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音感,別在最佳年齡錯過了訓練的機會

2020-12-22 鋼琴研究所

音感訓練是什麼?學音樂的孩子一定要接受這樣的訓練嗎?凡事要成為一位有內涵,有深度的演奏家,若只有在樂器上下功夫是絕對不夠的,他除了要研究音樂的理論(包含基礎樂理、和聲學、對位法、曲式學、樂器學、音樂史、音樂美學……等等)之外,更重要的就是音感訓練,前面所提到的科目都可慢一點,甚至等長大了再開始都來得及,唯有這一門音感訓練,起步是越小開始越好,因為小孩的吸收力,敏銳度,記憶力,學習力等都比大人快,且效果亦佳。

音樂是一種藝術的創作及呈現,有了良好的音感訓練,對於音樂的表達,才能有根有據,換言之,才能很貼切,很具體的將此藝術完完全全的呈現出來,如此,音感也是學習音樂的必須工具,倘若從小沒有接受這方面的訓練,等到將來無論是在視奏、背譜、獨奏、合奏等方面都較為缺乏信息,因此學音樂的過程中,這一環絕不可或缺的道理就在此。

學音樂的孩子一定要接受這樣的訓練呢?我們一個階段一個階段來說。

01

第一階段:我們都知道,自一位母親懷孕時起,體內的嬰兒在成長過程中,就已對其外面的世界所發生的感受有所反應。

這是什麼感受?就是聲音。而透過母體所感受到的聲音,就直接傳送到嬰兒的感官細胞,記錄下來,久而久之,當他在聽到過去熟悉的音樂時,對這個音樂所呈現之強、弱、快、慢,嬰兒都能有不同的反應,因此常聽人說胎『叫』胎『教』孕婦一定得經常保持良好的心情,多聽一些愉悅的音樂,多看一些美好的事物就是這個道理,這也就是我們人類最早期所接觸到的『音感訓練』的時期。

比方說:有兩個生活在極端,不同點、不同環境下的孕婦,其嬰兒從他懷胎到出生後三歲:一是充滿噪音的工廠旁,另一個是在美麗大自然有山有水的田園小屋中

前者可能每次當他醒過來時,卻聽到馬路聲、機器聲和吵鬧的汽車聲……而後者可能就大不同了,你可以想像到那種美的境界,然而如此不同的環境之外,再加上兩者父母不同的關心照料,經常放些妙的歌聲、琴聲,讓小寶貝雖不能走,但能聽到各種各樣美的聲音,這樣的成長是非常有助於未來步入正統音樂教育的啟端,換句話說,也是最早階段的一種音感訓練

醫學證明從零歲到三歲是人格身心發展最重要的時期,而三歲到學齡前,則是摸索、吸收最快和最強的時期,因此,歐美許多地方早已研發一些不同的教材,而這些教材大都是針對兒童而設計的。

他不是一開始就要求坐下來彈,而是把重點放在遊戲中的經驗學習,然而,這些教材都是有關音感方面的訓練和啟發,好讓他們從日常生活最熟悉的跑、跳、碰……。把吸取的經驗,漸而應用在實際的理論上。

02

第二階段:差不多從四歲至學齡前七歲前的孩子,如何讓他們發展最適當、最有啟發的音感教育,這是每個希望自己幼兒學習音樂,或未來打算培養一個音樂家的家長們所關心的問題。

我個人深深體會到填鴨式太呆板的教學法,一定要避免,因為這階段的孩子是相當具有模仿及吸收力的,更是一個好動期。若是引導方向偏差,將來就難以修正了,因此較理想的辦法是讓他多一點機會和時間去親自觸摸去體會感受到什麼是圓的?什麼是方的?硬的?軟的?大的?小的?快的?慢的……等等。

如此從他平日所接觸到,所能理解最熟悉的事物中去認識,甚至讓他去跑、跳、碰、唱、敲、打等等,這些遠勝於要他乖乖坐下來聽一些道理,這是什麼音符?那是什麼拍子來的?有效果多了,這就是所謂的『從遊戲中學習』。

