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平:讓綠色成為永州最鮮明的底色

2021-01-18 紅網

六論學習貫徹市委五屆九次全會精神

山水是永州最靚的名片,生態是永州最大的資源。市委五屆九次全會提出,要堅持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推進。

永州作為湘江的源頭,是湘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國家重要的生態屏障。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記「守護好一江碧水」的囑託,統籌推進湘江保護與治理,全市水環境質量總體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一直領先全省。去年1至11月,永州在全國337個地級以上城市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環境質量狀況排名第3位、全省第一位。空氣品質達到了國家二級標準。繼續保護好湘江源頭生態環境,讓綠色成為永州最鮮明的底色,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

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決扛起保護湘江源頭的政治責任。全市上下要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刻理解把握保護湘江源頭就是保護母親河的心臟、保護我們的綠色名片、保護湘江兩岸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和子孫後代繁衍生息、保護我們的發展環境。要充分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強化以生態環境保護倒逼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和發展方式綠色集約轉型,讓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形成良性互動,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環境需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要堅持目標導向,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為抓手,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建立健全生態環境協同保護機制,確保生態功能不退化、水土資源不超載、排放總量不突破、準入門檻不降低、環境安全不失控,推動全市生態文明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把湘江源頭這道綠色長城構築得更加牢固。持續發起大氣汙染「春季攻勢」「冬季攻勢」,加強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大氣汙染防治,提高空氣品質優良率。紮實推進河湖長制工作,全面落實長江流域「十年禁漁」,確保水環境質量持續穩定向好。開展重點行業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和整治,加強農用地土壤汙染源頭管控和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保持土壤環境質量安全穩定。

要推動綠色發展,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樣板。加速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綠色轉型,發展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積極引導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現代產業發展,抓好落後產能淘汰,加快推進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清潔生產、綠色化改造,發展綠色建築和節能環保產業,推進服務業綠色發展。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推進能源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全面實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總量與強度雙控,健全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政策體系。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工程,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倡導全民綠色價值觀,開展「綠色新生活」行動,推廣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要強化生態保護修復,讓「湘江北去、漫江碧透」成為靚麗名片。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推動生態系統功能整體性提升。鞏固拓展流域退耕還林還溼試點成果,推進溼地保護和修復工作,大力建設全流域生態涵養帶。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推進生態廊道建設。全面推動綠色礦山建設,加快重點區域礦山生態修復。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和動植物資源保護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永州作為欠發達地區,要想實現後發趕超,唯有為高質量發展打牢生態底色,讓好山、好水、好空氣、好風光常駐瀟湘大地,以綠色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才能行穩致遠、永續發展,才能在千帆競發、百舸爭流中贏得先機、搶得主動。

瀟湘平: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瀟湘平: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瀟湘平:加快構建「一核兩軸三圈」區域經濟發展格局

