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021-02-15 電影雜誌 MOVIE

  

採訪、文/程橙

攝影/達生

視頻/池帥

  

採訪當天,吳剛從劇組請假回來給新片《沒有過不去的年》跑路演,電影發布會剛剛結束,吳剛疾步如風地來到採訪區,坐得筆挺,情緒飽滿,用他充滿磁性的嗓音說了句,「來吧!」他甚至沒喝一口水,我們的採訪就開始了。



 

三十五年前,進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表演學員班的吳剛,和如今已是他妻子的嶽秀清、好友丁志誠、馮遠徵,一起成為了最後一批人藝學員班的學生,人稱「八五班」。

畢業後,馮遠徵和丁志誠逐漸在影視上嶄露頭角,吳剛卻一頭扎在了人藝的話劇舞臺上。那時候也有影視劇找上門來,但他總說,話劇的檔期不允許。因為人藝的老先生們告訴吳剛,戲劇是清貧的,要守得住寂寞

然而,正是錯過了那些「寶貴」的影視機會,才真正成為了他表演事業上最寶貴的財富。

 

因為,他踩在了中國戲劇界巨人的肩膀上。

 

當年輕的吳剛踏入這座劇院時,譚宗堯、朱旭、任寶賢、林連昆、黃宗洛等一大批中國泰鬥級演員還活躍在舞臺上。一部部經典話劇的背後,更是聚集了夏淳、歐陽山尊、曹禺、英若誠等彼時仍然在世的話劇大家。

 

1988年,何冀平編劇的話劇《天下第一樓》首演,吳剛演了「瑞福祥掌柜」這樣一個小角色,可和他對戲、飾演夥計常貴的演員,是他表演班的班主任、表演藝術家林連昆。



吳剛第一部主演的話劇,就是曹禺的《雷雨》中的男一號周萍。

 

「周萍應該是我的第一個主角,我跟濮存昕老師互為AB角。有一場,曹禺先生去看了我們的演出。我很忐忑,你想啊,你要在舞臺上詮釋大師的作品,非常緊張。

 

「但先生對我們這些年輕的小孩兒們、小崽們,是一種非常非常寬容的態度,他說『你們就放手去演,放手詮釋每個人物』。中場休息的時候,我們一起來到後臺休息室,聽先生給我們解讀《雷雨》,後來我們一起拍了張照片,這張照片已經定格在了我們北京人藝的畫廊中。」

 

當初吳剛是被北京人藝「四大導演」之一,執導過《茶館》(老舍)、《北京人》(曹禺)、《名優之死》(田漢)的夏淳導演看中,加入了當時青年版《雷雨》的團隊之中。

當時劇院為了培養年輕人,找了一批年輕演員來詮釋劇院的看家戲《雷雨》。夏淳導演也許是在執導《天下第一樓》時,發現了吳剛身上的潛質。


吳剛出演《雷雨》劇照 

「夏淳老師以前就是大家(出身),那時候,我們一聊就是半天,他和我們講那個年代的』大家』是什麼樣子、家裡面的規矩,非常非常有收穫。

 

「我們以前看影像資料、看電影,比如《南徵北戰》,覺得那麼真實,為什麼呢?因為(電影主創)他們見過電影中這樣的人,他們知道那個年代是什麼樣的,所以他能夠詮釋出非常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我們現在離著(《雷雨》發生的年代)稍微遠了一些,怎麼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接近那個年代的人物?幸虧有夏淳老師這樣的橋梁,讓我們有一條捷徑,能夠儘快地接近人物,這是不得了的。」

 


 

話劇是北京人藝的根。1988年,翻譯家英若誠引進並翻譯了美國著名話劇《譁變》。

 

當時,兒子英達不太看好這部只有男性角色的話劇,但英若誠認為,這部話劇如果改編中文版,必將火爆。


英若誠談《譁變》

劇本翻譯好後,人藝特意請來了憑藉《賓虛》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演員查爾頓·赫斯頓來導演此劇,演員陣容幾乎是那個時代人藝的巔峰:任寶賢、朱旭、修宗迪等表演藝術家悉數上陣。在看彩排的時候,臺下的吳剛多麼希望自己也能夠上臺,成為這齣話劇裡的一份子。

