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月湖南空氣品質明顯提升 PM2.5平均濃度大幅下降

2020-12-28 華聲在線

前2月全省空氣品質明顯提升

PM2.5、PM10平均濃度大幅下降,洞庭湖水質改善

華聲在線4月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曹嫻 通訊員 葛倩)省生態環境廳今天發布1月與2月全省環境質量狀況。前2月,全省空氣品質明顯提升,PM2.5、PM10平均濃度大幅下降;地表水水質總體為優,洞庭湖水質得到改善。

1月、2月,全省14個市州城市空氣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分別為83.4%、94.8%,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上升34.6個百分點、9.3個百分點。其中,1月,郴州市、懷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3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為100%;2月,在上述3地基礎上,新增張家界市、永州市優良天數比例達到100%。這兩個月全省均無重度及以上汙染。

6項空氣品質監測指標中,全省1月份PM2.5、PM10的平均濃度都同比下降了40%以上,2月份同比下降20%以上。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的平均濃度持續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臭氧濃度同比上升。

14個市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中,1月,懷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張家界市位列前三;2月,張家界市、郴州市、懷化市躋身前三。

全省地表水水質保持總體為優。1月,295個監測評價斷面中(還有50個斷面由國家採測分離,暫未反饋監測結果),水質優良的Ⅰ-Ⅲ類水質斷面佔95.3%,與上年同期可比的監測斷面相比,增加1個百分點。2月,318個有監測數據的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佔97.2%。

前2月,全省31個在用和2個備用地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60個「水十條」國家考核斷面中,1月和2月達到或優於Ⅲ類水質標準的,分別同比增加3.3%、5%;均無劣Ⅴ類水質斷面。

洞庭湖湖體水質得到有效改善。11個洞庭湖湖體斷面中,1月,嶽陽、常德和益陽的湖區斷面均為Ⅳ類水質;2月,常德湖區和益陽湖區提升為Ⅲ類水質,嶽陽湖區為Ⅳ類水質。主要汙染物總磷的平均濃度,嶽陽、常德、益陽湖區分別從1月的0.086毫克/升、0.058毫克/升、0.055毫克/升,降至2月的0.068毫克/升、0.03毫克/升、0.043毫克/升。

