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狀況排名連續五個月全省第一

2021-01-15 紅網

發布會現場。

紅網時刻永州12月29日訊(記者 周純)記者從12月29日上午召開的永州市推進湘江保護與治理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根據國家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20年11月份和1-11月全國地表水和環境空氣品質狀況通報》顯示,11月份,永州市在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狀況排名第3位,連續五個月在全省排第一位。

近年來,永州全面推進「碧水保衛戰」,重點突出飲用水水源保護,湘江源頭保護與治理,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系統推進,加強農村面源汙染治理,統籌保障河湖水質水量,確保「湘江北去,漫江碧透」。全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水質狀況越來越好。水環境質量在全國排位逐月上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獲得感不斷提升。

今年1-11月,永州市境內34個國控、省控考核斷面均達到Ⅱ類及以上水質,其中Ⅰ類水質斷面1個,Ⅱ類水質斷面33個。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Ⅲ類)率100%,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均達到Ⅱ類及以上,水質優良率100%。

永州以雙河長制為抓手,全面實施湘江保護和治理「三年行動計劃」,統籌推進全市水汙染治理。近幾年,投入近百億元實施項目近兩百個,實施源頭綜合治理。工業方面,對湘江紙業實行關停並轉,退出零陵化工集團及周邊重汙染企業,取締關閉零陵、雙牌、祁陽沿江化工企業4家,發放排汙許可證471家,登記3482家,發證率、登記率均為100%。農業農村方面,加大沿江禽養殖場關停搬遷,共取締關閉不符合環保要求的散小畜禽養殖場(戶)1300多家,糞汙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96.95%,糞汙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6.61%。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面,整治非正規垃圾堆放點85處,改(新)建農村衛生廁所7.23萬戶,全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100%,新增1000個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設施。入河排汙口整治方面,排查出湘江幹流入河排汙口417個,並開展溯源監測和整治工作。同時對汙普登記的194個排汙口,正在按照「一口一策」「一水一案」要求開展全面整治,力爭通過一年努力杜絕汙水直排湘江。

永州強力推進水生態修復,突出零陵珠山錳礦區、東安紫水河、金江河銻礦區、道縣湘源錫礦區的綜合治理,投入20多億元推進山水林田湖項目實施。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60.23平方公裡,完成退耕還林還溼5191畝,雙牌日月湖和東安紫水兩個國家級溼地公園試點通過國檢,新增藍山縣舜水河省級溼地公園試點,全市現有國家級溼地公園5個、國家級試點溼地公園3個。完成165條流域面積50-1000平方公裡河流劃界工作,325艘「殭屍船」已全部處置,300餘個「四亂」問題已全部整治到位;整治非法上砂碼頭70處並已全部完成復綠工作。全市66座立即退出類電站全部退出,653座整改類小水電100%完成生態流量改造,生態流量監測設施安裝完成率100%。

在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上,全市14座縣級及以上城鎮汙水處理廠提質改造完成,新增46座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城鎮生活汙水處理率達97.9%。新建祁陽、寧遠、江永、雙牌、東安、藍山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廠並穩定運行,新增新田、道縣工業園和永州經開區汙水處理設施正在加緊建設。加強城鎮管網改造,雨汙合流現象有效治理。完成新建、改造排水排汙管網116公裡,汙水處理能力從2016年39萬噸/日提升至58萬噸/日。

永州紮實有效開展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永州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規定》將於明年3月正式施行。全市已劃定16處縣級以上、63處「千噸萬人」和472處「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按規定開展水源地水質監測和環境現狀評估。今年來,永州取締關閉飲用水水源地範圍內的違規建設項目5個,整治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突出環境問題51個,「2020年夏季攻勢」省定15個「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整治任務全部完成並銷號,新建立標識標牌789塊。基本消除中心城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生活汙水和工業汙水直排現象,中心城區和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開展農村飲用水專項行動,全市投入10億元集中解決農村飲水困難問題。強水資源利用管控,嚴格執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和取水許可制度,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降低28.7%,預計2020年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0.537以上。積極推進實施國家節水行動計劃,城鎮管網漏損率逐年下降。