導演赫斯頓在給北京人藝的演員排戲 

給他印象深刻的是,赫斯頓一字一句地幫助演員調整臺詞和節奏,精確到用秒來計算每一個情節的時間。後來,吳剛還在採訪中談到,「準確」是一個演員的基礎,但「精準」才是最重要的。他用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打蛇打七寸,行家上手才知道七寸在哪裡。

 

「美國很多大牌的演員都演過《譁變》這個戲,很多經典的走位和調度,都是他們曾經在舞臺上千錘百鍊,保留下來的。赫斯頓把這些移植到了北京人藝的舞臺,你要擁有機會參演這樣一個戲,那對一個演員來說,是莫大的榮幸跟學習的好機會。」

 

正在這個時候,飾演第一男主角、律師格林沃的任寶賢忽然失聲了。劇院問吳剛願不願意飾演格林沃。

「還用問嗎!」

吳剛用一個星期就把格林沃所有的臺詞全部背了下來,其中包括大量的辯護臺詞,難度極大。

 

但是,任寶賢很快就恢復了聲音。


任寶賢與朱旭《譁變》劇照 


本來以為和自己做夢都想參演的話劇失之交臂,就在這個時候,飾演被告馬瑞克的演員忽然告假,吳剛再次用了一周的時間,背下了馬瑞克所有的臺詞。

 

終於,他和任寶賢、朱旭、修宗迪等人藝的老先生們,共同站在了《譁變》的舞臺上。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第一次上舞臺的時候,任寶賢老師在後面拍了我一下,說,『小子,放鬆!』我都沒回頭,我知道,先生的這種鼓勵,記在心裡就ok了,他們這些藝術家,能夠託襯著我們這些小崽們一起在舞臺上滾,我覺得是一種莫大的快樂。我自己非常有幸,能在北京人藝接觸到我們前輩大師,見過真正的藝術家是什麼樣。」


吳剛《譁變》首輪演出劇照 


作為本劇的譯者,英若誠更是多次來到彩排現場,並曾經親自鼓勵吳剛——

「英先生那時候大病初癒,跟我說了兩句話,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說,』你放鬆了演,還有點兒稚嫩,有點兒青澀,沒有關係。』我覺得這都是對一個演員極大的鼓勵。」

 

仿佛命運的安排,2006年,吳剛終於拿到了「格林沃律師」這個角色。

 

「我一直在腦子裡想,一旦有機會的話,我一定要詮釋格林沃這個人物。經過了漫長的等待,任鳴導演跟我說,想復排《譁變》,《譁變》的劇本真的太棒了,所以我一口氣就答應了,我說我只有一個要求,我非格林沃不演。我一定要演他,因為我覺得這個人物,是整個戲節奏的調節,他是整個戲節奏的靈魂。」


吳剛飾演格林沃版《譁變》

【更多關於《譁變》的資料請閱讀看完話劇《譁變》,你才看完這個故事的三分之一】

 

舞臺上的表演是不可再生的瞬間,劇作家的劇本是流傳百年的經典,永恆和轉瞬的碰撞,才製造了舞臺上的奇蹟。

 

「我每年演出的時候,跟上一場都是不一樣的,我永遠在摸索著往前走,讓角色更好、更精準。隨著你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你對人物的理解跟詮釋是不一樣的,每天對手(演員)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每天都有新的感受,是做一個演員的一種快樂。」

 

2019年,我看了吳剛主演的話劇《譁變》。那時他早已憑藉著多部電視劇躍上一線男演員的行列,被網友和粉絲冠上了各種暱稱,表情包和小視頻火遍全網。話劇上演的兩個半小時,我仿佛看了一場百老匯上演的原版話劇,整個過程酣暢淋漓。走出劇場,吳剛在我心裡就只留下了一個標籤:演員。

 

憑藉《譁變》,吳剛獲得了中國話劇最高獎項「金獅獎」。

 

