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獄、聯姻、退休、身家縮水……高光漸逝的香港四大家族

2021-12-22 華商韜略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收之東隅者,又何嘗不是失之桑榆。

華商韜略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客服微信:hstlkf

 本文原發於2020年2月23日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很多人都在等待一個消息——香港的四大家族會如何反應。

改革開放以來,每逢內地有重大急難,包括2008汶川地震,他們都會第一時間挺身而出,捐款捐物,其捐贈金額也都常居規模之前,成為輿論關注與街頭巷尾傳說的焦點。

但這次,在很長時間內,大家等到的消息都是沒有消息。直到2020年2月,才傳來李嘉誠捐出1億港幣的消息,然後陸續曝出其他三大家,恒基兆業、新世界、新鴻基的捐贈。但這些消息也都很快被淹沒了,諸如新世界更是早就有千萬級的捐贈,但卻沒引起一絲漣漪。

2020年2月,《福布斯》發布香港50大富豪榜。李嘉誠身價294億美元,較去年縮水23億美元,跌落蟬聯21年的首富寶座降至第二;恒基地產的李兆基以304億美元身價登頂。李嘉誠丟掉香港首富,以及接替李嘉誠做首富的李兆基,同樣沒太吸引大眾的眼球。2019年,此次新晉「香港首富」李兆基的退任,讓四大家族全部告別了天王掌門人時代。交出權柄的四大天王,不但揮別了自己的商業王國,也正漸漸被媒體放到聚光燈之外。

2019年5月28日,恒基兆業的股東大會上,91歲的李兆基最後一次以主席的身份出現在大會上。中國人很注重儀式感,這場大會,也是他的退休儀式。2001年起,他就陸續辭去多家附屬公司職位,並同時辭去多個上市平臺職位。這一次正式退休後,李兆基家族5000億的商業帝國全權交由其兩個兒子李家傑與李家誠接手,大兒子李家傑負責大陸業務,二兒子李家誠掌管香港業務。早在2018年3月16日,比他還小几個月的李嘉誠,也是戀戀不捨地揮別了舞臺,將公司交到了大兒子李澤鉅手裡。

退任當天李嘉誠還說:「我幾年前就說要退休,要去旅行了,今天我就去旅行。」那天到底去沒去,沒有人知道,不過在幾個月後李嘉誠90歲生日那段時間,他確實與周凱旋來了一場浪漫的國外遊。周凱旋小李嘉誠33歲,至今未婚的她在李嘉誠的私人投資裡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牽線投資Facebook,也在李嘉誠的私人生活裡扮演著重要角色,李嘉誠稱其為紅顏知己。已經去世的新世界創始人鄭裕彤很不一樣,嚴格來說,他退休了兩次。1989年,鄭裕彤第一次宣布退休,把接力棒交到了長子鄭家純手上。鄭家純上任後接連推出了收購計劃,從42億港元收購華美達酒店到23億收購永安集團,再與永興換股,一番雄心壯志過後,換來的卻是新世界的負債纍纍。兩年後,鄭裕彤不得不重出江湖,大刀闊斧地拋售資產、市場集資等,以扭轉公司頹勢。然後,一幹又是20多年,也將新世界牢牢釘在超級天王的陣營裡。2012年,鄭裕彤第二次宣布退休,把主席與執行董事交椅再次轉到了鄭家純面前。同時,還安排長孫鄭志剛,出任新世界的聯席總經理。二次退休四年後,91歲的鄭裕彤因病去世。他也成了四大家族中,唯一一個還在位時就把孫子輩推到臺前的人。1990年郭得勝因腦溢血去世,去世前他留下了「鴻基永固」四個字,以及當時市值兩百多億、香港最大的房地產公司新鴻基。當然,還有一個遺產繼承計劃,即老大郭炳湘為董事總經理,老二郭炳江和老三郭炳聯為董事副總經理。三個兒子雖然一起管理新鴻基,但卻沒有公司的股權。股權都被郭得勝放在了家族基金裡,管理人是他的妻子鄺肖卿。這種安排讓三兄弟在相當長時間裡成為二代同力戳心的典範,但卻終究沒能戰勝人性的私慾。當公司越來越大,兒子們的年紀也越來越大,不明了的分配,還是引發了著名的郭氏三兄弟財產爭奪戰。2008年老二跟老三以身體不好為由罷免了老大的職位,老大反手就把前者告上了法庭。三兄弟徹底決裂,郭炳江進了監獄,郭炳聯差點兒進了監獄,郭炳湘則兩年前因病去世。郭得勝不會料到,自己最精心的打算,換來的是自己最不想看到的結果。

