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煩縣汾河水庫出口國考斷面水質達到地表水二類

2020-12-27 澎湃新聞

婁煩縣汾河水庫出口國考斷面水質達到地表水二類

2020-07-12 1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山西日報記者李兵 通訊員趙志峰報導 記者7月12日從太原市婁煩縣政府部門獲悉,婁煩縣將水源保護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以堅決的態度,嚴格的標準,有力的措施,抓好水源地保護與治理工作,全縣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目前,汾河水庫出口國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二類水,汾河水庫及婁煩出境斷面為地表水二類水。

據了解,婁煩縣水源保護採取的主要措施為:

——治理面源汙染保護汾河水。加強畜禽養殖汙染治理,建立分散式畜禽養殖廢物資源化利用監管機制,二級保護區內46個村莊畜禽養殖廢物全部資源化利用;開展農村汙水治理,二級保護區內千人以上的10個村莊全部建成的生活汙水處理系統,汙水全部收集處理;實現垃圾收運全覆蓋,建成鄉鎮垃圾轉運站7座,全縣垃圾收集、轉運、處理一體化,農村汙染得到控制。

——治理工業廢水實現零排放。加強全縣工業企業汙染整治,不斷提升企業治汙水平;全縣所有選礦、煤礦、洗煤、焦化、建材等行業企業用水全部閉路循環利用不外排;婁煩縣汙水處理廠日均處理汙水6300噸,出水水質均達《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中一級A類標準;中水全部用於南北山公園綠化澆灌和尖山鐵礦生產用水;實現婁煩境內不增汙、汙水零排放、無一排汙口。

——依法合理調整水源保護區。對原有的汾河水庫水源保護區進行調整,得到省政府的批覆,解決了汾河水庫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分過大,邊界不清,保護困難的問題。在水源地一級二級保護區設立界碑43個,一級保護區建設防護網29公裡。

——建成「五道防線」保障水源安全。建成環水庫道路監控預警監測系統,覆蓋庫區嵐馬線、婁梭線、古嵐線共55公裡、面積50平方公裡,對道路通行危化品車輛實時監控報警;建成環水庫及水庫上遊隔離防護網 51.2 公裡,有效防止了人畜隨意進入水源地汙染水體;實行庫周重點路段設卡監管,設立監測卡5 個,嚴禁危險品車輛駛入;建立巡邏隊伍,實行庫周日常巡邏,及時排查水源安全的隱患因素;加大水環境監測頻次,及時掌握水質動態。

——實施水源地保護專項工程。搶抓國家良好湖泊生態治理機遇,成功將汾河水庫列入全國15個湖泊生態治理試點項目之一;爭取到上級資金44542萬元,建設水源地保護項目10個,投資6000餘萬元,建成汾河水庫庫周塌岸治理工程,水庫淘涮泛濫得到治理;投資1150萬元,建成水庫及上遊防護網工程;投資3億元,在汾河、嵐河、澗河上遊建設3個人工溼地水質改善工程,目前已建成運行1個,今年9月底建成運行2個;婁煩縣汾河幹流水系水質改善工程,總佔地面積約1355畝,項目總投資20002.56萬元,項目投用後,汾河流域生態環境得到有效的治理和改善,水質將再上一個新臺階,展現草樹成蔭、水天一色的美景。

