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2 1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山西日報記者李兵 通訊員趙志峰報導 記者7月12日從太原市婁煩縣政府部門獲悉,婁煩縣將水源保護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以堅決的態度,嚴格的標準,有力的措施,抓好水源地保護與治理工作,全縣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目前,汾河水庫出口國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二類水,汾河水庫及婁煩出境斷面為地表水二類水。
據了解,婁煩縣水源保護採取的主要措施為:
——治理面源汙染保護汾河水。加強畜禽養殖汙染治理,建立分散式畜禽養殖廢物資源化利用監管機制,二級保護區內46個村莊畜禽養殖廢物全部資源化利用;開展農村汙水治理,二級保護區內千人以上的10個村莊全部建成的生活汙水處理系統,汙水全部收集處理;實現垃圾收運全覆蓋,建成鄉鎮垃圾轉運站7座,全縣垃圾收集、轉運、處理一體化,農村汙染得到控制。
——治理工業廢水實現零排放。加強全縣工業企業汙染整治,不斷提升企業治汙水平;全縣所有選礦、煤礦、洗煤、焦化、建材等行業企業用水全部閉路循環利用不外排;婁煩縣汙水處理廠日均處理汙水6300噸,出水水質均達《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中一級A類標準;中水全部用於南北山公園綠化澆灌和尖山鐵礦生產用水;實現婁煩境內不增汙、汙水零排放、無一排汙口。
——依法合理調整水源保護區。對原有的汾河水庫水源保護區進行調整,得到省政府的批覆,解決了汾河水庫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分過大,邊界不清,保護困難的問題。在水源地一級二級保護區設立界碑43個,一級保護區建設防護網29公裡。
——建成「五道防線」保障水源安全。建成環水庫道路監控預警監測系統,覆蓋庫區嵐馬線、婁梭線、古嵐線共55公裡、面積50平方公裡,對道路通行危化品車輛實時監控報警;建成環水庫及水庫上遊隔離防護網 51.2 公裡,有效防止了人畜隨意進入水源地汙染水體;實行庫周重點路段設卡監管,設立監測卡5 個,嚴禁危險品車輛駛入;建立巡邏隊伍,實行庫周日常巡邏,及時排查水源安全的隱患因素;加大水環境監測頻次,及時掌握水質動態。
——實施水源地保護專項工程。搶抓國家良好湖泊生態治理機遇,成功將汾河水庫列入全國15個湖泊生態治理試點項目之一;爭取到上級資金44542萬元,建設水源地保護項目10個,投資6000餘萬元,建成汾河水庫庫周塌岸治理工程,水庫淘涮泛濫得到治理;投資1150萬元,建成水庫及上遊防護網工程;投資3億元,在汾河、嵐河、澗河上遊建設3個人工溼地水質改善工程,目前已建成運行1個,今年9月底建成運行2個;婁煩縣汾河幹流水系水質改善工程,總佔地面積約1355畝,項目總投資20002.56萬元,項目投用後,汾河流域生態環境得到有效的治理和改善,水質將再上一個新臺階,展現草樹成蔭、水天一色的美景。
原標題:《婁煩縣汾河水庫出口國考斷面水質達到地表水二類》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