舞臺是吳剛的滋養,《茶館》裡他一人分飾兩角,飾演了大煙槍唐鐵嘴,和油滑奸詐的小唐鐵嘴;《日出》裡他飾演了被生活逼到死角、卻同樣把別人逼到死角的李石清;《風月》裡他飾演了滿口孔孟之道、一肚子男盜女娼的老貪官許恩師;《北京人》裡他又飾演了毫無主見的封建大少爺曾文清……


 

「作為北京人藝的一員,我非常有幸,能在北京人藝把《雷雨》《日出》《北京人》都演了,因為可以說,(曹禺的這三部劇)這是我們劇院的傳家之寶。能夠參演這幾部經典劇目,對一個演員的成長、舞臺經驗的積累、詮釋角色的理解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吳剛「出圈」的作品自然是《人民的名義》裡的李達康,這個梳著小寸頭、永遠一身西服,被網友稱為「漢東禁慾系男神」的男人一夜躥紅,有人評論:達康書記一個眼神便告訴了我們什麼叫做演技。

為了演好「達康書記」,吳剛理了一個寸頭,被妻子嶽秀清吐槽了很久,但他堅持認為那個寸頭適合人物。果不其然,「達康書記」憑藉著一副樸素的人民公僕形象,一舉出圈。


吳剛接觸影視劇是在1996年,他參演了大型歷史劇《東周列國·春秋篇》,在其中飾演過韶關一夜白頭的伍子胥。他把一個執著到癲狂、最後毀滅的悲情英雄,演得有血有肉。


吳剛在《東周列國·春秋篇》中飾演伍子胥 

但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吳剛又回到了話劇舞臺。直到十年以後,在曹保平導演第二部長片《光榮的憤怒》中,吳剛飾演了富有正義感的村支書葉光榮,與他對戲的,是「黃金反派」王硯輝。


《光榮的憤怒》劇照 

2008年,吳剛出演的電視劇《潛伏》播出,劇中他飾演的「陸橋山處長」蠅營狗苟、四處攀附,最終被地下黨翠萍一槍爆頭。這個角色本來在劇本中只是一個簡單的反派,但吳剛通過二度創作,將這個角色豐滿了起來,讓他有喜感、有欲望、有心機,甚至有可憐之處。


《潛伏》劇照


「前幾年我在橫店拍戲,我們在一個小咖啡廳的門上看到一張說明——《潛伏》陸橋山爆頭之地,這說明大家對人物的一種認知,我心裡還是挺高興的。」

 

拍攝電影《白鹿原》的時候,導演王全安請他出演第一反派鹿子霖,早就看過小說的吳剛對這個角色十分期待,因為他看到了貪婪的鹿子霖身上追求進步、對家族有擔當的側面。那個時候拍戲,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除了睡覺都在想自己臺詞裡的語音語調。為了能說出一口熟練的陝西「原上話」,吳剛特意請了一位當地小夥子做自己的「小老師」。


吳剛在電影《白鹿原》中飾演鹿子霖 

吳京有一次採訪談到拍攝《戰狼2》的時候,被吳剛的認真震驚到。飾演退伍老兵的吳剛一進組,就主動提出自己要進行體能訓練,夏天幾十度的高溫裡,他不僅端著槍練習瞄準,一站就是幾個小時,還穿著戲服,並且每天臨走還把戲服穿走。吳京一看吳剛這個認真的架勢,就提供給他大量子彈練習,讓他感受每打一發子彈槍的後坐力。

 

那天吳剛練吐了。


 

等到拍攝《破冰行動》時,拍攝前吳剛做了大量的採訪工作,和自己飾演的李為民局長的原型人物待在一起,觀察他、了解他,並和造型團隊多次討論後,這才一點點揣摩出這位深謀遠慮的公安局長,是怎樣的形象。

 

拍攝《奪冠》的時候,為了更好地了解女排隊員的訓練和生活,吳剛咬著牙訓練,甚至連每一個發球姿勢都去反覆琢磨,大量閱讀訪談和史料,體會袁偉民當時的困境和心態,「忘掉演員本身,記住人物,是對演員最大的褒獎。」


 

去年拍攝完成的又一部「偉光正」題材劇集《刑警之海外行動》中,吳剛飾演了在海外執法的公安刑警高笑天。

 