相關焦點

  • 2019年PM2.5平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32.2%,空氣品質達6年來最好...
    「近幾年,空氣越來越好,藍天越來越多。」石家莊市民焦浩良感慨,「前些年,幾乎整個冬天都是霧霾籠罩,開車走在環城路上經常下錯出口。」近年來,河北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據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何立濤介紹,2019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50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32.2%;空氣品質優良天數226天,佔全年62%,空氣品質為6年來最好。
  • 1-2月北京PM2.5濃度不降反增,包頭、臨汾、石家莊等空氣品質全國墊底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3月24日,生態環境部公布2020年2月和1-2月全國環境空氣品質狀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PM2.5濃度同比出現下降,2月PM2.5濃度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2.6%;1-2月PM2.5濃度9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 東北多地空氣品質指數「爆表」,PM2.5逼近2000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4月12日以來,東北地區出現大氣重汙染過程,多地空氣品質指數「爆表」(AQI達500),齊齊哈爾PM2.5小時濃度峰值高達1691微克/立方米。專家分析,大面積、高強度的露天秸稈焚燒,是導致PM2.5重汙染的主要原因。
  • 我的這五年: PM2.5下降了一半以上,空氣優良天數多了70多天!
    是不是已經有點忘記,上次開空氣淨化器是什麼時候了?其實,霧霾、PM2.5的概念,真正深入人心的時間點是在2015年,當時,著名的新聞工作者柴靜自費拍攝了一部關於霧霾的深度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一下子讓大家開始關注空氣品質。當時,我們頻道的記者也對嘉興的空氣品質進行了調查,還去了解了市民的看法,我們先來回顧一下。
  • 各地空氣品質狀況出爐:上月北京優良天數比例為100%,這個城市排名...
    其中,北京市12月優良天數比例為100%,同比上升19.4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5.6%。當月,在168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中,廈門市排名第一,烏魯木齊市居倒數第一。2020年12月168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前20位和後20位城市名單
  • 今年1-8月全市PM2.5平均濃度再創新低
    專家表示,空氣品質改善後,大氣能見度提高、通透性增強,看到的彩虹會更亮麗。監測顯示,2020年1-8月,廣州PM2.5平均濃度為2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0%,再創新低。良好的生態環境已經成為廣州城市競爭力的重要加分項,也是廣州推進「四個出新出彩」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抓手。
  • 山東省PM2.5年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37% 優良天數比例平均達69.1%
    本報1月1日訊(記者 範俐鑫)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打好汙染防治三年攻堅戰相關情況。全省PM2.5年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37%,優良天數比例平均達到69.1%,較2015年增加14.2個百分點。
  • 對比中日兩國的PM2.5濃度實時地圖
    在北京,到了冬天,大家都魔怔了一樣,霾天在朋友圈裡抱怨霧霾,晴天在朋友圈裡曬晴朗的照片,可見空氣品質早已成為了大家廣泛關注的話題。最近幾日我國大範圍、高濃度、高毒性的霧霾來襲,整個朋友圈都在熱議這一話題。今天,小地君也借著這一熱點話題,對比一下我國和我們的鄰國—日本,是如何播報PM2.5的。
  • 藍天下的汙染:臭氧來襲 PM2.5後臭氧治理提上日程
    今年是「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收官之年,當中國的PM2.5治理在多年努力後開始取得明顯改善時,臭氧正在成為新的環保難題。5月15日,國家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與去年相比,2020年大氣汙染治理的最大變化,就是要應對臭氧濃度上升問題。
  • 1-11月全省空氣品質成績單出爐 平均優良天數同比增加22.5天
    2020年1~11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平均優良天數269.3天,同比增加22.5天。 西安市PM2.5平均濃度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4%;優良天數237天,同比增加26天。
  • 上半年全國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5%
    央廣網北京7月16日消息(記者陳銳海)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1-6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5%,同比上升4.9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PM10濃度為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5%;臭氧濃度為1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 北京大霧PM2.5濃度超極限值
    CFP供圖南方日報訊 昨日晚,美國駐華使館發布的北京PM2.5監測數據再次爆表,超過了最高汙染指數500,此時的PM2.5濃度522,也因為「超出了該汙染物的值域」,在美國環保局網站上無法轉換為空氣品質指數。2010年11月21日,美駐華使館的PM2.5監測數據曾爆表一次,當時使館在推特上描述其為「Crazy bad(糟糕透頂)」。
  • 「十三五」期間安徽生態環境質量大幅改善 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達85...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21日上午,記者從安徽省政府舉辦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11月底,全省PM10平均濃度58.5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同期下降18.8%,年均值第一次穩定達到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 你生活的城市空氣品質怎麼樣?快來看看這份空氣品質狀況報告
    快來一睹最新空氣品質大排名~ 從全國來看 生態環境部日前公布了 11月和1-11月全國空氣品質狀況 11月 168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前20位中我省佔5席,分別是:舟山市
  • 關中4市3月空氣品質排名全國後20 專家:與汙染物排放降幅有關
    2020年3月168個重點城市環境空氣排名前20位和後20位城市名單。  4月14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2020年3月和1-3月全國環境空氣品質狀況。  汾渭平原11個城市3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5.3%,同比上升6.1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5%。1-3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7.9%,同比上升12.7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7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1%。
  • 11月和1-11月全國、浙江空氣品質排名來了
    近日,全國、浙江11月以及1-11月環境空氣品質狀況出爐。浙江空氣品質狀況如何?哪個地方空氣品質最好?一起來看~  從全省來看11月  11個設區城市PM2.5濃度範圍為14~32微克/立方米,均小於35微克/立方米,平均為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2%;11個設區城市均同比下降(下降12.5%~34.1%)。
  • 直通部委 | 前11月337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8.8% 去年全國未成年...
    11月全國337個城市PM2.5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生態環境部12月18日向媒體通報了2020年11月和1-11月全國環境空氣品質狀況。11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9.4%,同比上升4.0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9%;PM10濃度為6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5%。1-11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9%,同比上升5.4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8%;PM10濃度為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1%。
  • 全省各地空氣品質同比有改善!1-11月廣東空氣和水環境質量成績單發布
    全省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微克/立方米(19.2%);珠三角地區PM2.5平均濃度為2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微克/立方米(25.9%)。臭氧和PM2.5作為全省首要汙染物的比例分別為75.3%和11.8%。按照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排名,前三位為汕尾、湛江和陽江市,後三位為清遠、廣州和佛山市(清遠和廣州並列第20名);21市環境空氣品質同比均有所改善。
  • 1至5月瀘州空氣品質優良天數127天 同比增加4天
    記者6月19日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1至5月,瀘州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127天,同比增加4天,在自貢、瀘州、內江、宜賓川南四城市中排名第一,優良率為83.6%,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記者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了解到,監測數據顯示,1至5月,瀘州空氣汙染物濃度呈現同比下降態勢,其中,PM2.5平均濃度為46.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2%;PM10平均濃度為59.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4%;SO2(二氧化硫)平均濃度為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1%;NO2(二氧化氮)平均濃度為2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8%;CO(一氧化碳
  • PM2.5達到38微克/立方米,這是北京的「極限」嗎?
    新京報訊(記者 李玉坤)1月4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了2020年北京空氣品質,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為38微克/立方米,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優。38微克/立方米是北京的「極限」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