原標題:《婁煩縣汾河水庫出口國考斷面水質達到地表水二類》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七項硬措施,讓汾河水庫水質指標穩定達到地表水二類水
    位於婁煩境的汾河水庫,擔負著太原市400萬人口生產生活用水。近年來,婁煩縣不斷加強水源地保護與治理工作,7項措施確保全縣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目前,汾河水庫出口國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二類水,汾河水庫及婁煩出境斷面為地表水二類水。
  • 汾河太原段水質持續向好
    汾河太原段水質持續向好太原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了汾河流域太原段地表水的環境質量狀況。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汾河流域太原段地表水的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今年1至7月,太原市地表水監測斷面中,國家考核斷面(水庫出口、上蘭和韓武村)水質達標率為100%;省考核斷面(李八溝、掃石橋、小店橋、溫南社、河底村和美錦橋)水質達標率為66.67%;市考核斷面(寨上水文站、迎澤橋、汾河二庫出水區和晉陽湖中心區)水質達標率為100%。
  • 我市公布2020年11月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排名
    近日,市生態環境局向媒體公布2020年11月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結果。從優到差的考核斷面排名為:南渡河橋、黃坡、排裡、營仔、大山江、赤坎水廠(塘口取水口)、渠首、文部村、羅屋田。全市9個地表水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Ⅰ~Ⅲ類)為89%,除羅屋田斷面未達優良水體外,其他8個國考、省考斷面都達優良水體,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與上月相比,雷州南渡河橋斷面水質由Ⅲ類改善為Ⅱ類,排名上升5位,躍居全市第一;遂溪縣羅屋田斷面與上月持平,水質為IV類,排名全市倒數第一。
  • 湛江市公布2020年11月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排名
    近日,湛江市生態環境局向媒體公布2020年11月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結果。從優到差的考核斷面排名為:南渡河橋、黃坡、排裡、營仔、大山江、赤坎水廠(塘口取水口)、渠首、文部村、羅屋田。全市9個地表水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Ⅰ~Ⅲ類)為89%,除羅屋田斷面未達優良水體外,其他8個國考、省考斷面都達優良水體,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與上月相比,雷州南渡河橋斷面水質由Ⅲ類改善為Ⅱ類,排名上升5位,躍居全市第一;遂溪縣羅屋田斷面與上月持平,水質為IV類,排名全市倒數第一。
  • 查測溯治 精準治理汾河汙染
    為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目標,188公裡長的汾河太原段成為我市水汙染治理的主戰場。兩年來,我市持續開展的汾河流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效果如何?記者日前進行了採訪。測 不讓汙水入汾我市各條河道的汙水,通過汾河兩側的東西暗涵進入汾河。市城鄉管理部門在入河排汙口整治過程中,將東西暗涵沿線5個泵站服務範圍內的汙水,全部截流至相應汙水處理廠集中處理。隨著汙水收集量的激增,我市汙水收集量超出現有汙水廠的處理能力。
  • 長春市地表水環境質量創「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優良水體比例達77...
    記者從長春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全國地表水質量狀況結果顯示:2020年,長春市9個國家考核斷面(含公主嶺市)水質全部達標,劣五類國考斷面歷史首次全部清零,優良水體比例達77.7%,創「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
  • 一泓清水入黃河 看汾河治理如何實現「同一戰場」打贏「兩場戰役」
    為了從源頭上保護好汾河,忻州市不僅將重點保護區域煤炭等資源開採全部退出,還在靜樂縣建造了佔地超八千畝的汾河川國家溼地公園,提升河水自淨功能。目前,流經溼地公園的水已經穩定達標二類水質。山西省靜樂汾河川溼地公園服務中心主任 徐文玉:二類水質進去婁煩水庫以後,就是咱們太原省會的飲用水源地,所以這個水質的提高,對咱們身體健康、居民的飲用也好、水源也好,都是非常好的。
  • 登頂世界第一土壩暢享汾河水庫水韻
    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流域建有汾河水庫、汾河二庫、文峪河水庫三座大型水庫。在婁煩古國腹地,呂梁群山之間,有一方靈性原生的山水,這便是汾河水庫風景名勝區。景區依託汾河水庫樞紐工程而建,集旅遊觀光、住宿餐飲、會務培訓、休閒度假於一體。遊客暢遊其中,可以俯視荷塘溼地的爛漫畫卷,可以行舟戲水靜觀秀麗風光,還可以漫步草地森林區,享受天然氧吧。