「很多男孩都有兩個(夢想)選擇,第一當兵,第二當警察,當兵和當警察我全試過了,但是海外執法我沒有做過。我做了很多功課,拍戲之前的一個星期,我跟投資方說,給我一個星期的時間,我們要把所有的演員集中在一起,請專家給我們講,海外執法是什麼樣的。海外執法真的很難,你沒有執法權,你要動心思,這是我從來沒有涉足過的。這樣的角色很難演,觀眾喜歡看熱鬧,但是這部劇沒有動作戲,必須憑智慧(執法)。」


   

今年,吳剛在《沒有過不去的年》裡的表演,讓我想到了吳剛曾經出演過的一部話劇《北街南院》。

 

一樣是一個一地雞毛、無處躲藏的中年男人,一樣夾在兩個女人之間遭受著內心自我譴責的矛盾。有趣的是,《北街南院》演的是SARS期間的故事,全球疫情肆虐的如今,回想起當年那部話劇,裡面的臺詞和情節,竟然一點也不過時。


 

「多謝你提醒我,十多年前演的這部劇,可能(跟當今)有一些契合點。《北街南院》我演的是眾生相裡的一個,《沒有過不去的年》則是從一個人物的視角去展開。 」

採訪結束以後,吳剛立刻趕回劇組《新名利場》,導演劉家成是人藝合作的「老夥伴」了。上次我們採訪他的時候,他就說,有機會想和吳剛合作一把。果不其然,這次,兩人終於「走到了一起」,還讓吳剛演了一個話劇團的團長。

【延伸閱讀:如果您是老北京,可千萬別在夜裡刷他的劇……】

 

喜歡《電影》的寶寶們,

別忘了「星標」電影雜誌MOVIE公號,

我們的每日最新電影推送就會被置頂,

還有各種贈票贈禮物活動,

不要錯過哦!

愛你們的,電影君!