李兆基以前說過,香港富豪中兒女超過兩個的家族多多少少都出現了問題,兒女多很麻煩,兩個就好很多。就像李嘉誠,只有兩個兒子,退休的時候一個繼承家業一個拿錢,各得其所。郭家的戰爭著實讓人惋惜,不幸中的幸運是,郭炳江在去年終於刑滿出獄,並於今年1月起,出任集團旗下子公司新鴻基地產代理有限公司資深董事。

40個月的牢獄生活磨平了郭炳江的鋒芒,出獄後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重返公司進行又一次權利的遊戲,而是想先追回自己失去的、未參與到的世界變化浪潮。共享經濟、第三方支付、短視頻……這幾年每一場風口帶來的產物,都在顛覆他既有的想像。2019年9月9日,香港四季酒店舉行了一場婚禮,新娘李敬儀(Vickie)是李兆基的外孫女,新郎郭兆聰則是郭炳江的堂兄弟郭炳濠之子,也是李兆基家族恒基地產的執行董事。李敬儀與郭兆聰戀愛長跑了三年,對於兩人而言,結婚是水到渠成;對李郭兩家來說,這相當於把一直以來牢固的合作關係,又粘上了一層厚厚的雙面膠。畢竟2019年,四大家族腰間的錢囊,都蔫了一點,和內地超級富豪們相比,他們這些年更是一直在逆水行舟,不進只退。2019年,《福布斯》發布的中國香港前50大富豪榜上,李嘉誠的身價是317億美元,李兆基是300億美元,但與2018年相比,前者身家縮水43億美元,後者縮了22億美元。去年6月至8月,郭得勝家族的新鴻基地產股價下跌11.3%,市值蒸發了423億港元;鄭裕彤家族的新世界發展股價則下跌16.4%,市值蒸發200億港元。財富高增長時代已經不再,但時代需要他們承擔的卻是越來越多。去年9月,鄭裕彤家族宣布向特區政府、社會企業或慈善團體,陸續捐出27萬平方米的土地後,李兆基家族與郭得勝家族也紛紛表示,支持港府收回閒置農地興建公屋。其中,港府計劃收回的68公頃土地裡,恒基地產佔了將近七分之一,大約9.3萬平方米。三大家族捐地的時候,李嘉誠也沒少付出,他跑去參加了大埔慈山寺的活動,一個多月後捐了10億給中小企作應急錢,隨後又捐出2億支持香港的餐飲業。但即便這樣,當年視他們為驕傲與自豪的香港人,對他們依然是越來越感情複雜了。雖然努力做了很多,但在去年香港的社會事件中,將香港問題的責任歸結給他們的輿論,不是個別聲音。

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以及郭得勝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地產大王。他們都來自廣東,而真正讓他們交集,並成為地產大王的,是1958年與1972年這兩個大節點。

塑料花大王李嘉誠於港島北角建起了第一幢工業大廈,正式介入地產市場。頭一年,他剛剛快人一步研製出塑膠花填補了香港市場空白,並帶領長江塑料廠由默默無聞的小廠一夜間走紅塑膠業界,還改名為長江工業有限公司。幾乎是同一時間,喜歡西裝配球鞋、與李嘉誠發跡如出一轍都是「倒插門」的鄭裕彤,先後去香港跑馬地、銅鑼灣興建了藍塘別墅和香港大廈。彼時,距離鄭裕彤從嶽父手裡繼承周大福,僅僅過了兩年時間。另一邊,擅長外匯買賣的李兆基與洋雜大王郭得勝,聯合馮景禧等八個人創辦了永業公司,合資涉足地產生意。此後他們推出的分層出售、10年分期付款的方式一改香港地產業的經營方式,李兆基、郭得勝等人靠此在地產界風生水起。1963年李兆基與馮、郭兩人另組新鴻基地產,三人聯手在地產界很是火熱,還被大家稱作「三劍客」。去年李兆基退休回憶往事時還說,最想重溫與郭得勝、馮景禧先生組成的三劍客一同經營事業的年代。1967年香港樓市的全面暴跌,已在地產業積累10來年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郭得勝們斷定這是階段性的困難,從此開始大手筆抄底與超車,把別人的危險變成自己的機遇。繼而,有了1972年的大爆發,並寫下四大家超越其他業者掌控香港地產業的關鍵一筆。當年,香港樓市就全面復甦,鄭裕彤的新世界發展成功上市,當天就順利募集到了1.6億港元。在當時,這可是個巨大的數字。當年,三劍俠也分了手。馮去做了金融,郭得勝守著新鴻基,並於8月將公司上市,市值港幣4億元。這三大家上市了,李兆基也沒閒著——他用手裡的錢大肆購進土地與物業,為後來的騰飛打下關鍵根基。前兩年有記者問李嘉誠,如果當年在長江實業上市時買入一手沒有賣出,總回報是多少?李嘉誠說:「當時買3元的股票,收到股息,再買長江,今天的價值會超過5000倍。」末了,他又說,世界上,不會有太多公司有5000倍的回報。1972,就這樣變成了四大家族鼎盛商業帝國的開端。1990年郭得勝因病逝世時,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都去參加了葬禮。報刊評論說,這幾位扶靈者已經掌握了半個香港的經濟命脈。那時,新鴻基地產的市值與上市時相比,增長了635倍;六年後《福布斯》雜誌裡,李兆基的財富累積至127億美元,躍居全球第四大富豪、亞洲首富;再過一年,香港回歸,四大家族的財富總和超過440億美元。從那時到今天,除了後來因為澳門崛起的呂志和家族曾闖入香港富豪榜的前四大,香港財富的前四大一直被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和郭得勝四大家族牢牢把持,水潑不進。大多數時刻,他們連名次都是固定:李嘉誠第一,李兆基與郭得勝家族交替第二,鄭裕彤則穩居第四。於是到了2013年,有位小學生在作文裡寫了那句著名的話:

