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10月 成都地表水水質總體呈優

2020-12-27 金臺資訊

記者昨日獲悉,今年1至10月,成都市地表水水質總體呈優。108個地表水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103個,佔95.4%,同比上升6.6個百分點,無Ⅴ類和劣Ⅴ類水質斷面。8個國省考斷面全部達到優良水體標準。

市水務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以來,我市開展全流域智慧治水,堅持「大流域統籌規劃、小流域單元治理、全流域智慧管理」總體思路,按照六水攻堅、六網統籌的要求,深入推動岷江、沱江流域水生態治理。

同時,我市統籌上下遊、左右岸、幹支流深入推動「政府 平臺公司」治理模式,對重點流域生態治理設施統一規劃、系統治理,解決分段治理標準、時間不統一的問題,提升治理效果。「我們也完善成德眉資同城化協同治理機制,聯動推進跨界流域水生態治理與保護,逐步統一環境準入條件,強化區域環境應急協作,共同打擊區域環境違法行為。」(成都日報記者 白洋)

相關焦點

  • 湖北境內長江幹流支流水質總體均達到優
    楚天都市報6月5日訊(記者陳凌墨 劉丁維 通訊員李斌)今天是世界環境日。上午,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9年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2019年,湖北省地表水水質狀況總體良好,全省179個河流監測斷面,水質優良斷面比例為91.1%;劣Ⅴ類斷面比例為1.1%。長江幹流總體水質為優,18個監測斷面水質全部達到Ⅱ類;長江支流總體水質從良好提升為優,浠水、倒水、通順河、四湖總乾渠等13條支流的16個斷面水質有不同程度改善;漢江幹流總體水質為優,漢江支流水質總體為良好。
  • 上月我省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為92.4%
    上月,全省細顆粒物(PM2.5)月均濃度為每立方米15微克,同比下降37.5%,11個城市PM2.5月均濃度均下降;優良天數比例為100%,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7個百分點,11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均為100%,吉安市和景德鎮市同比持平,其餘9個城市同比上升。
  • 我市公布2020年11月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排名
    近日,市生態環境局向媒體公布2020年11月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結果。從優到差的考核斷面排名為:南渡河橋、黃坡、排裡、營仔、大山江、赤坎水廠(塘口取水口)、渠首、文部村、羅屋田。全市9個地表水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Ⅰ~Ⅲ類)為89%,除羅屋田斷面未達優良水體外,其他8個國考、省考斷面都達優良水體,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與上月相比,雷州南渡河橋斷面水質由Ⅲ類改善為Ⅱ類,排名上升5位,躍居全市第一;遂溪縣羅屋田斷面與上月持平,水質為IV類,排名全市倒數第一。
  • 湛江市公布2020年11月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排名
    近日,湛江市生態環境局向媒體公布2020年11月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結果。從優到差的考核斷面排名為:南渡河橋、黃坡、排裡、營仔、大山江、赤坎水廠(塘口取水口)、渠首、文部村、羅屋田。全市9個地表水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Ⅰ~Ⅲ類)為89%,除羅屋田斷面未達優良水體外,其他8個國考、省考斷面都達優良水體,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與上月相比,雷州南渡河橋斷面水質由Ⅲ類改善為Ⅱ類,排名上升5位,躍居全市第一;遂溪縣羅屋田斷面與上月持平,水質為IV類,排名全市倒數第一。
  • 婁煩縣汾河水庫出口國考斷面水質達到地表水二類
    婁煩縣汾河水庫出口國考斷面水質達到地表水二類 2020-07-12 1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湖北省147個縣級以上水源地水質全部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滿足飲用...
    在3月29日舉行的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第59場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呂文豔表示,目前湖北全省醫療廢物、醫療廢水處理處置平穩有序,未發生影響環境安全的情況。武漢市前期積壓暫存的醫療廢物3月2日實現清零,並與各市州一樣,持續保持日產日清。新聞發布會現場全省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和集中隔離點醫療廢水均採取消毒措施,接收定點醫院廢水的132家城鎮汙水處理廠處理設施均正常運行。
  • 七項硬措施,讓汾河水庫水質指標穩定達到地表水二類水
    目前,汾河水庫出口國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二類水,汾河水庫及婁煩出境斷面為地表水二類水。實施專項工程投資4億元建設水源地保護項目10個,重點投資3億元,在汾河、嵐河、澗河上遊建立3個人工溼地水質改善工程,目前已建成運行1個,今年9月底建成運行2個,水質將再上一個新臺階;投資6000餘萬元,建成汾河水庫庫周塌岸治理工程,水庫淘涮泛濫得到治理;投資1150萬元,建成水庫及上遊防護網工程。汾河水質整體提升。
  • 前2月湖南空氣品質明顯提升 PM2.5平均濃度大幅下降
