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可以補脾益氣?汪醫生:這4個健脾高手,便宜又好吃!

2020-12-23 汪薇醫生說

導語:從中醫的角度來講,溼氣重是脾虛的表現,其中脾是我們身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脾住運化,其中脾的作用能為身體提供食物水分等營養物質,但是脾胃一旦受到損害,其整個消化系統則就會出現問題,為此,當有疾病時需要積極的治療,其中吃藥調理只是一部分,那麼吃什麼可以補脾益氣呢?汪醫生:這4個「健脾高手」,便宜又好吃!

吃什麼可以補脾益氣?汪醫生:這4個健脾高手,便宜又好吃!

首先要想祛溼先要健脾,祛溼健脾很重要,脾強健溼氣自然減輕,從中醫角度來講,健脾祛溼要選對藥材,其中人參健脾丸就是不錯的選擇,人參健脾丸屬於一種中草藥物,既有補血健脾養心的功效,可以調理人體的脾胃,當脾胃調理好了食慾就會增加,吸收了更多的營養,人參健脾丸會有哪些作用呢。

人參健脾丸的作用有哪些?

1、促消化、健脾養胃

人參健脾丸大家都聽說過,但是很多沒吃過,其中健脾丸用來健脾、補脾的功效。其中人參健脾丸含有大量的麥芽、神曲,山楂、砂仁、陳皮、木香,有利於促進食物的消化,可以消除積食。

2、抗菌作用

其次,人參健脾丸其中含有的黃連、木香都是屬於抗菌的食物,抗菌抗炎的功效很不錯,其次,對胃有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過敏性的結腸炎、胃功能紊亂、青春痘、兒童鼻炎都有不錯的功效。

具體哪些食物可以健脾?

1、糯米

糯米作為生活中經常會使用到的食材,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美味,既可以獲取營養物質,又能滿足人們的味蕾需求。其中,糯米中含有大連過的維生素B,能健脾祛溼,溫暖脾胃的功效,尤其是糯米和山藥在一起熬粥,健脾祛溼的功效很可見。

2、蘋果

蘋果是我們提倡生活中最常見的水果,其中蘋果具有健脾祛溼的功效,經常吃蘋果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緩解便秘,生津潤肺。非常的適合消化不良的患者。

3、白果

銀杏又名白果,是我國獨有品種,其中白果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含有大量的礦物質、粗蛋白、粗纖維、以及維生素,對於胃部不適的患者來說,經常不但能健脾養胃還能滋陰養顏的功效,還能抗衰老,促進血液循環。

4、養胃茶

除了食材方面的輔助以外,常喝養胃茶能起到健脾祛溼的效果,根據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薏米仁、赤小豆、芡實都有不錯的祛溼功效!根據藥膳的原理,功效如下:

薏米仁:清熱排毒,祛溼健脾,促進新陳代謝。

赤小豆:利水消腫,解毒排膿,解風溼。

芡實:性味甘澀,祛溼止帶。

上班族可以直接用祛溼茶包,直接用開水衝泡就可以了,衝泡時間只需要一分鐘,並且在辦公室就能獲得,更加地快速便捷。

結語:所以,人參健脾丸即屬於一種中草藥物,也能起到補血健脾養心的功效。除了人參健脾丸以外,經常吃水果蔬菜,積極的訓練運動都能起到健康養胃的效果;其次,養胃茶也是不錯的選擇,既養生又護胃,簡單方便,每天一包健康護胃。最後,在這裡要提醒的是,如果大量服用人參健脾丸的話,就會引起身體的上火,如何服用的話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相關焦點