  • 我市水質水汙染防治立竿見「影」
    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我市「十三五」期間納入國家考核的4個國考斷面均達到水質要求。截至2019年底,主要地表水汙染物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已累計減排14.49%和16.74%,預計2020年底可完成「十三五」目標。
  • 188公裡長的汾河太原段 共排查整治保留排汙口428個
    山西省太原市三面環山,汾河水自北向南穿城而過,是一個具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老工業城市。近年來,太原市以「九河」綜合治理為龍頭,以汾河流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為抓手壓實各方責任,188公裡長的汾河太原段,成為省會太原水汙染治理的主戰場,實現汾河「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目標步履鏗鏘。
  • 太原市人大代表、婁煩縣縣長李樹忠:
    下大力氣推進46個美麗宜居示範村建設,擦亮鄉村「美麗底色」;推動煤鐵傳統工業向中高端升級,力爭年內煤炭產能達500萬噸;擴大視野、大開縣門,全力招商引資促發展……2月26日舉行的太原市第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市人大代表、婁煩縣縣長李樹忠表示,2019年婁煩縣將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 河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13條國考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V類斷面
    13條國考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V類斷面,2019年、2020年1至11月入海口斷面水質均值全部達到V類及以上水質標準,達標率100%,其中達到Ⅲ類以上優良水質6條;近岸海域水質達到預期目標,2018-2019連續兩年、2020年前三季度近岸海域國考監測點位海水水質優良比例穩定達到100%。新聞發布會現場。
  • 決勝國考斷面水質全面穩定達標①|東引運河以戰時狀態推進東引運河...
    2020年是東莞水汙染防治攻堅戰決戰決勝之年,東莞將堅持全市一盤棋,科學系統精準治理水環境,確保四個國考斷面水質全面穩定達標。即日起,將推出決勝國考斷面水質全面穩定達標系列報導,聚焦斷面達標攻堅行動,展示治水風貌。
  • 又見汾河流水譁啦啦
    汾河是山西第一大河、黃河第二大支流,是三晉兒女的「母親河」。「我們親眼見證了『母親河』的變化。」全國人大代表、山西廣播電視臺首席主播李桂琴感慨地說。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太原人,她回憶說,20世紀80年代,電視臺曾經做過一期電視節目,想拍「汾河流水譁啦啦」的畫面,但當時的汾河太原段水細細的,有的地方甚至沒啥水,節目組驅車來到汾河水庫,才終於拍到想要的畫面。
  • 1至10月 成都地表水水質總體呈優
    記者昨日獲悉,今年1至10月,成都市地表水水質總體呈優。108個地表水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103個,佔95.4%,同比上升6.6個百分點,無Ⅴ類和劣Ⅴ類水質斷面。8個國省考斷面全部達到優良水體標準。
  • 山西路橋集團中標國道241、省道嵐馬線汾河水庫段改線工程PPP項目
    山西路橋集團中標國道241、省道嵐馬線汾河水庫段改線工程PPP項目 2020-01-21 18:07:21.0   本報訊(記者餘嬙)日前,路橋集團成功取得國道241、省道嵐馬線汾河水庫段改線工程PPP項目社會資本方第一中標候選人資格,中標價為393589.1838 萬元。
  • 國際在線:瀋陽省考以上河流斷面水質全部達標
    截至今年11月份,瀋陽省考以上河流斷面累計均值首次實現全部達標且消除劣Ⅴ類水質。全市水環境質量綜合指數較2018年和2019年分別改善了28.99%、13.57%,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根據12月份水質監測初審結果,瀋陽市省考以上河流斷面水質全部達標,預計將超額完成「十三五」水汙染防治任務目標。
  • 11月地表水環境質量公布
    昨日,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了11月份我市及各區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11月份,20個國考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9個,佔45.0%,同比持平,劣Ⅴ類水質斷面2個,佔10.0%,同比持平;主要汙染物中,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和總磷平均濃度同比降低,降幅分別為32.1%、39.4%和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