    通訊員 葛倩)省生態環境廳今天發布1月與2月全省環境質量狀況。前2月,全省空氣品質明顯提升,PM2.5、PM10平均濃度大幅下降;地表水水質總體為優,洞庭湖水質得到改善。1月、2月,全省14個市州城市空氣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分別為83.4%、94.8%,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上升34.6個百分點、9.3個百分點。
  • 11月地表水環境質量公布
    昨日,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了11月份我市及各區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11月份,20個國考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9個,佔45.0%,同比持平,劣Ⅴ類水質斷面2個,佔10.0%,同比持平;主要汙染物中,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和總磷平均濃度同比降低,降幅分別為32.1%、39.4%和38.2%。
  • 安徽省16市地表水質量排名公布,黃山、池州、銅陵居前三名
    據安徽日報消息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近日公布1月至11月全省16個地級市地表水質量排名。黃山、池州、銅陵 排名前三位。銅陵、蚌埠、阜陽 地表水質量同比改善幅度居全省前三。
  • 汾河太原段水質持續向好
    汾河太原段水質持續向好太原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了汾河流域太原段地表水的環境質量狀況。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汾河流域太原段地表水的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今年1至7月,太原市地表水監測斷面中,國家考核斷面(水庫出口、上蘭和韓武村)水質達標率為100%;省考核斷面(李八溝、掃石橋、小店橋、溫南社、河底村和美錦橋)水質達標率為66.67%;市考核斷面(寨上水文站、迎澤橋、汾河二庫出水區和晉陽湖中心區)水質達標率為100%。
  • 成都錦江水質達到近二十年來最佳水平
    劉盛君介紹,專家組評價:錦江實現了特大型城市河道水質從劣五類提升到三類的重大突破,對同類城市具有示範借鑑意義。錦江古時被稱作「濯錦之江」,流域面積佔全成都14%,人口約佔45%,GDP佔近60%,也承接了80%的排汙量。尤其是近10年來,錦江在支撐成都人口增長近20%、經濟總量超過原來3倍的同時,整體水質卻有顯著改善。這背後有著怎樣的治水故事?
  • 湖北長江幹支流57座水質自動監測站聯網運行:每4小時更新數據 發現...
    今年10月31日,57座水質自動監測站建成,並聯網試運行;11月21日,自動監測站國家和地方有效聯網率雙雙達到100%。徐戈稱,57座長江經濟帶水質自動站建成,改變了湖北傳統手工監測周期長、無法及時發現水環境安全隱患等問題,提升了全省水質監測預警能力,有利於推動長江流域上下遊協調治理和水質改善。
  • 1至11月濟南地表水國控考核斷面好三類比例和水質類別提升比例雙超...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5日訊 記者從濟南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今年1—11月,濟南全市7個國控斷面中,黃河濼口、玉符河臥虎山水庫、牟汶河賀小莊、牟汶河寨子河橋斷面水質為Ⅱ類;小清河睦裡莊、瀛汶河徐家汶斷面水質為Ⅲ類;小清河辛豐莊斷面達到水質為Ⅳ類;全面達到水質考核目標要求,其中7個國控斷面中有
  • 新聞早餐丨1月19日熱點新聞早知道
    1月18日, 「春約張家界,歡度元宵節」2020張家界元宵燈會啟動儀式暨土家千人宴系列活動在永定區土家風情園舉行。遊客和市民歡聚一堂,戴上紅色圍巾,在祈福條上寫下自己的新年心願,觀看、參與山歌敬酒、摔碗儀式、擺手舞、過火海等活動,共同慶祝新春佳節。
  • 列全國第4位 江西生態環境狀況綜合指數為優
    2019年1月,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高位推動下,在全國首創成立了省級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由江西省委書記、省長任「雙主任」,6位江西省領導任副主任,36個省委、省政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自此,一個全鏈條的環委會制度應運而生,著重壓實了各地各部門責任,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生態環境保護全覆蓋領導體制。
  • 11月地表水質排名 綿陽居全國第20位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2020年11月和1-11月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並對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進行排名。排名顯示,綿陽列11月全國地表水質量第20位,考核斷面所在水體為涪江、通口河、魯班水庫。較生態環境部公布1-2月全國排名提升6個位次。
  • 永州: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狀況排名連續五個月全省第一
    紅網時刻永州12月29日訊(記者 周純)記者從12月29日上午召開的永州市推進湘江保護與治理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根據國家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20年11月份和1-11月全國地表水和環境空氣品質狀況通報》顯示,11月份,永州市在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狀況排名第3位,連續五個月在全省排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