房地產造就了香港過往的經濟繁榮,也給今天埋下隱患。套用《北京人在紐約》裡開篇說,如果你愛一個人,就把他送去香港,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就把他送去香港,因為那裡是地獄。2018年,在一段宣傳短片《讓下一代看見》中,劉德華作為旁白,現聲倡議在香港東大峪填海造地解決下一代的住房問題。他說,他見過充滿朝氣的香港,他也見過停滯不前的香港,你想下一代,見到一個什麼樣的香港?上世紀90年代初期,她的GDP能甩開江蘇、浙江、廣東以及山東四個省的總和,但要論地產,香港彈丸之地豈可相比。於是,當內地學會香港的地產拉動繁榮,香港的優勢很快不再。2017年,北上兩地的GDP都超過了香港。而到了2018年,香港GDP的佔比由曾經全國的五分之一,變成了廣東省的五分之一。一手推動了香港地產大江大河的四大家族,尤其是將雞蛋都放在地產籃子裡的,其實早已收到懲罰:掌握了香港一地的地產權柄,卻沒拿到贏在全球化新時代的籌碼。地產成就了他們,但地產也給了他們局限:太依賴地產。即便他們到了中國內地,這個過去幾十年全球最具活力與多樣化的市場,其籌碼依然大多局限在地產之上。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四大家族就對內地地產下手了。那是他們在內地最春風得意的時候,憑藉金錢與充足開發經驗的優勢,他們在許多城市廣囤土地,開發商業樓宇及小區。到今天,四大家的地產版圖幾乎遍布每一座核心城市。但相比內地本土的龍頭房企們來說,他們基本上都只是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內地的房地產市場,比他們更有想像力,也更考驗勇氣。他們在香港那一城一池的制霸術,到了內地的天空海闊與錯綜複雜裡,也常常只能是望洋興嘆,甚至好幾個月連個公章都搞不定。當李嘉誠拋售內地物業被警告「別讓李嘉誠跑了」時,有多少人曾想過其背後,就算不跑又能怎樣的無奈。李嘉誠的時代過去了,當年馬雲在香港如此說,還被認為是狂妄。那時的李嘉誠雖然已經不再獨領華人社會的風騷,但其長和系超過萬億港幣的市值,依然是一座高高的大山。但今天,長和系還是那個長和系,阿里卻是6000億美元的阿里了。持續地產業務之外,四大家族其實也都在地產之外,積極地推動多元化業務,比如,李兆基家族的燃氣,鄭裕彤家族的百貨與珠寶。但除了李嘉誠家族早早把業務推向電訊,還差點成了騰訊大股東並在新興經濟有所作為之外,其他三大家幾乎都還停留在20世紀的產業裡。對,可以說是錯過了21世紀的新興產業機會。就像被批評因為他們而錯過了21世紀的香港一樣。

從這個意義上講,在世人說他們綁架了香港房地產的背後,他們又何嘗不是被房地產綁架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收之東隅者,又何嘗不是失之桑榆。

