也為門店帶來豐盈的效益。

  在「後疫情」時代,產業鏈的正常循環受到影響,酒店業在復工復產的基礎上,應更注重提升創新速度和創新能力,逐步完善產業鏈的「內循環」,籍此化「危」為「機」。

相關焦點

  • 獨戰國際群雄,途客中國酒店的中端領域逆襲之路
    隨著洲際酒店集團(IHG)在中國市場開放中端酒店市場以來,萬豪國際集團以及另一大國際品牌希爾頓也正在積極介入這一領域,憑藉在國際上的品牌知名度他們順利地取得了一定的勢力範圍。作為國內中端知名品牌途客中國酒店是如何在群雄環繞之地,邁出逆襲之路?
  • 疫情後佛山「簡巢」酒店含恨離場 酒店業如何逃出生天?
    第三種特殊情況,如果出租人是國有企業、行政事業單位對外出租房屋用於經營,根據國家出臺的相應優惠政策,國有企業、行政事業單位作為出租人,應當在疫情期間根據政策免除一定期限租金。顯然,本案中二房東解除合同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問題,其次,物業業主也應當支持簡巢酒店變更合同的請求。另外,疫情期間是否需要向物業業主支付租金也存在一定爭議。
  • 後疫情時代中國文化產業直面「危」與「機」 「創新」成關鍵詞
    (抗擊新冠肺炎)後疫情時代中國文化產業直面「危」與「機」 「創新」成關鍵詞中新社北京6月28日電 題:後疫情時代中國文化產業直面「危」與「機」 「創新」成關鍵詞中新社記者 應妮新冠疫情對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影響不言而喻。
  • 希岸酒店榮膺「 2020中國年度發展規模酒店品牌」!
    2020年12月2-3日,由中國酒店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酒店高參」主辦的「2020年中國酒店品牌高峰論壇暨2020第四屆中國酒店「高參獎」頒獎典禮」在上海隆重舉行。錦江酒店(中國區)旗下酒店品牌——希岸酒店憑藉2020年突出的表現力,榮膺「2020中國年度發展規模酒店品牌」,品牌實力再度得以彰顯。
  • 經濟內循環與脫貧防貧:正向反饋、相輔相成
    這一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這一年我們遭遇了罕見的強降水帶來的洪澇災害,在全球範圍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也給世界經濟帶來沉重打擊。同樣是在2020年,美國加強了對我國的經濟封鎖,世界經貿形勢也面臨嚴峻挑戰。在此種形勢下,我國提出要立足於國內大循環,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深度觀察:後疫情時代,律師行業與世界經濟發展趨勢
    近日,法律媒體記者專訪華商首席合伙人高樹主任,從疫情對整體法律服務市場的影響、律所內部人才培養與外部人才引進的平衡,以及以律師角度如何看待經濟局勢等方面入手,探討後疫情時代律師界熱點話題。律新社與您分享如下。
  • 對話雅閣酒店CEO:滄桑的溫情,後疫情時代酒店業的底色
    這是我們今年第一次見到雅閣酒店集團CEO張黎明。這句後疫情時代久別重逢的開場白,出鏡率高得就像中國式見面時經典的「吃了嗎?」。這就像是一種相互慰藉、試探確認——以期待在回覆中尋找到對未來不確定性的一點點確定性的蛛絲馬跡。「日子過得比我們想像的要好!」這是雅閣酒店集團CEO張黎明的回答。
  • 如何解讀疫情下城市私域經濟內循環?
    明麗(中國「新零售」踐行者):   2016年2月阿里巴巴天貓團隊首創線上線下同品同價新零售樣板店商業模型,並於同年9月成都凱德廣場素型生活主力店亮相,成為中國第一家阿里新零售線下試點店。   渠縣財富中心為地旺廣場之核心商業配套,渠縣唯一大體量現代商業綜合體,項目與周邊步行街區形成密切聯動,豐富業態優勢互補,獨具優越的地理位置,輻射全縣150萬人口,蓄力強勁發展動力,順應城市發展脈絡,億級商機湧現。商業巨頭入駐開業,帶動消費人潮,渠縣財富中心攜全體商家,共同努力,共同發展,致力於將其打造成為智慧雲經濟標杆,實體商業數位化升級+政務服務數位化改造+本地化產業鏈上行。
  • 後疫情時代的中檔酒店:科技賦能提升體驗 差異化服務成行業競爭主線
    復甦升級,差異化服務成行業競爭主線  在過去的幾年間,作為我國酒店行業的消費主流,中端酒店市場的主要品牌運營情況、增長勢頭良好。根據中國飯店協會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2019年我國中端連鎖酒店數量呈逐年增長態勢,年均複合增速為57%。
  • 後疫情時代,中國家庭互動成長計劃進行時
    2020年,一場全球範圍的疫情打破了世界原本的平靜,疫情期間中國家庭育兒問題更是凸顯。後疫情時代,作為家庭教育主體責任人的家長,如何發揮自身育兒潛能,引導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依然是他們和社會的重要課題。針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與普遍性,長期致力於家庭教育支持與指導工作的中國福利會信息與研究中心、宋慶齡兒童發展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於今年6月面向全國發起「中國家庭互動成長計劃」。
  • 中端酒店品牌「血戰」搶第三 市場爆發還是大浪淘沙?
    中端酒店品牌「血戰」搶第三作者:高江虹 經過近十年發展,中端酒店市場漸有三足鼎立之勢,隨著錦江集團旗下的維也納酒店和華住集團旗下的的全季酒店開店規模先後破千家,誰會是第三強?「我們現在的開店規模已經808家,在手籤約酒店超過1500家。」