相關焦點

  • 我市公布2020年11月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排名
    近日,市生態環境局向媒體公布2020年11月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結果。從優到差的考核斷面排名為:南渡河橋、黃坡、排裡、營仔、大山江、赤坎水廠(塘口取水口)、渠首、文部村、羅屋田。全市9個地表水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Ⅰ~Ⅲ類)為89%,除羅屋田斷面未達優良水體外,其他8個國考、省考斷面都達優良水體,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與上月相比,雷州南渡河橋斷面水質由Ⅲ類改善為Ⅱ類,排名上升5位,躍居全市第一;遂溪縣羅屋田斷面與上月持平,水質為IV類,排名全市倒數第一。
  • 湛江市公布2020年11月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排名
    近日,湛江市生態環境局向媒體公布2020年11月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結果。從優到差的考核斷面排名為:南渡河橋、黃坡、排裡、營仔、大山江、赤坎水廠(塘口取水口)、渠首、文部村、羅屋田。全市9個地表水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Ⅰ~Ⅲ類)為89%,除羅屋田斷面未達優良水體外,其他8個國考、省考斷面都達優良水體,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與上月相比,雷州南渡河橋斷面水質由Ⅲ類改善為Ⅱ類,排名上升5位,躍居全市第一;遂溪縣羅屋田斷面與上月持平,水質為IV類,排名全市倒數第一。
  • 每天一分鐘 知曉永州事(2019年7月18日永州新聞)
    3、【永州植物種苗工程中心在市農科園成立】7月18日上午,永州植物種苗工程中心在市農科園成立,副市長謝景林出席儀式並揭牌。永州植物種苗工程中心由永州職業技術學院和市農科園管委會共建,擁有集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成果轉化和技術扶貧於一體的高端科研團隊,致力於特色植物種質資源、組培種苗繁育、體細胞育種與遺傳改良等研究,可滿足全市農林栽培用種苗40%以上的原種,年生產脫毒種苗能力達300萬株。
  • 邢臺獎勵300萬元廊坊扣減300萬元……地表水最新排名!石家莊列第七...
    燕趙晚報訊(融媒體記者 馬冬勝)5 月 7 日,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對外公布了 3 月份全省地表水環境質量達標排名情況,邢臺市位居全省第一,獲獎勵 300 萬元;石家莊市列第七。3 月份,全省 11 個設區市地表水環境質量達標指數由高到低排列分別為:邢臺市 1.000,邯鄲市 0.999,張家口市 0.990,衡水市 0.987,滄州市 0.946,承德市 0.915,石家莊市 0.914,唐山市 0.900,秦皇島市 0.893,保定市 0.840,廊坊市 0.827。
  • 各地空氣品質狀況出爐:上月北京優良天數比例為100%,這個城市排名...
    1月15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2020年12月和1~12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2020年12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7.7%,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1~12月,優良天數比例為87.0%,同比上升5.0個百分點。
  • 全省各地空氣品質同比有改善!1-11月廣東空氣和水環境質量成績單發布
    臭氧和PM10作為全省首要汙染物的比例分別為74.6%和10.6%。按照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排名,前三位為汕尾、潮州和汕頭市,後三位為江門、廣州和佛山市;21市環境空氣品質同比均有所改善。2020年1-11月全省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及變化排名情況註:1、城市六項汙染物濃度在排名時段達到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的,不參與城市空氣品質變化程度排名。2、綜合指數變化率「+」表示空氣品質變差,「-」表示空氣品質改善。
  • 我省11月城市水環境質量排名出爐
    > 一全省水環境質量狀況 11月份,全省河流總體水質良好,與上年同期相比,水質穩中有升
  • 11月地表水環境質量公布
    昨日,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了11月份我市及各區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11月份,20個國考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9個,佔45.0%,同比持平,劣Ⅴ類水質斷面2個,佔10.0%,同比持平;主要汙染物中,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和總磷平均濃度同比降低,降幅分別為32.1%、39.4%和38.2%。
  • 瀟湘平:讓綠色成為永州最鮮明的底色
    六論學習貫徹市委五屆九次全會精神山水是永州最靚的名片,生態是永州最大的資源。市委五屆九次全會提出,要堅持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推進。
  • 2019年四川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3個關鍵詞透視環境質量之變