[1]《再見四大家族:香港的1969》

[2]《再讀李兆基,淘金城市更新》

點讚」是喜歡,「在看分享」是真愛

相關焦點

  • 高光漸逝的香港四大家族
    本月初,《福布斯》發布2020年香港50大富豪榜。李嘉誠身價294億美元,較去年縮水23億美元,跌落蟬聯21年的首富寶座降至第二;恒基地產的李兆基以304億美元身價登頂。李嘉誠丟掉香港首富,以及接替李嘉誠做首富的李兆基,同樣沒太吸引大眾的眼球。2019年,此次新晉「香港首富」李兆基的退任,讓四大家族全部告別了天王掌門人時代。
  • 聯姻、退休、出獄……香港大家族的前世今生
    來源:華商韜略文 丨 華商韜略 軟 貓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很多人都在等待一個消息——香港的四大家族會如何反應。2019年,此次新晉「香港首富」李兆基的退任,讓四大家族全部告別了天王掌門人時代。交出權柄的四大天王,不但揮別了自己的商業王國,也正漸漸被媒體放到聚光燈之外。他們以一生打拼成就的商業王國,也是高光漸逝。
  • 香港四大家族高光漸逝
    但這些消息也都很快被淹沒了,諸如新世界更是早就有千萬級的捐贈,但卻沒引起一絲漣漪。本月初,《福布斯》發布2020年香港50大富豪榜。李嘉誠身價294億美元,較去年縮水23億美元,跌落蟬聯21年的首富寶座降至第二;恒基地產的李兆基以304億美元身價登頂。李嘉誠丟掉香港首富,以及接替李嘉誠做首富的李兆基,同樣沒太吸引大眾的眼球。
  • 漸漸遠去的香港四大家族
    他們以一生打拼成就的商業王國,也是高光漸逝。2019年5月28日,恒基兆業的股東大會上,91歲的李兆基最後一次以主席的身份出現在大會上。中國人很注重儀式感,這場大會,也是他的退休儀式。李兆基的退休有跡可循。2001年起,他就陸續辭去多家附屬公司職位,並同時辭去多個上市平臺職位。
  • 為何富豪榜上香港人越來越少?身家也縮水,「大劉」說出其中內幕
    有人說是因為現在內地的經濟發展的太快了,香港富豪的身家縮水,不如內地富豪了,其實不然。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關鍵是香港的富豪還沒有「瘦死」。不說其他的,就說香港的「四大家族」的財富都是非常驚人的,至今已經富了不止三代。
  • 香港兩大千億家族聯姻
    家族聯姻,最典型的是《紅樓夢》中的四大家族(賈史王薛)。以賈府為首的一個封建官僚集團,勢力龐大,都名列當時的"護官符"之中,四家皆連絡有親,一損皆損,一榮皆榮,扶持遮飾,俱有照應。正因為家族聯姻的益處,才有「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阿房宮,三百裡,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 香港這兩大豪門竟然聯姻了!
    香港四大家族中的兩個,四大地產霸頭中的兩霸,這兩家人聯姻,想低調恐怕都難。 去年李兆基退休,他回憶當年還說:「最想重溫與郭得勝、馮景禧先生組成「三劍俠」一同經營事業的年代」。香港四大家族我們說回聯姻,其實靠這種方式壯大家族實力,是香港各大豪門的套路。
  • 香港四大家族的當家人紛紛退休,唯獨李兆基找不到理想接班人
    退休之後,李兆基將會留任公司的執行董事,兒子李家傑由原來的執行董事轉變為聯席主席,李家誠由原來的副主席轉變為總經理。那麼在絕大多數人看來,李兆基的退休其實是有著特殊意義的,這也代表曾經在香港叱吒風雲的四大家族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如今的香港使他們後人的時代,那麼四大家族後人中最成功的莫過於郭得勝的三個兒子,號稱郭家三傑。
  • 香港四大家族崛起的江湖
    媒體最新消息,香港富豪榜第二名、人稱「香港巴菲特」的李兆基宣布退休。作為香港地產界叱吒風雲的人物,出生於1928年的李兆基也是繼李嘉誠、賭王何鴻燊等富豪退休後,香港四大豪門家族最後一位第一代創始人退休。至此,香港富豪「四大天王」時代正式落幕。2018年10月20日,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郭氏家族長子郭炳湘在香港去世,享年68歲(1950-2018),郭炳湘的一生,也是香港風雲激蕩的68年。
  • 賭王治喪委員會名單公布,四大家族都到齊!李兆基成香港新首富
