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論學習貫徹市委五屆九次全會精神
山水是永州最靚的名片,生態是永州最大的資源。市委五屆九次全會提出,要堅持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推進。
永州作為湘江的源頭,是湘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國家重要的生態屏障。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記「守護好一江碧水」的囑託,統籌推進湘江保護與治理,全市水環境質量總體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一直領先全省。去年1至11月,永州在全國337個地級以上城市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環境質量狀況排名第3位、全省第一位。空氣品質達到了國家二級標準。繼續保護好湘江源頭生態環境,讓綠色成為永州最鮮明的底色,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
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決扛起保護湘江源頭的政治責任。全市上下要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刻理解把握保護湘江源頭就是保護母親河的心臟、保護我們的綠色名片、保護湘江兩岸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和子孫後代繁衍生息、保護我們的發展環境。要充分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強化以生態環境保護倒逼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和發展方式綠色集約轉型,讓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形成良性互動,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環境需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要堅持目標導向,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為抓手,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建立健全生態環境協同保護機制,確保生態功能不退化、水土資源不超載、排放總量不突破、準入門檻不降低、環境安全不失控,推動全市生態文明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把湘江源頭這道綠色長城構築得更加牢固。持續發起大氣汙染「春季攻勢」「冬季攻勢」,加強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大氣汙染防治,提高空氣品質優良率。紮實推進河湖長制工作,全面落實長江流域「十年禁漁」,確保水環境質量持續穩定向好。開展重點行業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和整治,加強農用地土壤汙染源頭管控和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保持土壤環境質量安全穩定。
要推動綠色發展,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樣板。加速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綠色轉型,發展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積極引導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現代產業發展,抓好落後產能淘汰,加快推進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清潔生產、綠色化改造,發展綠色建築和節能環保產業,推進服務業綠色發展。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推進能源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全面實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總量與強度雙控,健全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政策體系。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工程,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倡導全民綠色價值觀,開展「綠色新生活」行動,推廣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要強化生態保護修復,讓「湘江北去、漫江碧透」成為靚麗名片。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推動生態系統功能整體性提升。鞏固拓展流域退耕還林還溼試點成果,推進溼地保護和修復工作,大力建設全流域生態涵養帶。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推進生態廊道建設。全面推動綠色礦山建設,加快重點區域礦山生態修復。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和動植物資源保護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永州作為欠發達地區,要想實現後發趕超,唯有為高質量發展打牢生態底色,讓好山、好水、好空氣、好風光常駐瀟湘大地,以綠色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才能行穩致遠、永續發展,才能在千帆競發、百舸爭流中贏得先機、搶得主動。
瀟湘平: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瀟湘平: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瀟湘平:加快構建「一核兩軸三圈」區域經濟發展格局
瀟湘平:把「三高四新」戰略作為建設現代化新永州的總牽引
瀟湘平:奮力開啟永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