  • 雅閣張黎明:滄桑的溫情——後疫情時代酒店業的底色
    假如採訪前,筆者沒有提前從雅閣人那裡聽到「張黎明是如何在疫情爆發的風暴中在每一個封城封境的時間節點實現困境中轉危為機」,聽到這個答案時,筆者腦子裡浮現的就是他一貫之「樂觀激情」形象;因為聽到他疫情期間的那些驚險經歷,方知其「日子過得比我們想像的要好」是多麼不容易;而如果把雅閣酒店集團15年在華歷程復盤一下,又覺得「日子過得比我們想像的要好」是應該的、有可追溯的原因。
  • 後新冠疫情時代酒店自助餐什麼樣?
    【新華社微特稿】提起酒店自助餐,人們除了會想到豐富的菜餚,還會想到自由穿行在餐檯之間多次取餐的食客或是一盤盤堆得冒尖的食物。後新冠疫情時代,這些景象或許難以再現。英國《鏡報》27日報導,後新冠疫情時代,為保持社交距離,到酒店自助餐廳就餐的食客不能為爭奪「第一名」蜂擁而入;餐桌間隔拉大;手部消毒液隨處可見;取餐區標出單向取餐路線,地面畫上間隔一定距離的排隊圓點;食物擺在餐檯上,有透明屏障遮擋,提前分份,食客無法親自拿取,而是由採取防護措施的服務人員端到餐桌上;餐桌上也不會再提供瓶裝番茄醬、醋等調味品……
  • 2020年中國連鎖酒店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中端酒店成酒店...
    豪華酒店曾經作為房地產行業的附屬品,出於品牌效應、拉動規模等綜合因素考慮,不以酒店經營為主要盈利途徑,豪華酒店變成房地產和商業的開發籌碼,酒店遠離了該行業本質。隨著國家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房地產市場的調整,以及本次新冠疫情的強烈衝擊,酒店到了該計算投資回報率的時刻,回歸商業本質,以盈利為訴求。
  • 後疫情時代酒店業復甦之路:行業變革已至 品牌應賦予更大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我國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國內酒店行業雖然走上復甦之路上,但其所面臨的發展環境已經發生巨大變化:一方面,局部疫情的反覆,預示著後疫情時代酒店行業將要面臨一種可能成為常態化的風險因素;另一方面,以國內經濟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給酒店行業帶來了新機遇。
  • 「世界衰退」下的「中國例外」,酒店行業2020年度回顧
    全球十大目的地今年以來酒店入住率圖片來源: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網站這份關於全球十大目的地酒店入住率的數據出自酒店行業數據公司STR。數據可見,在這10個國家中,中國的酒店入住率恢復程度最高,並且在8月份是唯一一個酒店入住率超過60%的國家。
  • 希爾頓大中華區及蒙古總裁錢進:看好中國中端酒店市場,旅遊下沉三...
    「2019年中國整個市場中,不光是希爾頓,所有的酒店集團新籤約的酒店中78%都是中高端及中端品牌。我看到的一個趨勢便是,中高端酒店所具備的品牌和個性效應更能適應市場的發展。去年9月份時我們主推希爾頓花園酒店全新版,就是主打中國市場的中高端品牌」,希爾頓大中華區及蒙古總裁錢進在近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說。
  • 後疫情時代,中國影視業如何重整旗鼓
    原標題:後疫情時代,中國影視業如何重整旗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幾乎所有行業都受到了影響,在焦慮中艱難前行。
  • 內循環是什麼?「內循環」「雙循環」主要內容
    會議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布局「內循環」是會議的重要亮點之一,引發市場廣泛關注。當前正處於「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計劃制定時期,「內循環」或將成為下一階段我國重要的經濟戰略布局。  「內循環」概念並非首次提出,今年5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把握「危」中之「機」 海內外專家南財論壇縱論灣區發展與投資新機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危」中蘊「機」大變局 海內外專家南財論壇縱論灣區發展與投資新機遇2020年,對於中國乃至世界經濟體系而言,均是充滿挑戰與變革的一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將如何演化,全球資本又該如何抉擇與突圍,率先步入「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如何依託資本市場的助力,把握「危」中之「機」,成為全球市場關注的重要話題。 11月28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和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主辦、《21世紀經濟報導》承辦的「新格局、新市場、新挑戰 ——2020南方財經國際論壇」在廣州保利洲際酒店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