    去年,我省在全國率先開展長江經濟帶戰略環評「三線一單」編制,率先通過生態環境部審核驗收;新增5個空氣品質達標城市,成都市首次消除重度汙染天;首次全面消除國、省考核劣V類斷面,水環境質量創「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本次發布的公報不僅盤點了我省現有生態環境質量,還對未來趨勢進行分析研判。公報中有哪些亮眼數據?背後又體現了哪些變化?
  • 長春市地表水環境質量創「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優良水體比例達77...
    記者從長春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全國地表水質量狀況結果顯示:2020年,長春市9個國家考核斷面(含公主嶺市)水質全部達標,劣五類國考斷面歷史首次全部清零,優良水體比例達77.7%,創「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
  • 2020年1~11月雲浮市各縣(市、區)水環境質量排名情況公布
    根據水汙染防治有關要求及雲浮市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實施方案,現將我市2020年1~11月水環境質量排名情況予以公布。2020年1~11月,雲浮市12個地表水省考、市考斷面水質優良率(Ⅰ~Ⅲ類)為75.0%,劣Ⅴ類斷面比例為8.3%。
  • 前2月湖南空氣品質明顯提升 PM2.5平均濃度大幅下降
    通訊員 葛倩)省生態環境廳今天發布1月與2月全省環境質量狀況。前2月,全省空氣品質明顯提升,PM2.5、PM10平均濃度大幅下降;地表水水質總體為優,洞庭湖水質得到改善。1月、2月,全省14個市州城市空氣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分別為83.4%、94.8%,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上升34.6個百分點、9.3個百分點。
  • 11月地表水質排名 綿陽居全國第20位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2020年11月和1-11月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並對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進行排名。排名顯示,綿陽列11月全國地表水質量第20位,考核斷面所在水體為涪江、通口河、魯班水庫。較生態環境部公布1-2月全國排名提升6個位次。
  • 4月全國空氣品質我省5市入圍前20
    近日,生態環境部向媒體發布了2020年4月空氣品質狀況。全國空氣品質排名前20名的城市中,四川佔據5席,分別是雅安市、遂寧市、廣安市、資陽市和內江市,具體排名分別為第3名、第14名、第16名、第17名和第19名。
  • 安徽省16市地表水質量排名公布,黃山、池州、銅陵居前三名
    據安徽日報消息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近日公布1月至11月全省16個地級市地表水質量排名。黃山、池州、銅陵 排名前三位。銅陵、蚌埠、阜陽 地表水質量同比改善幅度居全省前三。
  • 將水環境實時數據囊括「掌中」昆明科學治水更自信
    滇池保護治理取得新突破系列報導之二掌上春城訊「根據國考斷面自動在線監測數據,該監測斷面超標,請相關負責人高度重視,儘快消除水質超標情況……」當某個國考監測斷面水環境質量出現問題,在昆明市主要流域水環境質量管理系統上,自超標的點位開始,從下遊到上遊
  • 河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13條國考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V類斷面
    河北新聞網12月25日訊(河北日報記者賈楠)從省政府新聞辦今日召開的河北省渤海綜合治理成效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省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13條國考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V類斷面,2019年、2020年1至11月入海口斷面水質均值全部達到V類及以上水質標準,達標率100%,其中達到Ⅲ類以上優良水質6條;近岸海域水質達到預期目標,2018-2019連續兩年、2020年前三季度近岸海域國考監測點位海水水質優良比例穩定達到100%。新聞發布會現場。
  • 像查天氣預報一樣方便 福建省公布每日水質排名
    這種改變源自於(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省生態環境廳對滿足公眾環境質量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增強人民群眾的環境權益「獲得感」所做的不懈努力。   自7月1日起,我省通過網絡向社會公開全省地表水水質實時監測信息,並在全國率先開展設區市和重點流域每日水質狀況排名工作。
  • 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85.9% 安徽「氣質」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空氣優良天數超過85%從大氣環境質量來看,截至11月底,全省PM10平均濃度58.5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同期下降18.8%,年均值第一次穩定達到空氣品質二級標準;14個未達標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37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同期下降28.8%,好於「十三五」考核目標;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85.9%,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