  • 常食2物堅持4按,健脾益氣,昇陽氣
    那麼,"陽氣"究竟是什麼?人生老病死,可以說是陽氣衰減的一個過程,所謂"人活一口氣",其實這個氣指的就是人體的陽氣。人體的氣無處不在,充斥著全身各處,可分為"元氣、宗氣、營氣、衛氣、中氣",而這5種氣均被統稱為陽氣。
  • 秋季,這美食千萬別錯過,清熱潤燥,補脾益氣,我家一買就是5斤
    秋季,這美食千萬別錯過,清熱潤燥,補脾益氣,我家一買就是5斤!天氣漸漸變涼了。又到了煲湯的好時候了,喝點熱熱的湯水,渾身都變得暖和了起來,而且,營養還特別的高。它就是蓮藕,營養師大喬說過,蓮藕的藥用價值很高,它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鈣等營養元素,常吃不但可以清熱解毒,補氣血,健脾胃,還能滋補身體。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一道鮮嫩滋補的豬骨蓮藕湯的做法。割須棄袍的朋友們,快來試著做給家人們吃吧!
  • 健脾益氣的兩款茶飲
    【材料簡介】 太子參味甘、微苦,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健脾、生津潤肺的功效。黃芪味甘、性微溫,入肺、脾經,有補中益氣、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利尿退腫等功效。【茶療功效】此茶方可健脾益氣、潤腸通便,適用於脾虛氣弱型便秘。
  • 核桃最厲害的不是補腦,被扔掉的才是補脾又補腎
    能通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腸、補養氣血。。。愚常用之以治下焦虛寒之證,誠有奇效。」說明核桃可以補腎陽,補命門之火在中醫裡,命門是諸神精之所舍,是原氣之所系。就像我們吃橘子,扔掉的橘絡才是最寶貴的,核桃也是如此,我們往往只吃了核桃肉,卻把藥用價值極高的核桃隔給扔了。什麼是核桃隔?它又叫做分心木,也就是核桃中間,分開兩片核桃的隔膜。
  • 【每日一膳】黨參桂圓肉黃鱔湯:補脾益氣,引血歸經、祛風消腫
    常吃有很強的補益作用,對身體虛弱,病後效果更明顯。蔥\姜\蒜洗淨備用,鍋中放油燒熱加入姜\蒜煸炒黨參,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用於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等。《本草從新》記載:「補中益氣、和脾胃、除煩渴。中氣微弱,用以調補,甚為平妥。」
  • 脾胃喜歡甜的5種甘味食物補脾養胃、防胃病
    生山藥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的功效,經常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咳喘、腎虛遺精、帶下、尿頻等症;熟山藥具有補脾健胃的功效,常用於脾虛食少、洩瀉便溏等症。總體而言,補陰宜用生山藥,健脾止瀉宜用熟山藥。生山藥主要是以湯匙刮成泥,配熱飯食用,或者是煮熟食用,對於養胃補虛是非常好的。
  • 脾有「三怕」,可以多吃「一果」,有助於健脾祛溼
    俗話說:「十人九溼」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溼氣重的問題,然後醫學從中醫角度講,體內溼氣重主要是脾虛,脾虛者容易出現頭暈,噁心,身體乏力等症狀,如果溼氣較重,增強脾器官功能首先要祛溼排溼脾有「三怕」,可以多吃「一果」,有助於健脾祛溼
  • 補中益氣湯
    筆者用上方治療因氣虛下陷所致的月經過多症,計27人,時間最短者6個月,最長者3年4個月,用藥少則10劑,多則45劑,均告痊癒。在治療時上方的藥物分量應因人而異。補中益氣湯不僅可以治胃下垂,而且諸凡臟器下垂之症均可治之,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因為這些病的發病原因均與氣虛下陷、無力舉託有關。補中益氣湯是益氣昇陽的好方子,用之得當,無不奏效。但在使用時如加上炒枳殼50克、桔梗10克,收效較原方更為理想。
  • 青囊讀書會 說醫話藥聊紅樓之「益氣養榮補脾和肝湯」
    於是張友士開具一方,名曰「益氣養榮補脾和肝湯」,具體方藥為:人參 二錢、白朮 二錢土炒、雲苓 三錢、熟地 四錢、歸身 二錢酒洗、白芍 二錢、炒川芎 錢半、黃芪 三錢、香附米 二錢、制醋柴胡 八分、懷山藥 二錢、炒真阿膠 二錢蛤粉炒、延胡索 錢半酒炒、炙甘草八分(引用建蓮子七粒去心、紅棗二枚)。張友士對預後也作了大致判斷:「這病尚有三分治得。
  • 健脾瘦身緊膚食方--四神湯