近年來,從歐美引進很多不同的教學法,注重的也是這些,慢慢的對在年齡的成長,開始會有一些簡單的數字了,骨骼發育也較為定型,並且性情也比較穩定了,就開始可以進入叫靜態的練習,將過去那些動態的各項經驗引申到靜態的教學法中,這是一個非常活潑,並且實際的音感訓練方法。

03

第三階段

從小學一年級到二、三年級這階段,這時間開始可以慢慢的從過去的經驗和感受導入基本的理論和技巧,但每次教學時間不能太長,以免分心,可配合木笛、打擊樂器,風琴或電子琴等不太吃力的樂器,讓他去感受音的大小、長短、快慢、輕重所集合起來的聲音是什麼?也可讓他自己試著玩樂器,創造簡單的旋律和節奏的變化,或者叫他模仿老師的高音、曲調……等等,慢慢有一些作曲,讓他去熟悉並介紹一些樂理概念,像這樣一步一步的引導進入正規的音樂教具階段。

04

第四階段

從三年級到六年級。這時段的老師因為前面接受過一些基礎訓練,漸漸地步入較為複雜和困難的練習,有些兒童對於音的感受特別敏銳,因此對於一首曲子能夠輕而易舉的就背下來,有些則稍慢,但是一般背譜快的孩子又會有一些後遺症,那就是很懶的再去好好看譜,常常以模仿的方式依賴老師或家長告訴他,彈給他聽,而不是靠自己思考、摸索,所以拍子和指法常常會錯,彈到某一處就會停頓下來或猶豫不決,一首曲子很少能完美地彈出。

像這樣的孩子是全靠耳朵在練琴的,進步上就受到了阻礙。大人常常就會擔心,常常責備孩子不好好看譜、算拍子,而孩子也會怪自己,為什麼那麼笨?老是彈不好,挨罵,漸漸地失去了那起初的興趣和信心,開始逃避、反抗,整個家庭氣氛也不像剛開始上音樂班時那麼充滿希望,更不像為了他買琴時那樣的喜悅和懷抱憧憬,而大人小孩都不高興,像這樣的情形在我們周邊時有所聞,很多家長或朋友就急得很,上不上?下不下?好不容易陪了這幾年到現在弄這樣,不學嘛可惜,要學又學不下去。心裡想,以前的投資整個不是會泡湯了嗎?真是又急又煩。甚至夫妻本來情感恩愛也被孩子搞成……。唉,想到就心痛,怎麼辦?