▼▼▼

掃描二維碼關注《電影》

微信號 : dianying2001

新浪微博:電影雜誌MOVIE

「在看」給電影君一朵小黃花

相關焦點

  • 龐升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關於現在發展迅猛的房產中介的業務領域,這個經濟學學士還撰寫過長達幾十頁的《安家集團》商業策劃書,現在同學們的畢業冊上還可以找到當年他以安家集團董事長的落款籤名。恰恰相反,龐偉從小就喜歡槍,用他姑姑的話說「這孩子生來與槍有緣分」。射擊時的威風,射中目標帶來的喜悅,在龐偉面對學業和射擊的選擇時,家人儘管對前途有所擔心還是相信了他的第一位伯樂射擊教練張廣偉的話,站在了龐偉興趣的一邊。
  • DoReMi-TrebleBass:學習鋼琴,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為了揭開其中的奧秘,無數人都在專業領域上不斷堅持努力。正是前人的偉大肩膀,支撐著後人的所有研究。英國著名物理家艾薩克·牛頓就曾說過:「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從第一架鋼琴的誕生至如今鋼琴教育的普及,同樣得益於無數鋼琴事業者的不懈努力。鋼琴學習的過程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努力聆聽更加悅耳的樂曲。
  • 被評價「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宋PLUS,實際情況如何?
    總有人說比亞迪宋plus是「站在巨人肩膀上」,首先我們來看比亞迪這個品牌,本身就是元老級的車企,在經歷過國民低估、群眾吐槽這樣的困難之後,選擇了推出王朝系列產品,而且聘請了前奧迪設計總監艾格,將我國朝代文化與車身設計相互融合,甚至對車上的按鍵進行清一色的中文配字,所有細節都是讓消費者能切實感覺到的親切,而近些年由於新能源領域的突破,以及「刀片電池」的推出,更是讓比亞迪在業內名利雙收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SUNBABY箱包皮具挑起原創設計品牌大梁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SUNBABY箱包皮具挑起原創設計品牌大梁時間:2020-09-27 09:51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SUNBABY箱包皮具挑起原創設計品牌大梁 物理學家牛頓先生曾說: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看多遠?|賴以威專欄
    站在展望臺的窗邊,行人小得像螞蟻,汽車小得像蟑螂(想到這裡,我打了個寒顫),整個臺北盆地盡收眼底。下起雨,在地面是抬頭看雨滴從天而降,但在展望臺上,是低頭看雨滴往地上撒。「好漂亮的畫面噢。」暗戀的對象這樣說,我在旁邊想說「再漂亮也沒你漂亮」,但想想拿人跟雨來比較好像不怎麼恰當,比雨漂亮這種讚美也應該讓人不知道該怎麼開心吧。
  • 豪凌否認天官抄襲直接甩鍋,網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是自由的
    「繪夢自己加戲,無語」《天官賜福》動畫本來是每周六中午更新,上一周官方解釋因為傳輸介質問題,最新一集動畫延遲到晚上播出,結果繪夢審核片子就審核出來一個抄襲別人動畫分鏡?你們說如果是一點小問題粉絲們都還能理解,但是繪夢把人家「巨人」裡兵長砍猴這麼經典的片段都直接用上,就像上面第一條我網友說的那樣,一模一樣。結果這樣的事情鬧得,觀眾和粉絲被人在網上聲討,這個「鍋」不應該你們繪夢動畫出來背嗎?為什麼要讓粉絲和觀眾來給你做墊背?
  • 《新聞聯播》為何連續「上新」?嚴於信:站在巨人肩膀
    不少網友認為,「嚴於信」這個名字本身就很《新聞聯播》,當被問及如何看待這種說法,嚴於信表示:「其實很多人都說我這個名字不太好記,但是一旦記住又忘不了,比方說『於』字,這個字其實也念『wu』,有時我的機票上打出我名字的拼音還是
  • 站在巨人肩膀上 啟辰VSA架構技術解析
    站在巨人肩膀上 啟辰VSA架構技術解析 目前,各家車企都在平臺或架構的研發上做「減法」,即通過拓寬單一平臺覆蓋車型的寬度來減少平臺的數量。所以在市場上我們將會越來越多地看到跨級別、跨類型新車採用相同的平臺或架構。● 東風啟辰VSA架構的特點◆ 架構下三大平臺  前面對平臺與架構進行了一番簡單的科普。
  • 投資,如何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今天,我想和大家大致溝通一下如何利用研報來指導自己的投資,使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關於投資,大家一定要搞清楚一點,我們投資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賺錢,只要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最有價值的信息,然後利用這些信息為投資服務。
  • 「好書推薦」看大師們讀世界名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巨人
    《世界名著大師課:英國卷》本書講述了21部英國文學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比如《哈姆萊特》、《傲慢與偏見》、《羅密歐與朱麗葉》、《傲慢與偏見》、《簡.愛》、《呼嘯山莊》、《雙城記》、《德伯家的苔絲》等,從作者經歷、時代背景