    脾胃位於身體的中間部位,是很中心的腑臟,它負責全身能量的運化,運化功能強了,肌膚也會緊實起來,這種緊實不是健身健出來那種一塊塊的「死肉」,是小孩子那種自然的線條感。所以說要美容,先調理五臟六腑吧。1、茯苓茯苓,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腎經。
  • 補中益氣湯的七個運用!
    補中益氣湯不僅可以治胃下垂,而且諸凡臟器下垂之症均可治之,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因為這些病的發病原因均與氣虛下陷、無力舉託有關。補中益氣湯是益氣昇陽的好方子,用之得當,無不奏效。但在使用時如加上炒枳殼50克、桔梗10克,收效較原方更為理想。
  • 一味中藥古今同名異物,適用於虛不受補者,可益氣健脾、生津潤肺
    「滄海桑田」這句成語是形容古今的變遷,中醫文化發展千百年來以來雖然在不斷的進步,但也會因為古今的差異造就了一些容易讓人混淆的東西。比如有一味中藥就是古今有別,而且是同名異物相差甚遠,但這味中藥又十分的常用,古時候它乃「真參」,如今確實「非參」,當下這味中藥可以益氣健脾、生津潤肺、滋養氣陰。
  • 舌頭露出4個破綻,是脾在「呼救」,堅持4個習慣,脾虛不再擾
    舌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是從胃氣裡面生存的,所以,通過觀察舌頭的狀況,就可以看出我們脾胃的健康問題。舌頭露出4個破綻,是脾在「呼救」1、舌頭腫大脾主運化,脾虛導致運化功能下降,身體內的水溼排不出去,一直堆積,最終表現在舌頭上,舌頭會因為水溼變得腫大,感覺舌頭屈伸不利。
  • 太好吃了!3道冬季溫潤甜湯,健脾潤肺又清心
    另外,這個季節孩子經常有呼吸道疾病,所以最好能有一些潤肺效果,健脾是最基礎的,也不能落下,基於以上重點我首先推薦這杯溫潤雙果飲。這杯溫潤雙果飲,每周喝1~2次溫潤雙果飲,主要由無花果、羅漢果兩種果組成,我還往裡面加了一些青稞。
  • 「健康」夏季吃冷飲最傷脾陽,尤其是孩子!養胃健脾看這一篇就夠了!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家裡的「小神獸」們纏著家長化身「吃貨」,迫不及待地開始享受夏天特有的美食:雪糕、冷飲、刨冰、冰鎮西瓜……然而快活過後肚子就要受罪了,很多小朋友一吃冰冷的東西就開始肚子痛、拉肚子,元兇正是這一根根雪糕!
  • 體內溼氣重的人,這3類食物要儘量少吃,5種食物,祛溼健脾
    溼氣重的人除了少吃以上這3類食物外,還可多吃以下這5種食物,祛溼健脾,讓你更健康。1、多吃白扁豆白扁豆能和胃化溼,健脾利水、化溼消暑、益氣。是非常好的藥食同源的食材,尤其是對脾虛溼氣重的人,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 脾胃虛寒的人什麼都不敢吃?別怕,這4種食物有助調理
    在這個方子裡面,乾薑起到一個溫脾胃的作用;人參起健脾補氣的作用;白朮性味偏溫一點,可以健脾胃同時祛溼;而甘草一也是健脾的常用藥,同時能夠調和藥性。2、固精補腎丸如果是因為年齡增大,腎陽虛衰而導致的脾陽虧虛,脾胃運化功能失調,讓寒溼內生的情況,這是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固精補腎丸來調理治療。
  • 被遺忘的經方神藥--補中益氣丸
    今天都能看到這個藥,叫補中益氣丸。主要作用是提升脾胃之氣,方中大量的黃芪味甘微溫,入脾肺經,補中益氣,昇陽固表,故為君藥。配伍人參、炙甘草、白朮,補氣健脾為臣藥。當歸養血和營,人參、黃芪補氣養血;陳皮理氣和胃,使諸藥補而不滯,共為佐藥。少量升麻、柴胡昇陽舉陷,協助君藥以升提下陷之中氣,共為佐使。炙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
  • 脾虛百病生:脾有「三怕」,多吃「二果」,健脾祛溼一步到位
    如果還不知道自己的脾是否虛弱,可以觀察一下舌頭,舌頭也算是健康的「報表」。如果是陰暗潮溼的環境,則飲食的消化則大打折扣,尤其是在夏季常吃生冷瓜果,冰凍飲品,冰鎮啤酒等等,都可能會導致脾胃受損,誘發腹痛腹瀉等問題。另外如果一個人長期待在陰涼潮溼的起居環境,就會影響脾胃功能,脾受到寒冷影響,不能充分消化食物氣血生化不足,從而導致氣血虛弱,影響健康。
  • 這碗補中益氣湯,可治療多種疑難雜症!
    筆者用上方治療因氣虛下陷所致的月經過多症,計27人,時間最短者6個月,最長者3年4個月,用藥少則10劑,多則45劑,均告痊癒。在治療時上方的藥物分量應因人而異。眩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補中益氣湯所治者是氣虛血虧、清陽不升所致的眩暈,諸凡老年腦動脈硬化、大腦供血不全、低血壓、低血糖、貧血所致者,均有很好的療效。劉某,男,50歲,中學教師。