05

第五階段

從這裡開始,可以說進入了專業的階段,在練習當中,最好能夠參照譜例以及老師的講解去體會學習,才能有所得。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絕對音感,別在最佳年齡錯過了訓練的機
    根據國際兒童音樂能力的培養和調查表明,3-9歲是兒童進行絕對音感訓練的敏感期。所以如果孩子在學習音樂一定不要錯過這個時期對孩子音樂聽力的訓練,練耳一般從單音開始練習,再擴展到音程、和弦、音組的模唱訓練,而且很多時候會和視唱這門課程同時進行學習,所以我們一般把視唱和練耳歸為一門課程,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視唱練耳,用更形象、更直觀的語言文字來概括,就是「唱」和「聽」的訓練。
  • 學音樂的超能力-絕對音感!
    多數人在羨慕他的音樂才華時,也非常羨慕他有「絕對音感」這一技能。他曾在多檔節目上展示過自己的技能,例如《最強大腦》、《中國新歌聲》。他只需要依靠他的耳朵,就能非常快速、準確地說出對方彈的音是什麼。凸顯了非常厲害的「絕對音感」。
  • 如何訓練孩子的絕對音感?
    絕對音感的小朋友在一開始彈琴的過程中多少是有唱譜的,而且彈的每一個音自己都知道該唱什麼,久而久之便會培養出絕對音感。那為什麼另外一個人是相對音感呢?學這麼多年琴為什麼還是不能聽黑鍵?訓練絕對音感的意義何在為什麼會想著去訓練絕對而不是相對,彈鋼琴越到後面越難。
  • 學音樂的超能力,絕對音感
    「超能力」王力宏在節目中也展示了一把音準的超高難度挑戰什麼是絕對音感?絕對音感是上天給與每個人的禮物,剛出生的時候我們的耳朵對聲音辨識的能力都非常的敏感。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這項「超能力」會逐漸的退化。
  • 別錯過孩子學習四大樂器的最佳年齡
    別錯過孩子學習四大樂器的最佳年齡   我們都知道,讓孩子從小學習樂器,不僅能培育他的音樂素養,且孩子在專注力、情緒管理力、理解力的提升上也會大有收穫,很多家長都希望為孩子開啟音樂殿堂的大門,但卻不能確定何時才是最佳時機,其實,這要視不同樂器而定,一起來看看學習四大樂器的最佳年齡段吧!
  • 擁有絕對音感的人聽音樂是一種什麼體驗?
    絕對音感麼……這事兒你還得先問問幾百年前的小莫扎特,是一種什麼體驗?音樂天才莫扎特在大部分人還在玩泥巴的年齡,便開始向音樂家父親學習鋼琴。甚至還給出了修改意見……擁有絕對音感的小公舉聽音樂是什麼感受呢?我也不方便採訪人家,看看他在綜藝節目的表現你就知道了。在中國夢想秀的舞臺上,小公舉被考驗「三鍵成曲」這個技能。臺下的觀眾隨機彈了三個音符,背對鋼琴的周杰倫就準確地說出了剛剛觀眾彈奏的是什麼音符。
  • 周杰倫與絕對音感
    寄到唱片公司的前臺,可能前臺會被當做粉絲信處理,所以,只有 50 份會真正地轉給製作人的經紀或者助理;製作人的經紀或者助理,可能並不會把這份小樣真正交給製作人,所以,可能只有 25 份會真正落到製作人手裡;製作人收到小樣不一定看,所以,可能只有 12 個製作人,真的打開了這個小樣,看了看;看了的製作人,不一定覺得好,所以,可能也就有 5,6 個製作人覺得好,能給他一個機會
  • 為什麼歐美人會羨慕中國人的絕對音感?
    可為什麼這麼多中國人,沒能靠調性語言都獲得了絕對音感呢?雖然絕對音感者在音樂學院學生的類比上,發生率要遠高於西方,但在普遍人群中絕對音感仍然是一個極小比例的存在。一個重點是,早期的音樂訓練是有著關鍵作用的。
  • 吉他,音感很差?試試這幾個方法!
    不過也不是亂唱就OK了,還是有些 小技巧 ,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練習:一、單音訓練二、小句子訓練(小圖像)三、完整曲訓練(大圖像)最簡單的方式,隨便彈一個音,想辦法唱準它,不用管它是什麼音,唱準就對,然後儘量拉長音,保持穩定度,這樣做的目的
  • 十大最受歡迎樂器最佳學習年齡來了,比年齡更重要的還有這一點
    那麼不同樂器的最佳年齡是幾歲呢?晚了怕錯過「最佳」啟蒙期,太早又怕娃不堪「重壓」早早放棄。 最高音樂學府之一的中央音樂學院,針對幼兒以及青少年的音樂學習進行了詳細的總結:
  • 【音樂研究】談談擁有絕對音感的個人體驗