  •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觸摸到天穹之下的白雲?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一定就能觸摸到天穹之下的白雲,而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創作者們則無疑用自己的「真誠」擁有了一片藍天。主題穿越時代的熱鬧浮華,直抵人心。 當每一次看完一部書、一部影片或一部電視劇,大幕徐徐拉下的時候,心中總會湧上一種莫名的酸楚,是與劇中那些熟悉的陌生人難說再見,也是一份時光裡悲苦酸甜情感的無奈擱置,這也姑且算得上衡量一部作品能否打動人心的一個標準吧!
  • 影評▕ 《密室逃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密室電影原來可以這樣拍
    (本文無劇透)「密室逃脫」為什麼說「好久不見」,因為當《心慌方》《電鋸驚魂》系列作品完結之後,同類電影已經被認為「挖掘了全部的潛力」,難有新意,但實際上本片還是在這個題材上玩出了花樣,用俗話來形容,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舊瓶裝上了不錯新酒」。
  • 站在巨人父親的肩膀上,霸王別姬到底誰拍的
    他的父親陳懷皚老先生,應該在總體架構上,在編劇和戲曲,以及劇情梳理上,給陳凱歌裝好了一對金色的翅膀,下一步就只等陳凱歌起飛了。這部封神之作,如果說陳凱歌是站在他父親的肩膀上上圖是陳懷皚老先生與張國榮交談的畫面。
  • 【薦讀】「站到巨人中間」之後
    【人民論壇】「站到巨人中間」之後趙暢曾讀到這樣一句話:「即便是個子矮,也要站到巨人中間。」這話有味道。的確,選擇和誰在一起很重要,和聰明的人在一起,你才會更加睿智;與高尚的人在一起,你才不會卑俗。「站到巨人中間」,絕非附庸風雅的攀附,而是真誠選擇向「巨人」致敬和學習。「跟好人學好人,跟著師婆跳大神」,此之謂也。
  • ​​IPFS/Filecoin時代變遷創造機遇 站在巨人肩膀上前行
    古希臘畢達哥拉斯主義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本質是數,其結構是各種關係的組合或分離,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各種數量關係的外在表現。近代原子論與單子論也是對這個思想的跟進。科學家、技術專家為了攻克人類改造自然的難題,在表面上展開的各種技術競爭,實際上,其實質都是基於資本邏輯,表現為各大利益集團的殘酷競爭,因此,選擇技術追逐利益的本性是合情合理的。當今市場上成千上萬的數字貨幣,良莠不齊,如何選擇?很明顯, FIL現在非常重視代幣,它不僅僅是一種加密數字貨幣,也是一種區塊鏈項目。
  • 巨人肩膀|偉大攝影師的傳世傑作系列之四
    黑色的皮夾克展現了她男性般狂野奔放的一面,隨著皮衣滑落自然露出的肩膀,使麥當娜猶如身著晚禮服般優雅動人,又如同正沐浴在美麗的加州陽光下一樣,帶給人無限的美感。這是一個典型的好萊塢式造型,標誌性的頭部後仰動作,雕塑般的頭髮,緊閉的雙眼和微張的雙唇。她的雙肩襯託著她天使般迷人的下巴,影子投射在頸部,形成了一個醒目的黑色影子,猶如一把鋒利的刀插在誘人的皮膚上。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勇攀智慧高峰
    以下為薛惠鋒報告實錄: 老師們、同學們,我今天站在這裡內心是很激動的。錢學森認為,這些東西對啟迪一個人在科學上的創新是很重要的。科學上的創新光靠嚴密的邏輯思維不行,創新的思想往往開始於形象思維,從大跨度的聯想中得到啟迪,然後再用嚴密的邏輯加以驗證。與錢學森同是火箭小組的同事馬林納也是一邊研究火箭,一邊學習繪畫,他後來還成為了抽象派畫家。
  • 從《紅色警戒》到《尤裡的復仇》: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經典
    另一方面,兩部續作在劇情上也脫離了「泰伯利亞」系列,無視GDI和NOD在初代中埋下的伏筆,西木的一些員工對於這個問題曾想過一些補救措施,但這些措施最終僅僅停留在構思階段。1996年末發售的《紅色警戒》改進了《泰伯利亞黎明》的引擎。本作支持Windows 95系統,解析度得以提升。
  • 《小丑》的榮譽,歸功於站在希斯·萊傑的肩膀上
    託德·菲利普斯執導的《小丑》穩穩站在了奧斯卡頒獎典禮的前沿,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傑昆·菲尼克的表演。然而,這位出色的演員並沒有把電影獲得的所有讚譽都歸功於自己。事實上,在美國演員工會獎頒獎典禮上,傑昆·菲尼克斯在頒獎典禮上透露,他覺得這個角色的獲獎,要歸功於希斯·萊傑,他謙虛地表示自己的成功是因為站在了希斯·萊傑的肩膀上。在美國演員工會獎頒獎儀式的最後,菲尼克斯說:「謝謝你站在我最喜歡的演員希斯?
  • 在巨人肩膀上清醒前行
    若論他們有什麼共同點,條件優渥且文藝氛圍濃厚的家庭背景只是其一,他們在事業上的堅持、對於傳承和獨立的理解以及看待未來的方式都令人感慨:同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清醒的人走得更遠。那種在舞臺上的表現欲太重要了,但我從小就沒有這種欲望,如今我覺得在幕後操作也挺酷的,需要的可能是另一種表現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