    其中香港四大家族均有代表參與治喪,李嘉誠、李兆基兩位領袖親自上陣。這陣勢感覺香港豪門半壁江山都來了!全盛時期的四大家族可謂是聯手共同掌握了香港的經濟命脈。2020年2月2日,福布斯發布了《2020年中國香港富豪榜》,穩居香港首富寶座長達21年的李嘉誠被李兆基憑藉304億美元的身家擠下,成功趕超李嘉誠,成為香港新首富,號稱「香港巴菲特」!
  • 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犯下震驚全港案件的傳奇富豪出獄了!最想做的事是...
    Hello海歸網找工作留學生海歸求職、創業、職場講座開始報名,點擊查看:3月上海、北京海歸專場招聘會一位香港億萬富翁出獄後的頭件事是做什麼犯下震驚全港案件的傳奇富豪出獄了!出獄的郭炳江和逝世的郭炳湘,都是郭氏三兄弟的風雲人物!
  • 香港"四大天王"謝幕 91歲恒基地產李兆基退休
    以李兆基、李嘉誠、鄭裕彤、郭得勝為大家長的四大家族,通過各自控制的四大地產巨頭恒基地產(00012.HK)、長和(00001.HK)、新鴻基地產(00016.HK)、新世界發展(00017.HK),主導著香港地產業的過去與未來。四大家族又以此為中心擴展,把觸手延伸至電訊、用水、燃氣、百貨零售、旅遊、航運等衣食住行多個方面,在香港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 中國式豪門聯姻:權力與鬥爭
    就在1983年澳門的崔.世.安家族與香港的霍英東家族攜手,1991年澳門賭王家族與香港船王家族聯姻之前,1962年,隨著霍英東與何鴻燊開始攜手開拓港澳兩地市場,日後成長為香港四大家族領頭羊的李嘉誠、鄭裕彤、李兆基、郭得勝等人,也開始登上了歷史舞臺。
  • 鄭裕彤之孫豪砸138億進軍內地,香港四大家族開啟第三代模式
    80後「文藝青年」被迫接棒,香港四大家族更迭,「富三代」們走向臺前...... 「不像李嘉誠那麼努力」的他,其實是香港四大家族中「交棒」最早的。
  • 一文看懂:香港四大家族如何崛起?
    媒體最新消息,香港富豪榜第二名、人稱「香港巴菲特」的李兆基宣布退休。作為香港地產界叱吒風雲的人物,出生於1928年的李兆基也是繼李嘉誠、賭王何鴻燊等富豪退休後,香港四大豪門家族最後一位第一代創始人退休。至此,香港富豪「四大天王」時代正式落幕。
  • 香港四季酒店和IFC的神秘主人
    伴隨著李兆基的正式退休,香港地產四大家族包括長和系、新鴻基地產以及新世界集團,全部完成接班。屬於香港」創一代」的時代正在慢慢落下帷幕。1928年,中國廣東省,誕生了兩位男嬰,二人日後都成為了華人商界的教父級人物。 一位是多年來蟬聯華人首富的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另一位是恒基兆業的創辦人李兆基。
  • 「他」是香港四大家族之一,卻從未受邀參加國慶典禮,原因不簡單
    香港的四大富豪家族大家應該都是聽說過的,分別是李嘉誠家族、鄭裕彤家族、李兆基家族和郭得勝家族。這四個家族的影響力在香港可是非常非常大的,沒有辦法用語言形容的,而李嘉誠家族的財富更是無法想像的,雖然每年在富豪榜上李嘉誠的名字不是那麼顯眼,但是曾有業內人士猜測說,李嘉誠家族的財富在世界富豪榜上也是排得上名的。
  • 香港告別「四大天王」時代!恒基地產91歲創始人李兆基退休,5500億資產由兩子打理
    如今,隨著李兆基榮休,四大家族的交班已全部完成。英雄黃昏,美人遲暮,一個時代真正結束。被高房價圍城的香港,往後或將多幾分務實,少一些冒險與傳奇。這樣一看,香港地產大鱷的業務多元化,比內地開發商順遂得多。大如恒基,李兆基的退休,必然是一項醞釀多年的計劃。2011年開始,李兆基便辭任多家附屬公司的董事職位;2014年開始,李兆基又繼續辭任旗下數個上市平臺的主席、董事總經理等職位。3月20日,恒基地產在年報中稱,主席及總經理李兆基,因年事已高,正考慮退休。
  • 一年分紅超百億,「香港佬」為何不在富豪榜前列?劉鑾雄道出內幕
    就連做了十幾年香港首富的李嘉誠,都已經「無緣」首富寶座了。提到香港,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房地產生意,畢竟香港的絕大部分富豪,都是靠著房地產起家的,尤其是蟬聯多屆華人首富的李嘉誠,足以證明香港的房地產市場,多麼賺錢。
  • 李嘉誠之後,又有頂級富豪要退休!一手創建5000億商業帝國
    中國基金報何翎源繼李嘉誠宣布退休以後,香港富豪李兆基有計劃退休,這意味著香港四大家族最後一個創一代交棒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