瀟湘平:把「三高四新」戰略作為建設現代化新永州的總牽引

瀟湘平:奮力開啟永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

相關焦點

  • 「讀懂我們的全面小康」綠色,全面小康的鮮明底色
    訪談專家: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潘家華採訪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顧陽綠色,是全面小康的鮮明底色。潘家華:如果說生態的內涵是尊重自然、和諧共生,強調的是天藍、水清、地淨,旨在回歸本色、凸顯底色,綠色的內涵則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要求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高產出、高效率,重在增綠行動、實綠績效。如何歸本色、顯底色,需要手段和工具;距本色有多遠、與底色差多少,需要測度和量化。
  • 綠色成為神州大地發展底色
    原標題:綠色成為神州大地發展底色 剛過去的這個春天,「綠」意分外濃。 馳而不息的藍天保衛戰,刷新著中國北方城市近年來的藍天紀錄。 改革加速,最嚴制度護航綠色發展 去哪兒,不知道;查誰,不清楚。前不久,江蘇省泰州市環保局副局長陳玉琴,又接到了這樣一起任務。「我們出發時,只知道是市長帶隊夜查。」陳玉琴說,直到趕到目的地才拿到要查的企業名單,這一查,就到了凌晨3點。 「生態辦成立後,黨政領導更能切實感受到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和壓力。」泰州市環保局局長、市委生態辦主任錢忠說道。
  • 「天眼時評」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最亮底色
    依託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貴安新區著力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走出一條生態文明發展新路。貴安有多綠?  從綠色金融港,到綠色產業園,再到綠色社區、綠色建築等,綠色和生態已在貴安新區結出累累碩果。貴安新區森林覆蓋率達42%,平均海拔1200米;氣候宜人,空氣清新,全年最高氣溫高於27.2℃的時候只有7和8兩個月。綠色已成為貴安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最亮底色。  貴安有多美?
  • 綠色是貴陽貴安的靚麗底色
    踏上「十四五」新徵程,我們仍要堅定不移踐行新發展理念,讓綠色始終成為推動貴陽貴安高質量發展的靚麗底色。綠色是貴陽貴安的城市價值基點,是最具競爭力的比較優勢。「十三五」期間,貴陽貴安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深入實施大生態戰略行動,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不斷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走出了一條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新路子,讓貴陽貴安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城市生活品質不斷提高。
  • 「天眼述評」讓綠色成為貴州發展「最靚麗底色」
    作為長江上遊地區唯一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構建長江、珠江「兩江」上遊綠色屏障,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打造綠色家園、完善綠色制度、築牢綠色屏障、培育綠色文化「五個綠色」,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 綠色生態,這就是開遠的幸福「底色」!
    綠色生態,這就是開遠的幸福「底色」!近年來開遠市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把「綠色」作為生態發展底色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 讓綠色成為家庭底色
    並通過召開尋找「綠色家庭」啟動會、線上線下宣傳會、現場觀摩推進會等形式,讓尋找「綠色家庭」活動迅速在中心城區的37個社區展開,廣大家庭踴躍參與尋找「綠色家庭」活動。家住鑫園小區的劉思悌,屋後有一片空地,雜草叢生,在全社會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下,劉思悌老兩口將這片空地改造來種花,把雜草叢生的空地改造成了一個小花園,園裡60多盆鮮花和盆景錯落有致,綠意盎然。
  • 讓綠色成為家居產業的底色
    11月25日,「智造環保+ 為綠色發展護航——廣東綠色發展媒體觀察團」走進尚品宅配。觀察團由五位專家和30多家媒體組成。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對綠色健康領域的重視,綠色也成為了企業強大的競爭力,而科技創新、智能製造成為了實現綠色的基礎。
  •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擦亮美好生活底色
    原標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擦亮美好生活底色   提要:新發展階段,我國
  • 各地林草頭條丨甘肅武威:讓綠色成為最美底色
    讓綠色成為最美底色——武威市深入推進全域生態文明建設綜述武威市海藏寺溼地公園 一 很難想像,幾年前的祁連山脈中不乏人為造成的點點「傷疤」。青土湖 四 僅用一年時間,武威新增城市(縣城)綠地面積189.6萬平方米,綠色更加濃厚。鳥瞰城區,各種喬木、灌木、花卉把街道裝扮得格外迷人。在中心城區榮高路、宣武街、天豐街、漢武大道、和平大道、正陽路等道路上,樹木景觀一街一品、一路一景,立體栽植花卉五彩繽紛,花香襲人,處處體現著全域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
  • 濱州鄒平市全域擦亮「綠色鄒平」底色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3日訊把「綠色鄒平」作為生態建設的最美底色,濱州鄒平市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以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為目標,圍繞「四減四增」結構調整,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取得了新成效,2019
  • 市住建局:以綠色「築」就城市建築「最美底色」
    原標題:市住建局:以綠色「築」就城市建築「最美底色」   建築是城市的主要載體,既為城鄉居民提供生活、
  • 讓綠色成為發展的最亮底色
    實行生活垃圾分類,是體現社會文明水平的大事,是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重要舉措,是踐行人人參與環境保護、共建共享美麗家園的重要內容,影響著西藏綠色發展進程。
  • 廣安武勝:生態建設鋪好「綠色」底色
    近年來,武勝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斷強化流域內河流管理,堅持沿河巡查等形式,不斷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整改落實,確保水清、岸綠、河暢。在河道長效機制上不斷創新,「掌上治水」新模式極大限度地發揮了河長的作用,提升了水環境治理水平。
  • 廣東省湖南永州商會會長皮社勝一行到永州經開區考察調研
    紅網時刻永州6月10日訊(通訊員 郭東燦)6月8日下午,廣東省湖南永州商會會長皮社勝一行到永州經開區考察調研,永州經開區黨委書記高守凱主持會議並講話,區黨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屈仁寶出席座談會。皮社勝表示,再次來到永州經開區,經開區領導班子以務實的態度、高效的服務全力支持項目發展的記憶依然深刻。永州經開區作為產城融合的先導區,是永州經濟發展的增長極,選擇把廣東省湖南永州商會新經濟產業園建在永州經開區,是商會班子本著造福家鄉、飲水思源的家鄉情,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的。
  • 「十三五」成就巡禮丨擦亮綠色發展底色 做美經濟生態「雙面繡」
    每到秋冬季節,鹽城溼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漫天的鹽蒿草為無邊的灘涂鋪上紅色植被,一望無際的蘆葦叢成為300多萬隻遷徙水鳥的天堂。這是鹽城越來越美的五年:天越來越藍、水越來越清、花園綠地越來越多,生態環境的顯著改善,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紅色是鹽城最厚重的本色,綠色則是鹽城最鮮明的底色。
  • 山東壽光:晨鳴集團用綠色擦亮民族造紙業的底色
    長期以來,晨鳴集團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始終將環保作為「生命工程」來抓,全面推行清潔生產、節能減排和資源循環利用,使各項指標走在全國乃至世界前列,成為我國履行環保主體責任的企業標杆,榮獲中國環境社會責任企業、中國造紙工業環境友好企業、全國節能先進企業、山東省循環經濟示範企業、低碳山東標杆企業、山東省資源綜合利用先進單位等稱號
  • 永州這個國家溼地公園試點評估驗收!
    永州這個國家溼地公園試點評估驗收!>九嶷河國家溼地公園總面積768.4公頃,其中溼地面積387.3公頃,佔溼地公園總面積的50.4%,經過5年的建設,圓滿完成了溼地公園總體規劃各項建設任務,已經成為集溼地生態系統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作為經濟大省,江蘇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以此為牽引,統籌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讓綠色成為全面小康的底色。生態修復——廠房變綠廊 包袱成財富「觀音閣下月泉軒,溝深水淺白鷺閒。道盡幕燕大美景,風景獨好故園田。」
  • 湖南永州古零陵東山景區之行
    永州,是湖南省地級市,位於湖南省南部,瀟、湘二水匯合處,故雅稱「瀟湘」,自公元前124年始置泉陵侯國以來,永州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五一節到來之際,偷閒走訪了該市零陵區的東山景區。東山景區正門替換高清大圖東山景區介紹永州東山景區位於零陵古城區制高點,自北向南綿延數裡。景區內古木參天環境優雅,是市中心不可多得的綠色天然氧吧。東山景區導覽圖東山自古便是文化名山,張飛、蔣琬、黃蓋、柳宗元、懷素、張浚、張拭、楊萬裡、範純仁等眾多名人都與東山結下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