    直到後來小學四年級轉去姑姑家那邊上學,才有了更好的受教育條件和正式學習音樂的機會。有關於「未經系統訓練的情況下,能否獲得絕對音感」這樣的問題,在這裡,我本身可以作為一個案例來證實。我雖然學習了鋼琴和聲樂,但沒有過系統或刻意的視唱練耳學習,第一次發現自己擁有絕對音感能力在於一次偶然的機會:一位高年級應試學生來姑姑家學習,我在旁也好玩似地參與,然後發現自己能不假思索地作出聽音的準確反應。
  • 如何訓練孩子的「絕對音感」?外國人是這樣做的
    絕對音高是一種天賦,那麼它能通過後天訓練來得到嗎?四至六歲是孩子聽覺發育的黃金時期,在這期間多加訓練,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天,哆哆整理了一些用來訓練絕對音高的方法,各位老師和家長不妨做個參考,就當訓練孩子視唱練耳也不錯哦!1.
  • 女性最佳年齡或降低,25歲生成「晚育」,你錯過最佳時機了嗎?
    雖然晚婚晚育是我國目前的一個大趨勢,可是有研究表明,女性晚育對身體也有很大的危害,一般來說,女性最佳生育年齡為25歲。但是如今很多女性由於工作壓力過大等等因素,身體素質在不斷下降,越來越多的人都認為女性在25歲之前生孩子才是最好的時機。
  • 周杰倫得意的絕對音感到底是什麼?
    想看周董在節目裡具體如何表現的朋友可以觀摩一下視頻:這到底是什麼神仙耳朵?而「絕對音感」又是怎麼回事?而與之相關的是「相對音感」,這二者的區別就在於,「相對音感」是在給出了基準音的前提下,能聽聲音辨音高,而「絕對音感」不需要基準音也能實現這個操作。
  • 絕對音感和絕對音痴中間相差多少?
    有一種傳說,說天生擁有絕對音感的人只有十萬分之一。那麼全球70億人當中,豈不是只有7萬人有絕對音感?但事實上肯定不止這麼少的人。在流行樂壇也有一些歌手證實說自己有絕對音感,然後大家就很崇拜。哇!果然,人家是老天爺賞飯吶!其實,說不定你也有絕對音感。
  • 孩子學才藝 別錯過最佳年齡
    在暑假裡,很多爸爸媽媽都會給自己的孩子報很多不同的才藝班,可是這樣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因此,從2歲半到3歲孩子最純潔的時候開始,最為適宜。  學戲劇的適齡期。所謂戲劇,就是使用自己身體所有的器官、機能來表現,從發聲、發音練習開始到音樂、古典、芭蕾等,要有廣泛的訓練才可。這些訓練可以配合年齡及身心發展情形分別進行,所以從3歲到成年,只要有志於演戲,任何時候都可以說是「適齡期」。  學書法的適齡期。
  • 《奔跑吧》「人生檔案館」裡蔡徐坤錯過最佳生育年齡,老來得子
    而下一個場景切換,因為長期兩地分居,錯過了最佳生育年齡,幸虧科技進步,他和老婆通過輔助生殖,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孩子,老年得子,幸福晚年。看完這一期的跑男,真是五味雜陳,人生就是一次次選擇,不同的選擇,導致的人生結局也不一樣,如果給你一個機會,你願意重新選擇自己的人生嗎?
  • 女性最佳生育年齡只有4年?錯過就沒有了
    為什麼最佳生育年齡是2 5 - 2 8歲 當然,也不排除有個別女性生活極度不規律,雖然年紀很輕,但卵巢功能已經開始衰減,20多歲時卵巢年齡已經相當於40歲近絕經的情況。
  • 孩子學才藝 別錯過最佳年齡育
    【老同學】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  核心提示:要知道,不同的才藝適合在不同的年齡學習,並且還要根據孩子的愛好而定哦。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孩子學才藝的最佳年齡和誤區吧。  在暑假裡,很多爸爸媽媽都會給自己的孩子報很多不同的才藝班,可是這樣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要知道,不同的才藝適合在不同的年齡學習,並且還要根據孩子的愛好而定哦。
  • 你知道杰倫得意的絕對音感到底是什麼嗎?
    而「絕對音感」又是怎麼回事?」是在給出了基準音的前提下,能聽聲音辨音高,而「絕對音感」不需要基準音也能實現這個操作。那麼你可以再看看下面這個小男孩的視頻來感受一下到底什麼是「絕對音感」。這個小男孩名叫Dylan,他的父親Rick Beato是位音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